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ppt免费下载网

展开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团工作 > 心得体会
教育向美而生心得体会最新5篇

《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是郑老师多年来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的总结,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启迪性。同时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教育,可以如此生动、有趣”的鲜活而深刻的案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篇一:教育向美而生心得体会

读完这本书,我用了将近一个学期,原因有二,书籍的理念魅力让我边读边写感悟,一个词、一段话、一个班级管理方法都可以成为我当日的读书片段反思;书籍的语言魅力让我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页都反复斟酌品味,有时,在读完本页之后,还会翻开前页进行对比思考。也正是读这本书的“深功夫”和“真功夫”,让我在这个学期的班级管理中多了思路和方法。

一、语言之美,浸润我的心灵,提升我的境界

拿到这本书时,被封面郑老师的优雅形象和具有诗意的书名所吸引。翻开此书,被目录中同样诗意的题目所震撼。在读完一部分时,我已深深沦陷,“爱上了”这本书。于是,这本书一边成为我睡前静心之书,一边成为我管理班级的工具之书,更被我封为生命之中神圣的“百科全书”。哪天若未读这本书,就感觉自己的生活少了点什么,不管多晚,都会静心去品读几页郑老师的书才得安然入睡。它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着我,是因为在品读语言中,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境界一次次提升。让我顿悟,这本书不仅教会我们如何和孩子们相处,更教会我们如何和自己相处,和这个世界相处。在相处过程中,彼此成全,共同成长。同时,读完这本书后,我的眼界大开,书中诸如修辞手法、排比句式、古文的运用、专业术语的呈现等我都尽收眼底。无形中我的文学功底也由此上了一个台阶。

二、方法之妙,重塑我的教育观,激发我的教育情怀

在本书的后半部分,郑老师分享了如何和三位不同特质的孩子们交往的过程,其中不乏心酸和苦楚,但最终都被郑老师的耐心、爱心、细心所突破。她的教育妙方,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不乏“芥末型”的和“红孩儿”型的,芥末型的也许我会努力去感化,而对于“红孩儿”型的,似乎在第一轮的“交涉”中我已俯首投降并用“我不是救世主”来为自己开脱。现在想想,自己错失了多少成长的机会,和这样有特质的孩子交往,才能更加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才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才能在教育的长河中不断探索其奥妙,成就一名有诗心和匠心的老师。读完此书后,我不再抱怨“红孩儿”的难教,也不再让“芥末型”的孩子任其发展。我深刻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蕾,由于花期不同,花的色彩不同,从而要求种花人要精心呵护,加之耐心和细心来成就百花齐放的那一刻。正如教育的本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一名教育教育者,要有摇动树,推动云,唤醒灵魂的气概和情怀。

