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部编版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特岗面试篇一
<一>教材简析
《维护人格尊严》是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策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的第二课题。在初二开设法律常识课的目的,是帮助青少年提高法律素质。而提高法律素质的重点,是使其懂得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权利和义务,知道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知道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么的,知道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寻求救助,知道如何保护和实现权利。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和“权利与义务”的相关部分,正确保护法律公民的人格尊严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在这个法制治的国度里,人格尊严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学好本框题内容是有重要意义和指导意义,为后面所要学习的内容起到铺垫作用,在全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有承上启下,前后衔接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课的“三准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区别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具体内容。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的哪些权利;学会保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和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人格尊严的内容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这些权利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当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时,懂得依法维权,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三>教材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行为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确认依据:新课程理念、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即权利意识浅薄。
2、教学难点:如何应对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确认依据:新课程理念、内容,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的情况。
1、认知结构方面:“人格尊严”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对这些权利的认知水平低。对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有关事件,青少年学生不懂得判断是否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当做一回事。
2、情感方面:在法治社会里,人格尊严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学生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事情与被他人侵犯人格尊严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要教育学生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严,形成和发展尊重人格尊严的情感。
3、生活背景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本校学生大部分文化素养不高,也不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缺少家庭教育,与父母的素质修养有关。在日常生活中把别人的人格尊严当做自己的快乐,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质。
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努力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与方法为全线,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新理念。
1、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境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性。
(2)问题导学法:其基本模式是“展示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结论”。
(3)归纳法:本框题内容理论不强:教学上主要防止出现简罗列的现象,要注意把握人格尊严所包括的几种权利的内在联系。
2、学法
(1)阅读法:通过阅读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的教学程序分为七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导入;第二环节:各抒己见:第三环节:案例研讨;第四环节:真情表白;第五环节:学以致用;第六环节:课堂小结;第七环节:板书设计。
1、情境导入
(1)你经历过类似这样的事件吗?
(2)如果有,请谈谈你当时的.感受?
设计目的:以贴近学生的生活事例,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设计两个简单的问题导入本课内容--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
2、各抒己见
你认为这样的事件侵犯了你的人格尊严吗?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侵权人格尊严的行为吗?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侵犯了人格尊严的例子,到底什么是人格尊严?
老师归纳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和内容(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其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设计目的:将感性的素材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更深刻的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案例研讨
引用教材个案研讨“报社侵犯了小陆的肖像权吗?”作为学生讨论的问题
归纳肖像的含义和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使用他的肖像,报社没有侵犯小陆的肖像权。
设计目的:使学生明确法律保护肖像权的含义,对是否构成侵权行为能有正确的认识,突出重点。
4、真情表白
当你的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你将如何应对?
同学们,你们的应对方法好多,但是,你们在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的时候却又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所以你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时自觉尊严他人的人格尊严。
设计目的:使学生学会依法维权,依法律己,依法办事,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不做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事情。突破难点。
5、学以致用
根据我们上面的学习,回到生活当中,回到自己身上,我们今后的言行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设计目的:巩固提高,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6、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维护人格尊严这一课题,了解到什么是人格尊严及其内容,如何判断在生活中那些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如何应对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部编版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特岗面试篇二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三节《保护个人隐私》
1本节教材的地位:
个人隐私权属于人格尊严权中的一种,是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但在皇权至上的国和父权至上的家里,向来得不到承认和尊重,更不要说未成年的孩子了。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孩子们进行保护个人隐私的教育,无论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还是建设文明法制的现代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时代和社会意义。但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惯势力,学生对于个人的隐私权缺乏自觉的认识。故而在教材编写上,将其专门作为一节,足见本课在第六单元中,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2本课的基础知识有:
a隐私权以及对隐私权的尊重程度的社会意义;
b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特别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3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
a了解个人隐私的内涵及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b理解个人隐私权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c学会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a从个人隐私权的被尊重体会人的尊严;
b学习我国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建设现代文明国家。
5教学重点:什么是个人隐私权和隐私权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因为现代社会中,信息传媒手段越来越进步和普及,人们更加需要保护个人的隐私和空间。
6教学难点:在接受教育时,未成年人如何维护个人隐私权。因为在传统教育中,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缺乏未成年人的隐私意识;再者,个人隐私的界定也难于把握。
1引导和阅读教学
针对学生在隐私方面的模糊认识,在阅读教材时设置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2情景式教学
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景,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最后教师进行归纳说明。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体验式教学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隐私受到侵害时的感受,在讨论中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现代教学思想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根据本课的特点,我指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参与学习的方法。
1、自主探究:针对一些案例要求学生首先认真阅读分析,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培养情感。
2、参与学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尽可能多制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使学生都能动起来,活起来,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维权,学会做人。
(一)名画欣赏导入课题
通过欣赏土耳其著名漫画家奥斯曼的杰作《偷窥》,提出若干问题,初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隐私意识
(二)新课教学
因为教学内容有不同的侧重点,我把本节内容设计成两个板块,每一板块重点解决一个问题:
第一板块:解决“‘隐私’是什么”的问题即什么是个人隐私,什么是个人隐私权。这是本节重点。为了突出这个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追根溯源――案例分析――火眼金晴
追根溯源:用引导和阅读法,通过学生阅读课本p44法律导航第一部分“个人隐私权”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从阅读到归纳的能力。
案例分析:
警方对犯罪嫌疑人李某的住宅电话进行了监听,发现了犯罪事实。李某认为警方这么做是侵犯他的个人隐私权。你们觉得李某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深层次的对个人隐私权的含义的理解。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火眼金睛:
给出实例,判断是非
a小琳在取款机前取钱时,好几个等待取钱的人围着她。
b李某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发现有多名实习医生在观摩自己的手术过程。
cxxxx年10月某娱乐周刊在报上以地图的形式登出了冯小刚的家庭地址。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白宫5月13日公布的一份联邦财务报告,布什和他妻子劳拉申报了xxxx年拥有的财产。布什总统还汇报了所收礼品情况,其中包括价值400美元的随手小折刀,最贵的礼物是一辆价值2700美元的山地自行车。
活动要求:每一小组组员合作判断上述材料哪些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哪些没有。如果其中一小组的剖析,另一小组有不同看法,可以直接提出。
通过此活动,学生能更好理解个人隐私权的范围以及对生活的意义。提高学生认识和自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合作能力。
第二板块:解决“请保护我的隐私”的问题即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和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两个内容。这板块是本节难点,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我安排了三个环节:法律导航——角色扮演——老师支招
法律导航:用引导和阅读法,通过学生查阅课本p44“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归纳总结出法律对保护公民隐私权有哪些规定,培养学生的`从阅读到归纳的能力
角色扮演:让学生来表演课本p43情境研讨中的内容。提出问题:当这些矛盾激化时,究竟该如何处理?
