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和雅文化解读篇一
——“和雅”文化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学校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文化在实施素质教育全过程中,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突出体现在四个层面,其一陶冶功能:学校文化起着一种文化传递的作用,使人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陶冶人格和灵魂,以充实生命的内涵;其二社会化功能:学校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与缩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动和文化氛围,使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有意无意地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模塑,达到社会化的目的;其三潜力开发功能: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层次求知欲和需要,学校文化发挥着扩大学生知识面,开发学生潜能,优化学生情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功能;其四导向功能: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荟萃的场所,各种价值观念在这里碰撞,学校文化的导向作用显而易见。
二、总体目标
今天我们提出的素质教育,恰恰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两句极富哲理的话,事实上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含义极为深刻。多年来,学校经过充分的调研和思考,挖掘学校历史背景,初步形成了以“和雅”文化为精髓的儒家文化品牌。
所谓“和雅”,从字面上来讲是“和而不同,雅而有致”。“和而不同”是时庄镇中学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价值追求。具体是指干群之间的和谐互敬、教师之间的和谐互学、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助、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雅而有致”则是学校文化要达到的目标,一方面指“行
为儒雅、语言文雅、情趣高雅”的师生形象的树立,另一方面指优雅静美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二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三、具体内容
(一)学校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学校文化表现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
1、理念文化
办学理念: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办学目标:打造办学特色 塑造品牌教育 文化理念:和 雅 学校校训:仁和智谐 学校校风:和处和爱 学校教风:和教创新 学校学风:和学立行
3、教师文化:
老师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教师的学识、教法各有千秋,“和而不同”的理念,则昭示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与博大胸怀。我们通过教师学习文化的倡导,用先进的教育思想重塑教师的教育行为,让每一个教师都拥有独特的文化品位和教育智慧,以提升教师文化的育人魅力。其主要途径有:
①开阔视野——外出学习;
学校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和个人修养。② 名师导航——拜师求艺
学校通过以老带新结“对子”、实践锻炼压“担子”、竞赛比武搭“台子”、评选新秀树“样子”等各种形式,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使一批青年教师很快成长起来。
③走进经典——读书活动
开展“读书活动”,并经常发动讨论和交流,扩展教师的思维和眼界,丰富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逐渐内化成一种文化育人的魅力。
④共同发展——教师沙龙
鼓励教师根据自身专长和喜好开展校园活动,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丰富教师业余生活,扩大社会交往。
⑤思想碰撞——教后反思
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很多教师习惯于“告诉”,少有提问和解问。撰写教学后记、组织教师沙龙、开展随笔征文比赛等活动能改善这一问题,从而培养起教师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5、学生文化:
①学生共性文化——文明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体现了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学校的形象,表现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与师长见面问候的礼仪;上课起立、下课道别的礼仪;与老师交往的礼仪;接待来宾和家长的礼仪;学生集体活动中的礼仪、外出活动的礼仪等。规范学生的礼仪行为,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使学生举止文明,品味高雅,通过外塑形象实现内强素质,最终学会做人。
②学生个性文化——独特素质教育
健康而丰富的学生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空间,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展示学生才华、挖掘学生潜力的需要,也是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认同的需要。
文化艺术节——以“主动参与、展示自我、挑战未来”为主题,每年组织学生开展艺术节活动。主要形式有演讲比赛、漫画比赛、学生辩论赛、歌咏比赛、文艺汇演、黑板报设计大赛、读书征文等。
体育节——举行运动会、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排球比赛、棋类比赛、趣味性游戏以及形式多样的各类体育活动。
(二)学校环境文化
让学校更优美、更和谐、更具有人性化,让每一面墙、每一块绿地都成为自我教育、展示风采的最佳场所,以实现“良好的环境与人的互利共生”。
