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ppt免费下载网

展开

首页 > 范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六号文库
最新1010思想政治理论和101思想政治理论(4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1010思想政治理论和101思想政治理论篇一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根据各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一)识字与写

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2.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二)阅读

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2.朗读、默读的评价。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期中教学反思

期中考试总结反思,无论是对突出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还是教学质量的监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经过反思,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深化课改,学得扎实。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在每一堂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要注重精讲精练,夯实语文基础,只有强化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学生能力的形成、素养的提升才有依托。

(1)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

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如果认为什么都很重要,平均使用力量进行教学,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课堂上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要讲到点子上,力求精讲点拨。只要紧抓住课文的重点,紧扣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如果老师多占一分钟,就意味着学生将失去自主学习的一分钟。因此,我们要牢记“惜时如金”四个字。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要节省教学时间,把节省出来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读、背、思考、记忆,让他们在课堂上听、说、读、写,从听读中感悟、积累,在说写中运用、提高。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3)有效的训练是学生成长的途径

在“精讲精练”的过程中,我们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上。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教学重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教学形式。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段、篇等知识。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不搞题海战术,要练得精,练得巧,练得有实效。

1010思想政治理论和101思想政治理论篇二

第三辑

教师学习资料

聚焦语文真问题之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一):语言: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

2024-09-18王学东

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总是有专家呼吁,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并由此派生出一个所谓的“语文味”教学流派。我们似乎还从来没听说有谁呼吁过数学课要上出数学味,外语课要上出外语味,物理课要上出物理味。那么,为什么只有语文课要强调语文味呢?

如果你有幸走进语文课堂大概就会明白怎么回事了:假如今天讲的是《父亲》,那么,今天语文课的主旨就是感受父爱,于是,语文课就成了“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假如今天讲的是《获得教养的途径》,那么,今天语文课的主题就是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于是,语文课就成了以探究教养为中心的政治课;假如今天讲的是《安妮日记》,那么,今天语文课的任务就是控诉战争,于是,语文课就成了回顾“二战”的历史课;……这样的语文课往往堂而皇之地打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旗号,打着人文素养的旗号。

语文课为什么会上成这样?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语文课承载的任务太多,二是语文老师不知道语文课到底应该干什么。

语文课到底应该干什么的问题其实就是语文课的课程本体价值的问题。

价值是一个运用十分广泛的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是从人们对待满足其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客体意义的认识。课程虽然是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各种科学知识、文化的反映和凝结, 反映了人类认识的特点和主体的特点, 但课程本身是客观的, 具有客观性。所谓课程的价值, 是指课程能满足主体(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的一定需要, 亦即课程的存在、作用及其变化对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适应。通俗地说, 课程的价值, 就是课程对人和社会的意义。语文的课程价值就是语文对于人和社会的意义。

语文课程的价值是关于语文本体论的问题,是关于语文的本源与实质的问题,是语文教育的元问题。但是,很久以来,语文教学大纲或语文课程标准都没有直截了当地回答“语文课程的价值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各种说法纷至沓来:

有人认为,语文的课程价值包含四大价值:

一、人的发展价值;

二、提升素养的价值;

三、文化传承的价值;

四、审美陶冶的价值。①

有人认为,语文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掌握生存工具、奠定发展基础、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人类文化等方面。②

有人认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教学具有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③

还有人认为,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是由言语生成、母语思维、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四个要素构成, 表明了语文课程的特殊价值。④

以上有关语文课程价值的界定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总感觉或失之宽泛,或失之繁琐,或失之科学。真是你不说,我还清清楚楚,你一说,我反倒糊里糊涂。

要探讨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就要找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本质的不同之处,也即语文课程所独有的具有明显的排他性的价值,这样的价值才是语文课程的本体性价值。

那么,什么是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呢?

这里我们不妨先看看“语文”这两个字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语文”这个课程概念首先是由叶圣陶先生提出来的,在1962 年的一次讲话中,他这样解释“语文”:

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名称是从一九四九年下半年用起来的。解放以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才统称“语文”。⑤

1964 年,他又在一封信中这样解释:

“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⑥

这两段话表明,“语文”就是学习研究运用语言(或口语、或书面语)的学科,“语言”就是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具体地说,语文课就是来学习语言、研究语言、运用语言的。

