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忘初衷、牢记使命,为党史学习教育开好局,学好党史“必修课”,做好发展“新篇”,同心协力努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局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2024百年党史学习心得体会合集九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走好“三条路” 让党史历久弥新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委组织部 吴宇民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党的历史,只有重视学习,才能牢记党的初心与使命;只有善于运用,才能发扬党的优良品质:只有认真总结,才能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向历史学精神,向历史求经验,向历史探未来,这样才能使“中国号”巨轮始终行驶在正确的航路上,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铭记历史,不忘过往“奋斗路”,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只有学好党史,才能铭记历史,我们要充分在党史中重温革命先辈的奋斗之路,在学思践悟中领会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更应该真抓实干、进取作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大灾大难面前,能够勇于担当、不惧危险、率先垂范,力扛千斤重担;在与群众打交道的细小甚微处,牢固树立群众意识,懂得运用群众思维解决群众需求,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经略现实,走好当下“奋战路”,发扬党的优良品质。“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史中积淀着宝贵的思想资源、斗争智慧,为新时代党的发展和国家富强提供丰厚养料。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强化对党史的领悟力与参透力,懂得一切宝贵成果的取得都是源于革命先辈们在重大斗争中的智慧结晶。因此,我们要学会脚尖向下,既要到工作方法先进的地方去收获经验、总结技巧;也要到环境艰苦、荆棘满布的困难条件中,锤炼党性,磨练意志,彰显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谋划未来,擘画明天“奋进路”,永葆党的生机活力。“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建党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取得众多历史性成就,但前进的道路上依然有数不清的“娄山关”需要攻克,有无数“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只有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力量,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谋划,居安思危,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启新局,创造出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业绩,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让党的旗帜在新时代高高飘扬。
篇二:以党史之形 铸自身之“魂”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委组织部 肖闳允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过程中,建构了一个个精神坐标,成为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撑和宝贵财富。广大党员干部要读党史、学党史、悟党史,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不断锤炼自身的“魂”,以昂扬奋进的姿态书写新篇章。
学党史,以赤诚的理想信念之魂磨砺党员纯度。“盖所以为精金,在足色而不在分两”,对于党员来说,成色就是党性,就是政治品格,是融入血脉红色基因的纯度。纯度高,则精神含“钙”高。现实中也还存在着纯度不高、含金量低的“合金”,甚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镀金”,他们在“烈火”考验下,容易变形变色,经受不住历史和实践的考验。学习党史,我们要汲取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不断去除思想上的杂质,把牢思想“总开关”,去粗取精、去伪成真,立根固本补钙铸魂,锤炼忠诚过硬的政治品格,方能“吹尽狂沙始到金”。
学党史,以卓越的艰苦奋斗之魂与党保持同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回顾党的历史,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都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极其困难的年代,带领兰考人民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壮举,正是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进入新时代,要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我们党员干部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铭记于心,将“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外化于行,在危机变局里披荆斩棘,育出新机、开辟新局,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这块“磨刀石”上磨砺锋利锐刃,方能“花香四溢”。
学党史,以崇高的担当作为之魂树立为民情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时起,就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以无私奉献、实干担当的精神始终为了人民,成就了革命伟业。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担当作为是共产党员与生俱来的党魂,也是在久经考验中不断淬炼党魂。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担当作为的过硬作风,树立为民情怀,对照初心使命,对照群众期盼,紧紧围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争一流”的使命感去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篇三:党史丰碑耀征程
上海市杨浦区殷行街道 徐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号召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百年风雨路,奋斗铸辉煌。我们探寻的是一条从筚路蓝缕踏上圆梦中国的强国之路,绘制的是一张从星星之火点亮万里山河的恢宏画卷,谱出的是一篇人民至上矢志不渝的深情乐章。全党上下团结一心,踏荆棘、涉险滩、闯难关,初心不改高歌前行,踏出了时代的强音,汇聚了历史的荣光,历史的沉淀焕发成广大党员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的精神财富。
追寻来时之路,逐光而行,一步一脚印走向复兴。“回首来时路,白云深几重。”回望来时路,如何穿越重重迷雾拨云见日,踏平坦途,就是要从探寻真理的百年之路中,把握规律,总结经验,循迹而行。从南湖游船上通过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章程》,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到万里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天安门城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呐喊,再到改革开放、幸福小康,追逐中国梦的路上,我们的党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历史。实践出真知,百年的探索之路凝聚成照亮前行之路的光束,行进在建党百年华诞,“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逐光而行,追梦前行。
对照历史之书,字字珠玑,一书一能量催人奋进。“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要想掌握“大道”,就必须先研究蕴含着“大道”的历史。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的回信中强调,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百年政党风华正茂,艰难困苦中孕育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成为了我党光荣传统,优良的作风,淬炼成红色基因,传承为生生不息的革命薪火。翻开党史之书,字句间蕴藏的能量,将成为每一位党员干部涵养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激励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奏响初心之曲,余音缭绕,一曲一深情敬畏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百年党史,是艰苦卓越的奋斗史,更是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长征路上“半条棉被”,诉说军民鱼水情深;沂蒙军嫂精神,传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真情;脱贫攻坚路上,一句“一个也不能少”的承诺,描绘全面小康的幸福图景;新冠疫情战“疫”路上,“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彰显的深情担当。不变初心之曲,诠释出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的政党本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要从党史学习中不断重温初心、感悟初心、叩问初心、践行初心,续写好人民至上的深情乐章。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一部党史就是矗立在共产党人心中的丰碑,它记载下艰苦卓越的奋斗史,成为了共产党人信仰的无上高地,成为了照亮前行征程的精神灯塔。党史丰碑耀征程,让我们在党史学思践悟中,在圆梦中国梦的征途中行稳致远。