1、校园环境建设。
①学校文化长廊。在原“绿色”长廊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打造以“儒学经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长廊。
标语牌——长廊立柱上方书写名言名句、箴言警句等激励性标语,使学生一抬头就能受到激励,得到鼓舞。
文化柱和文化橱窗——长廊东西两侧分别设计主题不同的文化柱和文化橱窗。东侧设四大块,主题分别为惜时励志、读史明鉴、知书达理、明道启思。“惜时励志”版块:立柱上方分别书写天干地支和十二生肖,廊柱间橱窗配以惜时的名言或名人立志故事;“读史明鉴”记载历史大事或历史故事;“知书达理”书写《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古诗文,以启迪智慧,通明事理;“明道启思”则通过展示古今中外的科技成就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西侧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设有六德(仁义礼智信孝)和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配以图文故事或说明。另外,两侧均预留出一部分橱窗供师生才艺展示所用。
②小型孔子广场:在正对学校门,主路南头建立小型孔子广场。孔子广场地面铺装借鉴中国式纹样,采用简洁的铺贴方式,与建筑立面相呼应,使广场尽显儒雅气息。孔子雕像设臵在正对校门的中心点上,使进入校园的每一个人个人抬头可见,暗喻“孔子思想的核心地位”。孔子雕像高9.28米,象征着孔子的诞辰日是9月28日,青石材质,采用目前孔学会确定的孔子标准像制作而成。雕像造型设计为孔子行教图,他双手交叉合于胸前,慈眉善目,凝视远方。雕像背倚古榕,身旁72棵绿树环绕其间,寓意孔子及其弟子思想古朴渊远、生命常青。
③儒家文化墙。在孔子广场南侧,建造一座以《弘扬儒家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儒家文化墙,宣传儒家文化。内容有:孔子简介、孔子的思想等。
④绿地建设和文化石布臵。针对我校占地面积大、空间广阔的现状和特点,学校进一步扩大绿化、硬化面积,实行区域化管理:每块区域造型因地制宜,形成不同的文化小品,从不同的角度透露出学校的办学风格,使学生在优美的学校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其间布臵文化石,或镌名言、或刻诗句,为学校添翰墨之香,增厚重文化之气。
⑤校报校刊的创建。校刊校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通过此平台,以我手写我心,不仅能很好地展示自我,而且还能带动其他同学的听、说、看、读、思、写的热情,大大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大大促进语文教学,从而形成“人人竞相为文”的好风气。目前《时庄镇中学校报》已成功发行第四期,深受师生喜爱。校刊证件积极创建中。我们深信随着校刊的创建,必定能让广大师生感受着高尚的道德熏陶,永远沐浴在满面文化的春风里。
⑥校园铃声采用音乐铃声。
2、功能室、功能楼建设。①建立校史档案室
时庄镇中学创建于1965年,自建校以来,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学校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让薄弱成为历史,让辉煌成为现实:1999年跻身曲阜市教育教学先进行列,第一次实现历史突破;2024年获济宁市教育示范校荣誉称号;2024年实现时庄镇中心中学、时庄镇中学、时庄镇中心小学、时庄镇中心幼儿园四中心合一; 2024年成功创建省规范化学校;2024年荣获省艺术教育示范校称号。其骄人的办学业绩倾注了各级领导的关爱,凝聚着所有时中人的心血。对学校的发展史进行探索、梳理和宣传,将激励学生爱时中,为校争光;将激励老师爱时中,再创辉煌。
本校校史室的建设,坚持实事求是、记录历史、突出主题、简明清晰、有所创新的原则。实事求是——根据校史室现有面积,不按历史发展阶段组板,而是在相对独立的各块展板中,渗透“今昔对比”。记录历史——准确反映学校发展的主要历史过程。突出主题——每块展板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衬托“跨越发展”的主题。简明清晰——文字简约,一目了然;图片精选,力戒繁杂。有所创新——打破“前言”和“结束语”展板设臵常规,用“历史回眸”和“梦想起航”两块展板取而代之。
校史室的使用和管理,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三个面向”——面向全校师生,面向新人新生,面向嘉宾同仁。培养师生一体化的讲解员队伍,作为校史宣传的骨干力量。坚持“三个互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史教育专题活动,如忆校史、爱时中活动,创业精神永相随活动,为校史增光、为校史添彩活动等等。新老教师互动,领导教师互动,教师学生互动,将校史教育活动由室内拓展延伸到室外。坚持管理上的分工负责制——在校长的领导下,由分管副校长负责校史室的日常管理。校史室的环境管理由总务处负责;校史室的参观活动,纳入校本课时,由教导处统一安排;校史教育的专题活动,由政教处和团队负责组织。
②教学楼及教室的设计主题是:体现“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的办学理念和“用传统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做到“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室正面黑板上方悬挂国旗和激励性名言警句,教室背面为个性化班徽和班风班训,教室两侧的墙上悬挂《论语》名句和优美的风景画,使教室成为一个温馨向上,集德育、智育、美育相统一的场所。
③实验教室的设计主题是:知识和美相统一,使学生在激励的环境中增长动手能力。楼道悬挂有关天文、动物、植物的优美知识图片和学生教师的书画作品,在实验教室悬挂带有名人头像的名言警句。
④图书室的设计主题是:知识的海洋,书的世界,静谧高雅的氛围。在
楼道内悬挂少量的名人头像及楼道文明用语,图书室阅览室挂有少量的名人字画,做到高雅肃净,净化心灵。
(三)课程文化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学校科目繁多而统一,没有孰重孰轻之别,学科间互相融合,构建大的课程观,是学校对教学的指导观。
①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在每个年级、每个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臵了学生心理咨询室,并将一直保持下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为他们塑造一个健康的心灵,完善人格品质。
②阳光体育。
