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 色彩构成学生心得篇一
一、引导了解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
自然空间内的物体总是相互依存,色彩也同样如此,不同色彩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就形成了色彩关系。在绘画中学生通常只看到物体的固有色而忽视了光源色,因此,环境色彩对物体色彩的影响直接表现在学生的绘画中,使得物体本色受到影响,导致作品色彩受损,这正是由于学生对色彩关系和色彩变化规律掌握不准的原因。也正如此,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显得更加重要。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掌握一定条件的物体形成的色彩关系来进行绘画,也就是说,绘画不是画东西,而是画关系。当然,也不能忽视了光源色和环境色对物体的影响作用,如色彩的变化规律、冷暖色的变化规律。虽然整体上亮部冷则暗部倾向暖,但冷暖之间的差异有明显区别;灰性色在暖色环境中则有冷的倾向,在冷色环境中又有暖的倾向;光源色暖则亮部暖,光源色冷则亮部色彩也冷等。只有引导学生充分把握这些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才能使其在绘画中将色彩关系准确地表现出来,同时,这也为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打下了理论基础。
二、利用音乐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
音乐、绘画、舞蹈是三位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和绘画的关联性给了《色彩》教学很好的启示。音乐的节奏、节拍、旋律和绘画的线条、色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师把握住这一点来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色彩是有较好作用的。如:在欣赏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中,那节奏的舒缓、旋律的优美让学生大脑中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教师再以图片或视频来辅助学生进行欣赏,同时配以讲解,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对协调色和音乐的关系就有了深刻的理解。再如:在《金蛇狂舞》中让学生来感受色彩搭配所体现出来的强烈对比,不但能让学生在欣赏中获得灵感,也能培养学生同感下的艺术审美能力。
音乐和绘画在审美功能上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表现形式。音乐以音响的形式表现,绘画则以色彩的形式表现,但都借助光和大气为媒介,这就让音乐和色彩之间具有了关联性。利用音乐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提高的不是单纯的绘画能力,更多的还是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利用艺术作品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
很多时候,教师总是为教而教,却忽视了为美而教的绘画教育观。因此,在《色彩》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展览或作品展等契机,带领并引导学生用专业知识来欣赏作品。在欣赏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的顺序性,还要结合艺术品的主体来对色彩关系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随着感受的丰富,提升感受能力。
如一幅作品中的色彩关系,色彩是如何对比的?画中的红色与蓝色、黄色和白色是以怎么样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的?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以专业的语言进行描述,在总结中点明绘画中强调物体的固有色,而随光色则减弱,环境色对物体固有色的影响需要进行具体的选择来表现。
当学习融入活动时,学生的心理接受力得到放大,兴趣得到激发,有利于对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
四、利用大自然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
自然是最美的画,但教学中发现,一些教师太过于强调色彩的对比关系而忽视了物体的固有色表现。其实,自然色彩的丰富多彩能让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迅速提升。但对自然物体的色彩感受不是照相式的全搬,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外光色彩的规律性,在具体应用中通过主题的选择、感情的表达来对外光色彩进行选择性的取舍。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摆脱传统教室的束缚,以自然为课堂,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写生课带领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在那花花草草的色彩斑斓中去感受色彩,去领悟色彩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愉悦。欣赏也好,写生也罢,教师都需要注重让学生在感受自然色彩的同时学会用自我的表现方式来表现色彩,让色彩成为一种思想的表达、感情的抒发。
五、常用色彩感受能力教学法简介
在色彩教学中,除了以上策略能对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起到培养作用外,教师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下面是常用的色彩感受能力培养教学法的分析:
1.分步示范法
这种方法目前是《色彩》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法之一,它以教师的示范为主,通过“起稿、勾小色稿、确定色彩关系、局部深入、整体调整”的过程来将色彩写生过程示范给学生,优点是直观形象,但因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积极性不高。在分步示范中,教师需要在示范的时候配以理论的讲解,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在感受过程中去强化验证色彩的专业理论。
2.阶段教学法
即在色彩教学中将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小阶段,通过每一小阶段的训练来达到整体的训练效率。在每一小阶段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示范、修改、讲评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阶段教学法注重对每一阶段学习成果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在掌握不同点的基础上形成面的能力,但因太多细化,对学生的色彩整体认识能力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3.图示教学法
这一教学法在《素描》和《色彩》课中应用较为广泛。众所周知,素描是利用线条的明暗、块面塑造来表现形体和空间。为让学生能弄清明暗调子的色彩成分,教学中教师可把物体单色化,按照素描关系标出色彩的明暗调子,同时在左(或右)上方确定一光源,物体因位置的不同所受光情况自然不同,其明暗调子也就不同,色彩的表现方法也就迥异了。图示教学法类似于示范法,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
4.分层教学法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分层教学法在《色彩》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分层教学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不同学生群对色彩感受能力的不同而进行分层教学。在实施中,分层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通常以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的强弱来进行abc式分层,即:a层学生群色彩感受能力较强,绘画水平也相对较高,教学中教师除按计划让其完成任务外,还可增加部分内容让其完成;b层学生色彩审美感受力强,绘画技能一般,教学中只要求其完成规定内容;而c层学生则以色彩感受能力弱和绘画能力弱的学生为主,教学中通常以基础理论学习和临摹性练习为主。色彩分层教学法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但如果分层中教师不多方面考虑学生差异而武断地进行分层,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
当然,在《色彩》教学中对学生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限于上述所叙,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合适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在《色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这一主体,将理论学习、专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写生过程中去感悟、去领会,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冷春林浅谈色彩教学中色彩能力的培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08期。
[2]陈燕茹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第6期。
[3]相升成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第06期。
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 色彩构成学生心得篇二
中职生生物化学能力培养策略论文
生物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其主要研究生物体组成和结构,并对其体内的各种化学变化进行分析对比,学习难度较高,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或恐惧心理[1]。并且中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入学成绩差、学习积极性低且综合素质较差等问题,生物化学教学存在诸多难点,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其进行自主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1.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生物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对现象、原理和规律进行认识与探究,只有具备较强的探究能力才能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2]。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设计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例如在“生物氧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阅读并理解“生物氧化”的概念,并对“生物氧化”的特点和要素进行分析。接下来教师依据“生物氧化”概念提出一系列问题,具体包括:(1)生物氧化发生载体是什么,所有生物体内都可以发生生物氧化吗?(2)生物氧化的产物是什么呢?(3)所有物质代谢过程中都会产生能量吗?学生根据概念理解,结合自身经验解回答上述问题,教师针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总结,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有效的拓展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创设相应问题,并进行分析,以此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在具体学习锻炼过程中形成自主探究能力。
2.运用比喻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生物化学内容复杂,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存在诸多难点,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互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酶的竞争抑制作用”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霉同一活性中心结合会降低底物与霉结合几率”时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可将上述物质比喻为抢板凳游戏中的人和凳子,物质的结合即为人去抢凳子,游戏中原本人和凳子数量相同,反应过程中的酶便是游戏中的凳子,而抑制剂就是后加入的人,人数的慢慢增加会降低原有人员抢到凳子的几率。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很形象地了解到反应的实质情况,化抽象的概念为生动的表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通过比喻可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夯实基础,提高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
3.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生物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掌握理解相关知识,从而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生物工程训练中,教师可选取小麦啤酒的酿造作为实验项目,啤酒是学生日常熟悉的事物,但很多学生都不了解啤酒的酿造工艺,将啤酒酿造设置为实验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之中。该实验实施学生操作,教师指导模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了解啤酒的发酵工艺,并对工艺系数、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及发酵过程中双乙醇含量进行观察比较,最后对酿造出的啤酒进行品尝,这样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机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其实践能力。
4.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注意学生日常学习习惯,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对每门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进行详细介绍,并对课堂笔记的记录和课后学习情况进行规定,为学生提供规范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在课后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检查,主要核查其课堂笔记、日常作业及课后学习等情况,及时发现其中的错误,并予以引导和指正。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能力培养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必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生物化学在中职院校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课程的复杂性和晦涩性,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通过教学方法创新,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柳晓燕,江新华.浅谈多种教学方法在中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31(9):71-72.