篇四:在“百年党史”里研读“百年乡建”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县委组织部 杨洪于
纵观党的百年发展史,农村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是重要的工作经验。“不数既往,不能知将来;不求远因,不能明近果”,在“百年党史”里研读“百年乡建”,回顾从“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乡建历程,对于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深刻感悟“农村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深刻含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便迅速与农民建立了血肉联系,成为治理基层社会的新主体,1921年9月,中国第一个新型农民组织宣告成立。1922年7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农民革命运动先导者,彭湃在自己的家乡海丰县成立了第一个秘密农会。1923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河北省安平县台城村成立,这标志党在农村基层真正扎根,正式领导农民参与革命斗争。中共二大指出,中国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村实际的结合,更是诞生了一系列关于开展农民运动的科学论述,比如李大钊的《土地与农民》、毛泽东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陈云的《中国民族运动之过去与将来》等,均恰逢其时地分析了农民参加革命的重要性。通过持续地联系农民、动员农民、凝聚农民、组织农民,中国共产党在广大农村基层不断夯实执政之基,获得力量资源。
深刻思悟“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的历史深意。新时代,与时俱进的思考历史发展中的理论经验和实践探索,对于增强新时代乡建青年的历史责任感、民族责任心,立志建功立业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党的百年历史看,党管农村工作的历史经验是由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历史上,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问题;农民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这注定了中国革命的一切都必须与农民发生最根本的联系。研读温铁军、潘家恩主编的《中国乡村建设百年图录》,回望从清末张謇、定县翟城米氏父子,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定县实验、邹平实验、三峡乡村建设实验等,再到抗战大后方的乡村建设、延安的乡村建设,一直到新世纪的乡村建设实践情况,不难发现,只有中国共产党最能广泛地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最能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翻身致富,其关键是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始终牢牢掌握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权。
深刻领悟“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现实意义。乡村建设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一切当代的乡建必然有着历史性的继承,更有着趋势性的发展,把握一脉相承的乡建历史,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从党在农村建设的各个时期看,乡村建设是一代代仁人志士致力于通过农村建设来改造中国社会的伟大事业。历史一再证明,乡村建设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和应该有所作为的广阔天地。毛泽东曾深入农村调研,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决策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等,无一不与他的乡村生活和乡村建设经验有关。梁漱溟辞掉北大教授,毅然决然地投身农村、投身伟大的乡村救亡运动的过程。整整7年时间,他带领知识分子和学生梁仲华、王柄程、孙则让、陈亚三等艰苦创建,完成了乡村建设的伟大社会实践,所总结的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历久弥新,至今读来仍使人思悟甚多。
篇五:解读党史“密码” 为时代写下“精彩注脚”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杨晓昱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对广大干部群众学好党的历史,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全面开启伟大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艰辛奋斗和曲折探索为叙述脉络,深入总结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全面地学习党史、了解党史、用好党史,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现在,更好地面向和开创未来,为新时期新征程写下“精彩注脚”。
学史则居安思危,回顾走过的路,党史正如明灯,照亮脚下前行道路。以史为鉴,就是要学会在“前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避免重蹈历史覆辙。无论是伟大事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都需要常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前行道路上面临着无数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需要我们去应对,百年非凡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一种重要的品质,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为我们应对内外部复杂情况变化、解决现实困难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历史经验中蕴含着居安思危的大智慧,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学习历史、铭记历史中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举一反三,用历史经验看未来,提早作出战略布局,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知史则求真务实,不忘来时的路,党史正如清泉,滋润一方思想沃土。以史为鉴,就是要学会在历史中探求经世致用、治国兴邦的务实举措用以指导和解决现实问题。党的百年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蕴含着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走向胜利与辉煌的根本原因。实事求是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项理论成果的基础,为中国共产党人奠定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石。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正确指引下,把实事求是贯穿于治国理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艰难探索中克服困难、改正错误,与时俱进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学识知史,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求真务实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强党性原则。
用史则行至稳远,走好前行的路,党史正如号角,激发拼搏奋进力量。以史为鉴,就是要鉴往知来,领悟历史演变规律,正确分析把握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必然、掌握历史主动,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指引未来。学史用史是我们牢记党的初心、践行党的使命的重要途径,只有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初心和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才能在新的长征路上乘风破浪、行至稳远。百年党史资政育人,要在学史用史中解读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基因密码”,以“赶考”的清醒继承和发扬革命斗争精神,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凝聚起一往无前的拼搏奋进力量,推动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断向前。