三、用心之细,感动我的内心,激活我的柔软心

书中郑老师分享的,在端午节和孩子们一起戴花绳和香囊庆祝节日;在教师节和孩子们一起约定好为任课教师群发祝福;为孩子们举行集体生日并送上量身打造的礼物;每月进行“星光灿烂”活动;每周进行“我最赞美谁我最佩服谁”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善心;和孩子们一起打造优雅有品的班级文化。这些种种活动,无不体现郑老师对班级的用心,对孩子们的热心,对教育的大爱之心。当我读到郑老师精心组织,为生日的孩子送祝福、过生日时,我深深的被感动,美好的画面也随之浮现。不仅感慨,能做郑老师的学生实属幸运啊!当看到郑老师每周的“我最赞美谁我最佩服谁”活动时,我结合班级情况,稍作修改,在班里实行,效果显著。被赞扬的孩子眼中的光芒更加明亮了,心中的力量更加坚定了;学会欣赏赞美别人的孩子们,内心的善意被激活,更加宽容友爱了;就连班里最调皮捣蛋的孩子,也在悄悄告诉我,我要努力成为被赞美的对象。这样以来,班级中和善友好的氛围水到渠成的被激发出来,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作为班主任的我,也被孩子们的温情所包围,乐在其中,享受其中。也切实实现了那句话,教育就是最大限度的激发自我管理。诸如此类的细微之举在本书中一次次震撼到我,最终,激活了我内心的柔软之心,让我对教育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改变。记得刚上班时,对于严和爱拿捏不准,导致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影响教学效果。随着教龄的增加,我的教学风格也在不断的更新,但最终定格在了严格要求上。多年来,一直严格要求孩子们,虽然教学成绩优良,但孩子们对待我这个严师也只能“敬而远之”,错失了很多和孩子们一起欢乐的美好时光。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仅感慨,师生关系平等友好和教学成绩优良是可以同呼吸共命运般的存在的。我苦苦在教育中奋战多年,似乎在那一刻找到了平衡,内心被点燃,下定决心要做一名有爱的老师,进行最美的教育-——师生间相互启迪,彼此成全。只是,现在的我还略显苍白,要不断用知识来填充自己的空白,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本书虽已读完,但继续拜读第二遍,第三遍甚至更多遍的心情是迫切的。读完此书,犹如一粒幼小的种子,在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之后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它点燃我对教育的热情,激活我内心的柔软之心。也无形中拓宽了我生命的宽度,增加了我生命的厚度;打开了我的眼界,提升了我的境界;重塑了我的教育观,激发了我的教育情怀。使我在育人的追梦之路上多了份勇气和底气。

篇二:教育向美而生心得体会

假期里细细品读了郑英老师《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书中字里行间都体现了郑英老师对教育的执着和热情,我打心底被她的教育智慧所折服。

《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是郑老师多年来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的总结,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启迪性。同时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教育,可以如此生动、有趣”的鲜活而深刻的案例,无不激励着我们教育者:向美,从修好这颗心开始,在细微处落地发芽,在自我革新中生长。读完郑英老师的这本书,我深深地感悟到教育“向美而生”的真谛。

自从教以来,一路跌跌撞撞地走来,有成功的,有失败的,也有困惑的。直到读了郑英老师的这本书才豁然开朗。其实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生优秀的或天生就是坏孩子,我们可以用心唤醒孩子内在的力量,帮助他们变得强大。我们需要用一双慧眼发现孩子的特质,扬其所长,补其所短,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郑英老师的心目当中,教育可以非常生动有趣,需要你自己去领略创造,亲自尝试,亲自体会。教育向美而生,到底美的内涵是什么呢?书中有两点内容让我深有感触。

一丶调整心态,乐观应对教育中的困难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们的抱怨:“教育很无趣,每天就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日复一日,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好烦好累呀!”“教育真的很难,要和学生斗智斗勇,还要应对形形色色的家长,心力交瘁,筋疲力尽。”对于老师们类似的抱怨声,郑英老师认为教师一旦陷入这种情绪,就会使教育越来越艰难。她认为,任何职业都是有苦有乐,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确是难的,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教育充满了各种变化和可能,充满了对智慧与人格的考验。也正因如此,所以作为教师要不断挑战、不断突破,在渐进中收获更好的自己。

郑英老师在自己的教育历程中也同样遇到过很多“巨石”和“险滩”。在应对的过程中她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困难让她挫而弥坚,也让她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认为困难是教师成长最好的教科书,教育也并非想象的那么艰难。

细细一想,当我们面对大量琐碎的、令人不快的教育小“问题”时,要学会缩小,而不是夸大问题的难度。正确的方法就是告诉自己这问题是不值一提的,总有办法可以解决的。最终,所有的事情都会过去。当我们面临艰难的“选择”时,永远不要忘记:生活就是机会,当我在一件事情上遭遇到失败时,在另一件事情上却很有可能是顺利的;要相信“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完全失败的生活是不存在的,而智慧就在于要永远保持乐观的态度。

