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总结篇一
各地高度重视今年的就业援助月活动,按照统一要求,深入基层摸查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和就业需求,确定援助对象,宣传政策、落实援助措施、进行跟踪帮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活动期间,全国共走访71万余户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登记认定56.8万多名未就业困难人员;组织1万多场专场招聘会;帮助39万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帮助66.6万多就业困难人员享受了政策;认定近2.5万户零就业家庭;帮助2.2万余户零就业家庭中2.5万多人实现就业。
各地在认真做好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组织专场招聘会、实施岗位援助等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援助活动,加强就业援助精细化、长效化等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方面的建设。主要做法有:
(一)创新宣传模式,强化宣传力度。
各地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种新闻媒体在就业宣传中的作用,大力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同时积极采用新手段、新方式,加强与援助对象的联系。
山东省东营等市将寄发贺卡与宣传政策相结合,根据援助月活动正值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的特点,把政策宣传寓于祝福贺岁之中。按照困难群体的不同需求,分别设计印制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零就业家庭援助政策、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自主创业扶持政策、求职登记指南”六种明信片,并在上面注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系方式、劳动监察举报电话等相关事项,在春节期间寄发就业困难对象及求职者手中。
湖南省长沙、株洲、常德、衡阳等市专门组织召开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零就业家庭成员、“4050”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对就业援助月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援助月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收集就业困难群体对援助月活动的看法和要求,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此外,各地还充分利用短信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山西省晋城市利用手机短信的形式发布消息9万余条,使当地招聘单位和各类求职者都能广泛了解到就业援助月活动的主题和目的`,了解援助月期间各项主要招聘活动,即吸引招聘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又吸纳就业困难群体能够有针对性的参加招聘活动。河南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当地移动公司合作共建“12580就业直通车”,搭建了全天候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即时有效的就业服务。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各地针对长期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较低的实际问题,始终把提高职业技能作为实现再就业的“催化剂”来抓,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
一是开展针对性培训。如湖南省制定培训计划,落实专项资金,建立责任制度,组织有培训意愿的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根据用工单位需求,组织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努力做到促进就业与稳定就业相互依托,素质就业与开发岗位同时并举。
二是开展短期灵活培训。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就业训练中心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援助月活动期间增设了深受下岗失业人员欢迎的面点制作、电焊专业培训班。山东省泰安市分别就十字绣、缝纫、食品加工等简单易学、受益高、见效快的小技能进行了综合培训,并结合培训学员的所学专业,及时为他们联系就业岗位。
三是开展创业培训。山东省菏泽市结合就业困难人员的特点,确立培训项目,设置培训专业,上门组织报名,为每一名有创业愿意的就业困难人员广泛征集创业项目,通过落实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场地安排、后续扶持等服务,帮助其成功创业。
(三)注重个性化帮扶,提供精细化服务。
各地按照就业援助精细化的要求,加大了对援助对象提供个性化帮扶的力度。
北京市丰台区开展“三进六送”活动。对每位就业援助对象家庭入户三次,即:“一进摸底,二进援助,三进跟踪”; 为每位援助对象提供“六个一”个性化服务,即:对每个援助对象进行一次职业规划,制定一份个性化援助计划,签订一份服务协议,进行一次个体职业指导,至少提供一个就业岗位,赠送一次免费技能培训,全力帮助援助对象实现就业。
上海针对援助对象的不同特点以及共同需求,注重就业岗位和援助服务的针对性。黄浦区将新退工的世博服务人员,特别是其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列入了重点服务对象,通过政策扶持和多方奔走来拓展他们在后世博时期的就业渠道。卢湾区针对贫困家庭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制作发放“就业服务台历”,开辟站应届生就业导航,向其推介“青年就业绿色通道”、实习岗位推荐、职业培训等就业政策和服务措施。
广东省广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行就业援助社工辅导与就业服务志愿者服务项目,重点对“涉亚”志愿者,特别是单亲、低保失业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四专”就业援助服务,即专人就业指导、专人岗位配送、专人动态跟踪、专项就业补贴,引导失业人员正确把握当前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应聘技巧,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加强跟踪服务,建立长效化管理。
在今年的援助月活动中,各地纷纷加强了对援助对象的跟踪服务,基本实现了长效管理。
辽宁省抚顺市建立了《就业援助跟踪走访制度》,对已经接受就业援助的人员进行跟踪基本情况问询,前期为每个月问询一次,情况基本稳定的一个季度问询一次。通过跟踪走访全面了解和掌握接受就业援助人员在享受就业援助后的基本状况,全面记录就业援助过程,全面跟踪援助者被援助后一年内的基本状况,把发现的一些问题记录在案,逐一解决,并探究新的工作方法。
