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ppt免费下载网

展开

首页 > 范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六号文库
2024年现代汉语研究综述(五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现代汉语研究综述篇一

研究概述

第一节

冻干系统产品定义

冻干系统是利用冻干技术对物质进行干燥,从而达到储存物品的目的。冻干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冷冻的溶液在低温低压条件下,从冻结状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升华除去水分完成干燥。一套完整冻干生产线包括冻干机、无菌隔离装置、自动进出料系统、洗烘灌系统、药物称量与配制过滤系统、灯检装置、胶塞清洗机、轧盖机。

冻干机是冻干系统的关键组成,产品的冷冻干燥在冻干机中实现。冻干机按结构分,由冻干箱或称干燥箱、冷凝器或称水汽凝集器、冷冻机、真空泵和阀门、电气控制元件等组成;按系统分,由制冷系统、真空系统、加热系统、和控制系统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冻干机的干燥箱体和真空冷凝器要求具有在线清洗(cip)和在线灭菌(sip)功能。

隔离装置在冻干系统中主要用于提供产品传送过程中所需的无菌环境。隔离装置使操作者、外界环境和操作对象完全隔离,避免了操作者、操作环境和操作对象之间的互相干扰和污染。欧盟gmp认为:采用隔离操作技术能最大限度降低对操作人员的影响,并大大降低无菌生产环境中产品被微生物污染的风险。自动进出料系统的作用是实现冻干核心区域设备的联动和自动化控制,将装料、冻干到出料等工序实行全自动无人操作,避免操作人员与产品接触,从而切断污染源,实现对产品的无菌控制,同时也提高生产效率。

洗烘灌系统在冻干系统中的作用是将需要冻干的药品分装入清洗、烘干的安瓶或玻瓶中,为药品的冻干作准备。洗烘灌系统不仅用于冻干系统,还广泛用于制药生产线,是制药设备中常见的系统。

药物称量与配制过滤系统在冻干系统中的作用是实现按药品处方量的原料、辅料经称量后用注射用水溶解配制;经粗滤去除杂质,而后经除菌过滤后通过管道送至液体灌装机。灯检装置用于粉针制品的质量检测。

胶塞清洗机用于胶塞洗涤,胶塞洗涤方法是漂洗机从下部不断地进入热蒸馏水(水温在60℃左右),在转筒的转动下使胶塞翻动,将胶塞尘埃漂出,由溢水口排出。轧盖机是在完成药品冻干后,实现对西林瓶的封装。

冻干系统主要应用在医药、化工、食品、科研和某些特殊部门。能够进行冻干的物质有:抗菌素,抗毒素,干扰素,细菌,病毒,疫苗,菌苗,血液制剂,诊断制剂,生物标准品,酶制剂,维生素,激素,培养基,中药制剂,精细化工产品,营养保健品,食品,某些组织,花卉,文物,标本等等。本文主要研究用于医药的冻干系统。着重研究冻干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冻干机、自动进出料系统和隔离装置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中国冻干系统市场行业现状、市场容量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

冻干系统行业发展历程与发展特点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已开发出真空冷冻干燥设备,当时主要用于制药行业。为了拓宽应用范围,我国又开发出大型真空冷冻干燥设备,计划用于保健品和农产品加工领域。但由于当时国内市场需求不旺,因此,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真空冷冻干燥设备行业一直处于低潮。改革开放以来,冻干机在我国已得到长足的发展。

回溯到15年前,国内制药用冻干机主要以上海医分、上海鸿宝医械、浙江真空等厂家为主。经过十多年的市场竞争和优化组合已形成近十多家制造商,如上海东富龙、上海浦东冻干、北京速原、上海远东、北京天利、上海医分、上海玉成、中牧南京药机、上海舒勃拉尼制药设备有限公司等厂家。冻干产品由最初的血制品、疫苗、生物制品到化学药品,再发展到中草药、保键品及纳米金属粉末的制备、文物保存等方面的应用。

生产冻干制品的厂家由初期卫生部直属6大生物制品研究所、省市级或一些地区性生物制药厂和兽药用生物制品厂,发展到现在的近百家与冻干相关的生产企业,甚至目前还在不断地重组和发展。

第二节

2024年-2024年中国冻干系统整体市场规模(含出口需求)及趋势分析

08年,中国冻干系统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12.42亿人民币。预计2024年冻干系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0亿。市场容量之所以有如此快速的增长是基于以下原因:目前,国内制药企业的冻干生产线主要由洗烘灌系统、冻干机和轧盖机等组成,大部分企业都没有采用无菌隔离装置及自动进出料系统。随后今后无菌隔离装置及自动进出料系统应用于冻干生产线,将迅速提高冻干生产线的价值。目前,进口自动进出料系统价格在1000万元以上,一条冻干生产线上的隔离装置价值也超过1000万元。在对下游制药企业调研时发现,今年已有一些企业订购了无菌隔离装置和自动进出料系统,其他企业也在积极考察中。

有两方面因素推动制药企业采用无菌隔离装置和自动进出料系统,一方面,冻干粉针、粉针等抗生素瓶类注射剂都属于非最终灭菌的注射剂,因此在其生产过程中要求尽可能进行无菌化作业,并使生产环境始终保证在无菌状态,这样才有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新版gmp认证对冻干生产线的无菌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企业必须重视冻干生产线的改造升级,才能在制药行业立足。随着新一轮gmp认证的开始,将有大量企业有系统升级,购买新设备的需求。另一方面,今后国内很多制药企业将步入国际市场,这就要求制药企业必须提高设备水平,实现自动化、高度无菌化生产,这样才能达到cgmp的要求,2024年颁布新版cgmp药品法,将要求在高风险区内,尤其是在冻干核心区域的冻干机进出料过程中避免人的污染。因此,无菌隔离装置和自动进出料系统将广泛应用于制药企业。预计今后冻干系统行业将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图表24:2024年-2024年中国冻干系统销售额

数据来源:汉鼎咨询

08年,中国冻干机市场规模为7.08亿元人民币,较07年增长29.0%,其中进口为1亿。未来冻干机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预计2024年冻干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6.8亿元。

图表25:2024年-2024年中国冻干机销售额

数据来源:汉鼎咨询

我国制药行业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尤其生物制药的增长率达到30%,冻干机的市场规模也随着制药行业的增长而扩大。此外,09年,大量冻干粉针生产企业须重新通过gmp认证,冻干机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未来几年,我国制药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这将有效带动制药设备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冻干系统行业的市场容量将得到快速的扩充。

第三节

2024年-2024年中国冻干系统各项细分产品市场规模及趋势分析

完整冻干生产线包括洗烘灌系统、配料系统、冻干机、无菌隔离装置、自动进出料系统、灯检装置、胶塞清洗机、轧盖机。目前,大部分制药企业的冻干生产线只有洗烘灌系统、冻干机、轧盖机等设备,没有自动进出料、隔离装置。根据下游制药企业调查研究得到各部分设备占冻干系统的比重如下:

图表26:2024年冻干系统市场中各组成设备份额(%)

数据来源:汉鼎咨询

图表27:2024年冻干系统市场中各组成设备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汉鼎咨询

第四节

中国冻干系统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冻干系统需求状况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迅速,药品需求巨大,冻干药品由于其在稳定性,便于储存等优势在药品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我国目前年产冻干粉针超过11亿瓶。据中国制药装备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粉针制剂中有20%的药品为冻干制剂,在化学原料药中有5%-6%的药品为冻干药品,在生物制剂中,冻干药品的比重达3成,而在国外,粉针制剂中有50%-60%的药品为冻干制剂,化学原料药中有20%的药品为冻干药品。今后,我国冻干药品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考虑到现在国家对制药行业尤其是生物医药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作为制造医药产品的医药冻干机及其系统必将得到快速增长。