同样,面对资质平平的学生,无论有多少种办法,若想看到效果,关键在于坚持。而能否坚持,虽离不开老师的智慧、方法的改进,但说到底考验的是老师的耐心。偶有的叹息可以舒缓内心的压力与急躁,是必要的,是情有可原的,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更需要的是平心静气。只要学生不犯原则性的错误,老师们都没有必要让自己的情绪受到较大的干扰。要做到莫急、莫燥、莫烦,这样才不会轻言放弃。当然,若能在细致的观察中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不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做人上的,都会成为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因此,在工作之时我们要学会笑,每天要调整心态,振作精神,把快乐带进教室,用自己的快乐感染学生,以利学生学习中信息的积极反馈。正如乐观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就亮。要做好教育工作,必定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请记住:有困难,不可怕,在做事中磨炼,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这同时也是提升自我的良好契机。

二、用心教育,成就学生最美好的自己

郑英老师一直默默地行动着,她立足现实、深入思考、乐观前行,以善的眼睛、美的心灵、坚定的行动,给学生、给教育传递爱的力量,以二十多年执着不懈的一己之力,给教育播撒了一片阳光。也启发了我们所有教育者不抱怨不折腾不怠慢,用行动来推动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改变自己,成为教育的向善向美的积极力量,既是力所能及,又是义不容辞。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前行的动力。

记得我曾教过一个男孩子小泽,头脑灵活,但调皮好动。在教他之前已知道他是个捣蛋大王,经常欺负同学,顶撞老师,而且不接受老师的批评,在学校是有一定的“名气”。自从教了他以后,我特别注意观察他:发现他在课堂上只要认真听课,就能准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总是到处欺负同学,若同学举报他,他绝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因而同学都不喜欢他。面对他这些情况,家长也拿他没办法。这的确让人头痛!那到底怎样才能改变他呢?

某一天下午放学前,英语老师拿着早上考的试卷发下去便离开了,而我留在教室批改刚做的听写。改着,改着,突然听到有学生说:“哎呀!气死我了,不是我看错了就100分了!”我随着声音方向看去,原来是小泽。机会来了,我顺势示意他上来,对他说:“小泽,原来你英语成绩这么好的!按理来说你语文成绩也不会差呀?”小泽摸着脑袋说:“我不知道,反正我语文一直都是七十来分,从没上过八十分。”“不可能!”我马上应到。“老师,我没骗你,真的!”小泽解释着。看着他说得如此坚定,我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泽,根据老师对你的观察,你语文也一样能取得好成绩的。”“没可能的。”“如果你能按我说的去做,就一定能考上90分以上。”“老师,真的!”此时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接下来我一边找他的听写本一边分析他的情况:“你课堂上认真听课时都能回答出老师的问题,可见你很聪明,可惜你上课喜欢开小差;再看你的听写本,识字不理想……从明天开始,你若能专心听课,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做好笔记,不懂就问,每次听写的词语要过关,坚持下去就能考上90分以上了。”“老师,你没有骗我?”他似乎不相信但又是多么渴望。

果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很明显他比之前认真多了,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不懂的下课后拿着笔记本马上出来问,并及时记下来;测试前就会认真复习笔记本的内容。一个多月过去了,一次测试卷终于发下来了,他考了88分。一下课,他就马上把试卷拿到我面前,指着试卷上红红的88分问我:“老师,你骗我,我这段时间这么认真,还是没考上90分呢?”我看了看他的试卷,指着第一道题对他说:“你看看这道题,知道什么知识你没掌握好吗?”“哦,我词语不会写。”我问他:“我不是跟你说每次听写词语要过关吗?”“老师,我明白了。那我以后凡是要听写词语的我都留下来,老师帮我听写。”听到他这么一说,我暗自窃喜:“当然可以。”自那以后,每当我布置听写词语,他当天放学必定留下来找我帮他听写,过关才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语文考试终于上90分了。语文成绩上来了,知道我没骗他,他就特别信任我了。一旦信任了我,他的恶习也在我的引导下也慢慢克服了。

