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篇一
一、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1.赋税制度
①内容
a、“相地而衰征”:春秋齐国管仲实行,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是默认土地私有。
b、“初税亩”: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用法律规定将公田交给耕者,按田亩收税,实质是默认土地私有。
c、编户齐民:两汉实行编户制度管理百姓,在编平民称为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向国家交纳赋税,服徭役、兵役,或交纳更赋代役。
d、租庸调制:隋唐实行。即向农民征收田租、人头税,并可纳绢(或布)代役。e、两税法:唐朝于780年实行,改变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f、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实行变法,募役法实质是纳钱代役,方田均税法实质是按亩纳税。
g、一条鞭法:明后期实行,把田税、徭役和杂税合一,按田亩多少征收银两。反映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h、地丁银:清朝雍正帝在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基础上,实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特点
a、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比例越来越小。
b、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
c、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
d、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发展为可以纳银代役。
e、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
f、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课以重税。
2.重农抑商政策
①表现
强调以农为本,商业为末;
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农民破产;
强调户口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对商人进行诸多方面的限制,课以重税。
②认识
重农抑商政策是由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决定的。农业是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因此,以农立国必然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纲领。
在封建社会前期,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促进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并促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后期,在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的情况下,该政策限制商业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是经济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经济重心的演变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①过程:
a、先秦到东汉: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农业区居全国经济中心地位。
b、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江南的农业得到开发,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c、隋唐时期: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的出现为标志,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e、元明清时期: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②认识
经济重心的迁移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关系密切,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基本是在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时期。
人口的迁移是经济重心转移的重要因素。
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转移有密切联系,但不完全同步。
2.近现代经济重心
①概况
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洋务运动的开展,使东部沿海和南方地区的民族工业形成并发展,东部地区首先开始以工业为特征的近代化。
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的经济建设主要放在东部沿海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的建设重心置于东北地区,形成重工业基地。但全国经济中心仍在东部沿海。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兴起,东西部差距扩大。目前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的崛起。
②认识
近代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保持了我国经济重心地位。其原因有:
近代东部沿海地区开放较早,外商企业集中;
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人们思想观念较开放,文化先进,有利于经济发展
国家对东部地区投资较大,政策优惠
自然条件较好
三、中国近现代的工业化历程
1.中国近代的工业化
①近代前期
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三阶段)
②近代后期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但相继受到日本侵华和美国资本的冲击,以及官僚资本的排挤,发展艰难。
③认识
中国早期工业化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制和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排挤,发展缓慢,经历曲折最初由洋务派领导,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未能掌握现代化的领导权
缺少必要的资本积累,技术、人才准备不足,主要动力来自于外部
发展畸形,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重工业基础薄弱,地区分布
2.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化的探索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规定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总任务。
①1949-1956年
a、工业化成就:
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置于东北地区,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b、经济体制:
内容: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苏联的影响;重工业建设的需要。
影响:对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过积极作用,但日益显露出严重的弊端。②1956-1966
a、工业化成就:工业产值大幅度增长,建成武汉、包头钢铁基地,实现石油自给,电力工业增长很快。
b、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加强。
③1966-1978
受“文革”干扰,经济建设损失巨大,但仍有一定成绩。
④1978-1992
a、工业化成就: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项目。
b、经济体制
内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原因: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外国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作用:增强企业活力,解放生产力,工业成就显著。
⑤20世纪90年代以来
内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决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把企业推向市场。
作用: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迈向21世纪。
四、中国近现代重要土地政策
1.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建立“人间天国”。②评价:
a、革命性:突出反映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空想性(落后性):绝对平均无法实现;剥夺农民对剩余产品支配权,无法调动生产积极性;固定小农经济,排斥商品经济。
③未能实行的原因
a、没有安定环境(客观、直接)
b、空想性(主观、根本)
2.民族资产阶级:民生主义
①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②评价:
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不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3.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①民主革命时期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
目的:完成民主革命反封建的基本任务;调动农民支援革命战争和进行根据地建设的积极性。
核心措施: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作用:巩固根据地,支援革命战争。
b、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目的: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克服根据地困难。
核心措施: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作用:减轻封建剥削;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c、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
原因:抗战胜利后,农民迫切需要获得土地。
核心措施: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作用: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②建国后
a、1950-1952年: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核心措施: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作用:巩固政权;解放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b、1953-1856年:农业合作化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核心措施: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c、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
核心措施: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
作用: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改革开放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措施: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作用:极大地调动农民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使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城市化发展。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时期及特征
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发展,处于分散的手工工场阶段(简单协作)。
②手工工场时期(16-18世纪):即集中的手工工场时期,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过渡的准备时期。
③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70年代前):从英国开始的、以蒸气机的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蒸汽时代或自由竞争阶段)。
④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垄断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⑤动荡与调整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打击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整。
⑥当今世界和信息时代(二战后):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
i 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初,除美国外的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的发展。
ii 20世纪50-70年代初,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联邦德国和日本速度最快。iii 20世纪70-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和滞胀后,资本主义经济逐步恢复。iv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明显地呈现出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两种趋势。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
①前提:社会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②条件
科技:如三次科技革命。
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资本:如资本的原始积累;普法战争赔款对德国经济的促进。
二、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1.基本史实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由英国扩展至欧美各国。主要有棉纺织机器、蒸汽机和交通运输工具等重大发明。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开始):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主要表现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使用、电讯事业的发展和化学工业的建立。③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40-50年代开始):表现为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及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出现。
2.共同条件
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和稳固
②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
③市场的扩大导致社会对技术革新的要求迫切
3.影响和后果
①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②导致生产关系的巨变:如工厂制、垄断组织
③对工运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④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影响巨大
⑤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含义
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国际贸易从区域性贸易发展为世界性贸易的过程。
2.过程
①16-18世纪:开始形成时期。
14、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重要条件。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海外殖民扩张从此开始,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时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西方加紧殖民扩张,许多国家沦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证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最终形成时期。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主导世界市场的国家
①16-18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先后占据主导地位。②19世纪前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占据主导地位。③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美共同主导。
④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主导世界市场。
⑤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4.认识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动力。
②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③新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的发明与创制,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条件。
④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世界市场的形成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瓦解着东方各国旧的经济结构,客观上促进东方各国近代化。同时也给东方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东方的长期贫穷和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篇二
中国社会
导言 见笔记本
第一讲 社会身份与集团角色
社会身份——主要讨论的是在社会中扮演的公共角色。
几个关注的问题:
1,集团的身份和角色
比如说,士绅的消失——是消失还是转化?
2,权力的分化和结构的关系
比如说士绅和官员的权力是怎样分布的?——中国基层政府行为与士绅阶层的消失的关系。在传统社会,国家和士绅的权力的功能、类别、分化,治权领域的分化。是集权还是分权?