我们先说学习语言。

所谓学习语言,首先就是学习有关语言的知识,语言知识是对语文规律的科学概括和语文学习方法的科学总结, 它对于指导和规范语文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也是形成语文课程的基础和原因。语言知识从学科角度可以分为: 语音、汉字及词汇, 语法,修辞及逻辑知识, 文学及文章知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八字宪法”。但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语文教材不见了语言知识的踪影,我们的语文课堂听不到语言知识的声音,语言知识已经从我们的语文教学视野中渐渐消失了。在我们目前所用的语文教材中是只见课文,而不见知识。教材编写者是以人文话题为单元组合课文的,师生看到的只是一篇篇单篇的文章,而这些文章中蕴含着怎样的语言知识却不甚了了。不少老语文人都很怀念过去人教版的教材,在单元与单元之间穿插了那么多有关语法、修辞、逻辑、文法方面的知识。我们当时称之为“知识短文”,这些“知识短文”既单独成篇,又前后连贯,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我想我们语文的工具性首先就应该体现在这些“语言知识”当中,而如今的教材只重人文而忽视了工具。学生不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又如何能学好语文?

现在的语文课程往往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的功能被弱化了。语言知识的教学主要应依赖于教师的传授,而我们不少语文老师闻“知”色变,闻“讲”色变,在这样的心态下,学生又如何掌握语言知识?因此,我要大声疾呼,我们语文老师要理直气壮地教授语言知识!

我们再说研究语言。

无论是说明类作品,还是论述类作品,也无论是文学类作品,还是实用类作品,都是由语言组成的。我们的语文课学习这些作品,不是研究这些作品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而是研究这些作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如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譬如《中国石拱桥》中所说“《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这句话中的“大约”“可能”就值得研究,这两个词都属于表估计的模糊词语,看似不准确,但在现有资料不能得出明确结论之前,用表估计的模糊词语反显得更准确。譬如《父亲》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生的偶然就是命运,而命运绝不仅仅是偶然,崇拜泥土或者崇拜书本,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但泥土与书本所涵括的内容却往往若我与父亲命运的内容,迥然不同又有许多相同,这也是偶然吗?”这段议论出现在叙述“我”和父亲犟嘴时突然接到大学录取通知单的故事之后,富有哲理,学生不易读懂,教师就要帮助学生理解其文字背后的深意。“人生的偶然就是命运,而命运绝不仅仅是偶然”是说人生的命运是由一个个偶然构成的,但偶然中又蕴涵着必然。“崇拜泥土或者崇拜书本,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是从崇拜心理的角度而言的,父亲崇拜泥土是因为泥土滋养了人的身体,“我”崇拜书本是书本滋养了人的精神,从图腾崇拜的意义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泥土与书本所涵括的内容却往往若我与父亲命运的内容,迥然不同又有许多相同”,“泥土”是父亲活着的依靠,而“书本”也是“我”活着的依靠;“泥土”能让父亲活着,而“书本”却能让“我”更好地活着;“泥土”决定了父亲的命运,而“书本”却改变了“我”的命运,由此可见,“泥土与书本所涵括的内容”确实“若我与父亲命运的内容,迥然不同又有许多相同”。这样研究语言,才是真正的学习语文,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有语文味的语文课。

我们最后说运用语言。

可以这样说,所有知识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运用。语言的运用主要就是指向听、说、读、写,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让学生形成驾驭并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工具性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只重视语文作为升学考试工具的功能,而忽视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语文教学中只偏重字词句、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的实践训练;只偏重教师讲解和灌输,而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的设计。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练出来的。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就是一个语言知识的运用场,是一个语言能力的训练场。语文老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精心设计各种语言活动方式,通过语言实践,使学生形成语文的能力。譬如课前演讲、课堂辩论、佳作推介、课本剧表演等等都是很好的形式。现在有学校规定教师在课堂只允许讲十分钟,其余的时间都必须留给学生活动。这种规定当然有矫枉过正之嫌,但它所体现出来的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理念却是值得肯定的。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将学校语文与社会语文接轨。不少毕业的学生常常反映,在学校里所学的语文到社会上用不到或不够用。因此,我们在培养语文应用能力方面要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多接触社会,我们可以让学生针对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市长写一封建议信,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服务社会的主题活动,然后让学生写策划书,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搞一项小发明,然后为自己的发明写一份产品推介。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在语文能力的训练上能做这样的有心人,我们的学生走上社会后的适应性就会大大增强。