[2]刘国强.多种教学方法在中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文学(下旬刊),,(1):260-260.
[3]陈青.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24,(19):120-120,122.
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 色彩构成学生心得篇三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交际的工具。因此,让中职学生能流利地开口说英语,能够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并能把英语正确、熟练地运用到国际文化、科技、贸易等领域,是素质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最终目标。
一、营造宽松氛围,帮助学生树立乐学敢说的信心
贝恩博士指出,优秀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表现出对自己教学的对象及其学习态度的了解、理解和关心。他们真诚地邀请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主角,掌握自己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他们还善于寻找并欣赏每个学生的个体价值,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无法取代的个体,具有潜在的取得成就的能力,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
教师不仅是学生交际的合作者和协调者,还是语言指导者和课堂的管理者。教学活动应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营造宽松气氛,把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对学生要抱有宽容之心,让学生懂得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获得成功的前奏。积极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从而树立敢说、乐学、能说英语的信心。
二、注重语感培养,鼓励学生有选择地朗读和背诵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是口语能力的根本。口语能力的高低,实质上是英语语感的强弱。口语交际活动包括听和说,听是理解和吸引信息,说是表达和传递信息,听是说的基础。
作为教师,应清楚认识到英语口语能力的形成必须首先有语言材料的大量有效输入和积累。而要将语言材料运用自如,首先,要有语言材料的积累。积累储存须有大量反复朗读、背诵、记忆、理解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积累大量语言材料,扩大视野,在脑子里储存词汇、习惯用语、人文历史知识,并且还可以通过视、听多种器官参与快速地形成听说的能力。再者,朗读是训练语音、语调、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朗读可以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掌握说英语的种种技巧,如连读、失爆、同化、重读、节奏等,能够迅速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在熟读的基础上,应再选择一些段落、名著片段等让其背诵,教师应利用一定的时间来抽查,以促使其朗读技能的熟练与提高。这样不但有利于积累精彩的语言材料,而且更有利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加强。其次,加强读、背,能形成快捷的语音、语流、语感。语音、语感一旦形成,就可以自然地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语法错误。因此,鼓励学生有选择地朗读和背诵,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三、利用网络环境,创新口语教学方式,培养中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1.口语教学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变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极其丰富的内涵。英语教材内容只是信息源,仅靠掌握几十篇
课文、对话就学好语言是不现实的。要突破课本框框,使语言天地广阔起来,就要进行大量听、说、读、写和思维训练,而网络环境正好给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因为网络世界里不仅具有大量的英语口语教学资源,还可以在其中采用超级链接方式,下载有效资源,并使之与教材内容配套,便可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扩充教学容量。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出多媒体课件,为教学快捷地提供大量、直观、立体的语言材料,生动逼真的语言环境,悦耳动听的教学音乐,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更协调的发展。
2.英语口语的教学方法在网络环境下的操作
(1)课堂教学。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有趣的练习形式,为学生创造听说机会,维持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我们实施网络英语口语教学,就应把围绕着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这一网络教学的核心优势作为优化英语课堂的关键。因为在网络中,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等元素构筑成的立体信息系统,不仅有利于教师将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便捷地创设出切合教学设想的教学情境,来引入课题,复习旧知,学习新知,运用新知,巩固新知,还可以促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智能及个性的和谐发展。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如,在制作“refusing to give permission”英语课件时,教师可以设计粗鲁的拒绝方式、礼貌的拒绝方式、委婉的拒绝方式、含蓄的拒绝方式、幽默的拒绝方式,让学生体会拒绝的艺术,拓展思维。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
(2)自主学习。利用网络环境,我们可以营造浓厚的英语口语的自主学习氛围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训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更多练习口语的机会和舞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口语自主学习就变得简单了。人机交互的口语训练、学生自我测试评估口语水平、老师布置口语作业、学生完成口语作业、老师批改口语作业都非常方便。老师可以布置学生预习,鼓励学生上网搜索、下载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局域网,让教学信息互联互通。学生在课后可以直接从资源库调用资料进行自学。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兴趣,还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大程度上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多姿多彩,使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随之焕然一新,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在口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
求异思维是创新性的核心,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学生自身成功的创新体验是学生打破“创造力非凡论”神话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作为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地去想象、探索和创造。对于学生回答的错误,不能马上说:“you are wrong”,而应说:“please think it over”。应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评价:对优秀学生应给予严格和高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差的学生,应采取肯定、鼓励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用信任的态度来鼓励他们的发现,促使他们发展成为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新时代人才。
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著名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优点以及思维中的合理因素要及时鼓励。课堂教育只有在宽松、平等、和谐、生动、充满活力的氛围中开展,才能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激励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应意识到平行的师生关系在学生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过程中的重要性,自觉打破一味“师道尊严”的陈腐观念,运用亲和力,在心理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实践。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对话、课堂中的“free talk”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表达能力。实践证明,只有把教学活动变得多姿多彩、生动活泼,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2.采取多样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联想法。想象是促使人们进行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全部的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联想记忆。例如,学习了beauty,应联想到beautiful,beautifully,由名词联想到形容词、副词;学习了france,应联想到french,frenchman, paris,fashion, triumphal arch等,由国家想到该国的语言、人、一些城市、首都、名胜、特点。
(2)模仿法。有效利用英语电影进行口语模仿。英语电影题材多样、语言真实、视听同步,是英语口语学习输入的重要内容。首先,明确模仿目的。从学生口语学习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电影模仿影片中英美人对话的常用词汇和句型,并在日常交际中创造性地灵活使用。其次,选择合适的模仿材料。影片应具有内容简单、语言地道、发音清晰、语速自然的特点,适宜学生模仿使用。最后,设计科学合理的模仿步骤。为了提高英语语音水平、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双重需要,只有遵循循序渐进的科学模仿过程,才能增强模仿的有效性。经过多次示范指导和演练,学生掌握了模仿的方法和操作过程,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训练,将模仿变为英语学习的一种好习惯和手段。
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进行口语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稳步上升的过程,从听到说,从紧张到愉悦,从语音、语调不准确到较准确再至准确,从语言表达错误到少犯错再到正确,从呆板生硬到比较熟练再至脱口而出,从简单模仿到大胆创造再至综合运用。我始终把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作为重点,把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去处理业务工作中的涉外交际活动的能力作为最终目标,不断摸索,不断进取,从而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虞苏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
[4]桂诗春.跃马扬鞭学英语[j].大学英语,,(5).