参见费孝通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皇权与绅权》
中国租税关系复杂,农民起义时抗租还是抗税,需要区分看待。
3,官僚和君主的关系 韦伯对于官僚的看法,把官僚放在现代化过程中来看待,他对比的是官僚制与其之前的统治形式——君主制的关系,探讨在从君主制向官僚制转换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官僚除了服务于君之外,还增加了新的服务对象——民,因税收的产生,君主与贵族富人形成对立,最终达成协定,引进官僚系统来执行协定,最终形成“君主——官僚——国民(富人贵族)”的管理模式。国家作为一个政治机构发生了转型。
韦伯讨论的理想类型:随着时间发展,君权和官僚集团的权力发生分化,君权——》政客,关心权力的获得,通过交易来处理权力,代表支配性利益团体的利益。官僚集团——》公务员,中立于利益团体等冲突派别,稳定于专门的程序,根据资历、考试、技能产生和晋升,服务于国民。虽然官僚系统最终变成一个黑洞,但这一发展比起君主制仍是一个进展。在一些国家,政治变动可以频繁,但国家管理仍井然有序,原因就在于此。
参《叫魂》,孔飞力在韦伯的框架下探讨中国官僚和君主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是挑战了韦伯的理论。专制权力(君权)与常规权力(官僚)在中国并非不能共存,而是相互依赖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主子和臣之间的关系,君依赖于臣的原因是信息的获得而腻烦与细节,另一方面却对臣权感到不安,因此常通过超越常规权力在社会底层发起运动来重塑权威。臣方面由于没有安全感,采取“跟人而不跟规矩”和消极作为的作风,充分利用自己举荐的权力来编制保护网。君臣运动你来我往,循环往复。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政治问题可以被定义为行政问题,行政问题也可以被定义为政治问题。荐 金耀基;行政吸纳政治——香港
阎步克
4,知识分子
成为皇帝的老师——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追求,古代知识分子没有专业分工,而是高低地位差别。对于文科知识分子(师,圣)是掌握规范性知识的人,与自然科学知识分子(匠)有着不同的角色定位和期待。
对近代知识分子角色转变的几大影响:
革命时期,近代知识分子的分化,一些投身于革命,一些跟随某些政客。革命使得知识分子的身份发生转化,从“圣哲”到“救国”,从“启蒙”到“革命”。权力和分派取代了知识和自由。李泽厚对此曾进行批判,救亡压倒启蒙。
解放后的政治运动。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对于知识分子产生冲击,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不再是“大师,圣哲”,自然科学的知识分子发生巨大分化。拥有圣哲目标的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越来越少,并且知识分子共享的价值目标不再专一。技术性增强,政治性淡化。
多元价值
专业分工 市场化 ——》知识分子的变化
第二讲 社会组织
重点:中国社会组织的特点和变化,中国社会组织相对于现代性的组织有什么特点?
1,《国家与社会革命》: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 ——农民村社
中国的基层社会组织是农民村社,其基本特征有三:拥有的土地边界十分清晰;抑制个人的土地扩张;限制资源的流动。
2,韦伯——家长制(亚洲社会)
第一点谈到的主要是对外关系的特征,对内关系的特征主要是家长制,包括如下特点:独一无二的权威人物,一般是实物性而非货币性的报酬,权威人物往往是独裁者,是一种个人化的支配关系,森严的等级制同时又带有家长的温情。
3,许锒光——初级组织与次级组织
研究的视角主要看支配性的组织是什么,是初级组织,次级组织还是转型组织? 初级组织和次级组织的对比:时间性,初级逐步发展为次级。性质上,初级组织是一种个人化、等级制的关系;次级组织则是非个人化和非等级性的。中国社会基本上没有发展出标准的次级组织,主体是初级组织。次级组织是民间的、非亲属性质的、自主发展的组织。
中国清末曾出现过次级组织,比如一些自愿的士绅集团、学徒组织、教会、同乡会、茶馆等,但后来的革命扫除了这些组织,最终被自上而下的统一的组织代替。在美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与中国不同,其中次级组织起到很大作用。为什么次级组织能够发展出公共利益?
费孝通“差序格局”,亲疏有别,派系和关系结构发展,造成不同派系中间的结构洞(structure hole)和具有桥梁作用的人。中国的忠诚在于“跟人”而不是跟“某种原则”,但是“跟人”是否也能看作是某种原则。比如群众忠诚于毛,还是其思想体系和原则。
4,庇护关系 参见《礼物》。网状结构,上下级之间“照顾、优惠、保护”与“忠诚、服务、礼物”的交换形成的庇护关系网,相互都有特定的责任与义务,二者是“不平等的友谊”,但整体上是互惠互利的,提供各自所有的资源,交换自己所需的资源,是一种工具性和依赖性的关系,追随者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联系对方,而非是因为同意对方的观点,因此是对人不对事的。这种关系是强调信用的,不能容许背叛。给予和要求帮助都是具有正当性的。这种组织的形成,并非由于共同的信仰,而是由于各自对资源的需求,这种关系是以个人身份组织起来的关系,团结性和内聚性很高,因此组织化程度高,中心人物的动员能力也很高。这种组织体系可以有效抵抗来自外部的掠夺。
庇护关系vs现代性的公共关系: 个人
非个人 特殊主义
普遍主义 工具性
价值、意识 非正式
法律化、正式 私下
公开 内聚
松散
等级性
职位分工(?美化)
5,组织化依附
《共产主义新传统》,国家通过工厂来实现对社会的控制,国家通过它将权力渗入到社会基层,由此达成自上而下的一统制。如何实现?工人对工厂的组织化依附。
旧传统vs新传统,以1949年为分界:上下分离,士绅控制基层vs国家将权力深入到基层,从上而下控制社会。
的意见与他不同,“蜂巢政治” ——》第6点
6,非正式组织 传统组织的现代性与现代功能 第三讲 社会关系/结构
一,公共关系与私人关系 林南在美国(现代)、台湾(中间)、大陆(传统)三地广发问卷,试图了解三地人际关系的共有模式及差异所在。
边燕杰研究:工人过节去哪儿送礼?能接触到哪些人?