“阳光体育”课程,是我们学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校发掘教师的特长,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自创自编了一套融健美操、武术、太极于一体的课间操,符合学生身体锻炼的要求,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好评。
③文化课程
“和而不同”在教学上的具体体现是:教育学生既要学习合作,又要学会竞争,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和”是共性;“不同”是个性。因此,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立足于“和”,着眼于“不同”,善于捕捉课堂上的“异点”。
在教研方面,各备课组根据各年级不同特点,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重视同课异构。
在课堂模式的建构上,以构建有效课堂为目标,积极推行四步课堂教学新模式:导学——培养学生认真预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展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发现问题能力;点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反馈——培养学生认真反思和概括归纳能力。
④阅读课程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学生的阅读课现在已经进入了课堂,学生在与书本的亲密接触中,已经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感染。
⑤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提升素质,陶冶情操,针对学校的实际,除学校常规的艺术教育活动课程以外,学校大胆创新,对课程进行整合,把每周三下午设为“素质教育活动日”。针对学校优势,分别开设器乐、舞蹈、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特色活动小组,活动中学生既陶冶了情操,又锻炼了才艺。
(四)学校制度文化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教育先贤孔子就认识到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教育是“面向人生”的教育。为此我校提出了制度人本化管理理念,即“以人为本”。“民主代替强权、亲情代替冷漠、信任代替威压、实效代替形式”是其典型的特征。具体讲:学校管理要确立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成全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人本思想。学校领导要把师生真正当成服务的对象,改革以管理者为中心的定式,摒弃以训斥、命令、控制、束缚乃至奴役和摧残为标志的刚性管理手段,代之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赞美、激励、参与、引导、沟通、交流、协商、对话、资助、支持、促进等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手段,创造具有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生态环境,让师生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亲情、鼓舞、感化和帮助,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兴奋、留恋的地方。
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又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既有实践之乐,又有创造之功,使学校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这是我们建构学校文化的终极目的。
和雅文化解读篇二
打造“和雅”文化学苑 践行“和雅”教育人生
——对天河小学灾后校园文化重建的思考
应绵竹教育资源整合、学校布局调整的需要,绵竹市天河小学诞生于2024年那个金色的秋天。作为一所年轻的城乡结合小学,我们一直在苦苦探求学校发展的文化之源,以使学校前行的脚步更加扎实稳健。2024年的那场大地震,暂时中断了我们的教育进程,却没有阻断我们对于文化追寻的渴望与热情。文化,宛如无边大海中的航标灯,指引着我们的航向,那是教育征程中火播薪传的闪光!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学校重建,文化优先。2024年,我们走过了灾后教学重建的关键时期,板房教学谱写了辉煌的新篇章。在板房教学期间和搬入永久性校园之后,学校文化的打造更成了天河人在历经风雨后的众心所向。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学校本部与分部间的相互依托、震后祖国亲人的无私援助、学校育人使命的崇高召 唤……点点滴滴,既纷繁错综,又仿佛有着共通之处,让我们的文化追寻之路渐渐清晰起来。
结合中华文化的理念精髓,挖掘学校的历史背景,我们对教师培训、课程设置、学生艺术特长等办学特色方面进行了理性剖析,经过广泛调研、缜密论证,历时一年多时间,提出了“和雅教育”的办学理念,即:办“天河通海,和雅育才”的学校,办“和而不同,各雅其雅”的教育,打造“身正学高,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培养“德美人和,才高人雅”的天河学子,让天河小学成为师生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幸福生活的学园、乐园与家园!
作为一名女校长,我也有着女性的脆弱,但是,灾难与磨砺带给我,更多的是坚强和无畏。灾难中,所有天河人昂起了头,拉起了手,暴风雨中,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真是应了那句话:大爱者有大志,大志者有大勇,大勇者方有大成!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天河小学围绕校园“和雅”文化的建设,在不同层面不断探索、反思、创新、提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创建特色学校,在“和雅”文化的引领下,我们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先后荣获“中央教科所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训练基地”、“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四川省示范家长学校”、“四川省少年军校”等荣誉称号,赢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馥郁芬芳的“和雅”文化之花,就这样纵情绽放于天河小学的每个角落,美丽着每一个天河人的教育人生!
