小学耕读教育论文范文 第一篇
>一、强化学科基础建设
小学教育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健全完善的学科体系作支撑,这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学科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满足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要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而小学教育专业又需要多个专业的支撑,如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音乐、美术等,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科基础的有效建设。因此,玉林师范学院在小学教育学科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多科学、综合性、厚基础的原则,然后再突出初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及小学各学科课程等学科,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在学科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基础”与“专业”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上的均衡。知识是基础,所以学科体系建设要满足基本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学需求;而能力与素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所以学科体系建设还要满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创新意识等方面的教学需求。总之,小学教育专业学科体系的建设,需要正确确立知识、能力的素质结构,拓宽专业教学领域,建立完善、科学的课程体系,重视人文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从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坚持职前培养与小学教育发展的适应
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很多新要求、新任务,所以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职前培养需要积极与小学教育的发展相适应,要把高校周边地区的小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基地,通过更多的小学教育实践来促进小学教育专业人才职前培养与现代小学教育发展的积极适应,增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自身教育职业的理性认知,从实实在在的教育现场中获取更多的职业感悟。因此,玉林师范学院作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非常重视同社会、小学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同更多的学校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创建校外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现有玉东小学、实验一小、实验二小等多所小学成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基地,真正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思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教学科研精神的培养。学校积极建设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构建校内教育教学实践平台,建设先进设备与技术的教学实训室、教师能力提升实训室、教师教育行为观察室、微格教室等,为学生的职前实训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这将有助于小学教育专业教学与小学教育实践的协调与适应,增强小学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针对性。
>三、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四、建立健全再教育机制
小学耕读教育论文范文 第二篇
浅谈期望效应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更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成功发展的基石。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处于学龄期(6-12岁)的儿童主要发展冲突为“勤奋对自卑”,这一阶段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必需知识和技能的地方,这个阶段的儿童十分在乎周围人对他们的评价,在别人评价中形成对自我的认识。
大多数儿童进入小学时,都认为自己没什么做不了的,但不久,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优秀,因此,为了受到大家的欢迎,引起老师的关注,他们会努力展现自己最棒的一面,如果成功,他们的能力感就会增强,使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成为积极的、有成就的社会成员。失败的体验则会使儿童产生无能感,导致对创造性与幸福感的不良预期。这个时期,儿童要么形成勤奋感和对自己力量和能力的信心,要么形成自卑感和对自己天分与技能的低评价[1]。因此,这个阶段儿童对外界的积极评价是十分渴求的,环境的积极期望将有助于儿童形成勤奋感,进而形成健康人格。
一、什么是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源于一个古老的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不喜欢凡间女子,于是将全部精力、热情、与爱恋赋予一座自己雕塑的象牙少女像。最终,他的执着打动了爱神阿芙洛狄忒,于是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皮格马利翁效应”成为一个人只要对艺术对象有执着追求精神,便会发生艺术感应的代名词,后来被用于教育心理学中。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关于“在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实验研究了教师的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间的关系,试验先对1至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所谓预知未来发展的智力测验(实则不然),而后在各班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学生作为实验组,称这些孩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余学生则作为控制组。8个月后,又对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同样的测试。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智力提高得更快[2]。试验中,教师因受到实验者的暗示,对实验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并以实际行动传达给这些学生,学生接收到教师的期望后给予教师积极反馈,维持或发展教师原有期望,教师进而会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注,如此反复,使期望效应变为现实,这样的期望效应称为正期望效应[3]。实际生活中负期望效应随处可见,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教师、家庭、同伴群体的消极评价、否定、嫌弃等都将导致学生智力衰退、精神不振等心理问题,一种是过高的期望使学生因达不到期望值而造成较重的心理压力,对自己进行消极评价。近年来,期望的负效应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由此可见,合理运用期望效应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二、如何有效运用期望效应
由于期望效应包含正期望效应与负期望效应两类,负期望效应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有效运用期望效应变得尤为重要。
(一)真正了解学生