孩子们在成长的路上,会出现种种“麻烦”,我们争取给遇到困惑的孩子给以帮助,给遇到挫折的孩子给以支持,给陷入消沉的孩子给以鼓励,给浮躁虚荣的孩子给以理智,给孤独不幸的孩子给以温暖。我们要肯定孩子的努力、肯定孩子的进步、肯定孩子的品德、肯定孩子在行为、习惯、态度等方面一切的向上、向善的表现……这样一定会让他们越过成长的沼泽地,成就自己最美好的自己。

最后,我想用书中最喜欢的话作为结束语:在时间的流产中,许多东西会消亡,许多东西会退化,唯有一样东西永恒不老,那就是“美”;教育,是一项向美而生的事业,我们应当成就教育的美。今后我要以郑英老师为榜样,努力追求向美而生的教育,把教育做得有滋有味,做真正走心的教育。用心做教育,做教育的有心人!

篇三:教育向美而生心得体会

2024年6月,郑英老师出了新书——《教育,向美而生》,于是便买来读了,于是深深的为其倾倒。

作者郑英,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曾连续7年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是《班主任之友》杂志的专栏作者。

在本书序言中,顾久先生称赞她有情有趣、可敬可亲。几十分钟的演讲带给听众“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欣喜。让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人,愿意重返少年,端坐在郑英老师的课堂,当一回她的学生。

面对这么高的赞誉,我深深感受到《教育,向美而生》,是对教育的一种灵魂追问。

作者的聪慧与善思

郑英老师每次接手一个新班,都会用全班孩子的名字串编成一篇妙趣横生的短文,在报到当天送给孩子做见面礼。

阳春三月,正是舒怡佳时节。这天,正是张雨晴后,天空湛蓝如洗,天上挂着一轮王欣阳,飘着朵朵陈梦芸(云),于是我们相约去郊游。穿过洪敏媛(园),翻过范玉峰,来到王磊林……

她不仅熟记了孩子的名字,更是让学生欣喜地发现自己名字的趣味性,感受到语言文字之美。这是做教育人特有的智慧。礼尚往来,郑老师激发了孩子对语言文字的喜爱,弟子们也在毕业时还她一段历史人物评论文字。

公元2024年,己丑,郑氏称帝,国号091.史称郑太宗。

她改革吏治,先后启用吴、王、周为相,实施三省六部制;

……不久,她便开创出政治(班风)清明、经济(成绩)繁荣,文化昌盛的局面。天下大治,史称“郑英之治”。

这就是教育的大美,师生可以同在教育的沃土上自由成长,相互倾慕,彼此成长。郑老师不仅是聪慧灵动的,她更是善思好学。在《老师,要过好自己的生活》一文中,她写到: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其终极目的还是为了幸福生活。从现在起,做一个清醒的人,知道自己此刻在哪里,想要到哪里去。对此,我的看法是:过一种有品、有趣、有情的生活,精致到老,优雅一生。

从这句话可以捕捉到郑老师对教育独到的理解,对教育人生有着最本质的追求。生活本身是中性的,而她用审美的人生态度,赋予了平凡生活的诗与远方。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张楚廷教授在《教育哲学》书中谈到的“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他感叹“人因美而幸福地生活”“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质疑,丢却了美育,教育还是人的教育吗?”