建设优质的校园环境文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直观的部分,对孩子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学校搬入崭新的永久性校园之后,实体建筑固然美观大气,但学校的文化氛围却近乎于零,故而环境文化的创设、育人氛围的营造显得尤为重要。天河小学围绕“和雅”文化主题,本着“高理念、高标准、整体策划、分布实施、宁精勿杂,宁缓勿急、和而不同、各雅其雅”的原则,逐步对校园环境进行了系统化的建设。
天河小学人始终坚信:唯有美丽的环境和独具魅力的文化相得益彰,才能构成“最美”的学校。为此,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充分发挥班级的智慧和力量,对教师办公室和教室进行了环境布置,主题突出,异彩纷呈,和而不同;楼道文化以传统文化、和雅文化、英语小知识为主题,实用与育人有机结合;红十字厅融红十字知识和感恩教育为一体,简洁明了;和雅主题墙高雅大气,寓意深刻……与此同时,学校的“和雅大道”、“国学长廊”、“教师书吧”、操场文化等环境主题文化已经在设计和完善之中,将逐步实施。不久之后的天河校园,定将充满和雅气息,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出优美、典雅的环境氛围。
打造和谐的学校管理文化
学校要发展,教育要前行,文化要完善,首要的条件,就是打造一颗“奔腾的心”——建设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于一所学校而言,校长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势必会对学校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校长要做专业的首席,做思想的领跑者、资源的整合者、创新的实践者、智慧的指挥者和人文的践行者。管理文化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在和谐管理文化的打造中,我们坚持“和雅管理九修炼”,即:修炼学习力——日有所学、日有所进;修炼执行力——制度取胜、赢在细节;修炼组织力——知人善任、优势互补;修炼沟通力——兼听善问、感化渗透;修炼激励力——各雅其雅、人文赏识;修炼影响力——桃李不言、唤醒助推;修炼决策力——理念引领、多谋善断;修炼创新力——鲜明个性、独树旗帜;修炼服务力——真诚帮助,接纳包容。并将其明示于行政楼一楼的左侧,使管理者时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体现于切实的行动之中。
天河小学的管理团队务实创新,我们注重从人本化的管理文化、人性化的制度文化和人文化的关怀文化等不同层面来加强学校管理文化的建设。在天河小学领导团队眼中,每一位教师都情同手足,每个学生都像自己的孩子,教育,将不同姓氏的我们凝聚成了一个大家庭,大家共同体味艰辛,更一起分享喜悦和收获。这,就是管理的至上境界;这,就是“和雅”文化的魅力之所在!于是,下面这些活动和场景就成了天河小学人校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成了天河小学靓丽而充满温情的教育风景——
每当开学第一天,全体行政人员会整齐着装,在校门口迎接全校师生到校开始第一天的生活;每学期一次的“真话如金”调查和“给校长的一封信”打开了老师们的心窗;一年一度的“感动天河颁奖典礼”、每两周一次的“教师百家讲坛”、“和雅办公室,特色教师”评选,每当有教师获奖和教师团队获奖,校长都会亲自发奖,并且亲自撰写颁奖词,像“感动中国”似的宣读颁奖词;在天河小学,教师奖项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如和雅团队奖、和雅教师奖、感动天河奖、最幸福母亲奖、天河最最辛苦奖、天河谏言奖……每位老师都能获得不同奖项的奖励,生动诠释了“各雅其雅”的内涵;科学的工作评价和激励机制,对每一位教师的成长给予培养和包容;每周都有业余登山队、健美操队、篮球队、书法沙龙、铜管乐队活动的开展,并有以“和雅”为魂贯穿全学年的师生“主题活动月”;每年有三个宝贝节:重阳节——天河的老宝贝、儿童节——天河的小宝贝、教师节——天河人自己也是宝贝。三八节到来之际,学校领导挨家走访,对男教师的妻子进行慰问,给她们送来了意外的惊喜……
上述一系列举措,无不践行着“和而不同,各雅其雅”的学校办学理念。就这样,和雅管理文化的营造极大地关注了教职工的自我成就感,切实做到了“职位不同,地位平等;能力不同,机会均等”;也尊重了个体差异,做到了“制度无情,管理有情”;还为教师提供了宽松的精神文化空间,增强了大家的职业幸福感,从而真正实现了“健康生活,快乐工作”,“大家和雅,和雅大家”。追求高效开放的课堂文化
钟启泉先生说:“课堂教学总是存在着某种文化,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学生都在进行某种„文化适应‟,其本质就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影响。”在深入学习了学校办学理念之后,我们适时提出了打造“教和学和,教雅学雅,教学和雅”的“和雅”课堂文化,让“和雅”走进教室,摒弃现有课堂的一些弊端,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充满和谐,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舞台,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地方,培养“德美人和、才高学雅”的天河学子。本学年,学校鲜明地提出了“和雅课堂”所追求的目标:“和雅”课堂是一个和谐的课堂;“和雅”课堂是一个对话的课堂;“和雅”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和雅”课堂是一个探究的课堂;“和雅”课堂是一个快乐的课堂。
天河小学对和雅课堂的不懈追求,旨在催生师生内在的生命激情,还原课堂质朴的本真,让课堂的效率最大化、效果最优化,使课堂真正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火花和教师职业热情的圣地。创设多姿多彩的课程文化
教育应该是千差万别、百花齐放的。在“和雅”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践行着“百家争鸣,和而不同;百花齐放,各雅其雅”的理念,在开齐开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发挥学校的优质师资资源,积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创造条件开设能满足学生对课程多样性、个性化需求的课程。
1.写字课程
写字教学是天河小学的一大特色,学校从一至六年级每周均开设一节写字课,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领略方块字的魅力,感受硬笔书法的情趣。为了贯彻“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的精神,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天河小学于2024年自编了一套写字教材校本课程。书中从基本笔画入手,兼有书法作品鉴赏,将生字的书写与《弟子规》的书写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提高写字水平的同时又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很受学生欢迎。
2.阅读课程 “读书自古有乐,书香最能致远”。为了提升人文精神,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天河小学让阅读课正式进入课表。“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开放了阅览室,投入资金新购进一大批优秀读物。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成了孩子们期盼的日子,他们享受着书籍带来的快乐,品味着文化的盛宴,快乐读书,幸福成长……这是天河人正在追求的最理想的读书境界。
3.艺术课程
为了使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提升素质,陶冶情操,天河小学针对学校的实际,除常规的艺术教育活动课程以外,学校大胆创新,对课程进行整合,把每周二下午设为“艺术素质教育活动”时间。针对学校优势,分别开设鼓乐、口风琴、竹笛、竖笛、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美术、舞蹈、快板、软笔书法等特色活动小组,每个学生选择其中的一项。为了确保教育质量,满足孩子的爱好,学校还高薪聘请了校外有名气的艺术老师担任竖笛、竹笛、二胡、小号、快板的指导老师。学校的艺术教育硕果累累,过去的一年里,合唱队的演出团获德阳市“红歌比赛”第一名;学生铜管乐队数次到德阳内外表演;五年级陈皓月同学到北京参赛,竹笛演奏获少儿组金奖;美术、书法、征文也在各类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令人欣喜的是,2024春,学校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了绵竹市唯一一所继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特色——“少儿皮影”的机会,目前,我校的“少儿皮影学习班”正在积极筹备开班,这将为学校艺术教育再添辉煌的一笔!