此环节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合理的解决孩子的隐私权和父母及老师的监护、教育权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树立隐私意识,懂得要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这样就突破了本课的教学的难点,使学生懂得维权的方法是法律。
老师支招:学生现在知道出现问题时要运用法律,但法律并不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最好办法,所以老师应该结合实际,教给学生几种更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子女与父母、老师之间矛盾
具体方法:
1、当未成年人发现父母、老师想打听自己的秘密或侵犯自己的隐私时,应该平心静气的告诉父母老师这是自己的隐私,自己有权得守护这些秘密;
2、如果父母老师已经偷看、窥探,那么就违反了法律,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以向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等机构反映,请相关机构对父母老师进行批评教育;
3、如果父母老师侵犯自己的隐私给自己带来很大伤害,未成年人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父母停止侵害、陪礼道歉甚至赔偿相应损失。
(三)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请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对今天这堂课的感言。这句话里应包括“社会、隐私、法律、道德”
小结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并能体会隐私与法律的关系,为下一课时“如何依法保护隐私权”做准备。
(四)作业布置:
辩论会:“分数属不属于隐私”要求明确自己的观点,准备好辩论资料。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关于隐私权学习的实际效果,在生活与法律的矛盾冲突中去学习隐私权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6.3保护个人隐私
一、个人隐私权
1、个人隐私的含义
2、尊重个人隐私的意义
3、个人隐私权的含义
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1、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的规定
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系统、一目了然,即体现教材的知识点,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部编版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特岗面试篇三
教学活动围绕尝试治印的技能学习展开,安排两个课时,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篆刻艺术的体验和了解。 第一课时的教学引入首先可从强化学生的动手体验入手,让学生在动手篆刻过程中体验篆刻的魅力,提高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为了降低学习难度,首先从肖形印的刻制入手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教学选择。因为肖形印对比文字印而言,不必过于在乎形的整齐与规范,更不必借助文字工具书去查 找那些对中学生来讲比较艰深的篆刻文字,而且生肖图形比起文字而言,更加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每个学生的生肖年份都有对应的生肖图像。试想一下,学生如果能够亲手刻出一枚属于自己生肖的印章,会有一种怎样的满足与成就呀! 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刻出一方属于自己生肖的肖形印章,然后印在自己的书籍上,或者印在自己制作的精美小书签上。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展示书籍,把这些自己制作的小书签作为奖励学生的小礼物,告诉学生:谁的作业完成得好,老师就把自己的书签给谁留作纪念。本课的教学过程 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尝试在印稿上石这个步骤中的两种方式,教学实践证明:“直接反写”的效果较好。肖形印没有正反的明显区别,为学生练习直接上稿的方式提供了便利。 教材上镌刻的方式有两种选择,实践证明:切刀的方式更加易于掌握,也更加具有安全保证。在学生初次尝试镌刻肖形印的练习中,提倡首先统一使用切刀法。为了保证刻制的安全与简便,尝试刻制活动中使用的篆刻材料可先选择石膏材料。本课时的另一个学习内容是欣赏篆刻作品。引导学生在尝试和体验的基础上分析教材提供的篆刻作品,结合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交谈感受。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印面文字内容所表达的意境体会笔画线条产生的视觉效果,形容自己的感受。在欣赏与体验环节后,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名章、闲章威者肖形章进行正式的临刻。因为有了刻制肖形印的尝试作为铺垫,“活动一”的可行性大大增强。在 石膏材料的使用基础上,此时可以考虑选择石材作为雕刻的.材料,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体验篆刻工具与材料的特性。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欣赏作品)——乐中体验(刀法尝试)——讨论探究(自评)——知识扩展(亲手刻出一枚属于自己生肖的印章)
互动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活动中,利用篆刻教学的影像资料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重点
欣赏一些古今优秀的篆刻艺术作品,为学好本课搭好基架。
2、介绍篆刻方法步骤
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稿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学习方式和《黑白世界》一课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借鉴、拓展。尤其是木刻刀具与篆刻刀具的使用技巧上。如:切刀法、冲刀法、写印稿等。
3、构思立意,突破难点
这一教学环节, 为了降低学习难度,首先从肖形印的刻制入手。因为肖形印对比文字印而言,不必过于在乎形的整齐与规范,更不必借助文字工具书去查找那些对中学生来讲比较艰深的篆刻文字,而且生肖图形比起文字而言,更加易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课件中所播放的篆刻图片选择几张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讲解,同时选择一幅具有代表性的肖形印, 直接让学生观察、模仿、探究、创造。
4、课堂练习
教育家弗赖登塔说:“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把所学知识综合的创造运用是我们的目的,最后,播放轻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名章、闲章威者肖形章进行正式的临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及时给予技术示范和辅导,随时展示制作过程中的学生作业,及时做出评价,对学生作业的不同步骤的表现进行纠正或鼓励。
5、归纳总结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篆刻过程与板书相结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部编版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特岗面试篇四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框题是《我知我家》。我打算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它们分别是:说教学资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
首先是对于教材的分析:《我知我家》是人教版社八年级上册思想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会善于与父母沟通交往,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更是他们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可以说,本框题的学习为下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次就是对于学情的分析,初二的孩子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因此我个人认为通过对《我知我家》这一框题的学习,不仅会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情感上的了解,还有更深一层次,那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父母的责任,懂得理解自己的父母以及爱自己的家。
一、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三个类型;了解家庭的'相关功能;了解自己在家庭中位置;
二、能力目标增强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发扬自己良好的家风和传统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热爱、对于父母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生对于“家”的理解;对于家庭关系的确立的认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逐步的认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并明确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1、情景导入法:通过一个故事或者一首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设计的活动的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根据新课程的标准以及我所设计的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选择了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这三种学法。希望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主动探索,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由学生自己来把握整个学习过程的节奏。在把握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应试能力、以及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我要着重突出讲解的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5—6分钟)我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是大约5—6分钟的新课导入。首先我会为学生播放歌曲《大中国》,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各种照片,先通过歌曲与图片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础。而通过歌曲和图片的展示,我意图让学生知道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在家里各族人民是兄弟姐妹、是亲人,彼此之间有亲情。但是我们每个人除了这个大家之外还有自己的小家,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彼此之间就像一颗大树上的枝与干相互牵连。接着我会设计小一个活动,让每个学生绘制自己的亲情树,让学生从自己的家人开始了解自己的家庭和家的含义。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部编版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特岗面试篇五