江苏省无锡市对就业困难较大的援助对象和在援助月活动中已经实现就业的援助对象均指定专人负责,分类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沟通联系,动态掌握援助对象就业状况的变化,确保其尽早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对生活、就业非常困难的失业人员建立了跟踪服务制度,变“集中援助”为“常期援助”。对这次“就业援助月”活动中未能实现就业的困难就业对象,将实施 “一对一跟踪帮扶”,进一步做好台帐管理,对其就业愿望、要求进行分类登记,一旦有合适岗位及时联系,确保第一时间帮其解决就业。
重庆市对活动期间难以直接解决就业困难的援助对象,针对其实际困难,量身定制援助计划,帮助他们在后续就业服务活动中实现就业。对已经就业的,特别是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援助对象,积极开展“回访本人、回访家庭、回访单位”的“三回访”活动,跟踪了解其就业状况,及时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提高就业稳定性。对在回访中发现再次失业的,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做到“随时出现、随时帮扶”,确保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在1个月实现就业。
陕西省榆林市在对辖区内各类就业困难人员逐户进行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各区(县)、街道、社区的专项基础台账,完善专项统计制度,同时开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计算机管理应用子系统,及时将就业困难人员有关信息录入系统,建立实名制信息库,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做到了家庭情况清、就业要求清、培训愿望清、身体状况清。
(五)探索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制度建设。
积极探索建立就业援助工作绩效考核制度,也是今年就业援助工作的一个亮点。
浙江省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乡镇(街道)、县(市、区)活动,加强对乡镇(街道)的考核力度,把就业援助工作作为充分就业乡镇(街道)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督查就业援助月开展情况,并将就业援助活动月开展效果纳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绩效考核中,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加强对就业援助工作的综合评估,鼓励争先创优,进一步推动援助活动向纵深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出台了《柳州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办法》,规范了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就业援助等工作流程;桂林市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制定了《桂林市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规范运作考核标准》,完善了就业援助工作绩效考核机制,促进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开展就业援助工作的积极性,使就业援助工作有了更新的发展。
宁夏结合自治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有关文件精神,对全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国家级、自治区级星级示范社区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工作制度,并以此为抓手,逐步探索建立就业援助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对就业援助工作进行综合评估,鼓励先进,带动后进,使就业援助工作有更新的发展。
(六)加强部门合作,促进残疾人就业
针对残疾失业人员这一特殊就业困难人群,各地加大与残联的合作,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促进残疾人就业。
天津市将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为残疾人开展政策咨询,推荐具体项目,提供资金、场地扶持。在就业援助月期间,共帮助31名残疾人享受专项扶持政策,残联为其中6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了残疾人自主创业补贴。
贵州省开展了“公益岗位助残就业”活动,发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作用,通过重点开发社区服务业和社区残疾人事务工作等适合于残疾人就业的专项公益岗位,帮助一户多残、零就业残疾家庭和重残无业等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实现就业,及时落实岗位补贴政策,提高了企业接受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
西藏在活动期间,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积极与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协调,加强了对残疾人就业情况和家庭状况的摸底调查和就业后扶持政策的落实。在掌握残疾人就业技能和愿望等基本情况后,通过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向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提供推荐等就业服务,帮助残疾人尽快实现就业,并积极落实了残疾人就业的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同时还开展了残疾人就业后的走访慰问活动,到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了解残疾人就业后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总结篇二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20xx]339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于20xx年1月组织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各地高度重视今年的就业援助月活动,按照统一要求,深入基层摸查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和就业需求,确定援助对象,宣传政策、落实援助措施、进行跟踪帮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活动期间,全国共走访71万余户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登记认定56.8万多名未就业困难人员;组织1万多场专场招聘会;帮助39万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帮助66.6万多就业困难人员享受了政策;认定近2.5万户零就业家庭;帮助2.2万余户零就业家庭中2.5万多人实现就业。
