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ppt免费下载网

展开

首页 > 范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四号文库
2024年葡萄在那个地方(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葡萄在那个地方篇一

泉河头镇中学 主讲教师:刘雅萍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四)》,本单元是上学期《神州音韵》栏目的续篇,在学习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初中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神州音韵》栏目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感受、体验我国不同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了解民族民间音乐题材、形式等,进而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学生分析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本单元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唱曲目,本课选用了有浓郁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民歌。培养学生在歌曲演唱中注重严谨的咬字吐字以及气息控制,提高演唱技巧和水平,正确传情达意。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演唱、聆听优秀音乐作品,建立正确音乐审美观,培养学生能够甄别日常生活中良莠不齐的音乐作品。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听唱、视唱、教师范唱相结合,引导学生解决歌唱中音准、节奏等问题,感受乐曲中的韵律。

(2)培养学生以积极心态去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

(1)用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优美、连贯的旋律。

(2)掌握歌曲演唱特点和咬字吐字方法,做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声乐技能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学生能开口唱,能演唱。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演唱歌曲时气息控制、咬字、吐字的正确运用,演和唱相合。

难点:歌曲音准、节奏、乐曲风格的结合与把握。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光彩夺目。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三个歌曲片段,大家说说各是哪个民族的歌曲、歌曲名字是什么?

播放歌曲片段《青春舞曲》《北京的金山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设计意图】让优秀通俗音乐走进课堂,贴近时代,引起学生共鸣。了解少数名族的音乐风格。

(二)讲授新课

1、作者简介

王洛宾(1913-1996),中国最负盛名民族音乐学家,被誉为我国“西部歌王”。王洛宾老先生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搜集整理并创作了1000多首优美的西部民歌,将传奇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主要代表作有《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汉》等。

2、介绍创作背景

1939年王洛宾老先生到青海拍摄纪录片,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一个漂亮的藏族姑娘,名叫卓玛,他们一起在青海湖畔策马扬鞭,欢歌笑语,互生情愫,分别之后怅然若失,于是王洛宾老先生在思念中写下了这首不朽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3、欣赏歌曲,体会感情学生完整欣赏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是一首青海民歌所改编,曲调委婉抒情,表达了真挚的爱情。

4、老师范唱歌曲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整体感受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学唱歌曲一二段,注意演唱的基本姿势和高音处咬字吐字的处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a、歌曲一共分几段,几个乐句? b、视唱歌谱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视唱技能的练习。c、复习变音记号 d、学生打最高音处的节奏

e、讲解咬字、归韵。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出现咬字吐字不准确的问题。如:在歌唱时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以及初中段部分学生处于变声期,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咬字吐字问题。中国汉字拼音是由声母和韵母构成,唱歌时要多关注韵母,比如“方”—fang,在演唱时声母f要短促,快捷地过渡到ang上,这就是声乐中的归韵。

【设计意图】讲解歌唱中咬字吐字,简单发声练习,提高学生演唱技能、技巧。

6、学生分组拍手带节奏朗读三四段歌词

【设计意图】学生对歌曲中“非音乐因素”的理解,激发其演唱热情。

7、学生演唱三四段

8、学生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9、观看幻灯片,请思考:歌曲是如何描绘姑娘美丽的? 出示一二段歌词

10、一二段与三四段的区别是什么?

前两段用形象的比喻赞美姑娘的美貌,后两段则表达青年对姑娘真挚 的爱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歌曲情绪,深刻理解歌曲绪。

11、找四名学生演唱歌曲1—4段

提示学生唱出歌曲风格,把握乐曲浪漫、幽默的情趣。

(三)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和掌握情况,表扬学生们的优点,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发声和演唱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还要用好气息,做到以气带声。

葡萄在那个地方篇二

在那最美的地方

——读《青铜葵花》有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青铜葵花》。是著名的儿童作家曹文轩写的。

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十二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作品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了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了极致;作品写爱——至爱,将爱写到了充满生机与情意。

其中让我感动的片段是——青铜向前看时,不由得一惊。他揉了揉被汗水弄疼的眼睛,竟然看见葵花回来了!葵花穿过似乎永远也穿不透的水帘,正向他的大草垛跑着,但她没有声音——一个无声的世界,但却会流动。他从大草垛上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在水帘下往大草垛跑动的,分明就是葵花。他忘记自己是站在高高的大草垛顶上,迈开双腿向葵花跑去——他无声无息地躺在地上。不知过了多久,他醒来了。他靠着草垛慢慢的站了起来。他到了葵花——她还在水帘下跑动着,并向他摇着手,他张天嘴巴,用尽平生力气,大喊了一声:“葵——花!”„„