除了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老师还要注意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训练审美能力主要是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是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积极探究未知领域,使学生成为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思想比较敏锐,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譬如我们在讲《把栏杆拍遍》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探究作者议论语言的美感。一般来说,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件、人物,写其“思想”容易,写出“美感”难。常见的通病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作者梁衡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使“思想和美感”达到了和谐统一。他像一位烹饪大师,非弄出个“色、香、味、形”俱佳才心满意足。他的那些评说文字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干瘪的教条,而是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的。像“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枝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纸笺”;像“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还有“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这些文字多美呀,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

学习语言、研究语言、运用语言,这就是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就是语文课应该干的事情,如果我们语文课的每一分钟都在围绕“语言”这两个字做文章,那我们的语文课就一定姓“语”,我们的语文课也就一定充满“语文味”。

①田边《谈语文课程的价值》,《教学大参考》2024年第11期。②徐林祥《语文课程的价值》,《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4年第5期。③焦佩婵《语文课程教学的工具价值及其实现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32卷第35期。

④ 冉正宝《语文课程本体价值的考量》,《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6期。

⑤⑥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38、730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江苏省如皋中学 226500)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3期)

1010思想政治理论和101思想政治理论篇三

第12辑

教师学习资料

角逐批判性思维

《人民教育》杂志2024年第9期作者:董毓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就是批判吗?

当下,人人都知道:“批判性思维”一词,这也说明了它重要性。但是,它本质到底是什么,却普遍存在认识上的混乱和偏差。

在宣讲批判性思维时,我们常常从澄清概念开始,强调两个“不是”:它既不是社会上一些人望文生义得出的“负面、挑错”的大批判,也不是一些逻辑专家所专注的单纯推理技巧。批判性思维,是以理性和开放性为核心的理智美德和思维能力的结合,是一种谨慎公正的分析、构造和发展的过程。

就是说,批判性思维是德育和智育的结合。德育部分,是一组关于认知和行为的批判理性精神和品德。它包括谦虚、谨慎、客观、具体、公正、反省、开放等指标。总书记2024年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下功夫,这里面其实就包括了诸多批判性思维的精神和品德。

角逐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智育部分,是一组辨别、分析、判断和发展的高阶思维技能。习总书记在谈到“明辨”时指出,“要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不迫、坚定自励。”在我们看来,这说的正是批判性思维技能和过程。

批判性思维,对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要实现创新,离不开批判性思维。只有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才能不断在攻坚可难中追求卓越。

然而,要实现着一战略,我们面临很大的挑战。美国《时代》周刊曾直言不讳地说,中国现在什么都可以制造,但什么都不能创造。而如果这一点不能改变,中国经济永远追不上美国,即使gdp超过了美国。

角逐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根子在基础教育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大学里推动批判性思维教育。但我们发现,这种教育虽然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技能,但对帮助其形成理性的习性并不十分得力。我们的教学实践一再揭示,上了批判性思维课程后,大学生知道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和思维技巧。但是,学习效果没有形成习惯。在明确要求他们进行批判性思维时,他们可以做的很好;但是到了其他没有这样要求的课堂和社会上,他们旧的思维方式和随意习惯又回来了。

原因何在?这是因为批判性思维能力要真正成为学生的素质,就要从思维习惯定型的时期开始培养:从基础教育,从小学中学开始。在北美,大学的批判性思维课程是建立在基础教育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上的,是对已有基础的强化。

虽然钱学森拷问的是大学,但其根子很大程度在基础教育、是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上。据报载,美国杜克大学“杜克国际教育”研究机构对中国学生考sat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的《2024中国sat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学生sat的平均分数仅为1213分,与美国学生的平均分数1509分差距高达300分。这300分的差距主要来自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阅读和写作,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学生整体欠缺有效的思维能力训练,这也是目前限制中国学生学术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中国曾有报刊分析,“这背后是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中国是基于生存竞争的应试教育,而美国则是强调创新及创造理念的教育。中国学生擅长逻辑思维,能应付各种试卷上的考题,可一旦需要自己发挥创新能力时,羸弱的一面就暴露出来了。”

事实证明,批判性思维已成为中国学生素质上的重要缺陷。我们在海外多年发现,无数被看作中国精英的留学生,只是成为西方研究所实验室中“穿白大褂的农民工”。中国学生好像从基础教育开始就被固定在一个梯子上,无法伸到更高楼层。

反观大洋彼岸,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早就是美国基础教育的着力点。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曾说:美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思考能力是值得中国学习的。我现在记不清40年前背的历史知识,但最重要的是有能力迎接新的科技创造。不是你记住什么,而是你怎么想的,怎么解决问题。骆家辉的体会,是美国长期从基础教育开始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证明,这是美国科技、商业、文化等一直领先世界的原因。