各地在认真做好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组织专场招聘会、实施岗位援助等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援助活动,加强就业援助精细化、长效化等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方面的建设。主要做法有:
(一)创新宣传模式,强化宣传力度。
各地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种新闻媒体在就业宣传中的作用,大力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同时积极采用新手段、新方式,加强与援助对象的联系。
山东省东营等市将寄发贺卡与宣传政策相结合,根据援助月活动正值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的特点,把政策宣传寓于祝福贺岁之中。按照困难群体的不同需求,分别设计印制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零就业家庭援助政策、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自主创业扶持政策、求职登记指南”六种明信片,并在上面注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系方式、劳动监察举报电话等相关事项,在春节期间寄发就业困难对象及求职者手中。
湖南省长沙、株洲、常德、衡阳等市专门组织召开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零就业家庭成员、“4050”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对就业援助月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援助月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收集就业困难群体对援助月活动的看法和要求,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此外,各地还充分利用短信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山西省晋城市利用手机短信的形式发布消息9万余条,使当地招聘单位和各类求职者都能广泛了解到就业援助月活动的主题和目的`,了解援助月期间各项主要招聘活动,即吸引招聘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又吸纳就业困难群体能够有针对性的参加招聘活动。河南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当地移动公司合作共建“12580就业直通车”,搭建了全天候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即时有效的就业服务。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各地针对长期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较低的实际问题,始终把提高职业技能作为实现再就业的“催化剂”来抓,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
一是开展针对性培训。如湖南省制定培训计划,落实专项资金,建立责任制度,组织有培训意愿的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根据用工单位需求,组织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努力做到促进就业与稳定就业相互依托,素质就业与开发岗位同时并举。
二是开展短期灵活培训。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就业训练中心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援助月活动期间增设了深受下岗失业人员欢迎的面点制作、电焊专业培训班。山东省泰安市分别就十字绣、缝纫、食品加工等简单易学、受益高、见效快的小技能进行了综合培训,并结合培训学员的所学专业,及时为他们联系就业岗位。
三是开展创业培训。山东省菏泽市结合就业困难人员的特点,确立培训项目,设置培训专业,上门组织报名,为每一名有创业愿意的就业困难人员广泛征集创业项目,通过落实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场地安排、后续扶持等服务,帮助其成功创业。
(三)注重个性化帮扶,提供精细化服务。
各地按照就业援助精细化的要求,加大了对援助对象提供个性化帮扶的力度。
北京市丰台区开展“三进六送”活动。对每位就业援助对象家庭入户三次,即:“一进摸底,二进援助,三进跟踪”; 为每位援助对象提供“六个一”个性化服务,即:对每个援助对象进行一次职业规划,制定一份个性化援助计划,签订一份服务协议,进行一次个体职业指导,至少提供一个就业岗位,赠送一次免费技能培训,全力帮助援助对象实现就业。
上海针对援助对象的不同特点以及共同需求,注重就业岗位和援助服务的针对性。黄浦区将新退工的世博服务人员,特别是其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列入了重点服务对象,通过政策扶持和多方奔走来拓展他们在后世博时期的就业渠道。卢湾区针对贫困家庭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制作发放“就业服务台历”,开辟站应届生就业导航,向其推介“青年就业绿色通道”、实习岗位推荐、职业培训等就业政策和服务措施。
广东省广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行就业援助社工辅导与就业服务志愿者服务项目,重点对“涉亚”志愿者,特别是单亲、低保失业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四专”就业援助服务,即专人就业指导、专人岗位配送、专人动态跟踪、专项就业补贴,引导失业人员正确把握当前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应聘技巧,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加强跟踪服务,建立长效化管理。
在今年的援助月活动中,各地纷纷加强了对援助对象的跟踪服务,基本实现了长效管理。
辽宁省抚顺市建立了《就业援助跟踪走访制度》,对已经接受就业援助的人员进行跟踪基本情况问询,前期为每个月问询一次,情况基本稳定的一个季度问询一次。通过跟踪走访全面了解和掌握接受就业援助人员在享受就业援助后的基本状况,全面记录就业援助过程,全面跟踪援助者被援助后一年内的基本状况,把发现的一些问题记录在案,逐一解决,并探究新的工作方法。
江苏省无锡市对就业困难较大的援助对象和在援助月活动中已经实现就业的援助对象均指定专人负责,分类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沟通联系,动态掌握援助对象就业状况的变化,确保其尽早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对生活、就业非常困难的失业人员建立了跟踪服务制度,变“集中援助”为“常期援助”。对这次“就业援助月”活动中未能实现就业的困难就业对象,将实施 “一对一跟踪帮扶”,进一步做好台帐管理,对其就业愿望、要求进行分类登记,一旦有合适岗位及时联系,确保第一时间帮其解决就业。