近几年来,我国生物制品、药品生产受到了更为严格的监督和检查,gmp认证的实施和推广使得药品相关企业必须考虑购进高端设备,因而我国冻干机市场在政策的影响下获得了快速发展。以往药品政策法规不严时,许多企业只是潜在的购买者,而现在大量的潜在需求转变为了显性的实际需求,冻干机的市场容量很快得到了扩大,冻干系统产品需求旺盛。

目前,很多冻干粉针生产企业的gmp认证已快到期,新一论的认证拉动对冻干系统行业的需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前建的冻干粉针车间技术上都存在缺陷,达不到新修订的gmp标准。目前全国共有冻干粉针生产企业491家,2024年前建的有298家,我国的冻干粉针企业大部分是2024年以前通过gmp认证的,设备、设施的改造已经到期。

2024年前,我国已有专业的冻干药品生产车间上百个,配置冻干设备200多台/套,这些生产线的综合能力均处于较低的水平,都具有前述的安全、技术效率的改造需求。国内一些知名制药企业已开着手于冻干生产线的改造与升级,如成都某个知名制药企业采购一套将自动流水线集成在一起的用于冻干药品生产的隔离系统,价值高达1000万欧元。国内某个知名制药企业购买了爱德华公司集成配套供应的冻干项目,一条洗、烘、灌流水线和+3台40m2冻干机及一套自动装卸料系统,价值高达700多万欧元,如果再把洁净厂房、hvac系统和工艺用水系统集成在一起,其价值估计会达到1800~2024万欧元。

我国疫苗行业的发展也将带动冻干系统市场的发展,2024年,随着新医改的出台和计划内疫苗采购的推行,健康人产业——疫苗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这将给我们相关药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良机。据业内人士评估,国内疫苗市场年需求将以15%的速度大幅度增长,远远高于全球10%的平均增长水平。面对潜力巨大的疫苗市场,中外医药企业跃跃欲试,都希望抢占先机。国际卫生组织最大的疫苗供应商葛兰素史克近来在国内频频高调亮相,国内最大的疫苗生产企业——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也决定投资5亿元建设国内最大的疫苗研发生产基地。2.冻干系统供给状况

我国目前冻干机的重点生产企业有十多家。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两地。国际上的冻干机市场也正在向中国转移,我国普通型冻干机出口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国内最大的冻干机生产企业是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量满足制药企业的需求。

医药冻干系统中的自动进出料系统和隔离装置在前期依赖进口产品,但目前国内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自动进出料系统和隔离装置已能替代国外产品,随着国内生物、医药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与新版gmp标准的制定出台,未来5年内该类国产医药冻干系统将迅速替代进口产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第三章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第一节

有利因素

1、制药设备行业被列入装备制造业发展计划

2024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决定调整装备制造业进口税收优惠政策。

2、下游市场推动冻干系统行业发展

2024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医药行业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24年全国医药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666.8亿元,同比增长25.7%,净利润增长35%。2024年,医药行业将在相关政策引导下得到进一步发展:我国政府为实施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在医药市场的投资不低于1600亿~1700亿元。此外,国务院通过的新医改方案指出,2024—2024年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用于保障5项基本改革:

1、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

2、2024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

3、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

4、3年内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

5、从2024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从我国目前的人口结构、收入水平、政策导向以及消费观念来看,我国的药品消费在3-5年内会维持快速增长。

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中的冻干医药产品也得到充足的发展,据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化学制剂中有20%的药品为冻干制剂、在生物制品中,冻干药品的比重达3成,生物制品企业在数量上规模上都不断提升。国内生产冻干生物制品的厂家已由初期卫生部直属6大生物制品研究所、省市级或一些地区性生物制药厂和兽药用生物制品厂,发展到现在的近百生产企业,目前还在不断地重组和发展。

医药行业的快速增长为制药设备企业带来商机。2024年医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远高于历史增长率。预计医药行业的快速增长将拉动制药装备行业迅速发展。

3、新版gmp的实施推动医药企业设备更新

新版gmp即将推出,将对无菌注射剂生产管控更加严格,设备更新势在必行。

2024年中国新版gmp认证制度着重细化了软件要求,尤其是无菌产品的生产要求将与国际接轨。国内制药企业生产设备的更新势在必行,这为制药行业的上游产业——制药机械行业带来了重大利好消息,大量的生产线改造为制药机械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第二节

不利因素

我国冻干技术发展迅速,冻干系统生产企业已具备较强的生产实力,在冻干系统生产技术上也有一定突破,但是,与国外的冻干系统产品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冻干机搁板温度不均匀、加热(冷)媒体传热特性、或者流程设计有些欠缺等。

国产冻干系统与国外冻干系统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其价格是国外知名品牌冻干机价格的30%-50%。因此,国内很多制药企业选择了国产冻干机冻干系统。随着新版gmp的执行,将对制药企业的生产设备无菌性和技术要求更高,国内冻干系统企业也要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此外,制药企业若进入国外市场,必须通过fda的认证,冻干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冻干线进行升级才能达到fda的要求,这对冻干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冻干系统需配备自动进出料系统和隔离装置,但是,目前国内能提供自动进出料系统和隔离装置的企业较少,若冻干系统生产企业不加强对自动进出料系统和隔离装置的研发,下游客户也将被赶向国外冻干系统生产企业。

第四章

2024年-2024年中国冻干系统市场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及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生产技术、研发能力对比分析

目前国内生产冻干系统的企业分为四类:国外独资公司,中外合资公司、国有企业和国内民营企业。

图表7:中国冻干机重点企业产品列表

公司名称

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伊马爱德华(北京)制药系统有限公司 泰事达中国

上海远东制药机械总厂 上海玉成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冷冻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医分仪器有限公司 北京天利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舒博拉尼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速原中天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固延制药设备有限公司(原中牧南京实业公司)

冻干机 √ √ √ √ √ √ √ √ √ √ √

自动进出料 √ √ √

√(代理)√

隔离系统 √ √ √

洗烘灌

√ √ √

√(点)

轧盖

√ √ √

根据企业技术研发实力以及冻干系统占其所有业务的比重,将重点企业进行如下分类:

图表9:中国冻干机重点企业分类

第二节

2024年-2024年产能与产量对比分析

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论在产能和产量上都位居第一,2024年由于订单量大,该公司已超负荷生产。

图表10:2024年中国冻干系统生产企业产能与产量对比

数据来源:汉鼎咨询

第三节

2024年-2024年销量及出口对比分析

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都保持了优势,且出口方面呈上升趋势。伊马爱德华(北京)制药系统有限公司由于其国际品牌的优势,其出口量最高。上海远东制药机械总厂的产品主要出口至阿根廷、越南、俄罗斯等地,主要出口实验型冻干机。上海浦东冷冻干燥设备有限公司主要出口至东南亚地区。南京固延制药设备有限公司(原中牧南京实业公司)目前主攻国外市场,尤其是俄罗斯市场。

图表34:2024年中国冻干机生产企业销量及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汉鼎咨询

从出口比例来看,伊马爱德华(北京)制药系统有限公司和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领先于其他重点企业,具有绝对优势。

图表35:2024年中国冻干机生产企业出口量比例

资料来源:汉鼎咨询

从出口量比列来看,伊马爱德华(北京)制药系统有限公司排名第一,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居第二,远高于其他企业。