我很喜欢读这本书,因为它告诉我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

学校:罗阳镇中心小学

班级:六⑵ 姓名:吕恒宇

葡萄在那个地方篇三

在那槐花飘香的日子

作者/吴培林

春天来了,温湿的空气中带来新翻泥土的清香……在这万物争春的季节里,槐树似乎一点也不着急,还在静默着。站在枝桠光秃的槐树前,我的眼前又浮现出了那片熟悉的槐树林:晴空下,串串雪白的槐花挂满枝头;槐树林里,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在给一群山里孩子上课……

这个老师就是我小学时的老师——王义章老师。王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恩师。每当想起王老师,小学时的那段生活便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徐徐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三十多年前,我们的学校座落在村子最东头的一个靠沟畔的小院子里,院子的窑洞顶上和旁边是一片槐树林,每当槐花开的时候,校园里便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槐花香。

我们村离城远且很偏僻,因为没有人愿意到这里来教书,从我上一年级到二年级就换了四个老师。我上二年级时王老师来到了我们村,一直到我小学毕业几年后他都还在我们村。那时我们学校只有两孔窑洞,一个是教室,一个是老师的办公室兼宿舍。全校就王老师一个教师,却有三十多个学生,王老师一个人要教五个年级,这个小小的院子那时却是我们的乐园。

每天清晨,当我们来到学校的时候,王老师已经在学校的地里翻了半天地。看我们来到了学校,他便放下手中的锨带着我们上早操。晨光中,头上冒着热气的王老师吹着哨子,喊着口号带着我们一起跑。那时的王老师已五十多岁了,头发完全谢顶,背有点驼,可走起路来却比年轻人还有精神,带我们跑步常常累得我们气喘吁吁。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想让学生感到学习是快乐的事,学校是我们的乐园。可现实中,做不完的作业和习题压得学生苦不堪言。我在深深担忧的同时便怀念起王老师,当年王老师不只教会我们做人,教给我们知识,更让我们感到了学习的快乐。

在槐花盛开的季节里,王老师先带我们把槐树下面的地铲平,整理干净,然后把我们带到槐树林里,在前面的树上挂上小黑板,在树林里教我们唱歌,领着我们读课文……微风抚着我们的脸颊,嗅着沁人心脾的槐花香,透过树林我们还可以看到蓝蓝的天,有时有朵朵白云飘过……我们大声地朗读课文,唱着歌,那真是无比惬意的事情啊……至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似乎还能闻到那槐花的清香。每当回想起跟王老师学习的那段时光,总觉得是我记忆中的珍宝。

王老师是个勤快的人,自己爱劳动,也经常教育我们要热爱劳动。我记得他经常这样要求我们,你们在家里要帮父母多干活,要把学习和劳动结合起来,我们要做到“学习乏(累)了去劳动,劳动(累)乏了去学习”。他还经常带着我们上山挖药材,到野外去拾牛粪。

记得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在晴朗的日子里,王老师带着我们拿着筐子、铲子,出了村,下了沟,到人们经常放牛的地方去拾牛粪。中午歇下来的时候,我们喝着清凉的山泉水,围坐在大石头上和老师一起打扑克。我们打的是王老师教我们的“算术扑克”“拼音扑克”。算术扑克是大家每个人出一张牌,谁先算出24谁赢走这几张牌。拼音扑克是王老师在扑克牌的背面写了拼音字母,输的一方要再读不对字母要被罚唱歌的。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一张张快乐的笑脸,暖暖的阳光照耀着河谷中欢快的我们……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唱着歌往回走,小同学是拿工具的,大的抬着筐,王老师挑着担子悠悠地走在我们中间。

王老师用我们勤工俭学的钱给我们买学习用具,就是那时我拥有了第一本《新华字典》,第一架算盘。是王老师让我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

王老师在学习上对我们抓得很紧。他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学习不需要什么窍门,就要你操心,你什么时候都想着学习,学习就一定能好。我们吃饭的时候想,走路的时候想,甚至上厕所的时候你也想,学习就一定能好。”他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在我们教室里就有这样一条标语:“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要变坏。”我们的早读时间是老师做饭的时间,有时他会悄悄出现在我们身后,用他那和面的手在那些不好好读书的孩子后脑勺上拍两下。