重庆市对活动期间难以直接解决就业困难的援助对象,针对其实际困难,量身定制援助计划,帮助他们在后续就业服务活动中实现就业。对已经就业的,特别是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援助对象,积极开展“回访本人、回访家庭、回访单位”的“三回访”活动,跟踪了解其就业状况,及时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提高就业稳定性。对在回访中发现再次失业的,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做到“随时出现、随时帮扶”,确保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在1个月实现就业。
陕西省榆林市在对辖区内各类就业困难人员逐户进行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各区(县)、街道、社区的专项基础台账,完善专项统计制度,同时开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计算机管理应用子系统,及时将就业困难人员有关信息录入系统,建立实名制信息库,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做到了家庭情况清、就业要求清、培训愿望清、身体状况清。
(五)探索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制度建设。
积极探索建立就业援助工作绩效考核制度,也是今年就业援助工作的一个亮点。
浙江省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乡镇(街道)、县(市、区)活动,加强对乡镇(街道)的考核力度,把就业援助工作作为充分就业乡镇(街道)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督查就业援助月开展情况,并将就业援助活动月开展效果纳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绩效考核中,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加强对就业援助工作的综合评估,鼓励争先创优,进一步推动援助活动向纵深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出台了《柳州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办法》,规范了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就业援助等工作流程;桂林市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制定了《桂林市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规范运作考核标准》,完善了就业援助工作绩效考核机制,促进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开展就业援助工作的积极性,使就业援助工作有了更新的发展。
宁夏结合自治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有关文件精神,对全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国家级、自治区级星级示范社区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工作制度,并以此为抓手,逐步探索建立就业援助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对就业援助工作进行综合评估,鼓励先进,带动后进,使就业援助工作有更新的发展。
(六)加强部门合作,促进残疾人就业
针对残疾失业人员这一特殊就业困难人群,各地加大与残联的合作,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促进残疾人就业。
天津市将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为残疾人开展政策咨询,推荐具体项目,提供资金、场地扶持。在就业援助月期间,共帮助31名残疾人享受专项扶持政策,残联为其中6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了残疾人自主创业补贴。
贵州省开展了“公益岗位助残就业”活动,发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作用,通过重点开发社区服务业和社区残疾人事务工作等适合于残疾人就业的专项公益岗位,帮助一户多残、零就业残疾家庭和重残无业等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实现就业,及时落实岗位补贴政策,提高了企业接受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
西藏在活动期间,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积极与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协调,加强了对残疾人就业情况和家庭状况的摸底调查和就业后扶持政策的落实。在掌握残疾人就业技能和愿望等基本情况后,通过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向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提供推荐等就业服务,帮助残疾人尽快实现就业,并积极落实了残疾人就业的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同时还开展了残疾人就业后的走访慰问活动,到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了解残疾人就业后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总结篇三
按照省人社厅和省残联下发的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的通知精神,扶余市人社局、扶余市残联、扶余市就业服务局认真落实《通知》要求,积极开展了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从20xx年1月上旬开始到2月下旬结束,具体按照开展政策宣传、深入走访登记、市市岗位援助、落实扶持政策、强化跟踪问效几个阶段开展活动,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活动月期间,市、乡社区两级就业服务平台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800户,登记认定未就业困难人员472人,其中,残疾就业困难人员71人,低保家庭成员122人。帮助37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其中,残疾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9人,低保家庭成员73人。帮助402名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认定零就业家庭29户,帮助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29户,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36人,辖区内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享受扶持政策的企业18户,企业招用的登记认定的困难人员283人。
1、领导重视,认真部署