自然,美国要力保这个领先地位。现在美国正在推行的各州“共同核心标准”,就是要继续、扩大这样的优势基础。我们知道,美国的自由式教育也有其弱点。它的另一面是疏于管制,大量没有学习兴趣的人自由放任,最后连基本技能也没有获得。另外,各州的教育方式和标准各行其是,教学内容和标准十分不同。结果即使是同等学历,各州毕业生的技能差别很大。有的州如麻省、水平很高。它的中产阶级和精英阶层家庭出身的白人学生,在国际数学考试中的成绩其实一点也不比其他国家差。但有的州如中西部的犹他州等,同样是高中文凭,到麻省这样地方要想毕业还得要重修新课。另外,文化和经济背景的制约也很厉害:白人富裕家庭的孩子获得教育资源成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少数族裔和贫穷家庭孩子自暴自弃。教育不平衡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那些顶级的精英日新月异地创造出科技和文化产品,美国跨国公司拥有高精尖技术和高额利润,美国最富裕阶层令全世界望尘莫及。但另一方面,大量美国人技能落后,在劳动市场上缺乏全球竞争力,美国公司外包,美国工作流失,中产阶级萎缩,生活水平下降,税收枯竭,社会发展变慢,大众不满。

面对问题,美国政界、商界和学界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共同核心标准”改革。制定一套各州都要遵循的共同学术和技能表最。对那些自己愿意学习的学生,这些标准不难达到。它的目标就是用统一的标准,将那些中等和落后学生的教育水平提升到先进水平。它的手段包括统一的标准化考核。这使得一些人以为“共同核心标准“是向中国的应试教育看齐。这是极大误解。美国人很清楚什么是生金蛋的鸡,他们要做的,是要孵化更多这样的鸡。这个标准的内核,就是加强基本技能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美国《纽约时报》明确指出:“共同核心标准的实质就是教批判性思维和深度分析的能力。”美国《时代》杂志描述说,“共同核心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课程和阅读书目——它还是让各州自己来决定——但它强调批判性思维教育,而不是死记硬背,而且伴之以专门测试批判性思维的标准性考试。和传统的多选题考试不同,共同核心所推崇的考试,将在电脑上进行,包含着互动性的问题解决方式考题,时而还需要学生为他们的答案写出论证。”

美国这个教育改革的意义何在?如果这个标准能得到全面推广(现在正遇到一些来自右翼政治、教师利益和执行难度等方面的阻力),那么美国有创造力的精英阶层将扩大,科学技术将更为发展;新一代青年的能力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将提高,美国海外企业将回流,中国和其他国家与其竞争的空间将被大大压缩。就是说,美国将更有可能创新,更强大,更有竞争力。

角逐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教育应以实证和研究为本

如何弥补中国中小学生的素养短板?我们认为,着手改革时,有两个原则需要遵循:一是要瞄准现代全球化竞争所需要的必备素养。二是要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方式,特别是和中国中小学的情况与孩子们的特点相结合。

关于第一点,可以参考美国“共同核心标准”的设计思想,因为它反映了美国对21世纪所需技能的判断。

具体说,在中小学英文学习中,“共同核心标准”提出的能力目标包括:确定和解决问题,思考和语言表达的清晰性,分析问题和事实,根据事实进行推理和论证,科学、信息和非虚构性文学题材的阅读、写作,研究跨学科的题材,符合学术和职业发展的其他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包括:理解问题,坚持不懈地解决它;抽象和数量的推理;构造可行的论证,判断他人的推理;建立数理模型;辨认和利用事物的结构、规律;寻找和展示推理中的规律性。

相应地,对教学该标准提出的要求包括:强调知识的运用;力求培养高阶思考能力;关注学习的深度,减少宽度,保证对关键能力的真正掌握;着重训练实证和研究的素质;运用讨论式研究式的学习方法。

“共同核心标准”对我们如何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颇有启示:我们的孩子也应该有这样的解决问题、推理、实践和发展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和发达国家的年轻人站在同一高度。据此,我们提出,中国基础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应注重培育如下基本习性(理智美德)和明辨、发展能力: 1.谨慎和谦虚的态度,愿意学习、思考的品质以及文明讨论的习惯。2.讲道理、下判断要有理由,有全面收集信息的习惯。

3.意识到现实问题是复杂的,并有分解、分辨主次和关系的初步能力。4.懂得要清晰、具体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5.有判断信息的可靠性的初步能力。