1、说教材:课堂内容是依据第三册思想政治第六课《依法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是当今世界提倡的主流行动,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应该树立起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更积极的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因此我们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环保教育。这是本次活动课的目的。
2、说教法:人说:教无定法,只要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符合教学规律,一切形式都可以借鉴。本课尝试突破传统教学方式,运用新课程理念上老教材,所以比较多的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安排活动内容,尽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只是在旁边起协助作用。
3、说教学过程:本次活动课,事先设想了5种活动,活动内容从逻辑上讲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考虑到学生活动时间的不确定性,所以设计好的活动内容并非一定要在一个活动时间内完成。教学过程:
活动一:小品表演《与外星人的对话》,学生分角色扮演,引出话题并思考讨论。
反思:观察我们的生活,你发现地球上已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学生讨论,简单列举当前地球上存在的环境问题。
播放《地球之歌》flash--------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直观印象。
朗诵:绿的呼唤----------激发学生的语言表演能力。
过渡到水污染这个话题。
活动二:小品——《特别的官司》,学生分角色扮演。
目的:通过表演,让学生明白地球的环境恶化已经相当严重,给人类敲响警钟,
应该为建造一个空气清新、景色优美的生存空间而努力了。但这需要我们地球上
的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让每个公民都具有绿色行为。
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表演才能的舞台。
活动三:当代公民的绿色行为,你具备了吗?教师列出一张绿色行为的清单,让学生为自
己打分。
目的:对照《当代公民的绿色行为》的.要求,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做到的或没做到
的,实话实说,并希望对其今后的行为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为了唤醒人类更自觉的环保意识,做出更多的绿色行为,我们需要一些温馨的环
境保护的提醒语。
活动四:《环保广告公司》——让学生制作环境保护的广告语手抄报,分4个小组,看哪
一组搞的最好。课后评出第一、二名,有奖。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加强团队协作精神。
朗诵:地球——人类的唯一家园。
课后活动:《奇思妙想创绿色学校》。
我们的学校是个环境相当优美的家园,但当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你们作为我们
学校的一分子,能否为我们学校的环境建设出些金点子,使我们的校园更加优美。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部编版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特岗面试篇六
尊敬的各位评委:
下午好!按照要求,我就《做诚信的人》这一课的教学思路向各位进行汇报,敬请批评指导。
《做诚信的人》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二框的内容,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不难看出,这一框是这一课、这一单元乃至这册书的最终落脚点,在本册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为十四五岁的中学生,他们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需要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另外,他们思维活跃,有一定分析问题能力,也愿意展示自己,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自我反思等学习方法,使他们感知、感悟并愿意践行诚信守则。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涵养善良之心,展现诚信问题上的智慧,把诚信的道德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判断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景中自觉遵守诚信守则,能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3)知识目标:知道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理解诚信和谎言,隐私的关系,把握诚信的核心。
为了完成以上的教学目标,在根据学科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即要学生知道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教学难点是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1.情景导入法:通过一个故事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一个案例的层层分析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在教学手段上,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易于理解。
第一,故事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故事情节: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
这时,教师停顿一下,让学生猜测一下故事的发展,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好奇心,之后再展示结局:
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故事说完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教育?1-2名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诚实是信任的基础。维修店老板的诚实,为他赢得了汽车公司老板的信任!可以想象,两家企业今后的合作一定会高效和谐。同样,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诚信度越高,社会管理成本就越小,人与人之间就越和谐。所以,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提出了“诚信”的要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诚信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至此,教师板书课题:做诚信的人。
这个设计意图是:由故事导入,增强趣味性。由这个故事,提炼出诚信是个人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自然地渗透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自然引出了本课课题。
第二: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
多媒体展示学生学习目标:
1.知道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
2.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处理诚信与隐私、诚信与谎言的关系。
出示学习目标,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之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并完成相关填空题。意图是为了让学生找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进一步分析案例打下基础,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析
教师展示欧典地板的案例:
在20xx左右,中国地板市场出现了一个品牌——“欧典地板”。它的广告宣称:“欧典”是德国拥有百年基业的地板品牌,公司位于莱茵河畔的维尔茨堡,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罗森海姆市拥有占地超过50万平方米的办公和生产厂区。其原材料树木的年龄是60至80年,直径要求在80cm至100cm,德国制造、德国品牌、选材苛刻,因此欧典地板卖到每平方米20xx元的天价!几乎与当时房价一样。而其他高档地板的价格在200-300元每平方米,某些顶级产品最多卖到800元每平方米。
然而,央视记者调查结果却是:德国欧典总部根本不存在,欧典地板就是中国制造!这一消息在20xx年“3.15”晚会上一公布,舆论一片哗然!
(1)如果你是欧典消费者,你听到这个消息,会有什么感觉?
(2)这家公司的行为违反了诚信守则的哪一条?
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比较容易的得出第一个结论: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
欧典地板已经号称畅销了8年,欧典的不少员工,对于欧典德国身份的真相和其中的奥秘应该比外人都清楚,但是在这8年时间内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揭露欧典骗人的把戏。如果稍具社会良知的员工勇敢的站出来向公众揭露欧典的谎言,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不明不白的上当受骗了!那么,为什么这些员工没有人站出来揭露真相?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老师引导学生全面分析员工没有站出来指出真相的原因:一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二是觉得自己举报自己所在企业,在情理上说,有些为难。当然,也可能是害怕报复等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应该怎样做诚信的.人,诚信守则2和4就容易理解了:
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在情与法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欧典企业和员工希望得到利益,然而,他们得到了吗?继续深入推进案例:
20xx年4月15日:北京市工商局丰台分局对北京欧典木业有限公司下达处罚决定通知书:处以高达7473776元的罚金。之后,这家企业在地板市场上很难立足。
至此,你又得出什么结论?
这时,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这个结论水到渠成!教师再展示央视记者的感想作为升华
没有整个社会和顾客利益的保障,企业的利益如何保证?没有企业的长远利益,又从何谈起个人的利益。因此只有每个人彻底的摈弃一私之利,整个社会的利益才能够得以保全。否则到头来,落得一个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的下场!
欧典事件,对于教师来说,可能有些陈旧,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知道的很少,而且用这一个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能较好地印证诚信守则的内容,另外,案例集中,分析透彻,这对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的达成,都有帮助。
第四,说还是不说?
以课本中小健和小奎的事例,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得出诚信与隐私的关系。
第五,课堂辩论:诚信该不该说谎?