想要合理运用期望效应,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学生。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知道其目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他的需求是什么,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才能合理、有效地对其提出期望,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1.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小学耕读教育论文范文 第三篇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质量关系学生的以后发展一、问题提出
表象思维()是指以表象为凭借物的思维,即通过对表象的操作、加工而实现的思维活动。小学儿童特别是小学低段儿童对感知过的各类事物积累有丰富的表象,他们的言语与思维需要表象、情境的支持,表象思维是其优势思维。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作为个体文化学习的开始,对个体的后继学习和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学龄儿童正处于智力开发和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汉语文及其教学具有全脑开发的独特优势,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全面开发少儿学习潜能可从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抓起。
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各有分工与侧重,左脑分管语词、逻辑的内容,右脑分管形象、情感的内容。但是,大脑是整体联动、协同作用的,左右两半球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接受外界刺激的,无论是言语的刺激还是形象的刺激,左右脑都会作出自己的反应。事实上,人脑中存在与心理词典相对应的集合——储备表象的心理相册(mentalimageryalbum)。语词与表象分属于左、右脑,作为两种相互平行的信息表征形式,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彼此激活、互译。长期以来,传统教育以语词思维代替思维的全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着忽视右脑开发和左脑开发不够、方法不当两种倾向。而T.布莱克斯利()则更直接地指出,传统教育的不足或缺陷在于把人脑看成是单侧性的,人们的非言语思维、知识、情感是极其有效的,但非言语思维却长久地被忽视了。这也正是导致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的重要原因。考察近些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与形象思维训练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尚有以下不足:一是没有突破传统训练的模式,思辨性强,变量模糊;二是研究结论多停留在经验描述水平,缺乏实证性;三是缺乏学科针对性,缺少具体的策略教学与训练。目前,较少见到依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小学语文学科特点,从全脑开发的角度,通过表象思维训练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实验研究。
本研究假定,教学中,在丰富、利用儿童表象储备的基础上,同时打开心理词典与心理相册,加强二者间的联系与沟通,使平面、枯燥的字词演练变成形象、生动且立体化的思维活动,通过相关的策略教学与训练
小学耕读教育论文范文 第四篇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利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读写结合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其头脑中会自觉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对文章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思想会进行分析,因此,大量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在基于大量的阅读基础上,当其知识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具有创造的动力和源泉,再通过写作教学从而训练其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例如,让学生大量阅读关于四季的记叙类文章,学生就会不自主的形成关于四季的记叙方法和表达语句,再让其以“家乡的春天”为主题写作时,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条件反射的将其积累的关于春天的记叙方法和描写春天的典型用语并结合自己家乡的特征在写作中反映出来。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法
2.挖掘课本教材,在阅读中思考、创作。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经过专家委员会精挑细选出来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教材,充分发掘课本教材内容。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理解课文基础上,发掘课文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朗诵甚至背诵课文,让学生在深度阅读中学会思考和创作。例如,在《狼和鹿》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和创作。让同学们思考生态平衡的问题,考虑生态平衡的原理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正确做法,并鼓励学生用新的例子来诠释生态平衡的问题,如以“鸟和虫”为题,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写作,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揭示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这不但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写作空间,还加深了文章内容的理解。
3.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积累写作素材。大量的阅读能够为写作积累知识和素材,而写作也需要充足的阅读作为基础。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教师在读写教学中,虽然要充分重视课本教材,但也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中,要主动发现和搜集优秀的课外文章,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使其在写作时做到信手拈来。例如,在学习唐诗时,教师可以教材选择的唐诗为引,让学生阅读同一诗人其他的名作或者同时代的其他优秀诗作,这样不仅能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也为增加学生知识广度和深度有重要作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小学耕读教育论文范文 第五篇
>一.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
(一).师资力量薄弱。
1.第一点是老师的综合素质偏低。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小学的教学主力仍然是转正民办教师。这些人为农村教育奉献了一生,劳苦功高,但是也不能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人原始学历大多是初中,高中很少,甚至于还有部分是小学毕业。最近几年,各个学校也补充了部分年轻教师,可扔摆脱不了“分不来、留不住、更新慢”的现状。
2.第二点是老师的年龄偏大,平均年龄都在五十左右。爷爷奶奶辈是小学教育的主力军,这些人教育理念思想观念跟上社会的进步更难适应儿童的发展。年龄的上涨不代表阅历的丰富,反而缺少年轻人的新意与活力。农村教育缺少新的力量的推动。
3.第三点专业学科教师严重匮乏。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可农村学校根本就没有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这些专业教师。因此这些学科在农村学校要么不开要么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任流于形式,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只是一种理想境界了。