这是对教育原点的发问,震耳发聩。同时,更看出郑英老师的聪慧与深思。

教育的生动与美好

郑英老师顽皮而充满童趣。在课间十分钟,许多孩子好奇老师的年龄。郑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不断让孩子“猜”她的年龄。在不断的卖关子中,一句“比二十几岁还大十几岁”让师生笑成一团。我们甚至可以在脑海里想象出师生一起劳动,一起分享的画面。

最美的教育莫过于师生间的启迪和成全,这是生动、鲜活的生命所发出的碰撞。本书的第二辑“教育,要懂得成人之美”中《困难是成长最好的教科书》一章写了郑老师遇到了令无数老师头痛的“红孩儿”伟伟,尝试了从“招安”“动员转学”到形影不离的“笨办法”,各种教育方法无果,但郑老师依然不放弃,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被需要。最后在一次绝佳的谈话中,郑老师巧妙地安排伟伟为班级抬水,让这个内心与外表极度失衡的孩子从此找到了被认同的感觉,由此转变,从一个满口脏话,自卑到极限的孩子变成一位自信,且一直坚持为班级做服务的奉献者。可以说是郑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呵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并同时激发了孩子内在的力量,让他确立向上向善的信念。

当别人问遇到伟伟,是你的不幸,还是大幸时,郑老师回答:两者都是,因为不幸,往往是化了妆的大幸。她把教育路上“绊脚石”一块一块垒成了“垫脚石”。

我们相信每一段经历都是不可错过的人生,无数的平凡背后,都可能蕴藏着潜在的非凡。在“教育路上,遭遇困难是必然的事情。教师要穷尽自己的智慧,尽己所能,知其心,引其行”,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相长。

我的初心与梦想

读《教育,向美而生》,感受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名工作21年的“中老年”教师,在埋头看地的时候,也需要仰望星空,这样才不会遗忘来时的路。犹记得刚入职时的我,工作量大,忙碌的我陷入无尽的事务工作中,上课、批改作业、开会、备课……,完全没有规划,不知道工作的意义,不清楚工作是为了什么?这样的日子过了4年,一度让我开始怀疑人生。但幸运的是,梦想没有遗弃我,我从2024年开始坚定的走在品德学科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年复一年地参与学科研讨、资源征集、课例竞赛……一路走到了今天,让我明白:践行,是让梦想落地的唯一方法。

“树从根上起,水自源头来”教育本就是一条随着时间逐渐延伸的路,每个人都可以是起点,但没有人会成为终点,唯有把自己的心安在当下,安在身处的教育环境,在压力与前进中找回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初心,走出一条专属自己的教育路。

感谢郑英老师,感谢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触震撼,如此愉悦,如此独特,如此有力量!

篇四:教育向美而生心得体会

读了郑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读出了美的教育姿态,温暖的师者仁心,读出了敬畏生命,让其符合自然规律自然而然的成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有以下几个感悟:

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育是一件充满人文精神的爱的互动。我们不要把教育作为一件工具,当作一门技术,因为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灵魂的人。

《教育的情调》认为,每一个教育情境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情境稍纵即逝,在一种情境下适用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境下则不一定了,所以,教育者要培养教育的敏感和机智。

让生活充满仪式感。仪式感有人会觉得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尤其跟我们的教学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书中,郑老师把这种仪式感渗透到生活和工作中,在繁忙的工作中也不忘仪式感,用仪式感擦亮课堂,擦亮心灵,在传承文化和滋养灵魂的同时点亮生命,怀一颗虔敬之心有意识的让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这种教学姿态让我对她肃然起敬,原来生活可以这般美好,教育可以这样有情怀,深深感受到爱的力量,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这种真挚的热爱之情透过文字传递到我的内心深处。是啊,人生并不会因为一场仪式、一次交流、一堂课而突然发生改变,因为人的成长绝非一日一时之功,但是只要我们带着对生命敬畏之心,对学生关怀之情,对人生负责之态怀着教育者的赤子之心,我们的教育必定向美而生,向善而行。

郑老师的教育意识无处不在,涉及到生活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她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了很多哲学的智慧。我们应该营造和谐、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老师带着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走进课堂,老师的心情会影响到每个学生,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情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果老师每堂课总是板着一张脸,一脸严肃,学生一定会感到紧张和压抑,很难与老师有很好的配合,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老师的讲课风格诙谐幽默,那么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师生互动更好,学习的效果会更佳。