[5]肖龙福.浅析我国中学英语教科书中的文化信息[j].国外外语教学,2024,(1).
[6]龙千红.电影与英语听说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24,(6).
[7]苗燕,高翔.语音模仿材料的分类及分级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
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 色彩构成学生心得篇四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论文
中职学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大批综合素质较高、综合职业能力较强的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应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而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极为有效的信息处理工具,其应用已经普及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且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也已经进入了学校教育的范围。这就意味着中职学校的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方能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笔者针对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这一问题,从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必要性及策略两方面作简要分析。
一、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必要性
相比较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中职学生的文化水平较低,并且对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远远低于普通高中的学生。尽管有的学生在初中学过一些关于计算机的知识,但是更多的是理论,其实际操作能力极为有限。面对这一问题,中职学校的教师务必认清学生的实际,从基础知识起步,切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将培养学生的计算应用能力放在首位。确保将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各种工作岗位的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提高其在社会就业中的优势。
毕竟在现代社会,计算机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工具,对人们工作及生活的影响极大。因此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以及技能,已成为人们适应社会需求、顺应社会发展的一个必备条件。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中职学生之后的就业之路,与其计算机应用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掌握了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无疑会为中职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可见,在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广大中职教师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二、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具体策略
1、通过教师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在注重理论教学时也不能忽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及提高。当然,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善于多进行操作演示,然后在演示过程中让学生认真学习,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相关的操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必定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如,教学“word”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些知识与名片设计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试着为自己设计一张极具个性的名片。当然,这需要教师的讲解及示范。教师可以当场一边为学生讲解,一边动手示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从而引导其规范地进行相关操作,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这一教学内容的同时,多种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如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创造力等等,其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2、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上文说到,中职学生无论是文化素质还是计算机水平,相对都较低,而且他们的水平良莠不齐。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务必针对学生的实际,根据其对计算机应用的兴趣、接受知识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来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教学。在此,笔者认为教师不能沿用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而应切实根据学生实际来制订教学计划。
对此,笔者认为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分层教学法。也就是根据学生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等等,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事可做,就避免了一刀切导致的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下的问题。利用这种方式,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之间形成帮扶关系,让高层次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低层次的学生,帮助其更快地掌握相关知识。这样,无论是什么层次的学生,其计算机应用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培养,并有所提高。
3、借助相关网络媒体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工作等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显然远远不够。因而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除了依靠课堂教学之外,还要拓展延伸到课外,通过如何从网络上查询相关资料的学习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所谓学以致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还应将其转化为技能。这就需要学生能通过计算机的应用来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及信息,这才算是真正具备了计算机应用能力。
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转化为技能,并注重实践运用。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培养及提高。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真正让中职学生逐渐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性、实用型人才,最终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为自己之后的就业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就中职学校而言,计算机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它对于即将走上就业之路的中职学生来说,其学习更是至关重要。因而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计算机应用的相关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运用技能,促使中职学生快速成长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专业人才。
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 色彩构成学生心得篇五
学生自主体育锻炼能力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结合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从注重体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多开展体育活动、展现学生的体育风采等三个方面,研究培养学生自主体育锻炼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体育;自主体育锻炼;能力培养;体育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的建立,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才会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同样如此。学生的体质、体能以及身体发育状态,往往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以及后续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多方面、多角度入手,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与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简要论述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能力。
一、注重体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想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首先要做的是转换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体育锻炼时,很少会把课堂上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往往只是跟随教师进行一下技能、技巧上的练习,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偏弱。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转变教学模式,将课堂上的时间尽量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独立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开展篮球教学时,没有用满堂灌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而是根据学生的体质、兴趣来进行合理分组,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比如,有的学生体质、体能较差,不适合篮球这种运动量很大的运动,尤其是女生对于这类运动的兴趣普遍较低。因此,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配以不同强度的训练。一般集中教学时间最多持续二十分钟,后二十五分钟则组织学生自己寻找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比如练习运球、传球、投篮等,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尝试组队进行对打。这样一节课下来,由于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学生自由的练习时间,学生对于篮球的兴趣基本处于中上水平。
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合作型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爱好,合理地进行分组。尤其是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让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比如,喜欢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的学生,可以组成一个六人兴趣小组;喜欢篮球的学生,可以组队进行对打及训练。例如,教完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之后,可以采取分组训练方式。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小组的组建,全班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的学习合作小组:一是小团体的学习兴趣小组,二是大团体的学习兴趣小组。小团体的学习兴趣小组,主要是两人或者四人的体育活动,比如羽毛球、乒乓球;大团体的学习兴趣小组,则是足球或者篮球类运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兴趣能够得到充分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
三、多开展体育活动,展现学生的体育风采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内、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也是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收获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一般来说,体育教师开展的体育活动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课内的竞技类体育活动,这种活动有很强的竞争性,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第二种是课外的拓展体育活动,这种活动一般是大型的较为正规的体育活动,竞争性由运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体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这种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水平。例如,在期中阶段,可以专门开展乒乓球班级竞赛,让体育委员进行整个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氛围十分热烈,竞赛进行很顺利。学生激烈角逐,前三名同学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又如,学校每年开一次运动会,这也是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根据自己的运动特长选择合适的竞赛项目。这能让学生很好地锻炼自己的体育能力和水平,并且获得更大的展现自我的平台。
四、结束语
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体育锻炼技能,更为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自主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学会将体育锻炼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体育教师可以从兴趣激发、教学活动组织方式、体育素养提升、活动开展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注重体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给予学生自主锻炼的时间与空间;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合作型的学习模式为活动开展方式;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收获成就感与满足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斌.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j].教育周刊,(02).