没有记得王老师怎样追求考试成绩,只能记得他是怎样尽力地教我们。每当中心校要组织统一考试的时候,邻村的老师便紧张的连星期天也不敢放假了,可王老师却总要在考试前一天给我们放一天假让我们好好的玩。我们的成绩又怎样的,我给我现在的学生说:“我五年级时我每次在我们学校考试不是年级第一就是第二。”学生便露出赞赏的神情。我接着说“不过我们这个年级只有三名学生。”学生就哄堂大笑。我说,不过中心校组织考试时,十几个学校里面,我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学生便不笑了。当我又说,我小学毕业全乡统考,王老师带我们三个学生去考试,几十个学校里面,我考了第二,我的师兄考了第三时,学生都“哇……”。这就是我们的王老师教出的成绩,他从不去刻意去追求考试成绩,却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我想到一位教育前辈曾说过的一句话:“一个好的老师,即使不提素质教育,他也素质教育忠实的践行者,一个不好的老师,素质教育提的再响,他也还是要搞应试教育。”

春风送暖,春雷阵阵,建设和谐美好的家园不只需要经济的繁荣,更需要王义章老师这样的好老师。

淅沥的春雨中,树木在萌发新芽……我又看到了家乡的槐树林,闻到了那沁人心脾的槐花香……

2024年春写的一篇文章

葡萄在那个地方篇四

在那葡萄飘香的地方

一、悠久的历史,温馨的记忆

醋庄葡萄的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其肇始,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据临沭县地名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武氏迁此,靠近桃园建村,始称桃花园村,后因此村酿醋驰名,改称醋大庄,简称醋庄。”醋庄葡萄酿醋的历史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但据村内年长者记忆,当时酿醋的大户人家为高姓,高家祖传葡萄酿醋技艺,被当地人称为“贡醋”。相传高家种植葡萄半顷(约折合现在面积50亩),主要用于酿醋。遗憾的是,酿醋技艺不幸于民国年间失传,醋庄葡萄酿醋的技艺便无法考究。据此推算,醋庄葡萄栽培历史至少在400年以上。岁月如歌,逝者如斯,但那份美丽的记忆却依然萦绕在醋庄人的心头,温馨着人们的生活。

二、肥美的土地,优越的环境

醋庄,西傍沂河,东依沭河,南临引沂入沭运河,中间又有黄白沟自西北向东南穿过,可谓是“三面环水,四河拥抱”,水源充足,风景秀美。沂沭两河冲积形成的小平原,土地平旷,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寒暑交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3℃,年均降水量852毫米,十分适宜葡萄生长。建国后,国家支援老沂蒙老区建设,利用该地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水土资源及足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于1955年,从辽宁调进苹果苗1000株,分配给前杨楼、后醋庄、吴家月庄、曹庄东村4个村。据临沭县志资料记载,当时后醋庄栽培葡萄35亩。以后,醋庄的葡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至1985年,葡萄种植面积已达到203亩。已经渐行渐远的葡萄,又悄悄在醋庄这片曾经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葡萄,再一次走进醋庄人们的生活与生命里。

三、政府的主导,规模的发展

南古镇自古就是农业大镇,种植业一直是群众收入的主导产业,特别是蔬菜和林果种植尤为突出。始建于2024年春天的200公顷无公害优质林果科技示范园,为市县级科技示范园,主栽葡萄、蒙山红桃和银杏,其中葡萄就达到66.7公顷。至2024年,葡萄的种植规模一直维持在1000亩左右。

2024年,原临沭县南古镇镇党委政府以“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现代品牌农业”为主线,按照“以品质提升品牌,以品牌拉动市场”的理念,建设了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生产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搞好葡萄产业发展规划,以合作社承接土地,规模逐步扩大,发展速度加快。2024年,鑫果、前醋、绿云、湾里4个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2024年,鑫果、前醋、绿云、湾里4个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鑫惠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抱团发展,以后醋庄、前醋庄、玉河、贺城、凤凰墩等村为中心,主要种植藤稔、金手指、维多利亚等葡萄品种,葡萄面积发展到6000余亩,每亩葡萄效益平均13000多元,高的到达16000元,是种植粮食的效益的十几倍,醋庄葡萄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四、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

抓好葡萄种植,技术服务是关键。基地聘请中国葡萄协会、山东农大的专家组建了葡萄生产专家顾问团,常年对葡萄种植户进行打捆式培训,每年举办千人规模的大型培训班3至5次,进村培训30多场次。