为了使活动月的活动有序开展,专门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了活动的指导思想、援助对象、工作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成立了有市人社局、市残联、市就业服务局主要领导参加的就业援助月活动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社区社会保障所所长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为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市人社局、就业服务局联合各社区,加大就业援助的宣传力度,利用人力资源市场的电子显示屏,社区的信息栏,在车站广场设宣传台,散发宣传册宣传单,开展就业援助宣传日活动等各种形式宣传就业扶持政策,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让群众看到政府关心弱势群体,关心就在身边,让群众乐意接受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转移就业等就业援助服务。1月27日,市人社局、就业服务开展了20xx年就业援助月宣传日活动,在客运站、车站广场,开展了送信息、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活动,近千名过往群众参与,解答群众政策咨询近百人,发放宣传册5千多册,发放宣传单8千多张。
3、齐抓共管、协同作战。
把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作为目前人社系统、残疾人联合会、社区等相关部门共同重点抓好的重点工作,并将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协同作战。共同开展走访调查、摸清情况、确定措施、重点帮扶,使就业援助活动落到实处。相关的单位业绩行动配合开展活动,1月13日,扶余市玉林职校、玉林家政有限公司,在扶余市职业培训中心,针对有就业愿望的城乡就业困难妇女,开展家政服务培训活动,有42名妇女报名参加培训。培训后,公司将负责为这批学员联系就业岗位。
4、实名援助、注重效果。
在就业援助月活动期间,各个社区通过调查摸底工作,对群众申报材料马上派人核实确认,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档案,做好困难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和常态管理,并建立申报认定制度,确定对符合条件的享受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并制定一对一的帮扶措施,让援助工作取得实际效果。全市各乡镇、街道社区从1月下旬开始,分别派出工作人员进行走访调查,对所申报人员逐家逐户进行核实确认,建立援助对象档案,并上报就业服务局备案。
5、建立机制、形成长效。
市就业服务局和各街道社区普遍建立了失业预警方案、服务承诺制、联系走访制、台账管理制、公布公示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努力使就业援助活动发挥长效帮扶的作用。从就业援助月活动开展后,市就业服务局认真规范了各乡镇、街道社区关于就业援助方面的有关预案、制度等,旨在建立起相关制度,使就业援助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平时也要经常开展就业援助活动。
今年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不但取得了预想的实际效果,也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和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良好氛围,为全市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总结篇四
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省残联下发的“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的通知”精神,塞北管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真落实《通知》要求,积极开展了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从20xx年1月中旬至20xx年2月下旬结束,我区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就业援助月活动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广大就业困难人员送温暖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安定具有重要意义。全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区领导办公室接到通知后由主管局长带头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迅速布署,精心组织,同时与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一道制定活动方案,层层落实责任。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方案》确定的“走访到户、登记到人、帮扶到位、的工作目标,开展了启动宣传工作。组织各管理处共同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的宣传,通过挂横幅、贴标语、散发宣传彩页、利用网站、简报及上街设宣传咨询台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使全区人民群众知晓“就业援助月”活动的目的.意义,了解各类就业扶持政策,发放政策宣传材料共1000份,丰富多彩的启动宣传,使“就业援助月”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为确保援助月活动取得实效,我们与社区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共同深入基层了解困难人员家庭。广泛宣传介绍就业困难人员登记认定条件以及援助活动具体内容、国家和地方就业扶持政策等信息。共组织了1次专场招聘会,摸清辖区内未就业困难人员25人,其中家庭贫困的高校毕业生4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17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17人,为全面实施各项就业援助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走访到户。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等援助对象开展上门走访,摸清人员底数和实际情况。
(二)登记到人。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等援助对象进行实名登记,掌握就业需求,纳入就业信息监测体系。
(三)帮扶到位。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期间,街道社区积极发挥就业服务前沿优势,及时为援助对象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活动,实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就业帮扶。
本次就业援助月活动的开展,为广大就业困难群体创造了较多就业机会,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就业困难人员的实际问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区就业压力,在社会上营造了关心和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良好氛围,得到了地区群众的高度认可,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将认真总结本次活动经验,不断探讨完善就业援助方式和手段,建立健全就业援助长效机制。
