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的爱和接纳,看见孩子真正的需求,用心的陪伴,是建立一段健康的依恋关系的基本前提,有此,所有的教养便不再是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篇一:《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心得体会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就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闲暇时,我拜读了心理学家武志红一书《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感触颇多。
近些年原生家庭的概念被很多人反复提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身体上的生长,更多的还有在心理层面上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的成长
需要爱,需要被看见和理解,如果没有得到回应,对孩子来说,那就是最绝望的事情。无回应之地即绝境,身处绝境中的孩子,内心的黑暗是很难被驱散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看见和回应。
“回应,像一缕光照亮了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爱、被理解、被看见”,所有的孩子,都是透过他人的反应来看见自己,根据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通过别人与自己的互动获得存在感。在积极回应和被看见的环境之下,孩子才有机会成长为自己。
班上有位安静内向的小女生,每次大家一起做游戏的时候,她总是躲躲闪闪,不愿参与。一节课上我邀请大家一起玩“凑数找朋友”的游戏,这个游戏没有队形的限制,热情大胆的孩子们很快来到我身边和我一起做游戏,但这位女孩子即使有这个想法还是站在一边望着大家。这样的情况在以前的游戏活动中出现,这一次我没有过分注意她,而是每次走到她面前时,会试图无意拉住她的手,虽然不到几秒的功夫就会从我手中滑落,但几轮游戏之后,突然发现她出现在了队伍里,站在我对面对我微笑,和同学们手拉手一起跳着,很开心。再一次开始游戏时,我主动走到她身边,用力握住她的手,带着她一起寻找数字朋友。
内向的孩子在集体中不如活跃的孩子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往往是被教师忽略的一个群体,他们怕“抛头露面”,但内心又渴望被关注,不过大张旗鼓的过分关注会让他们害羞甚至不知所措,他们更喜欢温和的、具体的方式来回应她们的期待。身为教师我们应该因材施教,粗化“标准线”,内向性格的孩子本身就对自己标准高、要求严,孩子是细线条,教师就要“粗线条”一点,高关注会容易增加心理压力,一旦关注度降低,则导致心理产生较大的落差,从而影响情绪等等。同时教师应主动、耐心地关照他们、走近他们,多花时间在他们身上,在陪伴的过程中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被人关注和在乎的。他们在获得安全感后便会更加大胆地参与游戏,更愿意表达,会越来越开放自己与其他小伙伴的相处。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独特而珍贵的种子,需要得到我们正确、细心的浇灌和呵护,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身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因材施教,还要看到孩子们内心的需求。
篇二:《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心得体会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回应,就有了光,而看见就是回应,孩子们的成长需要爱,需要被看见,如果孩子的行为没有得到回应,对孩子来说那就是最绝望的事情。身处绝境中的孩子,内心的黑暗是很难被驱散的。
作者在书中提出要真正去看见孩子的内心,看见孩子的需求,看见孩子的世界,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要根据孩子的需要给予关爱和理解,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让孩子的心里充满爱和支持,孩子就会表现得越来越好。
在教育中,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泼机灵的小朋友,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与众不同,都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和各自的成长密码,要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尊重和发展,按各自的生长方式拔节劲长,实现高品质的发展,便是教育最动人的样貌。
“很多时候,孩子不说,并不代表他们不需要我们。我们要做一个灵敏的捕捉者,不仅要看到孩子说出来的需要,还要学会去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要。”如果教师没有一双发现孩子闪光点的慧眼,也许就会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因此,更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多关注那些不怎么发言的孩子,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去看一看孩子的需要,或许才能实现双向奔赴的美好!