以课本中医生对病人的回答为例,组织学生辩论,得出诚信与说谎的关系。
教师最后抓住诚信的核心“善”,进行点评。
第六,对照目标,总结反思
要求学生结合本课学习目标,复述知识要点,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课内容概括说就是“114”:1对关系(诚实和信任)、1个核心(善)、4条守则(诚信守则)。这样总结,是为了便于学生识记,帮助他们“说得出”。之后要求学生拿出纸笔“写一写”。内容是对自己某件不诚信的事进行自我反思,或者自己撰写一条关于诚信的座右铭,再或者分享一条关于诚信的名言等。目的一是锻炼学生反思和概况的能力,二是继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另外,之所以有三个内容,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的分层练习。
各位评委,以上就是我对《做诚信的人》这一课的教学思路。期待您的批评指导,感谢您的辛勤工作!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部编版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特岗面试篇七
我们先看几组信息:
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设有一条心理咨询热线,他们曾进行过一次统计,在9个月打进热线的2700人中,146人曾尝试自杀或想自杀,其中80%是中小学生。
为什么一朵朵青春的生命之花,就这样在风中接连飘落?我想,一方面是有的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超出其承受范围;更主要的是未成年学生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生命”的问题开始有了朦胧的思考但往往因不能正确认识而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他们往往对“自尊”看得很重,相反对生命的本质却异常地漠视,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
这给我们教育者以启示:我们的教育还有着浓重的应试教育痕迹,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缺少对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因此,本课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1、地位与作用
《珍爱生命》是整个初中阶段思想品德科学习的开篇,奠基学习的基础。而第1课时《珍爱自己》在本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于帮助学生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生命的珍贵与神奇,知道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培养和提高认识能力和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探究,引导交流,归纳总结;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维目标既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又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珍爱自己的生命。
因为这是正确的生命观的核心思想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生活中应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
1、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讲,尤宜致力于导。导者,想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因此,在本课中,我侧重于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探究。根据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
讨论法
体验感知法
观察法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情景、现象、材料的分析,能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并进行简单的归纳。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并落实到生活实践。同时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法
指导学生用合作学习、讨论、自主探究等方法学习。这样有利加强学生的主动感知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教法和学法的理论依据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布鲁纳、奥苏伯尔提出的发现式教育理论等。
要求学生在家提前查阅、了解“韩国演员崔真实”的相关新闻和资料。
使课堂教学能有的放矢,具有实效性。
从内容上主要采用语言评价,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从形式上,则将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使学生的优秀表现得到及时肯定,有所偏颇的观点、看法,在同学之间的思维碰撞中,得到纠正。教师再给予点评。
本节课我将分为三个环节:
新闻追踪:热点链接,吸引学生;新闻分析,突破重点。
心灵叩问:生活考场,反思自身;情感渗透,突破难点。
生命感言:情感升华,感悟生命;生命计划,指导实践。
下面我将具体阐述:
环节一:新闻追踪
学生观看“韩国演员崔真实”的视频片段,结合自己查阅、了解到的相关内容,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崔真实的死值得吗?
2、崔真实表现的是对待生命的一种什么态度?
3、你的感悟是什么?
学生积极思考,教师适时引导: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学生不难得出结论:珍爱自己的生命。
通过热点链接,及学生的课前准备,学生在讨论时,有话可说。特别是对崔真实的生命态度的分析,帮助学生对不珍爱生命的行为有更深的理解。这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的良好开端。为下面深入体会珍爱自己坐下铺垫。
播放影音文件《妈妈的一封信》,以生命运与成长的图片为背景,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珍贵于父母培养孩子的不容易。进而探究得出:生命是神奇而珍贵的:因其独特而珍贵;因其不可重复而珍贵;因其有限而珍贵。让学生认识到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教师顺势提出问题:那怎样才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呢?由此引入第二环节:心灵叩问。让学生通过问自己的心,达到行为反思的目的。
环节二:心灵叩问(强化体验,认识生活中应如何珍爱生命)
(1)请学生听《伐木工人的故事》并谈自己的感受,通过听故事,让学生懂得要珍爱生命,就要有永不放弃生命的希望。
引导学生思考第二层次:怎样理解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指既不放弃自己生的希望,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要顽强战胜,决不屈服,决不放弃。
不放弃自己的生命,前提自己要掌握一些求生的`技能。
设计一组问题,是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极有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让学生通过抢答的形式完成。
通过这一组抢答题,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应怎样处理。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并升华在遇到任何危急情况时,应珍惜自己的生命,决不放弃生的希望。
(2)珍爱生命的行为不仅体现在当生命遇到危险时,更多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设计小环节:“生活大考验”。大屏幕上呈现几组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抢答,在这些情况中,怎样做是不珍爱生命的行为,珍爱自己的生命又应怎样做?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否是珍爱生命的行为,并得到正确的方法指导。通过这一小测试,教师联系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适当地点评。鼓励学生爱自己,更多地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珍爱自己的生命,就应该肯定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
此部分最后一题,教师设计为:当身体有缺陷时,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即使身体有缺陷,也应爱自己,并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精彩。由此问,引入第三步: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还应延伸生命的价值。
(3)图片观察,大屏幕展现一组图片。如:邰丽华,林秀贞,微尘(群体)等。教师用正面的事例感染学生,使之受到鼓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他们的生命都是平凡的,甚至有的是有残缺的。但他们的人生却是不平凡的。他们自信的面对生活,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他人,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这也是珍爱生命的体现。
通过“心灵叩问”环节中三个步骤的设计,使学生参与教学,有层次的逐渐体验到教学的重点应珍爱自己的生命,并归纳、总结出应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这一主要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并加强对其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能更好地运用于生活实践,由此突破教学难点。但,仅有认识是不够的,必须促进学生从认知向行为的转化。因此,进行第三环节:生命感言。
第三环节:生命感言
1、让每位学生设计自己的生命写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学生通过思考,酝酿,可以对本课主题进行总结,反思。设计属于自己的生命感言。
2、制定“珍爱生命”计划,以一月为限。在一个月内,自己将从哪些方面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月后,反思哪些做到了,哪些没有,并重新制定。
通过制定计划,让学生养成反思自身行为的习惯。用正确的生命观指导行为,将珍爱生命的理念,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通过学生自己反思、归纳本课所学,所想,所思,所悟,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在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时,教师应对他们的所获所想给予适当的评价与引导,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他们明白在课堂中学到知识是一种收获,学到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更是人生的一大收获。
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了解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可贵的。是应该珍惜,并努力使之更美好的。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到,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色彩,有的绚丽,有的平凡,绚丽让我们品位绽放的热烈,平凡让我们品位朝阳与落日的从容。不管是绚丽还是平凡。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只有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珍爱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人生才会更精彩!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部编版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特岗面试篇八
(一)本课在本书中的地位与作用
初二思想品德课的主题是我与他人,而本框“礼貌显魅力”是与人交往的前提,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加之当代青少年文明礼貌的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基于以上两个方面,此框对于学生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帮助的,必将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本框在全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中力求“把学会交往作为主题,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是能力培养的重点”的宗旨及初二学生的实际,本框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能力目标】
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树立不讲礼貌为耻、讲礼貌为荣的交往态度,并乐于以礼待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的`依据
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传统的交往礼仪在青少年身上正在逐步消失,不少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智力、学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貌,缺乏礼貌。针对青少年的现状及教学的践行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如何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注重活动,淡化说教。文明礼貌问题如果操作不当,很有可能演变成一种说教,致使教学回到传统政治课的老路上去。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活动资源,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明礼貌的魅力。
关注认知,强化体验。引导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识是必要的,对有关问题也要进行分析乃至说理。与此同时,我尽可能地在活动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内化。
表层切入,深层领悟。文明礼貌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从基本的生活问题入手,让学生透过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领悟做人的深刻道理。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互动过程。初二学生有思想,乐于表现,他们既成熟又幼稚,直观形象思维强,抽象的逻辑思维较弱。基于此点,我设计的教学方法是“活动探究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
体现“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去活动、探究、体验、领悟,在关键之处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关注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小品表演、观看动画、即兴表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交流与合作,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与时间,从而形成一定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给学生自由驰骋的蓝天。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进而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的教学情景,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1、开门见山,自然导入。
同学们,一看大屏幕,我们就明白了,今天要学什么?(礼貌显魅力)
2、活动一:欣赏小品《公交车上》、动画《上车》,明确为什么要讲礼貌?