第四节

2024年-2024年销售收入对比分析

图表13:2024年中国冻干机生产企业整体销售收入(含出口,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汉鼎咨询

从各冻干机生产企业在国内的销售情况来看,销售收入前三位的公司为: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远东制药机械总厂、伊马爱德华(北京)制药系统有限公司。上海远东制药机械总厂出口的冻干机多为实验型冻干机。

图表37:2024年中国冻干机生产企业国内销售收入(不含出口,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汉鼎咨询

第五节

2024年-2024年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及排名

一、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及排名(按收入)

销售收入前三名分别为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伊马爱德华(北京)制药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天利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对上海上海共和真空技术有限公司的控股权后,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图表38:2024年冻干机重点企业销售收入的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汉鼎咨询

从国内销售收入的市场份额来看,上海东富龙科技公司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于其他企业。

图表39:2024年冻干机重点企业国内销售收入的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汉鼎咨询

二、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及排名(按销量)

按销售量来看,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是: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伊马爱德华(北京)制药系统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冷冻干燥设备有限公司.图表17:2024年冻干机重点企业销量的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汉鼎咨询

从国内销量的市场份额来看,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占有绝对优势。

图表18:2024年冻干机重点企业国内销量的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汉鼎咨询

第六节

市场营销能力对比分析

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建立充分品牌效应,能有效帮助公司提升营销效率,目前,该公司在国外拥有多个代理商,以开拓国外市场。在国内,该公司充分利用展会、人文及技术交流等形式进行营销。目前公司拥有强大的忠实客户群体。

伊马爱德华拥有很强的国际知名度,由于其国际品牌的背景,在国际上拥有很大的市场,其国际营销网络强于国内企业。但是在中国售后服务方面稍差于国内企业。

泰事达中国由于08年刚开始独立生产业务,为争夺国内市场,会采取价格策略。

上海浦东冷冻干燥设备有限公司以其价格优势,在国内中小型制药企业中建立了一定的固定关系,在客户关系维护方面具有优势。

北京天利联合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天利深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曾是原boc爱德华在国内的合资企业,因此,利用爱德华的品牌在国内建立一定的客户关系,但是由于目前天利深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被伊马爱德华收购,北京天利联合有限公司只能生产销售天利品牌的冻干机,这对其营销有很大的影响。

北京速原中天科技有限公司将来的销售策略很可能通过打价格战来抢占市场,而上海远东制药机械总厂自身产品比较多,可以充分利用销售渠道资源,但由于其独特的国有背景,应对市场的变化还不足够灵活。上海玉成干燥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冷冻干燥设备有限公司、中牧南京实业公司由于其规模很小,无法充分整合其销售资源。

第七节

下游客户群对比分析

按照下游企业规模来分,将下游客户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客户,以下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和产品价格来分析重点企业的客户群体。伊马爱德华和共和的冻干机价格较高,其客户为高端客户;东富龙冻干机的价格适中,其客户主要为中高端客户,天利联合价格偏高,该公司计划主要开拓高端客户。浦东、玉成、速原主要针对低端客户市场。

现代汉语研究综述篇二

企业文化研究综述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实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职业道德、风俗习惯等文化观念的总和,具有先进性、实际性、群众性的特点,并时刻影响着企业职工的言行和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人是核心的动力,企业是个体的人的企望组织,是基于明确的发展目标而将既有资源(包括人力)分布与整合的利益组织。文化是以精神和意识层面反映着人类乃至个体的人的气质和风格。企业又是以既定的发展目标将个体的人统一起来的组织。自然而然地,企业这个人文群体理应具备一定的「气质」和「风格」。这种气质和风格与个人相比,是经过碰撞、激荡、磨合,调谐和优化的,是代表集体个性的,它并不是由个人意识来主导,却需要用个人言行和意识来传递和表达这种集体的、组织的个性和风格。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因此,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唯一使命。

在实践中,每做一件事,我们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笔者感觉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都是一个如履薄冰、负重前行的过程。我们注意到,一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高喊科技兴国、为社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等口号,这种做法显然偏离了企业发展的实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好高骛远是会耽搁企业发展前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很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活下去,并且要越活越好、越活越强大。

二、品牌战略

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对于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领导者必须高瞻远瞩,具备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塑造品牌文化的利弊,要及时果断地扬弃,把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上去。并且要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创造出企业优秀的品牌,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由此可见,搞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离开品牌谈文化,而要以品牌为载体彰显企业文化。

三、要强化人本素质管理

企业前进发展的过程,是强化人的管理、努力提高人员素质的过程。人是企业的第一因素,只有抓好人,企业才有发展前进的基础。如果没有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和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要办好一个企业只是一句空话而已。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以人为本,强化职工素质,注重人才投资,造就更多的专业化、实用化人才,使人才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近几年来,一些颇具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者都尝试着从资本管理向「二本论」管理转变,「二本论」管理即资本管理加人本管理。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为此,要以品牌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每创造、培育一个更高档次的品牌,就标志着其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我们很清楚,企业综合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创造出新品牌来,即使创造出来了也不可能培育起来。企业界有人形象地把靠吹捧走红的企业品牌比作「螃蟹」,意思是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一红就死。所以企业品牌的培育过程必须是一个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人的追求。要什么不要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属于是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我们所熟悉的诺基亚公司,所有加入公司的新雇员,都会在入职培训中得到关于「诺基亚之道」和「公司价值观」的讲解。所谓「诺基亚之道」,简单地说,就是诺基亚的行为准则,公司价值观,以及战略发展目标的总和,其中「公司价值观」,贯穿公司管理和员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是诺基亚公司文化的基石。

诺基亚价值观是在11年前,公司规模相对较小时第一次被定义的。随着公司的不断壮

大,诺基亚价值观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目前诺基亚在54个国家拥有约52,000名员工,他们又来自119个不同的国家。公司价值观需要适用于并指导不同文化背景、道德水平、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下诺基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企业哲学。

为了适应时代和公司内部发展的需要,赋予诺基亚价值观现实意义,在公司副总裁马帝.阿拉呼特的带领下,诺基亚于2024年四月诺基亚全球高峰会议上立项,通过来自9个国家的21名雇员组成的项目小组五个月的讨论和团队工作,最终由诺基亚执行董事会通过了重新定义的诺基亚价值观,即「客户满意,相互尊重,追求成功,不断创新」。

诺基亚价值观不仅停留在表面,还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沟通和贯彻。首先,公司鼓励大家公开且坦诚地谈论价值观,然后帮助大家将价值观运用到日常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去,从而提高价值观在变动中的免疫能力,分享并将价值观发扬光大。这一过程中,公司的宣传部门会制定沟通的信息和渠道,人力资源部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将信息融会贯通在人员管理的工具中,通过员工的直线经理,以及部门关于价值观现实意义的讨论,制定有利于团队工作的行动计划,并与员工的业绩考核挂钩,使价值观成为流淌在公司内部的血液。基于诺基亚价值观,整个公司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持,团队合作,分享信息,庆祝成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平等沟通的工作氛围,即诺基亚企业文化。

做企业,科学管理是前提、是基础;人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科学管理就勿谈人本管理;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声的监督,是无为而治。企业要在经营性、制度性和管理性渠道之外,建立更多各种各样有效的企业内部沟通的渠道和载体,使企业员工达成精神层面的充分交流,能把心里话和内心情感尽量的表达出来,大家相互了解多了,自然就能调整好自己的位置、行为位置和心态的位置,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之间也自然会产生感情。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塑造不可能一日而成,它是以经营理念及组织行为的规范,通过引导、约束而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及行为模式,直到最后,形成一种习惯。

我们现在正处于非常好的时机和环境,但建设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的任务还是很艰难的。因此我们应该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做,从一点一滴开始行动。

08市场营销(1)班

姜华

学号:802064117

现代汉语研究综述篇三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和研究

传统的说法是:由于汉语缺少形态变化,因而词序、虚词特别重要。这是现代汉语的两个手段。有人讲这就是特点。现在又有人说汉语词序灵活、虚词常常省略。那么,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呢?