[2]周翌.高年级体育的有效教学与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研论坛,(11).
[3]缪书岳.体育活动课中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j].教学与管理,(06).
[4]宋志臣.浅析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4).
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 色彩构成学生心得篇六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充盈着想象,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感情朗读,激发想象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朗读,不仅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更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要用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朗读课文时,首先要求学生读准(要动手),其次要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接着要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情感基调),最后是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读境作为其中的最后一步,它强调了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使学生实现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最终达到入情入境地朗读。如我在教《小鹿的玫瑰花》这课时,就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小鹿的心情历程,由“开心dd难过dd又开心起来”,感受小鹿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好品质。在教学小鹿因为听到黄莺和微风的话后又开心起来时,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如果蝴蝶来到小鹿的玫瑰花前,会看到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小鹿听了蝴蝶的话,又会怎么说?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借助自己的生活、知识和体验等,发挥自己的想象,丰富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一来,让学生再读课文就更声情并茂了。
二、利用插图,启发想象
在语文教科书里常出现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看图作文等教学内容。我就巧借课文中的看图作文训练,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启发他们大胆想象,进行看图作文训练。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图上画了几个孩子在空地上踢足球,一旁坐着些观众在观看足球比赛。教学时,除了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我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从多个角度写场内的选手以及场外的观众。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有的同学说,守门员后边站着一个小男孩,他好像是候补的,一心想着快点儿让他上场,好显一显身手。还有的同学说,大个子叔叔面带微笑,看得津津有味。孩子们踢得太精彩了,也许引起了他对小时候踢球的美好回忆。话题一打开,同学们的想法就更多了。再让同学们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也就水到渠成了。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时无话可说。
三、用作文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写文章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此,作文最能激发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但令人头痛的是学生的作文往往是千篇 一律,毫无鲜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有三:其一,我们没有很好地引导他们把目光投向生活,生活处处皆佳作;其二,农村的学生阅读面窄,写作语言匮乏;其三,我们没有设计好的题目,留给他们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如,《二十年后的家乡》、《未来的......》、《假如我是科学家》......这样的题目对于爱好想象的学生来说真是如鱼得水,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了。像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抓住空白,丰富想象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我们应该抓住文章“疏可走马”处,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发挥想象,动动笔。例如:在三年级上册《小摄影师》一课,最后写到高尔基交代秘书“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小男孩到底有没有再来?作者没有写,故意留下想象的空间。我利用这一能够发挥想象的因素,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合理想象“小男孩到底有没有再来?如果来了,他会怎样拍照?”学生各抒己见。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像这样留有艺术空白的课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关键要看我们能否积极地挖掘,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
五、辅助激发,培养想象
教学应融会贯通,让音乐、美术制作等活动参与语文学习来培养想象力。如把一些课文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就促使学生通过想象把文字还原成图画。文画结合,画中有文,文中有画,引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一课时,让学生通过文本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文中作者描写的六个乡下人家独特的画面画下来。学生们兴致都很高昂。第二天,我就收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有“院落晚餐”图、“瓜藤攀檐”图、“鸡鸭觅食”图等。我们围绕着同学们自己绘制的插图,开始我们的课文学习。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积极的发言,各抒己见,在充分享受着乡下人家的独特风景。
再如,我在教学古诗《绝句》时,先让学生把古诗读透,然后让同学们一边在头脑里想象诗句里的画面,一边跟着音乐唱《绝句》这首歌,同学们兴致高涨,语文课还能唱歌?同学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和着音乐把诗唱出来。还蛮好听的!课堂效果出奇的好。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这个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多角度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们在想象中创造求新,展翅高飞吧!
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 色彩构成学生心得篇七
论文摘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国家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近几年来,随着普通高中的扩招,职业学校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学生学习成绩差的问题尤显突出。中职学校的“学差生”(即学习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大,其与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底下有重要关系。必须分析原因,对症下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劳动者。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职业技能;问题意识
在多年的中职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如何对待“学差生”,是一个教育思想问题。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尤其是“学差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教学过程是以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为中介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需要从研究“学差生”的学习心理入手,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中职学生
在多数人眼里,中职学生根本不具备好好学习的条件和素质,在中职学生身上下功夫,费力劳神,见不到效果。甚至有人认为中职学生“不可救药”,对他们重视不够,甚至放弃,致使不少中职学生对学习更加不感兴趣,失去了求学信心。而大量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只要采取符合教学规律的措施,教育得当,大多数中职学生是可以转变的,其中教育转化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应本着“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也没有先天的‘学差生’(生理原因除外)”的观念,在思想和实践中改变对中职学生的认识。
分析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改变中职学生的不良自我认识
“学差生”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因素,有家庭影响,有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也可能因教师做法不当等。归纳起来,“学差生”大致有以下几种状态:(1)“因为不会,就不爱学了”,这是“学差生”普遍的心理反映。(2)教师瞧不起他们,打击了他们的自尊心,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注意学习好的学生,对“学差生”很少理睬。(4)学生因父母离异,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厌学心理。
上述“学差生”的各种状态,反映出他们学习落后和失去学习兴趣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问题上:一是多数“学差生”由于有些知识点没及时学会,“坎儿没过去”,又遇到不止一个“坎儿”,学习赶不上进度,就放弃了。这是导致“学差生”学习落后的关键所在。二是少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自觉性不高,抱着混日子的态度,不好好听课,不复习,抄袭作业,学习成绩必然落后。
由于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能正确认识,这些学生普遍形成了不良的自我意识,对学习无信心,认为自己缺乏学习能力,“努力也学不好,还不如不学”,成为了他们放弃学习的借口。
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 色彩构成学生心得篇八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逐步提高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中职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首先不应使中职学生在精神上有压力。一般而言,中职学生心理多少都有些自卑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嫌弃思想,甚至对他们说些带有讽刺性的话语,就会使一些中职学生感到压力沉重,抬不起头,进而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教师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多给予关心,多给他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在课堂上,笔者注意经常让学生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浅显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即使答错了,也不轻易加以否定,而是引导他们逐步得出正确结果,再加以肯定。教师可经常进行一些基本知识小测验,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取得较满意的成绩,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一定的增强,并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成功的动力促进下,学生对学习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渴望去追求下一次成功,进而逐步增强学习自信心。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听讲,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因此,多给学生创造成功和发展的机会,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二)带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自主学习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个人或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不断提出问题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探索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善于挖掘素材,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究问题,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入。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过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求知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的内在动力。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教学就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教师对“学差生”要有感情,多与中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密切师生关系
关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转变中职学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证明:情感与认识相互影响,同时对非智力因素的其他方面,如动机、兴趣等都有密切关系。教师真诚地热爱学生,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使学生产生肯定的情感反应,使他们乐于接近教师,与教师讨论学习上的难点问题、谈自己的思想情况,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劝告。学生还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所学的学科上,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师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给予中职学生情感上的照顾和关怀,给他们尊重和信任。这样会有效地消除学生紧张、自卑或抵触的情绪,学生往往会因此认为“老师瞧得起我”或“老师眼里有我”而放弃不合作的态度,服从教师的管理和教育。有了这个基础,教师再针对学生学习上的薄弱环节给予耐心指导,就能帮助学生树立进步的信心,努力争取好成绩。
教师应满腔热忱地关心、爱护和帮助“学差生”,不要歧视他们。因为歧视容易使学生心怀不满,或“破罐破摔”,产生自卑感,不再努力求进步。教师不要总是强调学生的基础差,要多从自己的教学上找原因。为此,就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思想,研究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四)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笔者在教学中相应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适当降低教学要求由于中职学生认知基础水平低,笔者只要求他们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时机成熟时再逐渐提高教学要求。