1,西方思想中的重要部分,类似于国家、社会等。
这些研究都得先搞清楚公共关系与私人关系。——》为什么总是二元分制,如公共、私人,国家、社会,普遍主义、特殊主义?因为中国哲学是整体性的和谐的哲学,西方哲学则是斗争性的哲学:现实本身和设置的理想社会之间的斗争,正是设置了这种差别,现实向理想推进,才能够前进。如:理想国。
2,公共与私人:
公共——对整体的。大家都可以接近、共享的,不排他的,无区分的,正式的,有共同的规则。
私人——对个人的。排他的,有权利限制,隐蔽的,收敛的,封闭的,非正式的,部分的。
在中国,公共与私人的定义(观念)与西方不同。一个例子,市政府档案馆进入要求介绍信,因为档案馆是公享的,在这里,“公共”的涵义与一般的涵义即“不排他性的”,就不一样了。
3,公共关系与私人关系:
公共关系——符合“公”的条件的关系。私人关系——符合“私”的条件的关系。
二者的关键区别在于中心决策点不同:决策点是某种大家共同承认的规则(通常是法律)还是私人?西方学者强调私人关系的发展对个人的保护性作用在于避免强权干涉。
社会学关注的重点是公共关系。韦伯认为,公法与私法的区分是现代社会法律的重大进展,它明确了不同领域的规则。
4,社会关系的中立化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虽然现代社会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边界经常移动,但公共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评价现代社会的去个人化?它是一种进步,因为使人摆脱了对于其他人的依赖,由此摆脱了他人对我们的控制。私人关系仅仅是内在的、情感的表达,而公共关系更是基于责任、权力的关系,因而更需要保护。公共关系具有功利性和工具性,“具体是谁”并不重要,私人关系则是个人感情和表达的需要,“具体是谁”很重要。
二,在中国,公共关系和私人关系的混合
这种混合有两个特征:1,规则通用?2,私人关系可扩张到公共关系,用于公共生活;同时公共关系也可扩张到私人领域,两者边界十分暧昧。——》负面影响:利用公共关系为私人牟利,也可利用私人关系为公共事务服务。由此造成的不公正性更大。正面影响:可通过私人关系来服务于公共事务,如在乡村社会。三,乡村社会的人际关系
波纹型的同心圆。越近中心,越是表达性,不需要送礼;越远于中心,越是功利性,越需要送礼。——》越往外,越被迫。例如,林南的研究„„
a
b
c
d 四,公共关系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中的公共关系有哪些发展?