篇六:翻开党史这本“教科书”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汤沟镇 姚学峰
近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总书记的讲话内容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邃,为全体共产党员在党和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中不断丰富学识、提升自我战斗力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历史长河滚滚流淌,百年时间如浪花般转瞬即逝,中国共产党却用这沧浪之水承载起中华民族前行的船帆,向着历史大势的方向扬帆远航,实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奇迹,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需要共产党人静下心、沉住气,立足自身,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党史为鉴,初心不改情自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望来路,一百年来共产党人将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放在心头,扛在肩上,遭受过外敌侵略战争的血雨腥风,经受过民主革命运动的动荡不安,却日久弥新,生生不息;见证了开国奠基立业的焕然一新,目睹了改革开放思潮的进步创新,仍永葆活力,矢志前行。一路走来,星星之火如今已形成燎原之势!共产党员们应以党史为鉴,从这段非凡历程中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理论实践精神,培养革命情怀、提高政治觉悟、分析演变机理、探索历史规律,树立远大的历史观念,用党的先进思想理念武装头脑,让爱党爱国的初心承载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让百年党史蕴含的智慧结晶助力共产党人书写党新时代的壮美篇章。
党史为鉴,身体力行重实践。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初心使命,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书。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工作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面向广大群众的工作就必须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正是有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百姓苦心孤诣地顽强拼搏、忘我奋斗的奉献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不断积蓄力量,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才成就了全面脱贫奔小康的伟大胜利!干实事,实干事,需要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思想,克服惫懒,深入实践出真知;也需要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精神,提炼经验以提高自我实操能力,获得启迪,灵活运用创成绩;更需要常怀忧患意识,正确看待风险机遇,坚决拒腐防变、居安思危,自立自信迎挑战。
党史为鉴,奋勇开拓新局面。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党走过的一百年峥嵘岁月,是一段复杂艰险的破局之路,内忧外患的革命斗争历练着共产党人的筋骨,新民主主义的思潮冲击磨砺着共产党人的意志,从第一个五年计划面临“两极格局”仍超额完成任务为国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到“十四五”规划初步施行,提出系统观念助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局势在变,共产党人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始终未变!立足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史为鉴,以人民为誓,共产党人必将延续昂扬的斗志接续奋斗,勇敢开拓新的发展局面,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征程。
人民是最智慧的教师,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正值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共产党人要勤于翻开党史这本“教科书”,精读细读深读,让党史蕴含的智慧激发共产党人新时代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篇七:风雨沧桑百年路 “红船”扬帆再起航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委组织部 尹丹丹
1921年7月,从浙江嘉兴南湖烟雨中的一艘小船起航,中国共产党以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大船劈波斩浪、不断奋进。百年波澜壮阔,初心历久弥坚,我们党的航行历程是一本沉甸甸的史书,蕴藏着矢志不渝奋斗的精神密码和共产党人的卓越智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细细研读这本厚重的史书,从中寻求方法、坚定信念、强化担当,以昂扬姿态扬帆开启新征程。
以“历史思维”解决现实问题,平稳掌舵不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的研究学习与历史思维的培养。“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着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和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更需要不断提高运用“历史思维”的能力,自觉把问题放在历史的时段中思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贯通古今的智慧分析现实问题、洞察发展规律、把握航行方向。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充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要将学习党史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古为今用,用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指导我们今天的工作,确保走好我们自己的“长征路”。
以“历史眼光”把握前进方向,坚守路线不偏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10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创造了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看待百年党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真正明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继而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党史是我们党自己走过的路,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在党史学习中,我们要坚持从世界看中国、从全局看局部、从历史和未来看当下,加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根基和现实基础,并为之不懈奋斗。
以“历史担当”激励奋发作为,蓄势扬帆再起航。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回顾百年历程,无数仁人志士挥洒汗水、泪水、鲜血乃至献出生命,才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繁荣富强。学习党史,要认真了解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学习英雄先辈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全面了解我们党伟大事业的来龙去脉,深刻把握新时代我们党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我们肩上的历史责任。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背后是波澜壮阔的历史,前面是喷薄而出的曙光,更感使命艰巨、责任重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我们定会继承传扬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百折不挠的优秀品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直面挑战,抓紧机遇,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推动“中国号”巨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篇八:读懂百年党史中的三个“历史”
北京市丰台区选调生 于雪洁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只有对我们党昨天的历史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新的使命。”党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记录了中华儿女抵御外族入侵、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战斗,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化解危机、最终走向胜利的智慧结晶,见证了中华民族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光辉历程,学习党史能够鉴得失、知成败,汲取党史中的经验教训,铭记过去、烛照未来。
