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创建“两型”工作座谈会,总结工作,部署任务,进一步推动“同创共建”工作,把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对于我市创建工作深入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创建工作中付出劳动、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
的感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坚定信心,继续把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六年来,通过开展创建工作,全市基本形成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知识改变命运、学习促进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市民的共识与自觉追求;市民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人才成长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安定和谐,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时代特点、体现城市精神的先进典型。全市的创建工作取得了扎扎实实的重要成果,这主要体现在: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创新精神,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全市各级各类组织的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城市的学习力和综合创新力明显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驱动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进一步雄厚,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极大地促进了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构建和谐**的伟大实践;推动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城市文化的内涵,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城市活力明显提升,促进了城市的文明建设,塑造了良好的城市形象。
实践证明,创建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城市间激烈竞争、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这项工作已经成为我市城市管理和城市文明的特有品牌,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意愿,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创建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我们还应当看到,建设学习型城市,是一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的系统工程,推进学习型和创新型“同创共建”,以学习型城市建设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创建工作面临着新要求、新情况、新挑战,需要很好的研究。因而,我们要认真总结 “两型”同创共建的成果、做法、经验,对照先进,寻找差距。要坚定信心,常抓不懈,整体推进,奋力探索,以创新的思维、先进的理念,推动我市创建工作深入发展。
二、突出主题,注重实效,推动创建工作创新发展
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和谐**,是今年全市创建工作的主题。我们要在以往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努力实现创建工作实践与理论的新突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一,要着力增强各级各类组织的创新能力
今年,我们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把提升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作为学习型组织创建的主线,深化“两型”同创共建,使 “学习——创新——发展”成为我市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的最本质特征,推动全面创新。
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良好的软环境。为此,要把提高机关及其人员的综合创新能力、推进机关职能转换和服务创新贯穿于深化学习型机关创建的全过程。要重点围绕优化政务、市场和法治环境来进一步强化机关服务理念,加快职能转变,提高服务效能,全面开展零距离服务和“最佳服务品牌,最佳服务成果”评选活动,促进各级各类机关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社会管理政策规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方式,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努力建设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机关。
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体,要通过深化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紧迫感和吸纳创新要素、创新成果的主动性,引导企业自觉成为自主创新的决策主体、投资主体、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要以深入开展“创争”活动为主要抓手,积极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建章立制,为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奠定组织结构基础,确立良性的运行机制。要
注重探索加强职业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广泛开展职工科技革新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展示、小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岗位创新活动,实施百万职工技能提高工程,推进万名技师育高徒活动,选拔一批创新状元、技术能手或业余尖子,推行“首席员工制”、专家型技能人才等制度,探索建立农民工培训体系,基本形成职工素质工程推进体系,引导广大员工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员工。
社区和家庭是城市的细胞,建设创新型城市与和谐**,需要继续深化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要注重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学习,着力提升社区内组织及其成员、
不同类型家庭及其成员的综合创新素质和能力,引导市民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提升创新素质及其能力作为价值取向和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要积极开展现代文明规范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修养,倡导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与和睦的家庭生活。要坚持共建共享、共享共建的原则,让创建的成果惠及百姓,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市涉农区域广,建设创新型城市与和谐**,需要城乡联动,培养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深化学习型村镇创建要和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立足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加大科技服务、科技培训、科技结对的力度,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增强农民就业、创业和致富的本领,努力使创建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增强各级各类组织的创新能力,也是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相互联系、同创共建的系统工程,在深化创建的实践中,我们应注意把六大类学习型组织创建相融合,走出由分转合的新路子,形成整体推进、融合互补的态势。
第二,要扎实推进创新教育与培训工作
建设创新型城市与和谐**,关键在市民的高素质。为此,要狠抓创新教育培训,努力提升市民的素质。 二是以创新教育思想为指导,整合优化各类教育资源,努力形成各类教育资源相互衔接、相互开放的教育培训体系。要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构建以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居民小区办学点为基本架构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加快村镇成教培训体系建设。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教育培训,开发学习项目,加快引进社会培训的品牌项目,做大做强一批品牌职业培训院校和企业培训基地,开展各类岗位技能培训、就业技能培训、文化艺术培训,进一步提升社会培训的档次和质量。要突破“学分互认”等瓶颈,创新终身教育的制度建设,逐步做到学分互认,促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相互沟通。探索建立全市“市民终身学习卡”制度,建立“学分银行”。成人高校、社区学院试行“无障碍入学”,让具有高中阶段毕业学历的人免试入学。