(二).教学设施落后由于这些年我们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太少欠账太多,致使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差别越来越大。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成为水中月镜中花。目前偏远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停留在九十年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上。教育设施设备“普九”后基本没有补充充实更新过。由于经济落后,教育缺少经费的支持,农村的教育设施极其落后。一些教育必需的设施比如基本的体育设施、多媒体、实验器材很少甚至没有。由于基础设施的严重匮乏,导致许多教育内容以及教学管理不能正常的开展并完成。
(三).学生个人问题———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在农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长时间的缺乏父爱母爱导致任性、偏执等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也就造成了正常的教学工作无法很好的在他们身上开展并得到相应的效果,使得教学工作的困难日益加剧。并且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许多儿童的思想顽固不化,身上带有不良的风气,这就给教学工作增加了困难,老师很难的去管理与教育。
>二.做好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的方法
(一).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切实做好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为了使农村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_应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政策向农村教育倾斜。当地政府应切实把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不仅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同时也要积极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
(二).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是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一个重要因素,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健全会对小学教育管理起到莫大的作用。因此,面对当前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修建与维护,力图保证孩子们在一个较好的硬件环境中生活与学习。
(三).师资力量的扩充。首先国家应加大对大学生与农村教书的鼓励与支持,并相应的给予物质上的支持与精神上的支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是教育事业的最新成果。他们带着无尽的新鲜活力和与时代靠近的知识,让他们去农村教课最合适不过。其次,也要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宣传,使这些大学生知道农村小学教育对于他每年的迫切需要与渴求,使他们懂得自己的社会作用。同时,也要提高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的思想境界以及人生观,价值观。
(四).完善老师的管理运行机制老师作为农村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可控对象,如何管理老师,留住老师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工资作为一种调控老师的手段,要与老师的工作和相结合。充分尊重有能力,能者多劳的老师,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局势,让老师真正体会到工作的切实必要性与紧迫性。留守儿童作为一种群体,缺少父母以及周围人的关心,从小心理就会产生变化与阴影。因而心理辅导就极为重要。一个好的心理教育不仅会改变孩子心里的整个世界,同时还会对他以后的健康成长有莫大的帮助。
>三.结语
农村小学教育作为一个备受广大社会群体关注的部分,做好的农村小学教育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在农村的小学教育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个性,共性的问题。但是在国家,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帮助下,我相信,农村小学教育会实现更好的发展。
小学耕读教育论文范文 第六篇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_提出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对于祖国的发展和经济繁荣,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实力量,小学生关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十分必要。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学生们会学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要知识,论思品课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塔尔气小学王淑梅为日后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靠今天的未成年人去继承,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要靠今天的未成年人去创造。未成年人的素质如何,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和前途命运。一个人的个人素质是逐渐养成的,特别是正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一时期受到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袭,那必然会对以后的素质发展起到不利的影响。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有正确的、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小通过这种教学,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会让学生们久而久之建立起一套教学中所学习的价值体系,培养自强、勇敢、无私的个人品质,对于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小学生处于个性发展可塑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各项能力的关键期,特别是交际能力的培养。当代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蜜罐中长大,全家上下都把孩子当成宝贝,无论孩子说什么大人都顺着,生怕孩子不满意,这使孩子们娇惯的不像样子。大多独生子女的交际能力都很差,不会用适当的方式与人交往。在学校中,经常有学生相互之间因为一些小事起争执,甚至是大打出手,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从小就在一家人的娇惯中长大,不懂得宽容和谦让。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学生们平时娇生惯养的习惯,学会谦让和包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在遇到和同学摩擦的时候学会用宽容的态度去处理,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结语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一个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做为促进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科目,在第一程度上,比语文、数学的重要性更大。假如一个人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才能,却没有应有的道德素质,那么他会用他的才能做些什么可想而知,对于社会来讲,这个人便是一个危险品。以上四个方面是本人在教学工作中所总结出的思想品德的重要性,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思品课教师,只有树立科学育人、全面育人的教学观念,真正视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才能主动自觉地改革教学方法,启迪学生道德思维,将学生道德品行引入健康发展轨道,才能使思品课教学真正成为富有成效的育人教育,才能达到我们对于学生道德建设的教学目的,才能使学生们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学耕读教育论文范文 第七篇