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坐公交车问题切入,引发学生对礼貌问题的思考。学生自己表演,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画历来深受学生喜爱,内容形象生动,既幽默又带有讽刺意味,让学生多感官感受,能引发学生共鸣,通过此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形成“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是文明的体现”的道德认识。
3、活动二:欣赏动画《大蕃薯的故事》,明确应该怎样讲礼貌?
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由于本课时间仅有30分钟,加之这部分涉及的内容较多,故而重点讲了语言文明的表现,其他一带而过。
4、活动三:即兴表演,生活考场
通过此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在前两个活动中形成的认知,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认识到礼貌是一种习惯,要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5、教师总结,升华全篇
6、课后实践,阳光行动
通过此活动的践行,实现教学内容的内化。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部编版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特岗面试篇九
当今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人人都要受教育。在科技迅猛发展,人类知识急剧增加的形式下,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只有掌握知识本领,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对于现实中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而言,还存在着许多与受教育权实施相背的现象:家长不让孩子上学,学生厌学,学校随意劝退学生,教育场地被非法占有等现象。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势在必行。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设计了本课内容。
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是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设计本课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教育的涵义、义务教育的涵义、地位和特征,让学生理解教育的作用和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接受教育是自己享受的一项基本权利。
1、知识目标:
从知识和学习两个方面来阐述教育是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的必要条件,了解我国法律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知道受教育权利是有条件的,即国家、社会、家庭、学校有义务为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提供必要条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维权意识。
2、能力目标:
通过事例分析,理解教育与人的幸福生活的关系,从而培养观察能力。通过对有关受教育权的典型案例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比是否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对教育作用的分析,为以后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作好铺垫,并由此增强我们热爱学习的意识,以及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发现、创造的意识。
本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到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难点是让学生了解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先后运用七个情景材料,启用了讨论法、比较法、讲授法、联想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逐步实现教学三维。
首先,由对话材料1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讨论,引出新课。
教育的涵义是一个理论性概念,对学生而言,只要求了解而已。因此,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材料2进行分析,置疑教育的内涵,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老师适当的点拨。
为突出本课的重点,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课堂上先后运用3段语言材料帮助学生学习。首先,让学生针对迪福的信件,为其孩子的生活状态进行想象和预测:是否接受教育导致的人生道路迥然不同。然后,引导学生了解“阿韦龙野人”,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材料、得出结论:教育对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运用材料5,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讲述作用之二:教育传授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可以改写人生,教育更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希望,但这不是本课的内容,因此,课堂上教师一言带过。
第二目“我们享受受教育的权利”是本课的难点,在讲解受教育的涵义时,以“材料6”作辅助,在了解受教育权的涵义后,组织齐读材料,回答提问,加深对受教育权的理解,体会受教育权的来之不易。
义务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课堂上让学生抽读“材料7”,组织学生对家长不送子女读书的想象进行分析,并对其他一些不履行受教育权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在阅读教材和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掌握义务教育的涵义及其法律办证,并增进认识接受义务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部编版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特岗面试篇十
1、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是《思想品德》(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二课时的内容。通过第一课时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人格尊严权的内涵,集中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本课时将进一步具体说明其中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使学生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合法权益。
本课对应的课标要求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姓名权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2、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与同学交往中侵犯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不良表现,体验给受害者所造成的危害;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责任意识;加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行为;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姓名与肖像权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追究侵犯者的法律责任。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肖像和姓名是一个具体的人的两大外在标志;懂得姓名的作用,姓名权的含义和内容,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懂得肖像的含义及作用,肖像的内容,侵害肖像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侵害公民肖像和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难点:公民在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肖像和姓名的义务。
确定依据: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对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认知较差,在生活中侵犯他人此类权利的事情以及自身权利被他人侵犯的事情时有发生;部分学生更是出于好奇好玩、不懂尊重他人,加之电脑技术的发展及网络的虚拟性,在网络上恶意损毁、丑化和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因此有必要教育学生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合法权益。
1、问题教学法:、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2、调查分析法:通过学生对周围侵权现象的发现与调查,了解现实生活中种种侵权行为,引发学生的思考,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3、体验教学法: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权利的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尊重他人权益的意识。
4、案例教学法:再现生活中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5、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手段,利用生动的漫画与动画,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及探索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合作意识,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体验学习法:通过玩游戏和小品演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法律的兴趣,更有助于情感的理解与升华。
教学过程
具体步骤
教学目的
课前准备
①收集名人图片,准备游戏道具,排演小品“喂”
②搜集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有关侵犯姓名权和肖像权的案例和素材。③查阅有关肖像权、姓名权等法律知识
培养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形成期待心理;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讲授新课
①游戏环节:蒙着眼睛猜猜他(她)是谁?可以怎么猜?(看容貌,叫名字)
点评:肖像和姓名是我们将不同的人区分开来的两大外在标志
②名人图片欣赏
③案例:刘翔与阿尔法故事,思考:他们行使了什么权利?具体内容包括?
④案例“变变变”思考:以上行为侵犯公民什么权利?应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⑤小资料展示不构成侵犯肖像权的几种情况。
⑥小品演绎“喂”(正反演绎),认识姓名的重要意义。
⑦案例“我的名字我做主”“起个好名字”思考:寿生可以更改自己的名字吗?父亲有权阻止吗?
⑧案例分析“求婚后传”思考:
王先生是否侵权?李小姐应该如何维权?