篇三:《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心得体会
很多父母或许对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孩子哭着回到家告诉自己的父母,自己突然就被“最好的朋友”甩了,觉得非常痛苦和沮丧。
从亲近到疏远,从喜欢到讨厌,从关切到蔑视,从深爱到憎恨,这些强烈又对立的情感,其实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孩子对同伴有多亲近,就会对父母有多疏远,依恋中不存在中立的东西。依恋把孩子的世界分成了喜欢和不喜欢、吸引和讨厌、愿意接近和设法逃避这样的两极。当同伴开始主导孩子时,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主导关系就会被取代,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疏远父母,并不代表他们有性格缺陷或不懂礼貌,也不是行为方面存在问题,只是因为他们的依恋本能失灵了,出现了方向上的错误。看见疏远的内在原因,才能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拨开表面,关注内心世界
作为一名母亲,我常认为“我的孩子,难道我还能不了解吗?”在读到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我似乎很少真正感受过孩子的内心,看见孩子深层的渴望。儿童行为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通过40余年研究发现:父母看到的是孩子逆反、攻击、欺凌等行为问题,但却并未看见行为隐藏下的内心渴求、方向迷失。很少父母会关注行为背后所隐藏着的内心渴求和方向迷失,不明白为什么过去那个乖巧可爱的孩子突然变得如此生疏,要怎么做才能重新建立起和睦的亲子关系,这本书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
注重依恋关系
当我认真仔细看完这本书后,我记得书中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能赋予父母的不是教养技巧,而是亲子间的依恋关系。父母获得教养技巧权利的秘诀在于孩子的依恋。”在管教孩子过程中,我们都会不小心说一些伤害孩子的话语,直接影响到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如果你再继续这样,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再这样,我就不给你买玩具了等”。所以,我们和孩子之间,无论是沟通还是管教孩子,孩子都不理我们,甚至慢慢地疏远我们。
因此,我们想要管教好孩子,不是需要什么育儿技巧,而是,我们先要和孩子之间先修复好关系,再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每个关系都要我们好好经营,也是需要我们去呵护着。想要让孩子能听从你的教养的话,你必须拥有孩子对你的依恋关系。
篇四:《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心得体会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的确,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接受老师的教育。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更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而我们作为教师,又该如何亲近我们的学生呢?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一书,似乎告诉了我们一些方法——要学会看见我们的学生,看见他们行为问题后的内心渴望,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让学生在积极回应和主动看见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幸福成长。
回顾整本书,有这样一段话:“想让孩子愿意接受自己的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孩子能感受到跟父母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自己认可的。这种关系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特殊关系,一旦缺失,教养就没有了根基。”整本书都在讲“依恋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依恋关系呢?而这种教养的根基就是“依恋”关系,虽然本书强调的是父母与孩子要建立依恋关系,但是我觉得良好的依恋关系对于师生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的不足,他们难免会产生迷茫,会感觉“导向缺失”,因此他们朝离自己最近的人寻求定向,接受对方的教育和引导,这个人可能是父母、同伴、老师。而可供定向的人有那么多,谁能成为孩子的航标呢?这完全取决于孩子更依恋谁。而一旦孩子选择了自己心中的“航标”,就会下意识地模仿他,“航标”会影响他对于一些事情的价值判断。如果在孩子的选择中,他选择了同伴,那么很有可能选择错了定向的“航标”,因为同伴本身也是孩子,也是不成熟的,他们都无法正确地为自己确定方向,又怎么有能力去为别人指导方向呢?所以,作为成年人的父母和老师,这时候就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孩子愿意依赖我们。
作为教师,我们又到底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不要太着急让孩子独立。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问题,很多人,包括之前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教养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孩子尽早独立吗?全社会不都是在呼吁家长、老师学着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闯,自己去尝试吗?其实不然,放手和独立并不矛盾,孩子需要独立,但是他们的独立是在父母、老师的教养任务完成之后,而且,独立的目标是让孩子做自己。不要把孩子为了迎合同伴的期待,做出的脱离父母、老师的行为,看作是独立。我们要学会看见孩子说出来的需求,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给他们成长独立的时间,不要太着急让孩子独立。