一、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游戏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诱惑力,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非常喜欢游戏,那么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就可以通过教育游戏来辅助正常的教学工作,但是教育游戏在运用过程中教师控制不当,不仅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且还会使学生沉迷于游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计算机游戏备受学生的欢迎,下面将详述计算机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现状。
1.教育游戏的定义模糊
我国在教育游戏上的研究时间较短,对于教育游戏的定义存在这一定的争议,而且在教育游戏的设计过程中没有将游戏与教育的主次关系区分。教育游戏主要是通过游戏来辅助教师的教学,但是在一些教育游戏的设计中是以游戏为主,这样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并不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育游戏又太注重教学,游戏缺乏趣味性,因此学生不愿意使用教育游戏,那么通过教育游戏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的目的就很难达到。这种情况也是目前我国教育游戏发展的瓶颈,所以要将教育性与游戏性进行较好的分配。
2.教育游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不乐观
虽然教育游戏是新兴的教育方法,而且在一些方面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教师却对此持有两种不同的观念。年轻的教师普遍喜欢采取教育游戏进行教学,其认为这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教学资格较老的教师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过程,因此不适合运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此外,教育游戏还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教育游戏还没有达到成熟,一些教育游戏软件存在这很大的缺陷,在教育游戏的设计中更多体现的是游戏性,这样将使学生沉迷于游戏,如果将教育游戏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将会给学生带来较差的效果,使学生无法更好地进行学习,所以在教育中有效地运用不够乐观。
二、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取得一定的作用,下面将详述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生是非常喜欢游戏的,这是小学生特定的心理特点,教育游戏就是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来设计的。教育游戏不仅仅是一个游戏的过程,教育游戏中蕴含了相关的知识,学生在进行教育游戏的过程中就能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手段仅仅是教育学生更好地学习,但是由于小学生特定的心理特点所以其不能够有效的集中注意力,其认为上课是非常枯燥无味的,那么通过教育游戏,学生就会非常乐于学习,在游戏的过程中就自然的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由于自身的心理特点而在课堂中不能够较好地集中注意力,这样将不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但是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却能够较好地集中注意力,如果将学生在游戏中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过程中,将能够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
3.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存在较大的问题,因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无法达到较高的水平,所以对于一些教学问题,教师采用传统的方法很难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而且长期持续这种情况,学生就会感觉到课堂非常乏味。但是将教育游戏融入到课堂中,就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较好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记忆。
4.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不能仅仅教导学生相关的知识,更要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传统的教学手段都过于呆板,教师的教学风格过于严格,学生的情感无法得到较好的体现,甚至有的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那么通过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将能够很好地解决之一问题,学生在教育游戏中欢乐地学习,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更好的培养。
三、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1.注重教育游戏的趣味性
在运用教育游戏进行小学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较好地体现出教育游戏的趣味性,要使学生更加乐于去学习,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就是教育游戏成功的关键,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学生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这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那么在教育游戏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使游戏具备较好的趣味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学习。
2.注重游戏的连贯性
小学生的思维是非常跳跃的,在短时间内思维有很大的跳跃,这非常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育游戏的设计者在游戏中更加注重游戏的连贯性,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记住更多的知识,游戏设计的层次应该是逐渐增加难度,并且环环相扣,这样就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3.积极引导学生
教育游戏知识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的一个手段,游戏性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并不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游戏。所以,教师在利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教育游戏的时间,并且严格控制游戏时间,不能够让学生完全沉浸在游戏的氛围中。另外,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困难,部分学生会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对其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并以此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小学教育中使用教育游戏进行辅助教育,不仅符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育游戏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