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差,思维能力差,如教学节奏太快,他们跟不上。笔者在讲课时,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情、动态,发现问题,就适当调整节奏,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放慢讲课语速,多给学生留些理解时间。
注重教法的改变为适应当前职业学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的形势,笔者注意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对教材去粗取精,讲解时突出重点,时刻暴露自己真实的思维过程,教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考、分析,指导他们观察、归纳、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的方法。
(五)加强实践教学,培养专业技能
中职学生毕业后通常直接进入生产第一线或基层单位从事操作性、指令性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专业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就显得至关重要。
例如,对于会计专业而言,《会计模拟实习》、《计算技术》、《会计电算化》等无疑都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这些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把学生置于现实工作环境之中,使学生将所学理论转化为专业技能,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具体的会计工作打下基础。模拟实习要在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通过实习,学生应能掌握操作规程和技巧,提高会计技能。例如,在《会计模拟实习》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配”到出纳、会计、审核、采购等模拟岗位上,配合实际工作中典型的经济业务,辅导他们从建账到编制报表进行整个会计核算环节的实际操作。进而使学生学会并熟练掌握如何填制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如何进行登帐、对账、结账;如何编制财务报表等日常业务,以及了解如何办理纳税业务;如何办理工商和税务登记变更年审等基本常识。另外,在实习中每隔一段时间还应变换学生的“岗位”,以使学生熟悉各个环节的业务操作。这样,学生就业后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就能迅速适应会计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熟练地进行实际业务操作。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绝大多数中职学生都将能够在中职学校学得一技之长,养成学习的主动性,成为社会上具有一定技能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实现自身的价值。
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 色彩构成学生心得篇九
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而人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高的同时,人们对健康就会更加重视。但是现代人们经常熬夜,作息时间混乱,不愿意花时间去锻炼身体,这种不健康的生活作息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同时对人们的生命也是一种威胁。所以,人们在物质条件提高的同时,也应该对自己的健康加以重视,更需要用运动来保持自身的健康,但是体育锻炼不能盲目地进行,要多多学习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它为指导科学地进行锻炼。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体育能力;体育教学作用
体育教育是给学生讲解一些体育理论方面的相关知识,并给学生传授一些体育方面的技能和体育上存在的技术技巧。体育教育的任务就是使得学生对体育方面的技能能够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在把握体育技巧的基础上能够积极锻炼,有拼搏向上的竞赛精神。该篇文章讲述了体育能力的概念,学校应该对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加以重视,以及体育教育对体育能力培养的作用,并着重介绍了在体育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能力、自我锻炼方面的能力和理论知识教育的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具体作出以下论述。
1对体育能力的认知
1.1什么是体育能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在体育方面的技能就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技能知识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锻炼,这样学生在学校里或者是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进行自我锻炼,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锻炼,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1.2学校应该高度重视体育能力
学校体育方面不断地进行改革,人们也对在设置体育课程方面进行了多次探讨并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因为每所学校对体育的相关理论知识有着不同的认知,学校使用的教材也大都会受到教学大纲的制约,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体育能力的培养方式还不够完善,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相关学习中。
1.3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作用
能力是指一个人在成功地完成一项活动的时候呈现出的身体和心理相互统一的状态。将能力按照性质来区分,可以分成特殊能力和一般能力两个类别,而体育能力就类属于人的特殊能力。体育能力是将一个人具有的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体育方面的能力、在体育上存在的智慧、在体育上存在的技术和技能等方面的综合体。对学生进行体育能力培养,一般就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更加了解,产生对体育的兴趣,将锻炼变成一种习惯,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对体育进行理解,自己去感受体育的魅力所在,从一次次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式,提高学生能够进行独立锻炼的能力。学校可以通过系统地科学教学来提高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几个运动项目的要点,从而产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运动的习惯。学校对学生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体育锻炼。所以学校在开设体育课堂时,应该采用更加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并能积极地参与进去,还可以在学校设置专门的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等,培养学生的集体感和团队协作能力。体育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也应该认真进行备课,并可以将体育器材带到教室中,给学生讲解该项运动的发展史、运动要点和注意事项,必要时教师可以做出示范动作,从而发掘学生在体育上的潜力,使学生能够在德智体上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实现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路径
2.1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能力
在体育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在运动方面的能力,所谓的运动能力是指人们在有一定的体育方面理论知识、体育方面相关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可以参加多项运动的能力。学校要想将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好,就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但我国在体育教学方面常常存在的问题就是体育老师在课堂讲解的时候只注重相关体育理论知识,而忽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全面掌握体育运动的能力。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在课堂上讲解体育知识是育人的方法,给学生传授体育技术是育人的手段,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对体育教学的方式不断完善,并对体育教学的内容不断丰富,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课堂中找到几项自己喜欢的运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在运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2.2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方面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中,对学生体育上的教育大多学校都采用的是“注人式”,在体育课堂中大多都是教师不断地进行讲解,学生被迫接受,这种方式下教师主要起着主导作用,课堂上一般都会有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这就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各种研究表明,要想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第一件要做的就是必须得改变学生上课的气氛,学校应该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要彻底消除死气沉沉的气氛,将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渐弱化,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为学生提高自身的体育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要做的就是要注重对学生灵敏反应能力、学生身体各部位力量、学生的耐力以及学生的运动速度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并不是让学生重复一个动作重复的次数越多越好,相反,总是让学生重复一个运动动作会使得学生感到无聊与枯燥,从而大大降低学生对该项体育运动的兴趣,所以总是重复一个运动动作也并不见得有效果,还有可能对学生造成身体的损伤,甚至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阴影,给学生的`身心带来危害。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方面的能力。
2.3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教育
多年以来,体育教学一直在进行改革,改革的真正意图就是不断寻求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来增强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能够有正确的方法作为指导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地对体育运动有较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投身到体育锻炼之中,培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加强对学生体育理论的教育,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明白理论知识有多么重要,并给学生讲解体育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健康、未来的工作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功效有进一步地了解,并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运动对于人的一生的重大作用,从而调动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学校进行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给学生讲述如何正确地进行相关的锻炼,在各项运动中存在的注意事项,各项运动正确的锻炼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来制定科学的锻炼方法,从而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各项运动的技术和在运动中存在的技巧,并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3结语
人们在注重提高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应该对自己的健康加以重视,更需要用运动来保持自身的健康,但是体育锻炼不能盲目地进行,要多多学习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它为指导科学地进行锻炼。该篇文章讲述了体育能力的概念,学校应该对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加以重视,以及体育教育对体育能力培养的作用,并着重介绍了在体育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能力、自我锻炼方面的能力和理论知识教育的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在体育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在运动方面的能力,学校要想将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好,就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但我国在体育教学方面常常存在的问题就是体育老师在课堂讲解的时候只注重相关体育理论知识,而忽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全面掌握体育运动的能力,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总结经验,着重于培养学生运动方面的能力。其次,在体育教育中应该培养学生能够自我锻炼方面的能力,在传统的教育中,课堂中大多都是教师不断地进行讲解,学生被迫接受,这种方式下教师主要起着主导作用,课堂上一般都会有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这就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要想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就必须要改变学生上课的气氛,学校应该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要彻底消除死气沉沉的气氛,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为学生提高自身的体育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就是要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教育,使得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能够有正确的方法作为指导,从而可以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加强对学生体育理论的教育,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功效有进一步地了解,并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运动对于人的一生的重大作用,从而调动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熊景辉.终身体育视阈下长沙市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张旭生.中学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8):137-138.