读懂历史自信,知难而上、锐意进取。“烟雨楼台革命萌生, 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一百年前唯有南湖荷花见证中国共产党诞生,如今世界万众瞩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星星火”终成“殷殷雷”,是百年来党和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千辛万苦才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份壮丽事业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发展,迸发出知难而进、逆流而上的勇气,涵养出遇强更强、愈挫愈勇的坚韧,激荡着战胜前进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这份信心使我们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信没有风雨波折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路途。信仰的光芒可以照亮时空,精神的共鸣可以沟通代际,而奋斗是对信仰和精神最好的传承,我们要坚定党的历史自信,牢记过去、把握现在、开辟未来,用奋斗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责任。
读懂历史规律,新故相推、鉴往知来。遵义会议拨云见日,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印证了只有立足实际开辟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才能不断走向胜利;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得到来自人民群众的强大补给支持,揭示了民心所向的队伍才是人民的队伍,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国为民的党,更加坚定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表明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要在不断改革创新、勇往直前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年党史是本生动的教科书,每一章每一页都由共产党人不断尝试、反复探索的伟大实践书写而成,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科学对待党的历史、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善于运用党的历史,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在规律探索的过程中找到启示当下的良策,照亮通往未来的道路。
读懂历史耐心,笃实干事、久久为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来,创造的一个个历史性贡献和历史性奇迹,靠的正是历史耐心。尽管在探索之路上充满艰辛和曲折,但党始终代表着人民的意愿,做出的各项决策都是顺应历史规律的奋斗实践。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政党的壮大,不为一时掌声,而需久久为功,比的是耐力和韧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是“急不得、赶不得”的“精细活”,需要的是只争朝夕的奋斗劲头、勇于担当的干事热情和笃实坚定的历史耐心。“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五年,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急功近利、心浮气盛的态度会对国家建设造成伤害,唯有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志向,保持“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不驰于空想、不急于求成,才可用持续不断的奋斗绘就社会主义新蓝图。
篇九:学好党史“必修课”做好发展“新文章”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蓥华镇人民政府 周小丽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高度,深刻阐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和重点工作要求,对新时代学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传统、开启新的征程、创造新的伟业作出重要部署。
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共产党走过的100年是极不容易也极不平凡的100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意义深远。全党全国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号召学习党史的重大决策,把握学习党史“必修课”契机,以实际行动做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新文章”。
学好党史“必修课”做好发展“新文章”要“思想先行”。学党史悟思想,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探索史、奋斗史、发展史。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党史这门功课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国的思想政治“必修课”。只有不断加强对党史的学习,才能让我们从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找到更好的现实工作方法和更准确的思想指引。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我们的党员干部首先从思想上汲取前辈们坚定不移的信念,并将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发展实际,以学党史悟思想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自身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综合政治素养提升“思想先行”。
学好党史“必修课”做好发展“新文章”要“立足实际”。学党史办实事,我们学党史就是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史,更清楚地明白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作用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力军地位。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我们要将历史经验与当今中国的实际发展相结合,用前辈们积累的好办法来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步伐。党史学习教育要杜绝“形式主义”不能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要学有所思、学有所成。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总结、提炼出解决我国当前发展一系列“卡脖子”问题的办法,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更好地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
学好党史“必修课”做好发展“新文章”要“守正创新”。学党史开新局,我们学的是党的历史,开的是时代发展的新局。这就要求全党全国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初心,更要积极开创发展新思想。我们党有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好传统,更有“反对铺张浪费”的好作风,这些都是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学习的,也是始终要坚持的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党员干部要通过学党史更加善于运用党史中的好例子,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教训,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继续朝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奋勇前进,才能将中国共产党这张名片擦得更亮。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是党中央的号召,也是全党全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要课题。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要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史学习教育带好头,学好党史“必修课”做好发展“新文章”,与人民群众同心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局面。
以上就是网小编为大家讲解的百年党史学习心得体会的相关内容了,大家可以看到还是非常实用的。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更实用的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