郑英老师在自己的教育历程中也同样遇到过很多“巨石”和“险滩”。在应对的过程中,她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困难让她挫而弥坚,也让她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认为困难是教师成长最好的教科书,教育也并非想象的那么艰难。

细细一想,当我们面对大量琐碎的、令人不快的教育小“问题”时,要学会缩小,而不是夸大问题的难度。正确的方法就是告诉自己这问题是不值一提的,总有办法可以解决的。最终,所有的事情都会过去。当我们面临艰难的选择时,永远不要忘记:生活就是机会,当我在一件事情上遭遇到失败时,在另一件事情上却很有可能是顺利的;要相信“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完全失败的生活是不存在的,而智慧就在于要永远保持乐观的态度。

同样,面对资质平平的学生,无论有多少种办法,若想看到效果,关键在于坚持。而能否坚持,虽离不开老师的智慧、方法的改进,但说到底考验的是老师的耐心。偶有的叹息可以舒缓内心的压力与急躁,是必要的,是情有可原的,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更需要的是平心静气。只要学生不犯原则性的错误,老师们都没有必要让自己的情绪受到较大的干扰。要做到莫急、莫燥、莫烦,这样才不会轻言放弃。当然,若能在细致的观察中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不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做人上的,都会成为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因此,在工作之时我们要学会笑,每天要调整心态,振作精神,把快乐带进教室,用自己的快乐感染学生,以利学生学习中信息的积极反馈。正如乐观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就亮。要做好教育工作,必定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请记住:有困难,不可怕,在做事中磨炼,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这同时也是提升自我的良好契机。

她重视培养学生的欣赏力、创造力、匠心等,让学生成为一个有品的人。她认为,有品,是对美的深度认识,用审美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发现世界的美,或是创造出新的美。“在教育中,我们应当成为一个有品的教师,让自己富有美感和质感,同时培养有品的学生,让他们变得不俗、有风度。”如果你有机会去郑英的学校,不妨去看看郑英的班级。郑英所在班级的教室,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有诗意的地方,向美而生就是从看得见的美开始的。

最后,我想用书中最喜欢的话作为结束语:在时间的流产中,许多东西会消亡,许多东西会退化,唯有一样东西永恒不老,那就是“美”;教育,是一项向美而生的事业,我们应当成就教育的美。今后我要以郑英老师为榜样,努力追求向美而生的教育,把教育做得有滋有味,做真正走心的教育。用心做教育,做教育的有心人!

篇五:教育向美而生心得体会

“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抛开世俗的一切,我们的心念和本心才是最宝贵的,它存在于向善、向美、向真的追求中。”——董卿

读完郑英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这部书。掩卷而思,不由得让我想起中央电视台《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的一句话“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抛开世俗的一切,我们的心念和本心才是最宝贵的,它存在于向善、向美、向真的追求中。”回顾这几十年的教学生涯,细细回味和学生在一起的每个日夜,不由得让我感悟到教育向美而生的真谛,教育唯有向善、向美、向真,才能让我们乐在其中,身心愉悦。

然而如何做到教育向美而生,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试想,如果一些事情连老师都做不到,如果要求学生做到,那是不可能,即使学生勉强做到,也会使要求大打折扣。所以每当开学之初,特别是一个新班级的组成之时,我就采用毛遂自荐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我推荐,然后根据学生的自荐确定班委,根据班级情况让每个学生写出大家应该遵守的班规,然后根据班级评议,确定大家应该遵守的班规班纪,“无规矩不成方圆”,确定班规班纪后,在执行的时候,我会做到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我也严格要求自己,要求他们做到的我也积极做到,力争成为学生的表率。“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起崇高的威信。例如,在进行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早锻炼是我们班每个学生的必修课,我要求学生早上利用早操的时间进行跑步,同时我自己总是先于学生出现在操场上,每天学生们总是能看到我在领着他们锻炼,同学们每天看到我带领他们跑操,自然也就养成了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即使有的同学偶感身体不适也会坚持锻炼,所以从入校到现在,我们很少有不上操的,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不少同学坚持一个学期,其肺活量增加了两千多毫升。很少有感冒的同学,也许正是这样长期的坚持,有时候遇到天气不好,不能进行早练,学生反而感到不适;也许正是这样学生的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精力充沛,学习效果较好;也许正是这样的坚持让学生找到了生活学习的自信。