[3]林瑾.试论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93-94.
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 色彩构成学生心得篇十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英语口头交际能力论文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国内市场逐步与国外市场接轨,企业的发展将需要更多的外语人才。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要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为目标,树牢社会需求思想,面对教育改革的急剧转型,切实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真正把有用的人才培养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履行好,把英语服务能力作为唯一的教育教学标准确立起来,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上,以改革的精神,强烈的使命意识,只争朝夕的劲头,敢做素质教育的弄潮儿,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达到就业要求水平。本文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英语基础较差的实际状况,对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为目的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教学改革新思路,通过克服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引入课外实践活动辅助教学的新机制,更新教学环境,多渠道改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经常化进行英语口语训练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教学方法的可行性较强,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对于正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英语教学是很好的催化剂。
关键词:中职教育;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教法探究
近年来,随着国内、国外市场的相互融合,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流通领域的经营扩展,英语作为车站、机场、码头和大型购物、娱乐中心的第二语言,涉及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高速、高铁,城市街道、著名建筑等等一系列设施的标志标识也增加英语的使用密度。在商贸旅游、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英语与汉语成双入对地应用于各种交际之中,中等职业学校肩负为社会提供英语人才的重任,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传统英语教学中难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不良倾向,因材施教,注重口语训练,才能大幅度地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水平。
一、目前职校不利于英语口语教学水平提高的各种矛盾
(一) 传统英语教学仍为主流,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仍然沿袭普通中学英语教学模式,英语口语教学没有真正的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教育教学改革仅存在口头层面,没有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无论是教材内容,课程安排还是教学环节、教学目标的设置都是围绕阶段考试进行的,没有围绕人才培养战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创新和改革的潜力很大。一方面老师讲,学生听,从单词、句子、语法开始,进行课堂教学要求的听、说、读、写训练,老师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被动地学习课文里要求认识、读熟的单词句子等;另一方面学校没有安排具体的实践活动场所,学生没有实践训练的机会,只有认识读熟课本的句子和单词、短语,对实际应用状况下的英语口语语感和发音轻重没有体验和掌握。教学效果较为明显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能力的需要。
(二) 课堂教学为主流,实践活动难得利用
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要贯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全过程,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口语教学还主要保留在课堂教学内完成,口语能力培训效果甚微;首先,教材内容与学生毕业流向所需要的口语能力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异;课堂教学所完成的礼貌问候、询问和使用口语,在实践中具体使用表现在语感不强,听力效果差。其次,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对话应用练习和讨论练习,师生互动机会很少。第三,教学目标主要以学生的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要求设置,教学和学习过程也围绕考试进行,忽视了英语口语实用训练的必要性。
(三) 笔试教学为主流,口语能力训练较少
以英语考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使师生对口语能力训练产生较为淡漠的心理,使英语口语教学和学习处于应付状态,没有升学要求的考试,实际上就成了工作目标刚性不强的要求,加上学生对今后就业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不明确,教师对学生今后就业的态度不积极等,造成了英语口语教学的虚拟化。这样,就无法实现教学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服务的目的,学校教育教学严重与市场需求脱节,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打折扣,主动参加实践活动进行练习的主观能动性不高。
二、提高英语口语职业能力教育质量的方法措施
(一) 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念应运而生,很大程度上确定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校教育要围绕社会需要为学生量身制作教材、教法和考评体系,就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口语培养能力来说,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和考评机制要形成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以学生就业的职业需求为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增加学生的对外交流机会,在教学计划安排上,适当增加实践课的比例,使学生主动学,自己学,积极苦练就业本领。
(二) 创设学生有效进行口语表达的环境氛围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围绕英语口语表达的教学目标,学校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到车站、码头、机场、宾馆、购物中心、旅游景点等就业场所,与企业联合开展职业能力实际培训,让学生有可能尽量接触外宾和游客,从实际应用中发现英语口语运用时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明确下一步学习的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需求意识,使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训练环境更加接近工作和生活,有较强的真实感,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就课堂教学结构来讲,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普通中学的教学目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升学率,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相关的就业人才。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普通中学式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改革,首先教学目的的确定要围绕学生就业的流向需求而定,围绕学生就业过程中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设计教学环节,做到课内学习和课外训练有机的联系,把口语表达技能作为重中之重,确立符合学生就业需要的教学程序。
(四) 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要通过课堂教学尽快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显然非常困难,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因此,要想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必须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在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首先通过虚拟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口语水平,可以利用聊天、微信聊天等同外国朋友交流,练习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体验语感,练习交流。其次,通过实践学习环境,逐步掌握语音、强调和语气情感。学生可以分组也可以独自到车站、景点、宾馆、机场等实习场所,根据学习进度,开始阶段训练,凭借实际感受,强化印象,增加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五) 强化语感和语言情感训练
注重实用教学学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把标准英语发音和工作专业用语发音,有效地结合起来,具体安排教学内容,适当编写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辅助教材,确保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音标,做到发音正确,熟悉音节划分以及相关的口语技能,切实做到教学为就业服务。
三、结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增加了英语口语人才的市场需求空间,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口语教学和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责任,任重而道远,因此,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在英语教学方面,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的教学,要立足改革,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己任,拓宽渠道,统筹安排,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瑞芳.新时期培养中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群文天地,,24:169.