⑨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尊重他人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同时依法维护自己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公民。
①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教学,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②引导学生认识肖像的含义、作用。
③引导学生认识肖像权的具体权益。
④引导学生认识身边侵害肖像权的行为表现和侵害肖像权的行为要承担的责任,把握本课教学重点。
⑤引导学生了解肖像权行使的限制条件,突破难点。
⑥通过小品演绎同学身边的“小事”,使学生懂得姓名和个人人格的关系。
⑦引导学生了解公民姓名权的具体权益;明确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同时学会用辨证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取姓名的现象,从而掌握本课的又一重点。
⑧引导学生认识侵犯姓名权的具体情景,学会维护自身权益,突破难点。
巩固新课
板书展示
课堂练习:判断正误、分析案例
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课本的知识点,适当地帮助学生总结与巩固本课知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式教学,通过游戏、小品、生活案例分析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
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培养了学生对法律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学过程中尽量少评价他们的描述正确与否,让他们自主发现,享受成功的喜悦。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部编版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特岗面试篇十一
1.地位分析
《我们都是公民》是粤教版教材初二第五单位第一课的内容,第五单元式初二下册的单元,学好本课既有助于了解以后各课的内容,更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课内容是本册书的理论基础部分,学好本课知识对掌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宪法的作用相当重要和关键。
2.结构分析
本课题的主题是讲述公民身份的内涵,围绕这个主题,全文分为两个部分、三个小节:
第一部分(第一、二小节):简要地说明公民身份的确认和公民
身份的内涵。
第二部分(第三小节):从四个方面指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
3.逻辑关系
我是中国公民——公民与国家具有的法律关系——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公民素质。
4.目标分析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中国公民身份,并懂得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情境研讨”文例分析等活动,观察、分析、思考公民的内涵,对怎样树立公民意识进行剖析。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自主学习和引导性教学,唤起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增强法律观念,养成学法、守法、护法的好习惯。
5.教学重、难点
本着初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一些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公民身份的确认与公民身份的内涵
本课的课题是我们的公民,要讲好这个问题就要从公民的含义、国籍的含义以及公民资格的确认这几个角度入手,明确公民的含义以后展开公民的内涵的讲解,在讲公民身份的内涵时,不仅讲公民身份表示着个人与国家的法律的关系,更要重点讲公民具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这一重点讲解为以后学习第2、3课奠定基础。
②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这一难点不是理论知识上的难点,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难点,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因素,难就难在学生如何培养公民意识,并把它落到实处,在突破时,我准备从公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上来展开说明国家的安危、社会的稳定对公民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这种意识。
我认为对学生的分析很重要,不了解学情就无法对症下药,我任课的`初二两个班级层次明显,一班学习氛围较好,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接受较快,但学生普遍发言不积极,我在教学中主要引导他们把知识拓宽、学精,引导他们积极发言;二班的尖子生较少,中等偏下的较多,我认为对他们的教学主要抓牢基础,适当扩展,尤其要培养一部分差生的学习兴趣。
1、教法分析
我们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问题引入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并与下面的教学模式紧密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模式:疑—解—导—悟
疑:疑问。疑从何而来?一是教材之疑;二是教师设疑;三是学生质疑。“疑”是教和学的先导和起点。
解:解答。谁解?谁答?解什么?答什么?一是教师解疑,解教材之疑,解教师设疑,解学生质疑。二是学生答疑。答教材之疑,答教师设疑,答自己之疑。这一环节注重学生常规知识的掌握,重视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
导:引导。导什么?导学,导思,导解,导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导课堂气氛,导思路开放,导思维灵活,导知识深化,导认识升华。这一环节注重培养思维的创新,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悟:悟知,悟理。悟是解和导的结果,是课堂创新教学的归宿,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知识深化,认识升华,会学会用的重要表现。
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本课对初二学生而言,理论性较强,知识难度较大,我在教学中会采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采用大量的事例,增强教学直观性,把抽象内容具体化,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学习方式适应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开放体系。针对我所任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他们进行这集中学习方法的培养:一是以学案为载体的自主学习法,重在突出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二是以问题为载体的探究学习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自觉发现问题的能力。三是以活动为载体的合作学习法,重在培养学生沟通、表达、竞争、合作的现代学习意识。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故事:“探究园”中的“情景研讨”
〔问〕以上说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这里出现的问题补要求学生回答,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进入新课,在教学中来解来悟。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我们都是公民
(一)公民身份的确认
〔问〕什么是公民?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找出公民的含义
结论: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深化理解:这个概念有两个要点:一是个人具有某国国籍就是该国公民;二是公民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
〔问〕公民与国籍
关于“公民”与“国籍”两个概念都比较抽象,只需要学生识记即可。
〔问〕我们一出生就具有公民资格吗?
参照第五页“小链接”学生讨论后明白: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中国公民,在中国的领土上出生,那么一出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多媒体展示〕巩俐已加入新加坡国籍
〔问〕她还是中国公民吗?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参见相关的法律规定: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因此,她已不是中国公民。
回顾“探究园”中的“情景研讨”中的问题,此刻,学生基本能准确的判断。
活动:新闻回放—当中国游客被困国外机场
分组讨论:中国游客为什么能顺利摆脱困境?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小组代表发言:
结论: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这些权利的享受没有地域的限制,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只要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国家都要义不容辞地提供保护和帮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公民身份的内涵—
(二)公民身份的内涵
⑴公民身份表示着个人与国家的法律关系。
⑵作为公民,我们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公民的义务。
⑶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
结合具体事例说明。
〔多媒体展示〕钱学森事迹
从钱老的身上你感悟倒了说明?
引导学生感悟: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公民,应树立国家观念,培养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问〕做一个好公民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
(三)树立公民意识,做合格公民
⑴要树立国家观念(要有爱国意识)
⑵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
〔多媒体展示〕材料
〔问〕人们为什么回赞扬那个孕妇?那个偷孕妇提包的人为什么会受人唾骂?
〔问〕什么是道德?为什么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通过事例分析使学生明白:道德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基本行为准则,它对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个公民应自觉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⑶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多媒体展示〕材料
〔问〕是什么帮助青年讨回了公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事例?