6.知道要考察信息是否足够支持自己和他人的立场、观点。7.试图辨别自己和他人观点背后的假设、立场和视角。8.注意寻求和对比不同观点,比较它们的根据和优缺点。

这八项品德和素质,是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特质,也是学术研究和科学发展的基本功与标准。其中,最后两个能力,对我们中国学生特别有针对性,因为这是他们最薄弱的部分。美国杜克大学《2024中国sat分析报告》中指出,在考察批判性思维的阅读和写作时,“中国学生最大的问题出现在‘比较和评价论点’这类题型中,因为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剥离表象去探求文章的‘前提假设’,同时对比不同作者的观点,这也成为中国学生‘最大的软肋’”。

关于第二点,也就是探索批判性思维教育方式时,“共同核心标准”也有启发作用。它针对的是美国基础教育的需要。其中,分析能力、根据事实的推理和论证能力、研究跨学科的题材的能力等,均反映了美国基础教育的主旋律,即美国基础教育一直是以所谓实证和研究学习(evidence and research-based learning)为基调。

2024年《中国青年报》曾刊登文章《美国小学生“研究报告”堪比大学生论文》,说的正是实证和研究性学习的例子:美国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的作业,是写研究性论文。通过写论文,学生进行了科学研究和论证文的锻炼。他们拿出来的论文,“有的已经相当于中国大学生的论文,内容之深入,篇幅之长令人惊叹”。而且“有不少小学从三年级就开始进行‘劝说类’文章的写作训练,学生不仅要有自己独特的带有批判意识的思想,而且还要能够使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有理有据地影响他人”。

就是说,从小学开始,美国就开始训练他们的孩子们要具备学术和科学发展的技能。想想看,20年后,经过这样反复训练的学生,自然将和他们的前辈一样,知道怎么做研究。他们将写书给中国学生读,在实验室里成为我们留学生的指导教授。这些小学生是美国保持世界领先的希望,而且现在他们还要通过“共同核心标准”来扩大这样的优势。

这说明,批判性思维教育,在美国中小学体现为以实证和研究为本的教育。我们认为,中国在基础教育中推行批判性思维教育,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思想和做法。

角逐批判性思维

就是说,中小学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课,可以是走向批判性思维教育改革的入口:我们应首先将它改造成训练探究和论证能力的课程。如果现有的语文课因为语言学习任务而不能改造,那么就应该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专门开始这样的阅读和写作课。它专门训练学生根据问题来阅读和研究、追究理由、收集信息、鉴别真假、判断他人的观点、尝试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以论证文的方式有条理地把思想表达出来,使之清楚和有说服力。

中小学里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需要专门的教材以及合适的、与实际相联系的方法。比如,内容上,要采用学生能理解、感到有趣的事例。教学方法上,需要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注意不要追求广度,而是要切实培养学生追求理性、倾听不同意见的习惯,培养学生立足于实践的研究能力以及有条理地表达论证的写作技巧。

这样的切入当然是第一步。接下来的任务是将实证和研究为本的学习目标,向中小学其他科目学习中渗透。比如中学的历史、地理、政治、科学等课程,都应以实证和探究为原则来进行教学。

这有两大努力方向,一是教学内容:在课本内容中,应该加入鼓励学生分析、判断的信息,使之认识到知识产生的时代背景、来源和观念竞争的环境。二是教学方法:运用提问、互动和启发理性思考的教学法。

教师不管教什么课程,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知道说话要有理由,要考虑别人意见,不要为表面和片面的报道所困。这就是培养学生理性和多样性的思维能力。相应地,教学中融入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又会推进对该学科的学习理解和学科能力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同时,还应该以各种方法,将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融入课外活动中,集合家长和社会力量来一起培养。

最后,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之一,是需要改革考试类型,加强研究型写作,融入深度分析的要素。

推进批判性思维教育是系统性行动

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批判性思维教育,绝非易事。因为它不是一所学校的课程加减的问题,它涉及考试、评价、课程标准等各个环节;它也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涉及文化、社会和精神的变革,是全面、深刻、系统的改造。

因此,它应该由两大力量来对接推动:整体的政策安排和扎实的具体措施密切配合。

所谓政策安排,是政府的战略规划和改变,包括在基础教育的目标、政策、教育大纲和课程体系中明确规定,批判性思维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明确批判性素养的内涵和教学制度,在资源和奖励体制中给予保证。