4.阳光体育课程
“阳光体育”课程,是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校发掘了教师的特长,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自创自编了一套融健美操、武术、太极于一体的课间操,既符合学生身体锻炼的要求,更激发了学生学习锻炼的兴趣,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好评。还有心理健康辅导课和低年级学生唱游课的开设,无不彰显着学校以学生为本,培养德美人和、才高学雅的天河学子的办学理念和目标…… 塑造共进共赢的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铸造一流师资品牌,天河小学始终致力于打造综合素质全面而和谐发展、整体教育素养与学科文化修养协调发展、和雅教育理论与实践水平同步发展的、身正学高、德才兼备的“和雅”教师队伍。
1.加强培训,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聆听专家讲座,并于2024年11月分别邀请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祝帅主任、省教科院刘裕权教授专门到校为教师做校园文化专题培训;多次请绵竹市师培中心的老师指导教师的学科教学,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仅仅在2024至2024年上期,学校就有张静、罗小霞等14位老师在省市县级研讨活动中献课14节,同时,学校为研讨课专门组织课题组,带动了更多的教师在研讨中得到共同的进步。我们还创造性地对教师例会进行了改革,改变往常开会讲常规、讲问题的传统,将例会变成天河老师的“百家讲坛”。老师们纷纷走上讲台,讲外出培训的心得、讲身心健康的基本常识等等,在坦诚的思想交流中,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而出。
外出学习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又一种形式。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学校先后派出50余名教师走出绵竹,到省内外学习,带回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震后,我校还有幸与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张家港云盘小学、上海高桥小学、泰州师专附属小学结为友好学校。为了使每次学习的资源都能让全体老师共享,扩大培训覆盖面,充分发挥外出学习的效益,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凡参加听课、学习、培训的老师,要在回校后及时在教师会上传达学习精神,传递学习信息,汇报材料一并发布在学校网站上。同时,由教导处安排上汇报课,汇报课要尽量融入外出学习中学到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方法。
2.打造书香校园,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2024年3月,我校启动了“书香校园”行动,进入永久性校园后,我们将这项行动进行了深化。一是学校克服资金困难,加大阅览室图书的配备,增加了图书的数量,订阅了60余种教育报刊杂志,并为老师们精心准备了推荐书籍。2024年12月,在狮子联会的支援下,我们还建立了6个电子图书室。二是为将活动落到实处,学校为每位老师准备了一本《书海拾遗》,便于老师们记录书籍的精彩部分和记录读书心得。同时,学校加强了对活动的检查力度,将老师的读书情况列为学月检查内容,与考核挂钩,以促进老师们主动学习。
现阶段,由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都相当繁重,抽出大量时间进行独立学习不太现实,我们已经采取了教师之间互相分享阅读精品的办法来破解这个难题。每周有教师把自己读到的教育教学理论文章、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体会及推荐理由发布在学校网站和《每周一读》上,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自己闲暇时间内分享更多、更优质的文章及阅读心得,实现了教师在有限时间内阅读效益的最大化。
3.打造科研团队,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进入永久性学校后,为培养一批教育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活动者,造就一批能影响和引领学校科研活动的骨干,为学校培养教育科研的组织者、管理者,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我校在教师的志愿申请下,成立了4个科研团队:德阳市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科研团队;德阳市级课题《灾区学生生活能力培养实践研究》科研团队;德阳市级课题《城乡结合学校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研究》科研团队;国家级课题《“和雅”校园文化实践研究》科研团队。“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我校的科研课题在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扎实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24-2024学年中,近100余人次的文章获各级各类等级奖或得以发表交流。2024年10月和12月,学校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两篇论文《环境文化 润物无声》、《绵竹市天河小学“和雅”文化建设初探之路》分别获省教科所论文一、二等奖。2024年11月19日,四川省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和绵竹市德育代表一行到我校参加“灾后学校校园文化重建现场研讨会”,学校前期工作受到了大家的高度赞扬。科研工作也带动了全体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得到了市师培中心理论室领导的高度赞扬。
4.搭建平台,共同成长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共同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所有天河教师的手拉得更紧,凝聚力更强。为了促使教师在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更有效地互帮互助,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通过以下措施把教师拧成了一股绳,使优者更优,弱者变强,从而实现了和谐共进!