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总结篇五
根据吉劳社字87号文件精神,为了切实解决我县困难人员再就业问题,推进再就业援助制度化,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我局在圆满完成第一阶段各项工作的基础上,20xx年12月26日进入第二阶段,于20xx年2月12日结束活动期间结合春季招聘大会,开展送岗位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将开展的活动情况做总结:
我局从活动一开始就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协调有关部门,开发了一批社区修理维护、家政服务等便民服务岗位开发了一批物业管理、卫生保洁等技能较低的社会化服务岗位开发了一批社区治安、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等社区工作岗位开发了一批适合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工作岗位,通过送岗上门、重点推介等形式新安置了就业困难人员1xxxx。
我局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用工信息并汇总后,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宣传栏及下乡走访等方式,充分利用社区、乡镇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发布用工信息同时与20xxxxx县就业和再就业春季现场招聘会结合起来发布用工信息活动期间共计收集岗位705xxxx,发放就业信息资料1000xxxx份。
20xxxxx县就业和再就业春季现场招聘会于20xx年2月7日顺利召开。招聘会共计收集7xxxx单位的就业岗位705xxxx,其中:省内381xxxx,省外324xxxx会期三天的招聘会约1400xxxx次进场,达成意向399xxxx次,现场录用145xxxx人员,其中:405xxxx员5xxxx、低保对象2xxxx和xxxx残疾人就业。
我局在下一阶段将做好后续服务工作,对录用和已达成意向的求职者及援助对象逐一列出花名册,组织人员跟踪服务,上门督导,实地了解上岗和待遇落实情况。对没有成功录用的求职者及援助对象根据其情况进行调剂或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同时将针对未招满的就业岗位,开展送岗上门活动,把岗位信息送到再就业任务重、就业信息闭塞的企业和乡村,尽可能的实现充分就业。
总之,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以来,向就业困难人员宣传了政策,排除了疑难,并真正解决了部分就业困难人员的实际困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局将总结经验,努力开拓,常抓不懈,把再就业援助工作当作20xx年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来抓。
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总结篇六
按照省人社厅和省残联下发的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的通知精神,扶余市人社局、扶余市残联、扶余市就业服务局认真落实《通知》要求,积极开展了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从20xx年1月上旬开始到2月下旬结束,具体按照开展政策宣传、深入走访登记、市市岗位援助、落实扶持政策、强化跟踪问效几个阶段开展活动,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活动月期间,市、乡社区两级就业服务平台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800户,登记认定未就业困难人员472人,其中,残疾就业困难人员71人,低保家庭成员122人。帮助37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其中,残疾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9人,低保家庭成员73人。帮助402名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认定零就业家庭29户,帮助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29户,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36人,辖区内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享受扶持政策的企业18户,企业招用的登记认定的困难人员283人。
1、领导重视,认真部署
为了使活动月的活动有序开展,专门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了活动的指导思想、援助对象、工作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成立了有市人社局、市残联、市就业服务局主要领导参加的就业援助月活动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社区社会保障所所长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为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市人社局、就业服务局联合各社区,加大就业援助的宣传力度,利用人力资源市场的电子显示屏,社区的信息栏,在车站广场设宣传台,散发宣传册宣传单,开展就业援助宣传日活动等各种形式宣传就业扶持政策,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让群众看到政府关心弱势群体,关心就在身边,让群众乐意接受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转移就业等就业援助服务。1月27日,市人社局、就业服务开展了20xx年就业援助月宣传日活动,在客运站、车站广场,开展了送信息、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活动,近千名过往群众参与,解答群众政策咨询近百人,发放宣传册5千多册,发放宣传单8千多张。
3、齐抓共管、协同作战。
把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作为目前人社系统、残疾人联合会、社区等相关部门共同重点抓好的重点工作,并将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协同作战。共同开展走访调查、摸清情况、确定措施、重点帮扶,使就业援助活动落到实处。相关的单位业绩行动配合开展活动,1月13日,扶余市玉林职校、玉林家政有限公司,在扶余市职业培训中心,针对有就业愿望的城乡就业困难妇女,开展家政服务培训活动,有42名妇女报名参加培训。培训后,公司将负责为这批学员联系就业岗位。
4、实名援助、注重效果。
在就业援助月活动期间,各个社区通过调查摸底工作,对群众申报材料马上派人核实确认,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档案,做好困难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和常态管理,并建立申报认定制度,确定对符合条件的享受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并制定一对一的帮扶措施,让援助工作取得实际效果。全市各乡镇、街道社区从1月下旬开始,分别派出工作人员进行走访调查,对所申报人员逐家逐户进行核实确认,建立援助对象档案,并上报就业服务局备案。
