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ppt免费下载网

展开

首页 > 范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三号文库
2024年新课改工作总结

新课改中农村英语任务型教学理念边缘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世纪初推行的新课改其效果和由此引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已引起了相关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农村英语任务型教学被处于改革的边缘位置,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现象。为了使农村英语教育在改革中获得发展,文章基于新课改中的英语任务型教学理念的冷思考,从我国

的国情、教情和学情对其进行了初步分析,进而提出了摆脱农村英语任务型教学被边缘化的相关对策,供大家批评和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英语,任务型教学,边缘化

我国本世纪初推行的英语新课改中明确提出的任务型教学理念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和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但是在农村新课程改革的英语任务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困难,致使英语新课改中的任务型教学理念实施难以为继,从而在农村英语教学中被边缘化。对此在外语教学界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高度的关注和广泛的探讨,开始置疑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否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教情和学情;能否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农业大国大面积地推广;是否应该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倡任务型语言教学;如果将它明确写进《英语课程标准》又该如何准确地描述。《英语课程标准》作为国家纲领性文件,其目标要求应该是最低标准的,要能基本适应全国各地的教学实际,而任务型语言教学恰好是高标准高要求的一种教学理念,一旦在全国性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倡,它的影响力、号召力、导向作用之巨大,很容易导致从上到下的教育领导、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对“在教学中一定要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误解而带来诸多的困惑和模糊的认识,也势必会影响、束缚教育行政部门乃至一线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因此,在已实施多年后,我们应伫足适时地反思英语新课改中的任务型教学理念实施过程和在农村英语教育中被边缘化现状的成因分析及其摆脱被边缘化的对策探讨。

一、任务型教学概念澄清与厘定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teaching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英美国家外语教学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人员在做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一种语言学习模式,也是对交际语言教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成果。任务教学(task-basedinstruction)的理论来源最初出自于美国学者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languageacquisitiontheory),其理论认为“运用语言的能力是通过置身语言其中(exposuretothelanguage)并在参与其运用中来获得,在这过程中,经历(experience)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不是训练(training).”1

二、英语任务型教学在农村教育中处于新课改的边缘

“边缘”是与“中心”相对的一个概念,说某事物处在“边缘”,表明该事物处于发展水平低下

和不被重视的状况,而发展水平与重视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互为因果的。英语任务型教学在农村教育中既处于发展低水平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逐渐处于新课改的边缘。下面拟将结合我国农村英语任务型教学被边缘化的表现从我国现实的国情、教情和学情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初

步分析。

(一)国情分析

英语新课改的课程设计理念、教材内容、课改中的专家引领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以城市化倾向为主,对于广大农村教育来说,多少有点象空中楼阁,几乎无法实现其《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到目前为止,由于我国英语外语教学还尚未建立起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国外生发的英语外语教学理论难以适应中国本土现实的外语教学需要;西方个人本位论取向的教育教学理论主张难以调和中国社会本位论取向。英语新课程过于强调与国际接轨而忽略国内实际,尤其是农村英语教育的实际。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基础教育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尤其是农村教育,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热点。可以说没有整个农村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就没有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发展和提升。据2024年统计,“农村中小学校占中小学总数的92.3,农村中小学生占中小学生总数的78”。3这是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的规模,并且在农村中小学中大多是以大班教学为主,农村教育的班级规模过大难以对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进行关注,因此也就无法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在一些大城市中也不具备目的语的外语教学环境,不能为任务型教学理念的实施和推进提供支持性环境。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忽略了我国农村教育的大班额教学这一最大的实情,况且还在英语新课改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倡“任务型语言教学”,严重忽略了农村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以及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的国情。

(二)教情分析

农村教育师资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偏低是有目共睹的,对师资的培训任重而道远,这与英语任务型教学理念对教师的知识、能力素养的要求甚高背道而驰。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英语教师极度缺乏和大量流失,沿着乡村、县城、城市的方向流动和沿着西部、中部、东部的方向流动。在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表现出了很强的不适应性,包括教育理念的不适应,难以转变和更新;教师专业情意不适应;教师的能力不适应,教师的知识结构不适应;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薄弱;教师对任务性教学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教师的外语教学理论匮乏等一系列的教师相关因素致使英语任务型教学的难以实施和推进,使其边缘化问题更加突出。以“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师教学理念中根深蒂固,对英语新课改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冲击力。在课程评价体系中,也还未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师生评价制度,过分的强调分数和评价的甑别功能,这都严重影响了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和推进。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风格上,土生土长在中国的学生深受中华民族的文化环境的熏陶,养成了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大多学生个体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不强,中国学生的整体学习风格表现为沉思型,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参与度不高。