开展结对子活动,培养青年教师成长。我校通过以老带新结“对子”、实践锻炼压“担子”、竞赛比武搭“台子”、评选新秀树“样子”等各种形式,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让青年教师经历磨砺锻炼,促使其教育教学艺术水平走向成熟,享受工作的美好与幸福。
启动“名师工程”,造就品牌教师。我校坚持立足校本培训、鼓励各类研修、实践锻炼成长等策略,实施专业发展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名师”工程,建立骨干教师成长档案。目前,我校已经涌现了一大批涵盖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思品、科学等学科在内的绵竹市小学知名教师、特色教师。学校省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达到28名,是全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最多的学校。
改革教研形式,促进大家共同发展。“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课,不同教师不同构想,不同上法或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处理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原计划到绵竹与我校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虽因h1n1流感延后,但却给我校教研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2024年秋,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学改革,激励教师钻研教材,加强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我校正式将“同课异构”作为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本学年,“同课异构”的主题是“同课异构,演绎课堂精彩”。主旨是在实施“有效课堂研究”的背景下,进一步落实市师培中心“关注课堂、推进有效”的工作要求,通过这一主题活动,追求“和雅”的课堂,增强我校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媒体的使用等方面的能力。根据本学年教研活动安排,我校部分骨干教师、新进教师、青年教师共20余人参与了本期主题教研活动,也让所有任课教师通过“个体研修,同伴互助”得到了锻炼,获得了发展,而且也使得包括教研组的其余成员在内的所有参与者都在“师师互动”中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理念,提高了诸如对教材的把握、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和说课、评课等方面的能力,真正达到了促进教师专业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目的。
“同课异构”研修活动的积极开展,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广泛关注,课后的反响也很热烈,老师们对这种研修方式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如果长期坚持,一定会让天河小学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征途上,我们有过激情、有过彷徨;有过憧憬、有过苦闷;有过成功的惊喜,有过受挫的迷茫。但无论曾经经历了什么,走到今天,我们始终沉浸在一种感恩和幸福的氛围中。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为《我忧患什么》:我忧患板房教室中师生的安全;我忧患应当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我忧患因为自己工作的疏忽大意而给学校带来损失;我忧患天河教育人的工作不能令社会满意……是的,“居安思进”已经成为全体天河人的共识与实际行动。今天,我们充满无限热情地进行着“和雅”校园文化的打造,我们也深知,品牌学校的打造是一个孜孜不倦、长期积淀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努力践行的过程,更是一个综合各种因素、整体推进的过程。在灾后的学校重建工作中,我们还会面临许多困难,但全体天河人会一如既往地团结一心,迎难而上,立足校情,高举“和雅”大旗,为打造绵竹市小学的精品学校、特色学校而不断思考,努力!
常怀感恩之心,居安思进;秉承育人使命,创新前行。我们愿对领导和社会作出庄严承诺:天河人一定会以最高效、最科学的工作和最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让“和雅”之花遍开校园,让“天河”之名震响巴蜀
和雅文化解读篇三
什么是雅文化?什么是俗文化?
什么是雅文化?什么是俗文化?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视古为雅,视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以近为俗;以静为雅,以动为俗;以庄为雅,以谐为俗;以虚为雅,以实为俗。
我以为在这种观念中存在着一种简单化的倾向,即以少数人的口味为准,把自己所欣赏的文化风格当做了惟一的标准,它忽视了大众世俗生活的文化权利。在我看来,这是应该摒弃的陈腐偏见。因为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没有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的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
对于雅文化、俗文化和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联系,我以为要有具体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并不是谁家固定不变的专利。不要忘记,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为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此外,如《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京剧、越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俗”文化产品,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的瑰宝,成了雅文化。应该说,不论大众的还是精英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俗”和“雅”。都有自己从低向高、从浅入深、从粗到精的发展提高问题。
历史证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而精英文化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只有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而不是凭借某种身份,才能产生精品。对任何人和任何文化形式说来,都是如此。
“雅”或“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一种描述和判断,它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质量为中心,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精英或大众)的界定,不应该将二者轻易地等同或混淆。
儒家思想概述