另一方面,正确看待孩子的示威和屈服。人在受到强迫时会产生一种本能,一种自发的反抗心理,即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我们在教育中,常常把孩子的这些反抗行为看作他们在逆反心理支配下的示威,然后心安理得地用发火、责骂等手段来压制孩子,而看不到孩子反抗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没有看见孩子。表面上孩子对我们的教育屈服了,实际上,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已经弱化了。作为老师,面对孩子的反抗行为,我们不应该总是居高临下地教育、压制,要知道没有一个人喜欢被控制,孩子也是一样,我们要学会看见孩子反抗行为背后的关系,看到表面,看到心理。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让我们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吧!孩子之所以想成为一个人,想崇拜一个人,靠的是依恋。我们需要知道,孩子生命中有需要珍贵的自主学习,有时候潜在的学习动力并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亲近。想想我们在小时候,有时候认真完成作业,也并不是完全因为热爱学习,很多时候不就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吗?而如果孩子特别崇拜某一学科老师,学习时也往往更积极主动,学得也往往更好。有了这种依恋关系,老师才能成为孩子们的标杆人物,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就像书中说的那样:“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见,沟通才成为可能。”真正看见每一个孩子,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使其亲其师,信其道。
篇五:《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心得体会
作为教师,你是否真正去感受过孩子的内心,看见孩子深层的渴望。《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是一本教育类的书籍,强调了对于孩子们的尊重和关注这一重要的教育理念。书中提到:有回应,就有了光;无回应,即绝境。
儿童行为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通过40余年研究发现:父母看到的是孩子逆反、攻击、欺凌等行为问题,但却并未看见行为隐藏下的内心渴求,方向迷失。内心意愿被深藏,被漠视,得不到精准回应,孩子就会迷失,也会疏远与教师的关系,而这使得教师更无从看见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0—18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这是一个非常温暖和重要的观点。当我们与孩子们互动时,能够真正地关注他们、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肯定,会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被爱。
看见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自己的兴趣、才能和需求。看到并尊重这些独特性是孩子们健康发展和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允许他们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兴趣,将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社会关系。
看见每个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常常被忽视或未得到满足。他们需要感受到被接纳、被关爱、被理解,与孩子共情。教师和家长应该对孩子们的情绪状态给予关注,并支持他们表达和调节情感。
看见每个孩子的努力和进步:我们常常关注更多的是结果,却忽视了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老师和家长应该重视孩子们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并提供反馈和支持,以帮助他们继续进步。
看见每个孩子的潜力:孩子们都具备潜力,但有时他们的这种潜力可能难以短时间内被识别。这时我们应该具备敏感性,以便在早期阶段就识别出这些潜力并鼓励其发展。
看见每个孩子的心理健康:近年来,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教师和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帮助他们应对压力并促进其积极发展。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不仅在学业上,还在情感和发展方面。尊重和理解每个孩子的独特性,给予他们情感支持,培养健康、自信的人。本书也提到了如何让孩子看见自己的重要性,孩子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友好地与孩子拉近关系。鼓励孩子依赖,做孩子的航标,让孩子重新归巢。
总之,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看见,像光一样照亮孩子。这是一种给予爱、关注和支持的方式。我们通过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六:《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心得体会
作为一位教师,除了向孩子传递知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向家长分享积极的教育教养理念。现在的很多家长都忙于生计,少有闲暇陪伴孩子,因而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棘手的教育问题,而这些问题,不是因为缺乏爱和教养技巧,而是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关系。
教养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项需要习得的技能。教养的秘诀不是去做什么,而是在孩子心中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想要这个角色获得孩子的肯定,父母先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依应关系。
现实中很多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只关注于孩子的行为内容,急于解决问题,要求他们的行为符合自己的意志,总是机械地听从专家的建议,刻板地使用行为管制方法,获取一些技术性的知识来教育孩子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孩子长成自己所期望的样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得不到父母真正情感上的支持与认可,亲子关系就会出现疏离,依恋关系空缺,情感关系被取代,一些常见的教育问题就此形成。
作为父母,需要面对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要导致问题的症结所在,最需要看见的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而是看见缺少了什么。
孩子和父母的亲近,主要就是靠的依恋,只要依恋能正常发挥作用,父母就能凭本能完成教养子女的使命。
所以,父母和孩子建立牢固的原生依恋关系,看见孩子,认可孩子才是他们做一个人的航标,是他们最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