[2] 林春燕.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探究[j].新经济,,18:35-36.
[3] 李晓梅.拓展学习空间讲究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34:19-20.
[4] 朱雁羚.培养中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研究[j].才智,,16:323-324.
[5] 关霜红.中职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j].海外英语,,08:62-64.
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 色彩构成学生心得篇十一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语言还原为交际工具并进行交流。交际作为语言的基本功能其过程体现为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即所谓的“听”与“说”,两者相辅相成。近些年国家对于高职高专的投入不断加大,同时也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对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那么高职高专教学体系中英语教学也应该符合这样的要求,突出语言教学的时代性特点并强化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即听说能力的培养。根据作者获取的就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来看,在英语相关岗位上毕业生英语听力及口语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在就业、择业和职务升迁等方面的竞争力的高低。由此,学生听说能力的提升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尝试着从课堂教学、校内活动、校外资源三方面进行探讨,根据高职高专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提出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课堂教学
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是课堂,由此课堂教学和活动组织成为了学生听说能力提升的关键。纵观当下高职高专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个具有共性的问题:首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仍旧普遍应用于听说课堂,学生对于表达法的实际应用和操练相对较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也相对匮乏;其次,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相对本科院校学生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最后,多数听说教程编写年代久远、知识呈现缺乏实用性,由此也就无法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因此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和听说课程教学中,我们必须对课堂组织、教学手段和教学材料三方面做出革新和改良以适应新时期听说教学要求。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听说课堂氛围并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听说课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呈现视听材料,以更直观的方式介绍语言表达在具体情景中的应用,相比传统的纸质材料视听素材在趣味性、时效性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除此之外,高职高专的英语听说教学也要注意加强跨文化教学。中西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差异可以对交流交际的内容和过程造成理解和沟通上的障碍,所以在听说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二、校内活动
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不能单纯依靠课堂教学。目前的高职高专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资源都非常的有限,要想实现语言教学的“小班化”难度是相当大的。由此,对于高度依赖模拟和操练、实践性非常强的听说课程来讲,大课堂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英语听说技能训练的要求,所以课外语言活动的积极开展以及校内资源的充分调动对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升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不仅给给学生提供了全面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了他们的语言学习兴趣同时也通过具体的操作锤炼了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交流交际能力。当然,课外英语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和规划,设置的活动要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语言水平,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英语活动。针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锻炼和提升,笔者认为可行的校内课外英语活动有:定期开展各项听说竞赛、长期设立英语沙龙、英语角等交流平台。英语辩论赛、英语演讲赛、英语短剧演出等活动的定期开展可以很好地调动参与者的语言学习兴趣,并在准备和竞赛的过程中提升语言的感觉和应用能力。同时,英语角和英语沙龙也是最普遍和最具有学生基础的语言学习“第二课堂”形式。通过访谈、讲座、对话、游戏等方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达到相当高的高度,在这些轻松的氛围中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本质属性得以还原,同时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强化。
同时高职高专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实验实训基地来切实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本院规模较大的英语实训中心为“英语村”,是英语仿真学习小社区,主要通过餐饮服务、旅游介绍、海关通关、公司商务往来业务交流、酒店住宿服务、公司面试和超市购物七个主题,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环境和氛围中学习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语言情感、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英语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提高同步进行,还大大提高了一体化教室的使用率,扎实推进实践技能教学,加强课外实践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
三、校外资源
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样也不能忽视校外资源的利用。众所周知,高职高专办学特点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注重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英语听说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外的实践基地。利用实习实训的时间走出校门到生产工作的第一线去体验、感受并亲自参与各种语言交流交际活动对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听说的课堂教学使用的教材具有普遍性、一般化的特点,然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表达和应用的侧重点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通过到生产第一线的观摩和实践,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语言技能要求会有更清楚的认知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除了学校实验实训基地的实践实习活动也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涉外活动。以笔者学校所在地嘉兴为例,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促成了其与外资外商的紧密联系,由此各类类似展销会、商务论坛等涉外的商务活动频繁开展。学生以接待员的身份参与到这类涉外活动通过与外商的交流既开阔了视野也锻炼的自身的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宝建东.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 疯狂英语:教师版.( 6):21-22
2.李庆新 李莉. 听说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2024(4):137-138
3.赵云清.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j].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5):103-104
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 色彩构成学生心得篇十二
初中物理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策略论文
一、注重兴趣培养,鼓励学生探究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堂中总表现得死气沉沉,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能很好地完成。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学不懂,而是学生不愿意学,即学生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很关键的。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首先,要创设以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在“光的色彩、颜色”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关闭教室的门窗并拉上窗帘后问学生:“如果你们要看见我怎么办?”有的学生就拿出了电筒照射,教师接着追问:“电筒会发光,还有什么会发光?”学生列举了大量生活中能发光的物体后,教师问:“我们如何给正在发光的物体进行定义?”从而引入光源概念,再根据学生所列举的光源来进行分类。其次,要注重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色光的混合”的学习中,教师以问题“将红、绿、蓝中任意两种色光射到白纸上,相互重叠的区域是什么颜色”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后总结三原色知识点。
二、注重方法引导,引导学生探究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不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很多学生都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愿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还要通过创设探究氛围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在“动能”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能的概念并理解动能的大小与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大小有关的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并提出问题:“同一个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时,滚到斜面下端时的速度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将不同质量的小球从相同的高度滚下时,将小纸盒推动的距离又有什么不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动能概念。在“重力势能”的探究中,既然学生理解了动能的概念,那么如果物体被举高后落下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借助对动能的探究而引导学生围绕物体的质量、高度等因素进行猜想,然后再用实验验证,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实验,从实验到结论的探究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采用“猜想—验证”的方法来进行探究,通过猜想进行假设,借助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假设,从而获得知识。
三、加强师生互动,合作参与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探究的引导者,只有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形成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从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的长度,才可从杠杆上的刻度值直接读出。接着提出问题:“实验器材中一个钩码的质量是多少克?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课本记录实验数值的表格中力和力臂的单位是什么?”引导学生探究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教师以精讲方式对公式中涉及的物理量进行解释,再以生活中简单的杠杆来引导学生对该公式进行理解。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探究结果,同时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涉及的重点和难点以精讲释疑方式进行引导。