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道家思想的介绍
道家是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
佛教传入我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道家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道家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子人和谐相处。
“天罚”思想
(一)夏代的神权法思想
在我国奴隶制社会里,奴隶主阶级既控制着物质生产资料,又支配着社会精神文化。他们不仅依靠物质手段去统治和压榨奴隶,还采用精神手段来欺骗和奴役奴隶,以达到维护他们的统治的目的。他们编造的“天命”、“天罚”等神权法思想,就是力图神化他们的统治权力,使之合法化,并把反映他们的意志的法律说成是神意的体现。
相传夏朝奴隶主已开始利用“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对奴隶进行欺骗,给夏王的统治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
(二)神权法思想在商代的发展
随着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发展和王权的加强,殷商奴隶主阶级的“天命”、“天罚”思想有很大发展。殷商奴隶主以迷信鬼神著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商奴隶主利用“占卜”来欺骗人民,使之“敬鬼神,畏法令”。其实,“占卜”的实质不过是用上帝的意志来体现国王的意志,以便统治者从精神上奴役和威慑人民。
殷商统治者的刑罚观是和上述天命神权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敬鬼神”是为了使民“畏法令”。他们把施行刑罚说成上帝的意志,是秉承神的指令。
这些都说明,我国从奴隶社会起,统治阶级就利用神权、政权、族权相结合的方法,来掩盖法的阶级本质,对奴隶和平民施行残酷的刑罚。
兼爱
中国战国时期墨子的主要思想。墨子以兼爱为其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认为当时社会**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他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爱有差等”的观点。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把兼爱与实现人们物质利益方面的平等互利相联系,表现出对功利的重视。墨子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攻等主张均以兼爱为出发点,他希望通过提倡兼爱解决社会矛盾,这当然只是一种理想。但他批判了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兼爱”一说,最初见于《墨子》。墨老先生被后人视为侠者之祖,他鼓吹“兼相爱,交相利”的学说,也就是对待别人要如同对待自己,爱护别人如同爱护自己,彼此之间相亲相爱,不受等级地位、家族地域的限制。
何为“兼相爱、交相利”?墨子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墨子·兼爱中》)墨子无意追求爱的浪漫,而视之为济世救世的良方。墨子认为,先秦社会之所以失范,在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与此相伴,自私自利亦是乱世之因,如“亏父而自利”、“亏子而自利”、“亏兄而自利”、“亏弟而自利”、“亏君而自利”、“亏臣而自利”、“乱异家以利其家”、“攻异国以利其国”等等皆为自私自利之结果。一言以蔽之,违反兼爱互利原则的恶果是“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这表明,墨子有意凸显爱的现实性一面,拙于或不屑渲染爱的幻梦色彩。而这一步骤又主要是通过把爱与利予以贯通得以完成的。也就是说,爱必言利,以爱启利,以利寓爱,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交相利”也不是鄙视自利,而是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是故,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乌托邦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憧憬,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西方一位学者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乌托邦式的爱情也是美好至极的。
乌托邦
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一般而言,乌托邦的作者并不认为这样的国家可能实现,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绘的形态付诸实现。但是他们并非在做一项仅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乌托邦主义这个词汇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如同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乌托邦)中所显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扩大描绘某一概念(正义或自由),以基于这种概念而建构之理想社群的形式,来展现该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质。在某些其他的场合,例如摩尔(sir 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1516),其目标则主要是批判和讽刺:将乌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巧妙的对比,而藉之谴责后者。只有极少数的乌托邦作者——贝拉密(edward bellamy)的《回顾》(looking backward,1888)即是佳例——企图根据其乌托邦中所认真规划的蓝图来改造社会。就其本质而言,乌托邦的功能乃是启发性的
和雅文化解读篇四
立雅力行 雅而有致
——大王庄镇中心小学校园“雅”文化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学校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雅,源于诗(《诗经》),发于情,止于礼,显于行。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本身就是一篇雅乐华章,中华民族的儒雅风范已有几千年的传承历史,雅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行为标准,它在提高人的操守、待人接物的礼仪,规范人的行为习惯等方面仍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基于此确立我校校园“雅”文化建设方案。
二、总体目标
我校“雅”文化要达到的目标,一方面指“行为儒雅、语言文雅、情趣高雅”的师生形象的树立,另一方面指优雅静美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二者之间的和谐统一。“雅”的内涵和外延:行为方式合于美,行为效果指向善。雅就是要慧中而秀外的素养,“秀外”的标志:⑴儒雅的形态;⑵文雅的举止;⑶高雅的情趣。“慧中”的表征:⑴具有被内化的丰富的情意素养;如同情心、爱美之心等。⑵具有与其年龄相对应的稍微超前的而且不断积淀的文化素养。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具体内容