语序重要,这话是对的,但不限于汉语。以法语为例:

根据[法]《现代法语实用语法》,cher在名词后表示“昂贵”,在名词前表示“亲爱的”:

unmanteaucher昂贵的大衣

moncherami我亲爱的朋友

法语、英语等语言中词序都重要,不能单单说汉语词序重要就是汉语的特点。虚词也很重要,但不光是汉语如此。不能说虚词就是汉语的特点。

我们提两点:

1.汉语实词的词类与句子成分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2.复合词的构造和词组的构造,以及词组结构和句子结构遵循同一套规则。

中国的语法研究可以推到很早的古代。古人在注解古书时就开始谈论句子结构。研究较早的是虚词,古人称为“词、助字、助词、虚字”,最早的虚词著作是元代卢以纬的《助语辞》。

1898年,马建忠发表《马氏文通》。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学著作。马氏称语法为“葛郎玛”。20世纪8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汉语语法丛书》,收1898—1948这50年间重要的汉语语法学著作10种:马氏文通(马建忠,1898);国文法草创(陈承泽,1922);国文法之研究(金兆梓,1922);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1924);高等国文法(杨树达,1929);中国文法革新论丛(陈望道等,1943);中国文法论(何容,1942);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1942);国现代语法(王力,1943);汉语语法论(高名凯,1948)。

解放后有几部语法学著作值得推荐: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等,1952/1961);汉语口语语法/中国话的文法(赵元任,1968);现代汉语语法问题(吕叔湘,1979);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1980);语法讲义(朱德熙,1982);语法答问(朱德熙,1985);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1993);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张伯江、方梅,199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张敏,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袁毓林,1998)。

中国最早称“文法”,“语法”是后来的术语。按说“文法”偏重指研究文言文,书面语的,“语法”偏重指白话文、口语的。现在一般称“语法”。

据陈望道考证,“文法”最早出于《史记》,指规则、法律而言。到宋代,“文法”成了文理、文势、作文、修辞的同义词。从《马氏文通》开始,“文法”成了现在的通常用法。“语法”最早见于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跟宋代的“文法”义同。从1913年,胡以鲁编《国语学草创》,取得今天这种用法。

100多年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我国的汉语语法研究是在印欧语语法学影响和启发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一方面促进了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使一些学者养成了以印欧语语法学的眼光看汉语的习惯,这也阻碍了我们认清现代汉语语法的真实面目。弄清汉语语法的特点,进一步摆脱印欧语语法学的羁绊,是汉语语法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来源:儒森对外汉语

现代汉语研究综述篇四

第一章

词和词汇 第一节什么是词

第一节主要是讲什么是词。对词的定义:词是最小的有相对固定的语音形式和适度词长的能独立运用的语音单位。

第二节是讲词的离散性问题,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前苏联学者彼施考夫斯基,之后就是斯米尔尼兹基。第二部分是关于如何区分词和语素。语素,一般定义为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材料。关于词和语素的区别,国内学者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词是可以在语言片段中单独出现或独立运用的一种语言单位词在句子层面具有离散性;而语素则不能独立运用于语言片段中,语素的离散 性是属于词汇层面——发生在词的内部,而不是句子层面的。

第三部分是如何区分词和短语。词一般具有结构的完整定型性、意义的整体性、不可扩展性以及适度的词长等特征,而短语则一般不具街这些特征。关于不可扩展性,陆志韦先生提出了“扩展法”但并非万能的。

第三节 词位和词位变体

一,词位的含义:一个词项可以是一个间,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而其中“等于一个词的词项叫词位。如 “成语就是一种特殊的词位”,“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词项”则 叫“超词位,如“打长工”。词位”实际上是同一个词的具体表现形式,“它表明了是一个可能包含有不同变异状态的、统合的 单位。”

二、讲词位变体。关于词位变体有四种情形:1.词的语音形式的变异会形成词位变体。其中一种变异是由异读引起的,如:露 [lòu] ——露 [lù]

结 [jiē]——结 [jié];另一种变异是由变调引起的:不(bú)——不 bù。有些词的语音形式发生变异后,词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就形成了不同词位的词位,而非间位变体。如:倒 [dǎo]——倒 [dào]。还有儿化现象,如:唱片一唱片儿,中间一中间儿2.。词的书写形式的变异也会形成变体。如:绝招一绝着,龟裂一皲裂。3.词的语法形式的变异也会形成词位变体。有些同伴随语法意义的变化的还有词的语音形式、词汇意义的 变化,如:1.好 [hǎo]2.好 [hào]。4.词的意义丄的变舁也会形成间位变体。第二章 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 第一节 词的构成单位——语素

一、语素的含义。语素也叫词素,是构词的材料。

二、语素的确认。确定语素可以采用替换法,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否 语素的语言单位。“蜡烛”中的“蜡”和“烛”可以为别的已 知语素所替代。……可见“蜡”和“烛”各是一个语素。

第二节 现代汉语的构词法

一、什么是构词法。为了突出“构词法”同“造词法”的区别,刘新叔先生将“构词法”称为“词式”。

二、汉语构词法研究中的分歧。第一种类型可以称为“武占坤——王勤型”;第二种为“刘新叔”型;第三种类型可以称为 “徐通锵型”。徐先生将汉语构辞法分为两类:一为向心构辞法,二为离心构辞法。

三、构词法研究的归属。第三节

现代汉语的构形法

构形法及其归属。主要是讲词的形态变化,即词形变化。然后讲现代汉语构形法的涉猎范围。在指人的名词后加“们”变成复数形式以及量词动词的各类重叠;还有在多数动词后面加“着”、“了”、“过”可以表示各种“态”以及形容词里的重叠等等。陈光磊先生将“构形法”也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加缀法”,一类是“重叠法”,还有一类是“加缀—重叠法。葛本仪先生将“构形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附加法”,另一类是“重叠法”。但最主要也最典型的是“重桑法”。最后讲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主要表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1)“构形法”关注的是同一个词的各种语法变体,这些语法 变体所采取的词汇形式有哪些,有无规律可寻;而“构词法“关注 的是—个词的构成方式,该词是由语素通过怎样的方式方法构成的,有无规律可寻。(2)“构形法”比较简单,主要采取“全词重叠”和“部分词素重叠”的形式;“构词法”则比较复杂,考察的角度、线索不同,描写表述的方式也多样,目前通行的是对构词语素之间语法结构关系的描写表述。(3)从宏观来讲,“构形法”和“构词法”均涉及词的形式问 题,但“构形法”重在考察形式的变化,所以它必有原形和变形,且变形一般均较原形增添若干语法意义,而“构间法”重在考察形 式的形成,必无原形。第三章 词汇和词汇的分类 第一节 什么是词汇

第一部分讲词汇的含义。对于这个问题,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第二部分是非成词语素不是词汇单位。“固定短语”是词的等价物,是“类词”的语素组合。只有“类词”的语言单位,才能进入 词汇大家族。语素中有一部分是”类词”的语言单位,那就是成词语素。第二节 词汇的分类