四、联系生活应用,动手实践探究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也将最终应用于生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构建起物理知识后,教师还要注重以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用物理知识。如在学习了“家庭电路”后,让学生收集测电笔等电工用具对家庭电路进行检修;学习“照相机”时,开展“照相机模型”制作。在这个过程中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可采用竞赛或作品展等方式进行。其次,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如激光笔可以作为光学实验的光源;老花眼镜可以作为凸透镜,近视眼镜可以作为凹透镜等。当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中涉及的知识进行分析,在遇到问题时积极思考,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思考,如磨菜刀时为什么要不断浇水?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当物理学习和生活成为一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就有了基础。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住“科学探究能力”这一核心,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给予学生方法的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中,结合生活中的应用去探究,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在自主参与探究过程中构建知识,提高探究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 色彩构成学生心得篇十三
摘要:本文从分析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提高的因素入手,提出了培养高职学生口语能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因素;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国际化趋势,中外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我国得到了持续发展,为高职毕业生涉外就业创造了愈来愈多的机会。这对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许多毕业生学习了多年英语,具备了较强的阅读能力,积累了较大的词汇量,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成绩也不错,但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却常感到力不从心,无法与外宾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此,提高学生的口语实际运用能力已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影响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因素
要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就要分析影响学生口语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口语能力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教师的口语能力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如部分教师的口语能力不强,不能自如地进行口语交际,无法胜任课堂交际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同时,教师授课任务繁重,在职进修培训较少,口语水平的提高很难有质的飞跃。
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口语的重要性,仍然把学生能否通过有关考试看成是语言学习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这种理念导致教师对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忽视,在课堂上很少有时间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使学生失去了宝贵的语言交际的机会。
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较为单一,仍是“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读,学生跟。只是一味强调语言点的教学,不重视口语教学,忽视语言的交际性,除基本的课堂用语外,教师使用口语交际的空间范围不大,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讲英语的氛围。
学生的口语基础由于高职学生生源的多样化,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出现了群体差异。比如,普通高中学生基础较好,语法知识、读写能力有一定优势,但他们习惯了以听讲、记笔记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应更为灵活的以开口说为主的方式;对口升学的学生学过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英语知识,有一定的知识面,但基础不太牢固,更不用说口头表达能力了。总之,学生是为通过中考、高考而学英语,注重的是笔头训练,缺乏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忽视了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进入职业院校后,相当多的学生仍旧遵循中学时养成的学习习惯,死啃语法,没有对口语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
学生的学习心理口语的主动性、交际性、公开性、灵活性给学生形成了心理上的压力。中国学生大多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害怕讲得不好有损面子而不敢开口。在课堂上,教师要花很多时间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经过鼓励,学生才慢慢思考,小心谨慎地讲出一个句子。这样一来耽误了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师便不再对学生进行鼓励训练。久而久之,产生恶性循环,越不开口讲就越不会讲,越不会讲就越怕开口讲,使学生形成心理上的障碍。
语言环境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能力往往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者常常是在不经意中受到良好的语言熏陶,从而培养出较好的语感和语言习惯。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很多高职院校尚未建立完备的外语环境,以致许多学生走出英语课堂,就很少有进行口语练习的实践机会,自然也难以培养自觉说英语的习惯。
测试手段测试手段往往是学习的指挥棒。到目前为止,高职英语水平测试主要采用笔试(含部分听力),而口语考试一直没有组织。这从客观上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对口语的重视程度以及在口语训练上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主要策略
针对上述影响口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只有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强其口语交际能力各高职院校领导要把教师的在职教育提到一个新高度来认识,大力支持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制定英语教师进修、轮修计划,确保教师的知识更新、观念更新。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研室可以定期组织“英语沙龙”,加强全校英语教师的口语训练,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聘请外教对英语教师进行定期的口语培训,使其口语交际能力增强,适应教学的要求。英语教师也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口语训练,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确保全英的、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专业水平提高了,口头交际能力增强了,这一切都有助于他们全面进行课堂英语的口语训练。全英教学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是在上英语课,不要说汉语。教师在讲授时说到学生听不懂的词语或短语可以写在黑板上,用简单的英语来释义,但不要说出汉语意思,给学生营造一定的语言环境,“逼”着他们开口说英语。同时,教师要加强研究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让教师的“教”成为一种引导,而学生的“学”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使课堂成为以学生为主,运用口语交流的活跃的学习场所,从而形成互动的教学模式。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思考。同时,教师的提问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运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的机会,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进入语言的运用过程。在词汇、语法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教师讲解、学生造句的方式进行训练和检验;在对话学习中,可以采取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的方式;在课文学习中,可以采取教师讲解后让学生进行复述的办法。教师也可就课文内容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开展讨论练习初期,教师不必苛求学生语句表达得准确无误,关键是让学生张口讲英语,鼓起用英语发言的勇气,并养成习惯。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英语教师要使学生明白英语是一门语言交际工具,学英语不是单纯学语法而是要使用它来进行交流。要学会说,不要顾及语法是否正确,只要让别人听懂就行,多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比如,上课时可抽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进行班级报告,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胆量,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水平。另外,还要对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对基础较好和较差的学生平等对待,特别对内向、腼腆的学生要多予鼓励和关心,使其克服紧张、羞怯的心理障碍及对母语的依赖性。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请外教给学生上口语课,使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信心大增,兴趣大大提高,这样其口语交际能力就会水到渠成地上一个新台阶。
学校、教师、学生齐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除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外,还应大力改善课外的语言学习环境。电教中心和计算机中心的开设是外语教学的两大辅助手段。电教中心可以提供内容丰富、语音纯正的英语磁带、光盘、录像带等音像材料;计算机中心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真实的语言环境,身临其境,潜移默化,带着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学英语。这样,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英语,而且也是用于交际和工作的英语,使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另外,高职院校还可开通英语调频广播,在规定的时段播放外语节目,开播闭路电视,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也是改善高职院校整体外语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成立英语角,每周组织一次活动,每次都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每次活动可由口语较好的学生组织,也可有2~3名英语教师参加辅导。还可由学校组织开展诸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大赛等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自己也可发起“宿舍英语日”活动,舍友之间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掀起说英语的热潮。
改革测试手段,强化口语培养不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本人,对全国或者省、市组织的统一考试都十分重视。可能是限于条件,口语测试一直没有。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组织研究,就高职高专英语口语能力测试的标准、方式及内容等有关事项制定方案并尽快落实。
总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学时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高职院校的英语口语教学也应在这一教学目的指导下,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采用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gillian brown,george ng the spoken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王艳.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策略能力[j].外语界,20xx,(3).
[3]舒丹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2).
[4]周建惠.关于高职英语教学中口语“课课练”的尝试[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xx,(4).
[5]张兵兵,吴国权.“大学英语”之心理学解析[j].大学英语,20x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