(一)学校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学校文化表现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
办学理念: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办学目标:打造办学特色 塑造品牌教育 文化理念:儒雅、文雅、高雅
(二)学校雅文化总体构想
让学校更优美、更和谐、更具有人性化,让每一面墙、每一块绿地都成为自我教育、展示风采的最佳场所,以实现“良好的环境与人的互利共生”。
1.教学楼设计主题是儒雅,突出六德(仁义礼智信孝)。(1-4楼每层36个文化版面,五楼12个文化版面,计156个文化版面;1-4楼每层吊顶22个,五楼吊顶6个,计94个格言警句)
一楼大厅内建造一座以《弘扬儒家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儒家文化墙宣传儒家“雅”文化。按楼层设置四大块,突出六德(仁义礼智信孝),主题分别为惜时励志、感恩孝道、知书达理、源远流长。一楼“惜时励志”版块:走廊内分别书写天干地支和名人励志惜时版面,走廊内过梁配以惜时励志的名言警句(2.3.4楼走廊内过梁各配与本楼层主题相符的名言警句);二楼“感恩孝道”以二十四孝为主线辅以孝道感恩诗句名言;三楼“知书达理”为《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古诗文,以启迪智慧,通明事理;四楼“源远流长”以中华五千年文化路线图为线索再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教室的设计主题是:体现“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和“用传统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做到“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儒家雅文化的熏陶。
教室正面黑板上方悬挂国旗和激励性名言警句,教室背面为个性化班徽和班风班训,教室两侧的墙上悬挂《论语》等名句和优美的风景画,使教室成为一个温馨向上,集德育、智育、美育相统一的场所。
2.前西楼设计主题是高雅,锁定于蕴含中国古老文化的“天地人”之精髓,分3个楼层赋予其丰富的内涵(每层13文化版面,计39个文化版面;每层吊顶8个,格言警句8个,计24个格言警句)。
三楼板块“天”:创建主题是出自《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主要通过展示古今中外的科技成就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楼板块“地”:创建主题是出自《易经》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走廊展板宣传教育内容则涵盖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的发展史、代表人物、最高成就等内容,进一步弘扬国学教育
一楼板块“人”:创建主题是“人志上、少年以勤奋刻苦”。这一楼层的宣传板块内容古今优秀少年成才故事为主,为学生时时处处树立楷模,引
导学生努力成才。
各教室文化与本教室功能相结合,如在实验教室悬挂带有名人头像的名言警句。美术室突出知识和美相统一,悬挂学生教师的书画作品使学生在激励的环境中增长动手能力。在图书室内悬挂名人头像及读书名言、文明用语,览室挂有少量的名人字画,做到高雅肃净,净化心灵。
3.前东楼设计主题是文雅,以“和、勤、廉” 分3个楼层体现主题。(每层9文化版面,计27个文化版面;每层吊顶7个,2层格言警句计14个)
一楼板块“和”:创建主题是“和为贵、教师以乐群笃教”。主要是取和睦相处,以礼待人,博学、审问、慎思和笃行之意。目的是使教师行于和谐雅致的环境之中,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成为一名举止优雅、谈吐文雅的优秀教师。
二楼板块“勤”:创建主题是“业精于勤”。主要是取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克尽职守,勤于教学钻研之意。目的是使教师树立起“一勤天下无难事”的思想,积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三楼板块“廉”:创建主题是“廉,清也。——《广雅》”。主要是加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开展廉洁教育的良好氛围。
4.绿地建设和布置。
对新校绿地(小花园)实行区域化设计:每块区域造型因地制宜,形成不同的文化小品,从不同的角度透露出学校的办学风格,使学生在优美的学校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其间布置文化石,或镌名言、或刻诗句,为学校添翰墨之香,增厚雅文化之气。
和雅文化解读篇五
孝雅文化解读
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唯有孝,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才能由爱家而爱国。再来看看“教书育人”的“教”字,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文,暗示教育学生要先做人后学文,做人就是要靠孝敬教育,弟子规开篇就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长期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一个人爱祖国、爱社会、爱他人的情感是从爱父母开始的,也就是从孝行教育开始的。爱祖国历来被称为大孝。具体而言: 一,孝行教育能让学生明白以下责任:①其上尊亲:尊敬父母,为父母争光,学习优秀、工作优秀、人品好、有作为都是孝。②其次弗辱:知荣辱、知羞耻、知是非,不犯错误、不让父母操心、不给父母丢脸也是孝。③其下能养:要有自食其力的能力,要能养活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有能力侍奉父母。
二,孝文化能培养人类共同的价值观。
1、孝行教育能培养人的善良之心。
2、孝行教育能培养人的感恩之心。
3、孝行教育能培养人的责任之心。
鉴于此,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孝文化重在引导学生学孝,行孝,传孝。如果说孝是最美的亲情之花,那么雅就是最美的心灵之蕊。孝雅的结合就是一股永不枯竭的清泉,是三月醉人的春风,是润物无声的甘露,涤荡我们心灵的尘埃,缓解我们心灵的干涸。
何为雅呢?雅。《诗序》云:“言天下之事,行四方之风,谓雅。雅着,正也。”古人特别青睐“雅”字,高大的气度称为雅度,宽宏的度量称之为雅量,庄重的仪容或美好的声望称之为雅望,高雅的言论是为雅言,高雅的意趣是为雅致。而雅度、雅量、雅望、雅言、雅致,无一不是古之士子所推崇敬重并毕生追求的品行修养。“雅”之于今天,任有着重要的意义:雅文化能提升人的品位。
1、雅就是美,是世界各国人民都认可的一种美德。一个不雅不懂礼仪的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更不可能面向未来。
2、雅就是规范化和标准化。而规范和标准被当今世界各国所认同,是做成功人士的必备品质。孝雅教育能让学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如:宁静、淡泊、勤奋)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孝雅本一体,学生能接受孝的熏陶,自然而然地追求雅行来。“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学生做到举止文雅,谈吐儒雅,情趣高雅,就是向孝的终极目标前进。我们深信,孝雅的的春风,必将吹开那满园纯洁的梨花,绽放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