第一部分讲目前最流行的分类是关于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分类。对于这个问题,各个学家都几乎有自己的观点,都有一定的争议。对于基本词汇是否包含虚词,也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词汇 学是否也要研究虚词? 虚词有无资格进人基本词汇层?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首先,虚词既是语法学研究的对象,也是词汇学研究的对象,两者的关注点不一样。其次.既然虚词是一种词汇现象,是词汇大家族的一员,是词汇学研究的对象之一,那就应该对它一视同仁,只要它符合基本词汇的标准,就应该视为基本词汇的成员,而绝没有理由将它排除在基本词汇之外。第二部分现代汉语词汇的其他分类。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

第一节是讲问题的提出。首先是讲马西尼的《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然后是国内通行的看法,最后是我们的初步想法和基本思路。第二节讲的是现代汉语3000常用词首见年代调查。首先是调查范围的确定,然后是现代汉语3000常用词首见年代调查结果统计。(p83)

第三节是讲关于现代汉语词汇形成的初步结论。先秦两汉打下的基础,魏晋隋唐宋元时期的不断充实加强,明清时期已成雏形,“五四”以后的进一步完善。最后是汉民族固有词在现代汉语常用词中的比重。(p92)第五章 现代汉语词汇类聚(一)第一节 基本词和一般词

第一,基本词的构成。基本词汇中的成员就叫“基本词' 基本词由两部分构成,其中之一叫作“根词”,另一部分叫作“非根词“。根词和非根词的区別主要体现在:(1)根根具有构词能力,是构成新词的基础;而非根词绝大部分没有构词能力。(2)根词结构上不能再分割,而非根词则可以作结构上的切分。根词和词根,表面看来是一对同素逆序词,而实际上是两种迥 然有别的如汇现象,其区別主要表现在:(1)根词是间,是造句单位;词根是语素,是构词的材料。两者的地位、职能不同。(2)根词均可以成为词根,而词根则并非全由根词充当:其中的一部分是非成词语素充当的词根,另一部分是非根词充当的词根。

第二,一般词的特征。(1)状态的灵活性;(2)成员的芜杂性;(3)使用的局部性;(4)风格的个性化。第三,基本词和一般词的关系。第二节 古语词和新词语

第一部分是讲古语词界定中的分歧。关于古语词的性质主要有以下五种意见:(1)非现代汉语词语说。(2)古代、近代汉语词语说。(3)现代汉语书面词语说。(4)现代汉语文言色彩词语说。(5)在现代汉语中有特殊用途的古代汉语询语说。第二部分古语词和文言词。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歧也是很大,主要有以下四种意见:(1)古语词就是文言词。(2)古语词就是文言词。(3)文言词包括古语词。(4)古语词同文言词不对等,存在交叉现象。第三部分古语词的性质及其类别。古语词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具有文言色彩的古汉语书面语词,以双音节词为主。另一类是虽不具有文言色彩,但在表述古代的社会生活时还会用到的古汉语词,一般均为双音节词。第四部分是讲什么是新词语。这个“新”是个模糊词,它主要模糊在两个地方:一是时间概念,二是范围问题。对此,学界是有不同的看法的。我们认为的“新”主要指的是形式。第五部分是新词的类型。兼采各家之长,80年代以来新词语的类型(见p107)。第六部分是新词语的特点。(1)新词语的语音形式,双音节形式是现代汉语词汇殽常见的语音形式。举例:见(p108表

一、表二)。从表反映数据来看,双音节语音形式受到了三音节形式和四音节形式的严竣挑战,其优势已不复存在,双音节词语的龙头老大地位已为四音节形式所取代。新词语的语音形式实际上呈现出了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2)新词语的构成成分;(3)新词语的结构形式。主要采用词根复合法构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之一,① 派生法的频繁使用造就了一批新兴的准词缀,如“超、新、多、反、非、零(以上前缀)坛、热、感、户、角、难、风、霸、星、型、制、族(以上后缀)等。②减缩法也成为新词语构词中的一种常见的手段。(4)新词语的词义架构。我们采用柚样调查的方式,调查《新词新语词典》a、b、c、d四个字母统辖下的891个词条的词义架构状况(见p111)。(5)新词语所集中的词汇类聚新特点。第三节方言词和外来词

首先提出什么是方言词,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也有不同的意见。然后对其进行了基本的调查。《现代汉语词典》及《现代汉语词典补编》(下简称《词典》)①所收录的4278个方言词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对方言词的基本特征作一个全方位的考察。1.基本特征:从音节结构上来看,方言间中两个以上音节的非单音节词要大大多于单音节词;同时,在非单音节词中,虽然双音节词居 多,但三音节词(包括一部分四音节词)也要占到非单音节词的近1/3。详见p114表一。从意义架构上来看,方言同的意义架构比较简单淸晰,即以单义词为主,多义词较少(详见p115表二)2.我们意外发现有10个被《词典》标注为方言词的,同时也 是音译外来词(详见p117表七)。2.我们还发现、在4728个方言词中,与普通话原有词构成同音同形词的竟多达621个,占全部方言词的13.13%。如:打 问、打头儿、大白、大班等。此外,普通话原有词中所存在的同形异义现象在方言词中也存在。另外,我们注意到.在普通话原有词汇中,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后面带上后缀“子、儿”后若不改变词性,一般也不会改变理性义,而方言词则并非都如此:①双音节词带上后缀“子.儿”后,理性义不同,但两者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种联系3如:“笆篱”表“篱笆”之义,“笆篱子”则表“监狱”之义;②双音节词带上后缀“子、儿”后,理性义完全不同,两者也看不出有什么联系。如:“姑娘”指的是“姑母”或“丈夫的姐妹”,而“姑娘儿”却指 “妓女”。3.方言词和口语词。虽然在通常情况下,方言同往往就是口语词,即在表达上方言词往往具有俚俗性、口语化、形象性 等特征。其次是外来词界定中的分歧问题,同方言词一样,外来词也是一种借词,只是方言词借自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而外来词则借自别的语言。关于外来词的界定,学术界从来就没有统一过认识。第四,外来词的类别及其特征。1.外来词的低级形式——音译外来词。(1)音译词转化为音译兼意译词。(2)音译词转化为借形同。(3)音译同转化为本民族词,这种情形最为常见。

2、外来词的理想形式——音译兼意译词。(3)外来词的新贵族——字母词。字母词就结构形式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纯字母词。(2)半字母半意译词。(3)字母汉字合成词。4.借形词的界定。“借形词"实际上倒是一种标准的借词。现代汉语的一些词,只出现在日语和现代汉语中,而不见于古代汉语中,且是在20世纪初才出现在汉语中的,一般可以认 定是借形词。如“母校”等词。现代汉语的一些词,日语、现代汉语中有,古代汉语中也有,但是现代汉语中的词与日语中的词意义相同,而两者同古代汉语中的词义迥然有别,一般也可以认定是借形词。现代汉语的一些词,日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都使用,而且意义也基本相同或相近,这些词就不能作为借形词,而应看作是本民族传承词。第五,外来词的汉化。

1、语音形式的汉化。(1)音节结构形式的变化。(2)音节中部分音素的改变。(3)声调的增加。

2、词的结构形式的汉化。

3、词义的变化。(1)词义项的减少。(2)词的理性义的变化。(3)词的色彩义的变化。

4、书写形式的汉化。第六,外来词的规范。首先是读音的规范。其次是构词方式的规范。最后是书写形式的规范。对于外来词的规范问题。我们以为,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读音的准确性。(2)使用的普遍性。(3)书写的简便性。