林业局还建立了技术人员联系点制度,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开通葡萄生产技术服务热线,由技术人员轮岗值班,随时解答果农提出的问题。现已培训葡萄种植技术骨干200多名,很多群众成为了葡萄种植的行家里手。

2024年,醋庄葡萄栽培面积达到1.3万亩,实现了面积一年翻翻。10月,万亩葡萄基地被临沂市政府命名为临沂市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市财政无偿补助资金50万元,同时县镇财政配套资金15万元支持葡萄基地建设,有力的促进了葡萄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六统一”(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质量检测、统一品牌营销、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措施的落实。

五、原生的风味,和谐的文化

2024年,醋庄葡萄面积1.8万亩,栽植金手指、维多利亚、魏可、红乳、夏黑、毛尔多瓦、藤稔等20余个品种。醋庄葡萄用生态和生物农业技术、矿物源防病技术、避雨栽培技术、果穗整理和套袋等一系列有机葡萄标准化生产措施进行栽培管理。该葡萄有品质高、品种新、技术新等特点,更有较强的药用功效和美容功效,长期食用,有益健康。该地出产的葡萄,果粒均匀,晶莹剔透,皮薄肉硬,果实含糖量18-22%,色香味浓,风味纯正,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原产地风味。

醋庄葡萄以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目标,以“生态、和谐、健康、新生活”为宣传口号,以诚信经营、完美服务、宾至如归为经营理念,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观光园,形成颇具特色、融高效观光农业与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田园风光,成为开发区高效观光农业新景观。万亩优质葡萄园2024年被命名为山东省百强休闲观光旅游示范点。

2024年,建筑面积560平方米鲁南葡萄科普馆落成,旨在介绍葡萄的发展简史、文化内涵、葡萄种类、种植技术、营养功效、葡萄酒工艺和南古葡萄的发展历程,葡萄绿色长廊、葡萄观光采摘园等观光项目建设启动,将葡萄种植为主的第一产业与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相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发展。精心给游客提供一个品尝葡萄、休闲纳凉、游览高品位葡萄观光园,游客可以在观瞻现代高科技设施农业的同时,了解有机农产品生产的知识,领略生态农业的风采,让人们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玩乐中接受环境教育,在游览中回归自然„„

我们始终坚信:一流的葡萄园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美丽的葡萄园不仅是我们创造劳动价值的地方,也是我们心灵栖息的地方!

六、品牌化引领,产业化发展

镇里把“品牌兴农”作为发展精品高效农业的重要手段,从制定产业导向、发展龙头产品、注册农业品牌、培养品牌核心竞争力等环节入手,加大品牌塑造力度,优化农产品品牌资源配置。至今已注册“武状元”、“琼浆果”、“御口甜”3个商标品牌,获得3项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一项有机葡萄认证,一项有机转换认证,“武状元”、“琼浆果” 2个商标品牌的葡萄获得临沂市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醋庄葡萄产量、品质大幅提升,葡萄产业迅猛发展,成为当地农业的主导特色产业。醋庄葡萄进入了“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快车道。同时,为进一步拓展品牌效应,每年葡萄丰收的季节,葡萄园都要举办隆重盛大的葡萄采摘节,进一步提升了醋庄葡萄的知名度,促进了葡萄产业的发展。

2024年8月11日,醋庄社区划归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梅家埠街道,醋庄的葡萄特色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0月,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发展规划

出台,醋庄葡萄列为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大特色农业(优质葡萄、苗木花卉、有机蔬菜)产业之首;12月“武状元”、“琼浆果” 2个农产品品牌被评为“首届沂蒙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

2024年,醋庄葡萄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葡萄近6万吨,3月被农业部、财政部命名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cars-30-36-04)。8月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德农业杯葡萄文化节举行,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出席并做重要讲话。12月,醋庄葡萄地理证明商标申请筹备委员会组织成立,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副书记陈永生担任常委会主任。

2024年,醋庄葡萄面积2.2万亩,醋庄葡萄发展进入了提高优化品质、树品牌形象的相对稳定发展时期。1月25日,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葡萄协会成立,醋庄葡萄地理证明商标申请工作全面展开。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乘着十八大的春风,醋庄的葡萄产业正在开发区这片洒满阳光的海面上再度扬帆远航!

显示全部

标签

相关新闻

反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