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法律是国家和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公民的生活也离不开法律,每个公民都要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第三环节:本课小结
和学生一起回顾这节课的知识
第四环节:自我检测
我们都是公民
(一)公民身份的确认
(二)公民身份的内涵
⑴公民身份表示着个人与国家的法律关系。
⑵作为公民,我们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公民的义务。
⑶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
(三)树立公民意识,做合格公民
⑴要树立国家观念(要有爱国意识)
⑵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
⑶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部编版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特岗面试篇十二
本课的知识目标是了解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能够说出与教师交往与沟通的基本准则;了解、掌握与教师交往的几种正确方法(技巧)。能力目标是能够通过恰当的方法表达对教师的感情;能够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理解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能够主动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愿意与教师交往,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倾向,例如奉献、敬业、爱;主动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尊敬教师,理解教师,体谅教师;认同新型师生关系之民主、平等的基本价值取向,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重点难点是学会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创建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能够正确处理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引导学生树立起师生交往的新观念。
导入采用随堂调查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通过学生采访教师
活动来引出传统师生观念使师生间交往存在困难。通过两张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
通过学生小品表演展示案例,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来分析案例,并使学生掌握一些教师交往的技巧,再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自己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如果以后碰到会怎么处理?把所学的只是运用到生活实际,以此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最后,通过“教师,我想对你说”这个活动,让学生把心里话写出来交给老师,使知识得到升华。
第一目:师生交往新观念
导入新课:说说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有关传统老师的形象
(1)传统师生关系的特点及负面影响
特点:老师是权威,学生是遵从者
负面影响:造成师生间的隔阂,影响师生间的交往
活动一:老师补充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我国古代孔子谈话教学法,并就“学生新角色和师生交往的新行为”发表看法?
(2)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基础: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表现: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通过活动一,引导学生发现师生新角色之间的对应关系,明确新型师生观的精神,引导学生发现观念转变对师生交往行为产生的积极效应,鼓励学生主动改变师生关系。
第二目:共筑师生情感桥梁
活动二:看图说话p50
你有过这样的烦恼吗?遇到这样的事,你是怎样处理的?处在困惑中时,你主动与老师沟通了吗?
(1)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活动三:情景再现,请几组同学分别扮演老师和学生 (情境教学法)
数学课上,坐在副班长小强旁边的几含“捣蛋鬼”嘀嘀咕咕说个不停,弄得大家都很烦。老师再一次警告后,要求小强坐到教室最后面的一个空位上,老师不停地催促小强,小强气呼呼地坐在那里就是不动,大家预感到一场冲突就要爆发…….
老师是怎么想的?
这种冲突会如何发展、如何解决呢?
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相同吗?结果相同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2)主动与老师沟通的方法
①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原因:老师与学生角色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的不同是产生师生矛盾、冲突和对立的主要原因。(补充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加以说明)
怎样:学生如果能够从教师的角度、立场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就能理解老师的想法,从而顺利化解师生之间的冲突
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老师的表扬是肯定,是鼓励,是期待;老师的批评是爱护,是鞭策,是期待
当我们被误解的时候,一定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向老师作出解释
表扬要再接再厉,批评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③原谅老师的错误。
活动四:补充故事,柏拉图关于人的定义(人——鸡)
原因:作为普通人,老师也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错。)
怎样: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不伤害老师。(你认为有哪些恰当的方式呢)
(3)师生交往礼仪
礼貌待师
注意场合
勿失分寸
以随堂调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品表演展示案例,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并引起学生共鸣。联系自己平时和老师交往的现状,说说自己在师生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使知识得到升华。
在上课过程中出现了跟预设不一样的答案,有些地方处理的不是很好。在设置问题时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回答出现偏差,整节课出现头重脚轻的状况。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部编版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特岗面试篇十三
任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课中能紧紧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去选取材料和开展活动。
任老师借助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平台,根据初中生好奇善动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有条理、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基本达到了课前预期的目的。
任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中将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融为一体,通过观看图例、情景分析等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扩大了知识容量,使学生在一节课中掌握或接触了更多的知识。
1、导入新课中,任老师创设情境,通过复习上一节《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引出本节课,直接的导课简单明了。
2.任师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她能围绕学习目标,出示了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
生带着问题再次认真阅读教材,学生的阅读要图文结合,边读边思,读不懂的地方可以作出标记。
3,任老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内基础知识与课外热点相融相通,坚持理论联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真正让学生走向社会,把时事请进课堂。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很轻松的理解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以上是我认为任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所呈现给我们的闪光点,更是值得我们所有教师学习的地方。
听了康超老师的《撑起自我的保护伞》一课,我收获了很多,这节课从整体上来说是一节很成功的示范课。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并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学生在交流中提高学习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评价康超老师的这节课。
康老师通过播放视频以及背景音乐的烘托,创设了一种触目惊心,哀伤的情境,让学生在悲伤的氛围中感受缺乏自我保护知识的惨痛后果,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加强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着他让学生列举其他的意外伤害,使学生意识到伤害无处不在,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情境导入,更加让学生意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1、在自护知识知多少的环节中,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其进行取舍,联系学生实际,准备了一些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探讨,意在使学生了解掌握一些防灾自护的知识和方法,学会用知识守护生命。这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他精心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中,达到集思广益,了解相关自护知识的目的,教师及时归纳和相关知识的展示便于学生更全面的掌握自护知识。最后在欣赏保护歌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并实现了知识的扩展和迁移。
2、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把知识与学生的情感、社会现实、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课堂氛围的创设,重点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几种方法和技巧:正确处理意外事故的方法和技能;正确对待网络的不良诱惑;正确面对陌生人的关心和帮助。总之,要有自我防范意识,为自己的生命撑起保护伞。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冷静判断,理性分析,切忌麻痹大意和盲动,用智慧保护自己的生命不受侵害。
3、康老师的这节课主要目的,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的活动过程、引导思考、理解知识、形成能力。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过程,切身体验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其情感,特别是通过生活中遇到的几种事例,加深了学生的体验,使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献一片爱心,向舍己为人的先进人物学习,保护他人的身心健康不受侵害,共同促进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为自己和他人撑起一个保护伞
当然,人无完人,上课也是一样的,除了以上一些值得我学习的闪光点,同时也有一些不足:
1、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精简,给学生重复的话语多。
2、小组讨论给予的时间不够充分,所以学生没有更好的讨论出完整的答案。
扩展资料:八年级政治隐私和隐私权 (说课稿)人教版亿库教育网
http://
《隐私和隐私权》说课稿