5、建立机制、形成长效。
市就业服务局和各街道社区普遍建立了失业预警方案、服务承诺制、联系走访制、台账管理制、公布公示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努力使就业援助活动发挥长效帮扶的作用。从就业援助月活动开展后,市就业服务局认真规范了各乡镇、街道社区关于就业援助方面的有关预案、制度等,旨在建立起相关制度,使就业援助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平时也要经常开展就业援助活动。
今年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不但取得了预想的实际效果,也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和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良好氛围,为全市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总结篇七
按照20xx年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专项活动的总体安排,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我部联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发了《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331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于20xx年12月下旬到20xx年1月中旬组织开展以帮扶到人、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务到家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就业援助月期间,各地按照《通知》要求,深入基层摸查援助对象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具体帮扶方案,强化服务措施,突出援助成效,切实帮助一批就业援助对象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据统计,活动期间,全国共走访62万余户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登记认定517万多名未就业困难人员,其中认定75万残疾就业困难人员帮助36万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其中42万残疾人实现了就业帮助59万多就业困难人员享受了政策认定近22万户零就业家庭帮助18万余户零就业家庭中23万多人实现就业。
各地按照全国统一要求,在援助月活动中普遍组织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等常规项目,并以推动就业援助制度化、长效化发展为目标,更加注重实名登记、精细援助、跟踪帮扶、优化服务等就业援助工作机制建设。
一实现实名登记,加强动态化管理。
随着全国统一样式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换、发证工作的开展和全国就业信息监测系统的建立,部分地区对就业困难人员基本纳入实名制、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如浙江、山东、湖北、广东、重庆、云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通过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登记认定,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纳入就业信息监测系统,实行实名制管理和援助。
二提供精细援助,提高就业成功率。
各地在实施就业援助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分类帮扶和重点援助,充分考虑援助对象的不同困难,进行精细化服务,提高了援助对象的就业成功率。如安徽省合肥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南阳市根据援助对象的不同需求,对收集的岗位信息先行甄选,将与援助对象情况匹配度高的岗位直接送到援助对象家中,提高了援助效率和就业成功率。湖北省建立分类援助制度,对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能的失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免费提供简单实用型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对有能力愿意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跟踪帮扶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其实现创业对年龄偏大,生活困难的长期失业人员和大龄失业人员推荐公益性岗位就业,缓解生活困难。
三强化跟踪帮扶,促进稳定就业。
为巩固援助成果,各地着力加强援助后的`跟踪服务和后续帮扶工作,不仅让援助对象就业,而且能够稳定就业。如北京、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重庆、贵州、甘肃、青海等地为强化帮扶效果,通过回访本人、回访家庭、回访单位等方式,跟踪了解援助对象的就业状况,及时落实各种扶持政策,提高就业稳定性对在回访中发现再次失业或有就业愿望但未实现就业的援助对象,纳入到日常援助计划,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做到随时出现、随时帮扶。对已就业的援助对象,详细掌握其就业后的基本情况,对尚未享受扶持政策的,积极落实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
四加强人员培训,增强服务能力。
为了更好地做好就业援助工作,各地在援助月活动期间,还组织力量加强基层队伍培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如辽宁省盘锦市通过举办就业政策培训班的方式,对全市街道乡镇、社区平台50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就业援助相关政策培训。山东省按照删繁就简、方便易行要求,重新梳理了各项就业服务业务流程,通过优化业务流程,统一服务准则,使环节更合理、操作更规范、流程更顺畅,既方便了群众,也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压力。
五机构联动,促进残疾人就业。
各地人社部分积极与当地残联组织合作,开发岗位、落实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湖北省残联联合省人社厅、湖北日报共同举办残疾人摄影技术创业培训基础班,并跟进服务最终帮助培训班多名参训残疾人实现创业。重庆市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开通专门窗口,为残疾人及时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就业援助卡》、《重庆市城镇零就业家庭卡》等相关证件,分类建立基础台帐。青海省残联与省人社厅,为省内10家符合相关规定的残疾人企业提供岗位补贴、社保补贴、一次性奖励等经费共计496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