第四节 口语词和书面语词

这一节讲到了口语词和书面语词的异同。分别从音节结构上和在词义架构上来分析。(详见p138—142表一—表十二)还对完全的和不完全的口语词、书面语词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现代汉语中的口语词与书面语词存在着明敁的差异:(1)从音节结构上来看,口语词中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分别是单音节词的5倍强、多音节词的4倍弱;与口语词有所不同的是,书面语词中,单音节词的数量逼近双音节词的数最。(2)在词义架构上,口语词同书面语词存在着相似之处:词义架构简单清晰,即以单义词为主,多义词很少。(3)从词的内部语素构成情况来看,口语词中合成词是单纯词的6倍强,前者大大多于后者;而书面语词中的情况则并非如此,单纯词的数量直逼合成词。第六章 现代汉语词汇类聚(二)第一节 聚合词

“聚合词”这个术语最早见于郭良夫先生的《语素和词与词和短语》一文。第一,聚合词的类别。现代汉语中的聚合词从构成语素数量来看,主要可分以下两大类:四项式、多项式。第二,聚合词的基本特征:(1)聚合词均由类义语素构成。(2)聚合词在结构上均采取复合式合成词中的“联合”型构词法。(3)聚合词的构成语素不少于4个,不多于7个,且以4个最为典型。(4)聚合词中的语素,位置比较固定,一般不能自由变动或替换,而只能作有限的更替(参见本节“第三部分”)。(5)聚合词在表义上有一个共同点,即词义不是构成语素义的简单加合,而是构成语素义的泛化。第三,四项式聚合词的变换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变换语序;(2)更换语素;(3)添加语素。第四,聚合词同成语的区别:聚合词着眼的主要是词的结构上的特征,而成语除此之外还着眼于语词相沿习用的特征。第五,聚合词同缩略词语的区别。缩略词是通过减缩法而产生的一 种合成词,往往有所谓的“原形”。

第二节成对词

一、无所依托式成对词。从其构成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由两个类义词构成的。(2)由两个同义词构成的。()由意义相关的两个词构成的。

二、有所依托式成对词。从“a1、“a2”后面插人的成分情况来看,主要有:(1)嵌入其中的往往是同义词,如:左思右想;(2)嵌人其中的往往是类义词,如:东借西凑;(3)嵌入其中的可能是同一个词,如:好说歹说。

三、成对词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成成对词的往往是意义相关、相近、相同的词语,有时甚至是同一个词。(2)成对词均采取复合式合成词中的“联合”型构词法。(3)成对词的意义并不是构成词语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表达了一个全新的意义。(4)构词成分位置比较固定,不能随意变换。(5)“词+

2”式都包含一个核心格式意义,或叫做核心结 构意义。

四、成对词与成语、缩略词语、聚合词的区别

第三节缩略词语关于缩略词语定义的分歧有不同的意见。综合起来可以表述为:对现代汉语中目前仍在使用的音节较长的词语采用减缩法而形成的词语。

二、缩略词语和简称,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我们的意见是,简称和缩略词语各有所指,两者存在交叉现 象。其实,简称、缩略词语、别称云云,不过是观察角度的差异——简称是相对于全称而言的。

三、缩略词语的确认,此书中讲了七种情形,这里先不详细为大家介绍,具体见书p158—160。

四、缩略词语的基本类型:(1)直接截取类;(2)截取后缩合类;(3)截取后加数词概括类.五、缩略词语的基本特征:(1)表义的依赖性;(2)意义的多源性;(3)意义的局限性;(4)构造的有理性和无理性。

六、缩略词语的规范:1.同形缩略同语的规范,如:“双抢”; 2..异形缩略词语的规范,如均指四川 的“蜀”和“川”。

第四节典故词。

一、现代汉语典故词的构成特色,其特色主要表现在构成成 分的变异性、音节模式的多样性以及构成方式的丰富性等三个方面。

二、典故词的词义特征。王光汉的《论典故同的同义特征》,这篇文章提出了典故词词义的五大特征,但有一些是不够准确或不够妥帖的,更有甚者是一种误解。1.同义同字面义相距甚远;2..具有内涵丰富的文化色彩义;3.单义性是其基本特征;4.词义色彩具有多样性。

三、同源异形异义典故词,主要有以下两大类:(1)形式不同,但意义间有着密切的联系。(2)形式不同,而且意义间几乎看不出有什么联系。

四、典故词同成语、缩略词语的区别。(1)与成语的区别:①在语音形式上有所不同;②结构的凝固性存在不同;③典故词和成语在外延上存在着交义。(2)与缩略词语的区别,缩略词语均有原形,这些原形也必须是文字形式;典故词似乎也有“原形”,但这原形是隐藏在词语背后的故事形式,是一种得以形成文字形式的意象,而非文字形式。第五节惯用语和成语(附论谚语和歇后语)

一、关于惯用语的内涵和外延的争鸣本书介绍的一共有四种意见。综合来说,对惯用语这种词汇现象作如下的表述:惯 用语是由至少两个词构成的具有口语色彩的意义词化、结构准词化的三音节及三音节以上的组合,是重要的熟语之一。

二、关于愤用语基本状况的初步调查,此书选 择了刚面世不久的李行健主编、由一批语言学专家编撰的《现代汉语惯用语规范词典》作为计量、考察的对象,共收录惯用语2366条。(1)基本特征(见书p182、183表一、二、三)。我们对现代汉语惯用语的基本情况可以简要地概括为:①惯用语以三咅节组合为基本形式;②在内部结构上,主要以五大类基本短语为主;③在属于复句形式的惯用语中,其内部关系属于并列关系的最多。(2)异形惯用语和多义惯用语,主要文字形式的联系为:意义完全相同、意义相近、意义相关、意义相反、同出一源„、省略个别成分、语序颠倒等。

三、成语的内涵和外延,关于这点分歧比较少。

四、成语迥异于惯用语的特征,他们的区别为:音节更加短语化、意义准词化、结构完全词化、使用的书面语化。但这样有些词汇现象就进不了成语中去,如:戴高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些又归人成语中,如:咄咄怪事、锦囊妙计。我们可以对成语这种词汇现象作如下的表述: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由至少四个语素构成的结构词化、意义准词化的不具有口语色彩的四音节及四音节以上的组合,是重要的熟语之一。

五、成语的基本语音形式及其他。

六、关于访语和歇后语的归属。这里不做具体的介绍,可参见书p191—192.第七章现代汉语词汇类聚(三)第一节称谓语和称呼语。

一、称谓语和称呼语的界定。书中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意见,然而,这两种目前通行的观点都存在问题。最后我们认为:所谓称谓语,简单地说,就是人们用來表示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所使用的名称。

二、称谓语的类别。(1)亲属称谓语的构成、类别及特征,分为直系和旁系,背称和面称。(2)社会称谓语的构成、类别及特征。

三、称呼语的类别和构成。称呼语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别:

(一)亲属称呼语;

(二)社会称呼语,称呼语的复合形式主要有同位式复合称呼语和偏正式复合称呼语。

四、称谓语同称呼语的主要差异。

五、称谓语(称呼语)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第二节禁忌语和委婉语

一、禁忌语和委婉语的界定。学界的不同意见简直就是南辕北辙。此书介绍了两种,具体见书p210.二、禁忌语(委婉语)的类别,书中介绍了6类,可参见书p211。

三、禁忌语同委婉语的巨大差异。(1)禁忌语和委婉语均具有变异性,共有四种情形;①从理论上看,禁忌语和委婉语均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但内涵大相径庭。②从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来看,委婉语更有其独特的一 面,其所使用的栽体形式也要比禁忌语复杂得多。(详见本节的第六部分)