各位专家、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隐私和隐私权》
一、说教材
本框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第五课“隐私受保护”的第一框内容。本课内容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时代性强,但比较难以理解,是第二单元的教学难点。因此在教材编写上将其从前一课内容中独立出来,用一课的篇幅让学生具体地学习。它在教材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教材前一课是简略介绍公民的几种人格尊严权,本课内容是具体介绍人格尊严权中的另一种权利——隐私权,为后一框内容——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的教学奠定基础。
本课对应的课标要求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探究,帮助学生了解隐私的内涵,懂得保护隐私的必要性,知道隐私权及具体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身边的一些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认清隐私和隐私权,树立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强化学生在隐私方面的责任与信誉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正确认识隐私和隐私权。确定依据: 从认识上讲,长久以来,由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整体社会环境缺乏个人隐私意识,总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所以正确认识隐私很有必要;从实际上讲,学生处于被教育的地位,个别家长和教师为了解学生,经常看学生日记、翻学生抽屉等,虽然这些行为出于善意,但严重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所以,学习有关隐私权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积极维护隐私权。
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法:
1、理论引导。通过展示有关的法律知识和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在理论上对隐私和隐私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2、情感体验。通过创设具体的情景,使学生感性的认识到保护隐私和隐私权的必要性。
3、合作交流。通过小组探究、合作交流,帮助学生澄清对隐私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隐私意识。
四、说教法
八年级的学生对隐私权缺乏足够的认识,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些错误做法也误导了学生的理解,不敢理直气壮地去维护自己的隐私权;也有些学生把一切生活上、学习中的事情都看成是隐私,拒绝与家长的交流。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确定如下教学方法:
1、讨论法:针对学生在隐私方面的模糊认识以及对在家庭、学校中的侵犯隐私现象,因为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所以主要采用讨论法。
2、问题教学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设计了相关问题,问题间一环扣一环,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景教学法: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一段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在社会中,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带来侵犯隐私的新现象。
4、体验教学法:引导学生交流自己隐私受到侵害时的感受,从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5、案例教学法:再现生活中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在冲突中明辨是非,增强隐私意识。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为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及探索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合作意识,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体验学习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法律的兴趣,更有助于情感的理解与升华。
3、参与学习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制造参与机会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在快乐、和谐、富有成就感的教学激励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维权,学会做人。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的教学程序分为七个环节:第一环节,歌曲导入;第二环节,畅所欲言;第三环节,今日说法;第四环节,实话实说;第五环节,明辨是非;第六环节,法律导航;第七环节,模拟立法。
1、歌曲导入
播放儿童影视剧《小龙人》的主题曲,同时多媒体显示歌词。歌曲欣赏完,教师提问:
师:1)小龙人有什么秘密?2)小龙人为什么要隐藏这些秘密? 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你有秘密说明你长大了。(拿出准备好的一封信)听班主任说,我们班最近有个同学信件特别多,上课老是精神恍惚,成绩直线下降,我想通过这封信了解一下原因,我可以拆开这封信吗?
设计目的:以学生熟悉的儿童歌曲导入,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歌曲结束后,拿出学生的一封信,简单设问,“我想拆开这封信了解这个学生学习退步的原因,可以吗”?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新课——人人有隐私。
2、畅所欲言
1)、“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生活中,你有哪些方面的秘密不愿别人知道?为什么不愿别人知道?
(小组先交流,再派代表发言)
师生归纳出个人隐私的含义[个人隐私:是指不愿为人所知、不愿公开的与公共利益、群众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设计目的:这些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情,但同时也是模糊的问题,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寻找问题、探求问题的兴趣,从而创设出良好的活动氛围,并让学生从中了解什么是隐私及其内容,澄清对隐私的模糊认识。
3、今日说法
师: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高科技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给人们正常社会生活带来烦恼。
播放视频:《尴尬摄像头》
师: 1)、设想一下,在浴室被偷拍后,对他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何感想?
3)、你如何评价在浴室安装摄像头的行为?(小组先交流,再派代表发言)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生:回答,略
设计目的:通过对这个视频分析,让学生了解保护隐私对个人的重要意义;感受到在信息社会,人们渴望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明白侵犯别人隐私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违法行为,最后得出隐私权的含义。
(多媒体显示)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4、实话实说
过渡:刚才我们分析了社会中侵犯隐私的现象,下面我们把眼光投放到家庭、学校中,看看家庭学校中对隐私的关注程度。
师:1)、在家庭、学校里,存在哪些侵犯你个人隐私的现象? 2)、你怎样看待家长、老师侵犯你隐私的行为? 3)、你认为家长、老师的这种行为会带来什么影响? 4)、你偶尔或者无意间有侵犯过别人的隐私?结果如何?
生:回答,略(在这个环节,自然而然解决导入提出的问题:能否拆学生的信件)。
教师归纳: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这是从道德角度来讲的。从法律角度,这也是一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那么,是不是只要是公民的个人隐私都受法律的保护呢?
设计目的:这一环节主要采用讨论法、师生对话法、问题教学法。从上一环节的典型案例迁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要及时启发诱导,给学生提供实话实说的空间,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使其明白保护自己隐私、尊重他人隐私的重要性;并通过简单设问,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补充对隐私权的全面理解。
5、明辨是非
展示一些情境,让学生辨别哪些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并简要说明理由。1)、某影视明星的年收入和婚恋情况未经本人同意便被刊登在某晚报上。2)、某地公安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
3)、小王在存款的时候,发现银行安装摄像头拍摄了全部过程。4)、个别学校为更好的管理学生,在学校操场、出入口安装了监视器。5)、李某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发现有多名实习医生在观摩自己的手术过程。
6)、公安机关在破案过程中,利用窃听器获取了犯罪嫌疑人李某贩毒的确切证据。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小组先交流,再派代表发言)
设计目的:这一环节主要采用合作交流法、讨论法,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辨证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如果个人私事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则不属于隐私,不受法律保护,以此加深对隐私权的全面理解。
6、法律导航
师:我国有哪些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法律规定? 生:列举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
师:我国在许多法律领域都涉及到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权,但是,刚才大家从这些法律依据中听到“隐私权”这个名词吗?
生:没有
师:对,我国目前的法律中还没有将隐私权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格权明确提出来,所以隐私权还是没有专门独立的立法(过渡到下个环节)
设计目的:让学生结合教材的相关链接和已有的法律知识了解保护隐私的相关规定。学生列举很多条法律依据后,教师设问(听到或看到隐私权三个字了吗?),学生疑惑并思考着,教师将我国法律目前情况一笔带过。这部分内容教材上没有具体指出,但是“源于教材,还要超越教材”,学生对其自身不懂得但一点即可明白的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我增加了这一设问,同时,这样也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最后一个环节。
7、模拟立法
让学生小组合作,模拟制定有关隐私保护的法律条文,每小组制定一到两条,并记录下来派代表发言。
提供一条法律条文供学生参考:参考:美国芝加哥市规定,在公共浴池和淋浴间,未征得当事人允许,禁止对其进行拍照。对违反规定的人处以5至500美元的罚款。
学生展示自己制定的条文,略
设计目的:这一环节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每个小组将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一节课中的动口、动脑、动眼,到最后的动手,综合利用多个身体机能,学生能够更好地内化知识。
本课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保护个人隐私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我们期待着专门保护公民隐私权法律的诞生,给我们开辟一条维权通道。
七、说板书设计
我注重简单、巧妙的板书设计,既能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又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道德
亿库教育网
http://
亿库教育网
http:// 隐私 隐私权
法律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力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亿库教育网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