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高淑珍
高淑珍,女,汉族,1957年7月生,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村民。
14年来,高淑珍用单薄而坚强的肩膀挑起一座炕头小课堂,用舐犊情怀支撑起几十个残疾孩子的就学梦想,她用平凡的服务诠释了不凡的志愿精神。
高淑珍儿子王立国4岁时,患上了类风湿病,肢体关节变形,走路十分困难,虽经多方求医诊治却没有好转,结果落下了残疾。随着小立国年纪的增长,上学读书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但受身体条件限制,他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进入学校。高淑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转念一想,附近村庄也有一些因为残疾而不能入学的孩子,他们一定也渴望上学,如果能把他们聚到一起读书学习,那该多好!
1999年,炕头小课堂开课了。4张小课桌,1块小黑板,5个残疾孩子,课本是借来的旧书,老师就是她的闺女王国光为了这个唯一的老师,高淑珍硬是将自己刚刚初中毕业的女儿留在小院里,每每念及此事,她总感到愧对女儿。
随着送到家里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高淑珍索性让孩子们住到家中,免费吃住,免费学习。炕头小课堂最多时达到39个孩子,都管高淑珍叫妈。这些曾经因为残疾而受过别人歧视和嘲笑的孩子,把高淑珍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高淑珍也把这帮残疾孩子当亲生的,愿意为他们做一切事。
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这些孩子,高淑珍睡觉的时候几乎没脱过衣服。睡觉前,要给孩子们一个一个接尿;再搂着最小的孩子,哄着睡觉;大约每两小时就要起来一次,叫醒爱尿炕的孩子起来解手。为这了这帮孩子,她每天早早起来,给孩子们做好饭,然后就带着两个馒头去赶集卖货。没有集的日子就走街串巷叫卖。
高淑珍就这样坚持了整整14年。在她的感召下,一批志愿者先后走进高淑珍的家中,当起了爱心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到关爱残疾孩子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演绎了一曲志愿接力、奉献爱心的动人篇章。
高淑珍荣获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河北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热汗古丽 依米尔
凭借自己的辛勤努力改变命运,先后组织600多名少数民族妇女外出务工,热汗古丽依米尔用实际行动激励无数家乡姐妹靠劳动、靠知识实现人生梦想。
热汗古丽依米尔家境贫困,一家九口人挤在破旧的土坯房里,每年青黄不接时,就到处找野菜或是摘酸杏子煮面条吃。2024年7月,她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选择外出务工,当过清洁工,也在药店里打过工。2024年5,热汗古丽依米尔和同伴一起前往浙江省慈溪市宁波双源纺织发展有限公司务工,为了打破在新家中的语言交流障碍,她一边学技术,一边学汉语。3个月后,热汗古丽依米尔凭借娴熟的纺纱技术成为操作长,半年后她又成为车间主任助理,一年后,她因为出色的双语表达能力被厂家聘为新疆籍员工带队负责人。务工4年,热汗古丽依米尔先后给家里寄了9.7万余元,盖起大大小小15间房子,添置了手机、数码相机,家里还在村里开起了小超市,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2024年,热汗古丽依米尔考取了新疆职业大学汉语翻译专业,并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期间,作为新疆代表团唯一的农民工代表,她积极为保障农民工兄弟姐妹的切身利益献言献策。她决心毕业后,在家乡开办一家榨油厂和肥皂厂,再建一座图书馆,让更多的家乡姐妹靠劳动、靠知识改变命运。
热汗古丽依米尔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成环
李成环,女,汉族, 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甘肃省兰州市二十四中学生活指导老师。
李成环作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把帮助他人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在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关爱孤残儿童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兰州市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作为生活指导老师,她和其他几名同事一同照顾着全校600多名学生的生活起居。尽管岗位平凡,尽管自己家里并不富裕,但李成环总是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一次下了几天阴雨,学生宿舍被褥受潮,李成环一个人将几个宿舍的被褥拿出去晾晒,自己累得满头大汗。学校地处农村,女生宿舍楼上下用水不方便,楼内厕所不能正常使用,学生夜间上厕所要到100米以外的旱厕,很多女生胆小不敢去。李成环知道后,不管下雨刮风,都拿着手电筒一路护送。她用自己的热心、细心和善良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成环先后被追授青海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兰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兰州市优秀青年、兰州市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兰州市道德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黄久生
黄久生是700位鳏寡孤独老人们共同的儿子。那些得到他照顾的老人们,一提起他的名字,都会眼含热泪。他给老人们带来的温暖不仅来自物质,更来自他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黄久生是个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6岁时母亲去世,留下黄久生和4岁的妹妹、2岁的弟弟。父亲走街串巷修锅补盆,十天半月难得回家一次,是乡亲们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把他们养大的。为了报答乡亲们的养育之恩,13岁的小久生曾在一个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邻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满水。18岁出门打工,从建筑工地小工干起,靠踏实肯干逐渐致富的黄久生,内心时刻激荡着报恩的情怀。
在郑州打工多年的黄久生,看到老家来郑打工的人虽多,但比较分散,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等权益被侵害的事时有发生。在黄久生的建议下,中共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成立,他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散居在郑州市的56名农民工党员有了娘家。农民工党支部积极为农民工解决难题,仅讨薪一项,就为农民工讨回两千多万元。通过这个支部找到工作走上致富路的农民工达一万多人,每年还为家乡带回1.5亿元的劳务收入。
黄久生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何玥
何玥,女,壮族,2024年7月生,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金宝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年仅12岁的何玥因患脑瘤去世,生前她作出无偿捐献器官的决定,使得三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她的无私与大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她被称为最美女孩,她的遗愿被称为最美遗愿。