四、委婉语的变异性。

五、委婉语的民族性和区域性,如指称“死”的委婉语,各个民族就颇不相同。(参考书p216)。

六、委婉语的基本特征。在构成成分上,委婉语力求避免与禁忌语相重;在结构形式上,委婉语比较松散自由。第三节隐语和黑话

一、隐语和黑话的界定。隐语,也叫秘密语,是某些社会群体所使用的故意不让外人所知晓的秘密词语,是常见的社会方言之一。黑话是某些不良甚至黑恶社会群体所使用的一种有意不让外人 所知晓的秘密词语,是隐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

二、隐语的类别。分为三类:(1)黑话;(2)行业隐语;(3)松散社会群体隐语。

三、关于隐语基本状况的初步调查,《词典》共收录隐语词语11262条。综合、归纳之后对其特征有了一些了解:①语音形式特征,参见p227表一;②词义特征,参见p229表二;③内部结构特征,参见p231表三、四、五;④异名同指隐语。

四、隐语的全民化 第四节詈词和骂人话

一、詈词的含义:詈词是人们在詈骂他人时所使用的一种词语,是构成骂詈话语的最常见、最重要的单位。

二、汉语詈词的研究。目前所有的“汉语词汇 研究史”均不提及。到目前为止,关于詈词的本体研究基本上还是 —块处女地。

三、关于詈词基本状况的调查。《现代汉语词典》共收纳了53个,可分为三类。詈词以二、三音节为常见,详见p240表一;在词的内部结构特征方面,詈词也是以合成词为主,详见p241表二;在复合式合成词中,偏正型再次独领风骚,详见p241表三。

四、詈词与骂人话的关系:(1)骂人话纯粹由詈词构成;(2)由詈同与其他辅助性词语共同构成的骂人话;(3)由詈词以外的词语构成的骂人话;(4)由詈词构成的非骂人话。

五、詈词的等级分类:(1)与性有关的詈词为一等詈词;(2)与身份、品行等有关的詈词为二等詈词;(3)与生理缺陷、智力或能力缺乏等有关的詈词为三等詈词。

六、詈词与“性”——东西方语言中詈词的共性。

七、管词与动物一一东西方语言中詈词的个性。

第八章现代汉语词形类聚 第一节同形词(附论同音词)

同形词的界定:书写形式相同而意义没有联系或者意义虽有联系 但存在着语音形式或内部结构或语法地位的差异的一组词,简言之,同形词就是书写形式相同的几个同。

二、同形词的类别:1.同音同形词(同音词):(1)意义无联系、内部结构及语法地位均相同的3如“声色

1(生气和活力)”与“声色

2(歌舞和女色)内部结构均为联合结构,且均不能扩展,为词。(2)意义无联系、内部结构不同、语法地位相同的。如“相 机1(照相用的仪器)”与“相机2(察看机会)。(3)意义无联系、内部结构相同、语法地位不同的。如“加 料1(把原料装进搡作的容器之中)与“加料2(原料比一般用得多,质量比一般好的)”。(4)意义无联系、内部结构及语法地位均不相同的。如“上 装丨(演员化装)”与“上装(上衣)”。(5)意义有联系、内部结构相同、语法地位不同的,“生火1(把柴、煤等燃烧起来)”与“生火2(轮船上烧锅炉的工人)”。(6)意义有联系、内部结构及语法地位均不相同的,画图1(画图形)”与“画图2(图画)”。2.异音同形词分为声调的不同和声韵母的不同。

三、同形词的构成:①由同形语素构成的;②由同义语素按照不同的语法结构关系构成的;③由多义语素构成的;④由不同来源的词构成的;⑤由同形、多义、同义语素混合构成的。

四、三部主要语文词典在同形词语的处理上存在的问題。1.问题的提出。2.关于同形的词、短语的词目及义项的分合问题上有一下几种:①词、短语同形而意义没有联系;②词、短语同形而意义有联系。3.关于同形词的词目及义项的分合问题:①同形而意义没有联系的,如:口轻1:①菜或汤的味不咸。②指人爱吃味道淡一些的饮食。轻2:(驴马等)年龄小。②同形而意义有联系的,如:男人1:男性的成年人。男人2:丈夫。4.初步的意见 第二节异形词

一、异形词界定中存在的问題。异形词,也叫异体词。具有同一种意义及几种书写形式、读音相同或相近、内部结构相同的一组词,是同一个词位的不同变体。

二、异形词与同义词的区别:两个同似乎是同一个词的两种书写形式,内部结构也相同,(1)意义上存在着差异:其中一个词具有另一个阗所不具备的意义,如“小姨儿”同“小姨子”。(2)意义上存在着另一种差异:两个词只有一个意义相同,其他的意义则完全不同,如“界限”与“界线”。(3)义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异:两者的附属色彩义有所不同,如 “老头儿”与“老头子”。

三、异形词的类别:完全异形词和不完全异形词。第二节逆序词

一、逆序词和“伪逆序词”。逆序词指的是词内部语素的语咅形式、书写形式、意义完全相同而线性次序相反的一组词。关于伪逆序词书上讲了8种,此处不做详细介绍,详见书(p268—270)。

二、逆序词的特征,从语音形式来看,逆序调均为双音节词,未曾发现三音节及三音节以上的逆序词。

三、现代汉语逆序词的新来源。见附录一:51对完全同义的联合型复合式逆序词,附录二:56对词义有别的逆序词,附录三:136对海峡两岸同素异序词(台湾词语_大陆词语)第九章 现代汉语中的词义类聚 第一节单义词和多义词

一、单义词——现代汉语词汇的主体。

二、单义词的类别:(1)现代汉语书面语词;(2)现代汉语口语词;(3)现代汉语方言词;(4)叹词和拟声词;(5)三字词语、四字同语;(6)表示普通事物或行为、性状的双音词.三、一种特殊的单义词。只包含一个义项的词,或者说,一种语音形式只联系一个义项的词。这些词往往具有以下的特点:(1)均为单音节词;(2)所有义项在古代汉语中都曾经是词义项;(3)所有义项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四、多义词的界定: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有联系的词义项的词。

五、多义词义项间的关系。

六、一种特殊的多义词。多义词几个义项间往往有一种比较直接的联系,其中一个是本义,其他意义或是由本义分别派生而来(辐射式)或是由本义辗转派生而来(连锁式).第二节同义词

一、同义词的界定: 同义词

t

就是语音形式一般不同、主要理性意义相同而次要理性义或附属义有差异的一组同。

二、确定同义词的方法:替换法、义素分析法、同形结合法。

三、同义词的语音形式、语法功能和感情色彩。

四、同义词和词位变体。将带“儿”与不带“儿”,如:配角一配角儿。异形词,如:红彤彤一红通通。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均相间的逆序词,如:离别一别离。第三节反义词

一、反义词是语义交又对立的聚合体。词与词之间主要形成以下三种基本语义对立关系:恒等对立、包孕对立、均等对立(也叫交叉对立)。

二、反义词的语音形式和内部结构。

三、反义词

体、感

彩。

四、反义词与“非~、无~、不~、不~不~”等组合。第四节上下义词和类义词

一、上下义词的界定:指的是具有上下义关系的一组词,即往词义的外延上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一组词。

二、上下义词的特征。

三、类义词的特征及与其他词义类聚的关系。所谓类义词,是指具有共同的上义词的若干个下义同所形成的一种词义类聚。类义间具有很强的层次性,交叉变异性,包含反义词,类义关系也往往包含同义关系。