在思维方式上,在母语环境里学英语,完全排斥母语的存在和影响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英语思维是由里及外、先本质后现象,属于演绎型思维,如在英语语法方面一般是先分析主语、谓语、宾语,在写作方面是开门见山。而中国的学生大多是有外及里,先现象后本质,属于归纳型思维,及时的独立的完成任务能力差,遇到问题时一般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思量和论证,直到具有较大把握时才能得出结论和解决问题,这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过程需要学生的探索性、研究性、创造性、主动性还相差甚远。还有某些学校和教师为了营造所谓“纯目的语”的外语学习环境,禁止英语课堂上出现汉语的使用,也成为其课堂评价之一,一味地要求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方式去学习,完全排斥汉语学习的思维方式,这种“一边倒”,忽视了汉语对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和正迁移是不可取的,尤其对处在低年级和低水平阶段的英语学习者不利。

学生的现有英语认知水平难以适应任务型语言教学。教师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基础上,在实施环节中不能机械化,教师的备课不能是做课,必须备教材,备学生;教师的教学过程也不能是走秀。课堂教学的途径、方法是多样的,“不管哪一种形式的课堂活动,都不能成为少数学生的表演,而要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特别要注意防止两极分化,给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4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很难兼顾到全体学生中的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英语认知水平,这于本世纪初的新课程改革的总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相违背。

三、摆脱农村英语任务型教学被边缘化的对策

本世纪初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具有历史性的,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境况难以应对这场历史性的、划时代的革命,不适应新生事物,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抵制这次新课程改革,相反我们应该抓住和把握好新课程改革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的契机,尽快全方位改善农村教育的现状,以增强农村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实际行动能力,摆脱农村教育被边缘化的现状。

(一)关于农村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任务型语言教学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要求甚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农村教育的英语师资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这次自上而下的英语新课改能否成功。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对自己的教师角色认识和扮演应有清晰的定位,树立全体学生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学生观、新的课程观,建构新的知识观等。林崇德教授等人的研究已证明“教师的教育观念对他们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有显著的影响”。5其次,认真落实、务实校本培训,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率和效果。为了能够真正提升教师的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应该减轻教师的教学量和培训成本的负担,解决工学的矛盾。由于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本身偏低,政府理应给予大力的资助,拿出大量的资金培训农村教师并落到实处。最后,教师要建构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的知识结构包

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比如数学教师掌握的数学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它是教师关于‘如何教’的知识,具体表现为教师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关于教与学的知识和关于学生评价的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如何灵活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所应具备的知识,它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除了要具有上面的三种知识以外,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对教师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6在英语学科中拥有广博的跨文化知识尤显重要。

(二)建立与任务型教学相适应的多元评价体系

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适应,是我国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对英语教学起着导向作用。要改变任务型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边缘化,推进英语新课改向纵深发展,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元评价体系。改变以学生的成绩为唯一衡量标准的师生评价方式,以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为取向,提倡使用多样、灵活、全面、有效的评价方法,对师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促进师生的全面、和谐、共同发展。

任务型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庞大系统,要使其评价体系多元化并得到实质性的突破,必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已进行的相关评价制度的改革,尤其是考试制度这个指挥棒和考试的命题内容起着方向性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推进,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业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还需要进一步的走向完善和成熟。目前教学评价过于片面强调其评定、鉴别、区分和选拔的功能,忽视了评价是为促进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发展服务的最终目的,对教学中的主体我们不应以学生的一次性的学业成绩来定学生的终身和评判教师的优秀及其教学质量,而要以新课程倡导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取向,应把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开发课程、实施课程以及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全部情况纳入评价中,评价并非静态性的,应加强对教学主体的表现性评价,在建立学生档案袋评价的同时也应建立起教师档案袋评价,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评价要关注教学主体的处境、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坚持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三)缩小班级规模,有效调控教学

在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是与小班教学相适应的,尤其是在美国,还专门制定了小班化教学的法律,“美国联邦教育部于1987年5月通过了一项名为《1998年降低班级学生人数暨教师素质法》的法律”。7根据这条法律规定,美国政府于1998年开始实行缩小班级规模计划。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最近这些年又是中小学生入学的高峰期,加之教育资源和师资的数量有限性和师资的整体素质偏低。在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这些因素致使大班额的教学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全面的有针对性的进行个体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有效性降低,使教师难以调控课堂的有序教学,因此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和教学效果的保证。这与新课程“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大班额教学已经成为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一道瓶颈和一大阻力。

参考文献: 2krashen,s.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部

标签

相关新闻

反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