相应地,具体的措施,我们认为应该沿着两个关键方向展开:教师培训和考试改革。教师是推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直接抓手。没有能批判性思维的教师,就无法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中国需要对教师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和教学法培训。我们一直提倡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来教批判性思维和教其他课程”,并总结了“以问题引导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法”。它要求教师成为“苏格拉底、教练和认知活动主持人”三位一体,用问题来推动学生进行思考性、合作性和实践性的学习。这个教学法在大学教师的培训中获得了高度赞扬。在中小学的教师培训中也应该推行这样的培训。

自然,教师培训不仅仅是教学法的研习,更关键和更难的是教师自己要具备批判精神,即谦虚、理性、开放精神。我们不能忘记批判性思维是德育和智育的结合。对教师而言,这就需要他们自己学做批判精神的模范。这是困难但又关键的一步,建议在新教师的资格考试中加入对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考试改革是另一个关键。如今考试招生改革已经拉开序幕。建议在考试内容方面,可适当借鉴美国sat考试的改革。根据“共同核心标准”的精神,sat考试将会大量增加需要推理和思考的考题,有时候还需要考生不仅选答案,而且还要论证为什么这样选。另外,sat将把原来必做的论文改为选做。看上去像是减弱论文写作的要求,其实情况正好相反。因为论文原来是sat必选题,因为数量大、判卷人手不够等原因,并没有考官仔细读论文,判分基本上是机械方法。以后这样不行了。考生一旦选择写论文,就必须根据它的证据、推理等论证质量而判分。这样,论文要得高分,就必须进行合理论证,展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将给高校录取大学生提供真正有意义、方便的指标。

我们建议,能否在高考中加入分析性、论证性论文的写作,供考生自选。相应地,组织人力根据批判性思维的标准评卷。考生得到的论文写作分数,不一定计入考试总分,但将成为大学衡量一个学生未来学术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录取的优先量度。大学优先录取,将反过来促进中小学改革,鼓励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认真研习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杂志2024年第9期

1010思想政治理论和101思想政治理论篇四

课堂观察理论学习

听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简单处理。

它集中表现在这么四点:一是进入课堂时,听评课者自己没有充分的准备,也没有与上课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二是听课过程中,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引起足够的关注,评课时缺乏有证据的观点,漫谈式、即席发挥式话语过多。三是评课结果往往只是体现为一个无法解释的分数。比如 说一位教师得85分,那么这个分数是怎么来的?它说明什么?15分扣在什么地方?比另一位教师高5分高在何处?比自己前一次的课少3分又少在哪里?并不是能说得很明白。这里面的逻辑就是拿一个所谓的、谁都达不到的好课标准来评所有老师的课,结果所有老师的课都有问题,那么复杂的课堂活动最后就变成一个貌似精确的分数,这种“精确”实 际上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何况教学活动中有许多现象是难以用数量来表示的,勉强用数量表示就会妨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意义的揭示。四是使用结果时往往错误类 推,用一节随机抽到的课(如推门听课、随堂听课)来类推该教师其余的课,或用一节精心打造的公开课、示范课来类推该教师其余的课。事实上,这种类推,尤其 是后面一种,很难符合实际。

(我想将以上四点与自己的听评课行为作个对比。第一点讲的是听评课随意性。我想我听的课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二类:教研类、评比类。教研类指各类教研活动、调查研究而听评的课。评比类指各级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教师选拔等等而听的课。一般教研类的课课前都知道要听那些内容,会去做一些准备。而比赛类课有一些可以准备,有一些临时才能知道内容就没有准备了。一般比赛类的课课前与上课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是不可能的,课后点评也很少。第二点是听评课的偏面性,我想我还是会关注学生,只是关注方式方法不可能科学。这也正是后面第三点所讲的内容,听评课的非理性,直觉很多。第四点,在评比类课中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操作了。)

第二,任务取向。把听课当作任务来做,是迫于管理层安排的任务。

(听评课本身就是一个任务。听评课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有效学习。但听评课不是专业发展必由之路,教师可能认为听评课对专业发展效率不高,是教师不重视听评课的原因。)第三,不合而作。评课群体中隐约有三类独立的角色:一是“评课专业户”,该类人自己很少或几乎不上课,然而听评课却成了他的中心工作;二是“仿课专业户”,听课仅仅为了模仿;三是“听课任务户”,即听课就是为了听课,没有问题,不去思考,甚至也没有什么反馈,按规定填完“听课手册”了事。

(评课专业户是工作性质决定了的,没有办法了。只是既然是专业户,工作就要做的更加专业。青年教师,特别是刚走上讲台的,是需要成为仿课专业户。)

显示全部

标签

相关新闻

反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