现代汉语研究综述篇五

第一讲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1.2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20世纪中国语言学由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的问世,可以说是我国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语言学的发展历史。汉字的研究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30年代,唐兰先生强调“文字的形体研究”,他的《古文字学导论》标志着的汉字学的建立。近二三十年还加强了对汉代以后,现代汉字以前的文字的研究,特别是俗字的整理和研究,并形成了汉字学的一个新分支——现代汉字学。70年代末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推动,汉语音韵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训诂学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该时期训诂学的基本任务是解释文献字词。汉语语法研究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下面主要从语法、语音、词汇、语用、对外汉语教学交叉学科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说明。1.2.1现代汉语语法方面:

在20世纪的一百年里,我国语言学的发展中要属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最快,成果最显著。汉语语法研究是从古代汉语语法开始的,《马氏文通》是一部古代汉语语法研究专著。但从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这第一部白话文语法著作于1924年问世以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直是本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主流。40年代出现了20世纪前半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鼎盛时期,王力的《中国现代汉语》和《中国语法理论》,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是该时期的代表作都采用了“三品说”(丹麦叶斯柏森《语法哲学》首品—— 主语、宾语、中心语,次品——谓语、定语,末品——状语、补语)。当今世界语言学领域普遍关注和运用的一些语法思想和分析方法,如“动词中心说”、“语义格”、“动词配价”、“范畴论”、“语用分析”、“变换分析”、“篇章分析”等等,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都有体现,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论述和阐释。(如朱德熙著作中的动词的“向”,就相当于“价”)新中国成立后,吕叔湘和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起到了“匡谬正误”的作用。语法知识的普及大大促进了现代汉语语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与此同时,随着赵元任的《北京口语语法》(李荣译)一书的翻译出版,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方法开始影响着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这个时期(50-60年代)的语法一直停留在词语和句子成分的充当上。

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自《马氏文通》以后,还有以王力(50年代)为代表的研究古代汉语为主的语法学家。他开创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历时研究,这为汉语语法史研究奠定了基础。80年代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有了可喜的变化。不论在研究队伍、研究方法、研究理念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如“要有明显的时代观点,语料不可古今杂糅”、“必须注重语法的系统性,要从语法系统去思考问题”、“要注意吸取各种语言学理论中有利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东西”、“加强专书、断代语法研究”以及“既要有定性分析,又要有定量分析”等,开展了语法化的研究,出现了一批较好的研究成果。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始于20年代末,黎锦熙和吕叔湘分别发表了很多研究近代汉语“把”字结构和个别代词、量词、虚词的研究。黎 锦熙和吕叔湘二位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奠基者。但相对现代汉语语法和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来说,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还比较薄弱。

80年代后汉语语法研究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语法研究的视野大大开阔了,语法研究的领域大大拓宽了,研究队伍扩大了,研究路子多样化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在口语语法的调查上、在动词的研究上、在句法语义的歧义上、在虚词研究上、在句型研究上、在复句研究上、在句群研究上、在方言研究上、在双语语法对比研究上,都不同程度有所突破。理论建树上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方法多样化。层次分析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格”语法分析,配价分析的广泛应用,并提出语义指向分析,自觉地走上了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相互渗透、相互验证、相互结合的研究道路。二是开始确立了立体研究的观念。如三个平面(三维语法),三个世界,“表、里、值”,“普、方、古”等研究思路的提出,并能结合国外语言学理论有机地与汉语结合去研究。这一时期(80年代)在深入挖掘汉语语法事实上,在进一步解释汉语语法规律上,在语法理论、语法分析的建树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90年代后现代汉语语法又有了新的进展:一是进一步加强了汉语句法语义的研究和探索;二是汉语形式语法学、汉语功能语法学和汉语认知语法学的研究;三是加强了关于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思考,这集中反映在如何处理好人类语言的共性与汉语特性关系的思考上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到底应该以什么为“本位”(词本位?句本位? 词组本位?字本位?小句本位?词和词组的双本位?原则本位?三个世界?三个平面?还是无须本位?)的讨论上;四是加强了应用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的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法问题的研究和中文信息处理中语法问题的研究。1.2.2现代汉语语音方面:

现代汉语语音研究始于20世纪。20世纪西方语音理论及方法也对我国的语音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初,实验语音学进入了萌芽阶段。刘复的《四声实验录》(1924)是我国第一部用实验方法研究汉语语音的著作。赵元任于1930年创制了“五度制标法”,1934年又发表了著名的《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一文,前者已成为国际通行的标注汉字声调的方法,后者被誉为音位学创始时期经典著作之一。90年代后,语音研究又深入了一步,加强了协同发音和语流音变的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流中的音变研究更为重要,以南开大学石峰教授为代表的。),使汉语语音合成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受西方音系学理论的影响,我国音系学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揭示了汉语无论是共时成分的组合模式或交替模式,还是历时音变,都以单字音为控制枢纽的规律,这无疑丰富了普遍韵律层级模式学说。(冯胜利的韵律学)

1.2.3现代汉语词汇方面: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也是始于20世纪初。首先是观念的根本转变。在本世纪前,一般只有字的概念,没有词的概念。最早先后明确提出要区分字和词的是章士钊和黎锦熙。20世纪50年代,有关现代汉语 词的界定以及相关研究比较薄弱。“文革”后,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词的界定,虽未取得一致的看法,但摸清了词和非词的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且开始认识到现代汉语词汇存在着多层面性,所以现代汉语的词不能用一种方法或一种理论就可以界定的;二是对于汉语构词法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三是对汉语词汇规范化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四是全面展开了对俗语的调查和研究;五是词义研究摆脱了训诂的影响,“义素分析法”的引入,“词义构成成分分析法”的提出,标志汉语词义研究开始走向成熟。80年代后为了适应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加强了词义分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清华大学的黄昌宁、陈群秀;北大的徐通鏘,中国传媒大学的于根元;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冯志伟、鲁川等)。1.2.4语用学方面:

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在上个世纪

70年代才被确认,其标志是《语用学杂志》(journai of pragmatics)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出版发行。它主要研究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使用者的关系。70年代末被引进我国,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语用学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有很多问题(如话语分析、语篇研究等)需要我们去探讨。1.2.5对外汉语教学方面:

1950年我国把对外汉语教学列为教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70年代末就提出了要把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到80年代,随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外汉语教学逐渐形成 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开展了大量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建设,还作了大量有关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及教学法的世纪研究,编著、出版、发表了一大批教材、著作和论文,建立了hsk的考试制度。90年代末,更把对外汉语教学视为“国家的、民族的事业”,放在了极重要的位置上。自我国加入了wto以后,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不断升温,国外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对外汉语教学空前发展。但总起来说,对外汉语教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对本族人的母语教学,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可能成为汉语研究的突破口。所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有很多需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教学研究应从80年代初的研究重点——研究怎么教转向研究教什么的问题上来了。加之2024年以来,孔子学院在全世界各国的陆续建立,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又提出了新的课题。从语言学方面来看,需要研究的课题就更多了。如“不同国家孔子学院教材的编写”、“语法体系的建立”、“课程的设置”、“师资的培养”、“科学管理体系的建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教材的编写等等。1.2.6交叉性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方面:

20世纪后半叶,出现了一些新的交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等等。其中文化语言学以罗常培的《语言与文化》为代表。参考书目:

1.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0年

3.萧国政《汉语语法研究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 4.高顺全《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2024年 5.陈昌来《现代汉语三维语法论》学林出版社2024年 6.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

7.陆俭明《80年代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p86-87 7

显示全部

标签

相关新闻

反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