三是大力实施高素质人才培育工程。要建立健全“党政主导、企业主体、社会支撑”、有利于总量稳步增长、层次显著提升、布局更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重视“领军人物”的培训,抓好“金蓝领人才”的培训。进一步健全院校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动社会培训机构参与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要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培育一大批能带领广大农民致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人才。要通过上述努力,不断提高全市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比例。
第三,要广泛开展岗位创新活动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全方位的社会系统工程,全市各个岗位都有创新的任务。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创新活动,把创新活动与岗位实践有机融合,引导各个行业、各个单位、各个岗位的职工积极投身创新实践中来。开展岗位创新活动,应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创新性原则。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趋于多样化,因而,在活动载体设计上,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设计并推出贴近实际、别开生面的活动载体,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职工增强岗位技能、提高创新素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把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注重搭建团队岗位创新资源交流共享的新平台,倡导以课题、项目、任务等为纽带,促进团队创新力的提升和团队岗位创新愿景的实现。
二是实效性原则。实效,就是要有针对性,要管用。在活动内容安排上,要贴近实际,讲求实效,针对不同岗位的要求,安排好创新活动内容,干什么琢磨什么,努力实现工作创新化、创新工作化。
三是简便易行原则。设计活动载体,创新是必要的,但也不能搞得很复杂,要充分考虑到不同职工群体文化程度的差异,坚持简便易行、喜闻乐见,便于广大职工理解与参与,确保岗位创新活动的群众性。
第四,要大力培育创新文化
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和谐**构建离不开创新型文化。创新型文化是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崇尚创新、奋力攀登、敢冒风险、勇于竞争、宽容失败的精神,它是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胸怀、眼界、气魄,它是通过制度、规范体现出来的激励创新的社会人文环境,它是城市创新与和谐的基础与前提。因而,深化创建工作,要注意为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和谐**构建提供创新型文化的土壤。
一是要在全社会弘扬创新精神,营造勇于创新、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形成向创新要发展资源,向创新要发展空间,向创新要发展动力的社会风气。要帮助人们解决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方面的差距,积极营造“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诚信合作、崇尚竞争,敬业务实、追求卓越”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要帮助人们从根本上摒弃不敢冒险的求稳意识、不前不后的中庸意识、唯我独尊的自大意识和不愿努力的懒惰意识,让对外开放的思维取代自我封闭的思
维,让创新超前的思维取代教条盲目的思维,让锐意进取的思维取代安于现状的思维,让自强不息的思维取代等靠要的思维。要把创新精神内化为我们这个城市的精、气、神,使创新之风从制度层面不断演化到习俗层面,制度化、普及化、社会化。
二是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精心设计学习型城市的标志性项目,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群众性学习品牌,充分调动起社会各个层面群体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这几年,为了推动市民学外语,我们在全市建立了外语角,搞得不错。还有**讲坛,以及各个部门开设的讲坛,群众喜闻乐见,这都是有**特色的品牌,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当然,我们也要完善和提高,更要推陈出新,不断为市民送上精彩纷呈、内容丰富的文化大餐。
三是要大力实施激励创新的政策,形成相应的机制,以有力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主动为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是以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为抓手,建设有利于创新的机关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屯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念体系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各种组织文化的主旋律。
五是要及时发现总结深化创建工作的典型经验,广泛宣传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全市营造“谁创新谁光荣”的社会舆论氛围。特别要注意挖掘总结基层的典型经验,以典型来推动创建工作。这几年,我们在创建工作中抓了不少典型,这些典型又推动了我们的创建工作。如,王亮同志现在成了全国典型,确实对我们的企业、职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一定要把典型抓好,努力营造“两型”同创共建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进一步提高创建水平
加强领导是创建工作不断深入的关键,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推进创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一是健全领导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实行目标管理,把创建工作与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活动结合起来,定期考核评比。需要强调的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创建工作的责任,以身作则,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要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
二是加强统筹管理。创建工作的牵头部门要充分发挥应有职能,做好统筹规划,组织开展活动。要加强创建工作的过程管理,做好督促考核评估。要根据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和谐**、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适时调整考核评价内容,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实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考核评估要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具体指导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深化创建的持续推动力。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两型” 同创共建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准确把握在各种行业、各类组织中开展创建工作的特点和方法,加大创建工作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推进力度,不断拓展创建的覆盖面。
三是加强学习型城市创建的理论研究与交流。要积极研究国内外创建学习型城市及组织的最新动向与相关理论,加强与兄弟城市、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合作与交流。要在总结创建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组织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努力推出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四是加强队伍培训。要加强对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牵头部门、创建实施和管理人员的培训,组织学习考察,交流推广经验,完善推进机制,规范提升学习型组织、创建载体的建设水平,提高工作的整体水平,确保创建工作常创常新。
同志们,建设学习型城市是关乎城市发展的长远大计,推进学习型和创新型“同创共建”工作,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不懈努力,把这项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实、抓好,为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构建和谐**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