何玥生前是一位品学兼优、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可爱女孩。她是家人和学校的骄傲,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她和同学们关系融洽,常常主动帮助解答作业难题,打扫教室卫生。她生活上很注意节俭,平时都是一毛、两毛地省下、攒着,几年时间竟积攒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零花钱;但有一次,她在参加慈善活动时,却毫不犹豫地捐了出去。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于器官捐献者,红十字会将给予家属一定治疗费和丧葬费救助。医院也提出给予何家一定的经济援助。尽管何玥的医药费花费10多万元,但其父母都婉言拒绝了。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彻彻底底地做到无偿捐献,才是真正为女儿完成了心愿,才是何玥助人为乐精神的最高体现。
何玥荣获桂林市优秀少先队员模范、广西壮族自治区青少年道德模范、中央电视台202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罗玮
罗玮,女,汉族,198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四川永隆实业有限公司职工。
她是我国器官移植史上无偿为陌生人捐肝的第一人。利用康复期间社会各界的捐款在广元市建起第一家老幼托管中心。汶川地震发生后,她志愿来到灾区全力救助受灾群众,用感人的义举书写美丽青春。
2024年的一天,正在成都打工的罗玮,从媒体上得知四川省蒲江县妇女廖红霞患肝坏死急需换肝,便赶到医院表示愿意捐献自己的部分肝脏来挽救病人。但捐肝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手术失败或者留下后遗症,都将威胁罗玮的健康和生命。而此时国内尚无一例无偿捐肝者,她甚至写下了遗书:如果我失败了,我想捐掉我所有健康的器官罗玮的决定起初遭到家人和朋友的坚决反对,父母和哥哥专门赶到成都硬把她带回了广元。面对家人和朋友的强烈反对,罗玮耐心说服他们,最终取得大家的支持,成功地为廖红霞捐出一叶肝脏。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她和廖红霞均恢复良好。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罗玮一方面安顿好托管中心老人们的临时住所和生活,另一方面主动到广元市072医院当志愿者,奔赴青川重灾区救助群众,并陆续接收青川受灾老人和儿童300余人到托管中心临时安置。2024年5月,在抗震救灾中她光荣入党。2024-2024年,她帮助剑阁县的乡亲们引资数百万,利用闲置土地,带动村民们种植核桃3000亩,大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罗玮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创优争先优秀共 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24年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龚全珍
作为开国将军的家属,龚全珍毅然放弃优越的都市生活,陪伴丈夫来到偏僻陌生的山村,几十年如一日,积极扶贫济困,支持乡村建设,把对家乡、对人民、对祖国的挚爱写在青山绿水间,刻在老百姓的心上。
龚全珍经常说:我没有特殊身份,但有一份特殊责任,就是要把甘老的精神传承下去。为了这份特殊责任,离休后,她仍然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走进学校、机关、部队、工厂,义务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没有人记得老人家去了多少地方、做了多少报告,但大家都记得,她从不要一分钱报酬,还经常自带馒头或面包,就着白开水当午饭。
2024年,琴亭镇组建龚全珍工作室,聘请龚全珍做名誉辅导员,搭建起一个对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进行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她每周都会来到工作室,与群众沟通交流,帮助群众解决思想和生活上的问题。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甘将军离世后,她曾在县幸福院度过了5年。期间她从不把自己看作被照顾对象,而是当成院里的工作人员,帮忙打扫卫生、照顾他人,并拿出生活费给大家买营养品。
龚全珍荣获江西省优秀共 产党员、江西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王结
王结,男,回族,1971年5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盲协主席,爱德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
13岁时的一场飞来横祸,让王结双目失明。面对人生的不幸,他以超常的毅力,借助盲文和录音自学考取大学、攻读研究生,在自己事业有成时,大力帮助其他残疾人和下岗职工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王结热心公益事业,虽然家庭并不富裕,至今还与妻子住在出租房,但他为特困学员减免学费、补贴生活费及各类爱心捐款达50余万元。2024年非典肆虐,他为一线医护人员捐赠3万元的医疗按摩卡;汶川、玉树、芦山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后,他先后为灾区捐款4万多元。他经常带领师生到社区和福利院为困难家庭、孤寡人员义务查病、治病。2024年,爱德盲人按摩诊所员工金芳明查出患先天性心脏病,拿不出2万多元的手术费。王结知道后马上带头捐款5000元,其他按摩师也纷纷解囊,帮助金芳明顺利地做了手术。宁夏南部山区的盲人马世清、银川市民谢宝华,均在王结的无私帮助下,开办起自己的保健按摩所,脱贫致富,创业成功。王结的事迹被写入宁夏党史和地方中学课本,一位著名诗人称赞王结道:不怨苍天不低头,潜研科技写风流。眼盲不信前途暗,心路光明耀九州。
王结先后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宁夏回族自治区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解黎明
解黎明作为一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耄耋老人,15年间,将自己近一半退休金拿出来资助贫困学生和困难家庭,共捐资13.7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50名,贫困家庭33户。她已将助人为乐、奉献社会作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38载青春献岗位,27年夕阳红似火。原本可以安享平静的离休生活,她却开始了为民服务的新征程; 原本应该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 , 她的心里却始终放不下失学儿童 ; 原本能够使自己的物质生活更富足 , 她却为贫困家庭倾注了满腔热情。解黎明的事迹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解黎明荣获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 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感动山西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孙茂芳
孙茂芳四十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无微不至赡养照顾了18位孤残老人,用自己的行动传递了一位退休军人的情怀操守,诠释了一名共 产党员的精神境界。
孙茂芳荣立个人一等功,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军学雷锋标兵、首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