不仅如此,在学生的心态、品行方面我都会进行积极的引导,针对每次月考、期中、期末等大型的考试,面临学校的评优树先等活动,我都会积极的引导,让他们正视自己的成绩,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用一颗平常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情。同时我也会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学习品行。

其次,在教育过程中我也懂得教育要成人之美的重要,教育是一项美的事业,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一起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追慕美好,是教师职业的可贵之处,也是教育的高贵之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感悟到这一点。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我时时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美,我所教的学科是语文,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背诵成了教学的难点,即使有的学生会背,在考试的过程中得分也会很低,针对这种情况,虽然我年龄较大我也尽量做到让学生背诵之前我先背,并且尽量做到一气呵成,另外还组织学生对文中难写的字进行书写正误比赛,看谁是学习的有心人。如在教《赤壁赋》一文中,首先让学生感悟作者笔下赤壁美景,让学生闭上眼睛领悟“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美妙;领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美妙和“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凄凉。正是这样学生才感到“天地之间,物各有主”的真谛,也许一次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生活、自然的美所在;不仅在教学中我积极的引导学生感悟美之所在,在生活中我也时时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学期之初曾经和班委的同学商议班里要组织聚餐活动,期中考试结束后,班委组织学生进行包水饺活动,但是今年猪肉太贵,素馅又包不好,很多同学建议吃荠菜水饺,荠菜在东校到处都是,然后就利用自习可让学生到操场边挖,学生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操场奔去。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咋咋的叫着,远处天上白云朵朵。学生边说边挖,高兴的眉飞舞色,当然在亲手包的过程中,团结互助,收获颇丰,活动后我班的一位学生高兴说道“这是我一生中做的最美的一件事”,活动结束后我接着让学生写出这次活动的感悟,每个学生都写出自己的心得,可以说经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师者,当怀一半师心一半匠心”,对高中的学生而言,大部分同学已经具有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当他们在面对具体的问题时往往不够坚定,经常出现浮躁,摇摆不定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对待事物的品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选课之初,我班是我们部比较集中的走班的班级,班里有八种组合,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走班走的也有点浮躁,对自己所选的学科失去了信心,对自己的未来也感到茫然;根据学生这种情况,我及时了解了学生的情况,逐个谈心。通过了解让我认识到他们大多数同学入校成绩较好,但进入到高中后或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或许是贪玩的问题,也或许缺乏自信心……,经过高一一年他们成绩落了下来,现在即使是想学习,但是感觉自己已经学不会了,自卑心理较严重。

针对这种情况,我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坚定的学习品行,于是我就利用上课时间,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如我们班王小宇同学,智力较好,就是缺乏意志力,学习的畏惧心理较大,抓住这一点,再学习《阿房宫赋》的时候,那是第二课时,我说“赋”这种文体比较注重铺陈,文辞优美,那个学生能试着背诵一下这篇文章。在我创设情境后,我把目光投到他身上,当我点到他的名字时,先是有点拘谨,但在背的时候还是比较流畅的,我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时机,对他进行了表扬。从那以后他每天都积极的学习,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学习成绩也有大幅度的提高。运用同样的方法我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进行了及时的发现,现在可以说我班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做了老师的一点欣慰吧!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他们的优点,我常常告诫我们班里的学生“要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做最美的自己”。不仅学习是这样,做人做事都是如此。

美,也是一种生产力,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其次教师要学会成人之美,只有这样教育才会向善、向美、向真发展。

显示全部

标签

相关新闻

反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