的论文认为,在改革开放之前,财富占有基本比较平均,主要集中在公用的机构,由干部掌握再分配权力,如房子、工资等,社会主义制度的平等计划使得人们的差别不大。进入市场经济后,财富的再分配权发生变化,主要分配由市场来进行,干部群体的分配权力弱化,nee预言,当时和未来,干部群体的身份和地位弱化,即掌握政治资源的这些人地位下降。而生产者(包括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相应上升,他们地位将逐渐强大,占有财富。中国的社会转型理论:nee的3个结论——再分配经济vs市场经济
1)资源分配权力变化。改革开放后,再分配权对资源的控制力减弱,劳动力和商品的价格不再由权力掌握,而是由市场掌握,权力的地位下降。2)市场动力发生变化。再分配经济缺少动力,缺少激励机制,(这个观点受到多方批评),竞争的目标是获得权力,而非创造性的竞争(知识、利润、技术等),也没有保护产权的激励机制。改革开放后,生产者的收入增加,中国的报酬体系慢慢流向“优秀的人”手中。
3)机会结构发生变化。改革以前,唯二的选择——干部or群众,当权者垄断性的权力,机会结构只利于有权者。改革开放以后,垄断性权力减弱了,其他的机会选择增加了,社会中出现了很多新的角色,现在的机会结构更加多元化。普通人的机会、动力、地位增加,有权者则相反。
由此,nee认为,中国发展的走向是由再分配走向市场,再分配中的获益者和市场中的获益者是相互弱化的,从公共关系来讲,是一个互克的关系。
对nee的补充:干部和农民由于共具的某些因素(知识进步,学习,见识)可能都在增加获利机会等。
2,相反意见,对nee的批评。
walder认为,nee不了解中国。他的基本观点是,中国的转型经济虽然发生了类似于nee陈述的变化,但重要的是,这些变化并未削弱,反而巩固了国家权力(再分配权力),而非互为弱化的关系。社会财富在哪里?查看国家支出和民间支出的比例,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
solinger类似于walder的看法,提出“新合作机构。”中国商人和外国商人的不同,中国商人缺乏自己的来源等,必须依赖于国家、政府。3,社科院陆学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调查与公共社会关系的变化。十阶层论,哪个阶层掌握着最多的资源?
第四讲 社会行为(主要针对中国)
一,情景优先/导向
在不同情景下,与权威的交流不同。中国人法律的判决是据情景而定,依赖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身份以及法官对事件的看法。——》由此造成的批评:中国很难建立法制。
也有学者认为,这种情景优先导向在中国社会正在弱化。
„„逻辑关系?两起案件:父母和子女之间联系的纽带是血缘or行为?
二,情感提升
情感提升意为:尽可能地通过一种方式来调动人们的情感。
一位西方学者的观点: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区别在于,毛很善于在自己的行为中注入情感,而蒋在公众面前则不显露情感,显得很拘谨,因此毛比蒋更容易贴近群众。和远离大众的精英不同的是,毛在情感上贴近大众,唤起和激发大众同样激烈的情感。在根据地、土改运动中,经常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为群众演戏、诉苦和控诉的方式来激发情感,用这种方式将群众压抑的情绪抒发出来,以此加强了和群众的亲切感。这个模式持续到后来,变成重要的历史经验,成为中共的法宝,在极度恶劣的条件下,他们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宣传性的鼓动性的工作。美军的军中娱乐为打扑克消磨时间等,而中国军队则有庞大的文工团。——》共同生活中的情感提升。
国民党的培养重点则精英化,没有那么贴近民众。在西方,情感则是和理性对立的,是非理性的一个部分。
引申:《山楂树之恋》中“纯情”与历史背景的反应,《杜拉拉升职记》电影改编失败在于只抽离除了个人的感情。优秀的影视作品在于透过个人的感情来反映社会和历史,如《平凡的世界》——》我加的~·~ 个人的情感是和社会、道德、经济、乃至政治的背景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主角可爱、能够吸引人?生理上的东西是可以不断被替代的,精神上的原因则是不可替代的。主角相互吸引,走到一起的原因和由来,命运背景是什么——如《断臂山》。中国的文学作品都比较少地关注这一点。
三,关系依赖
一位西方研究者认为,中国人在私人关系中,情感反而不如关系重要。中国人能利用家庭成功地做成很多事情,尤其是获得经济上的利益,这在西方是做不到的。最为不可思议的是,中国人能成功地使得家庭成员、家族成员进入一个企业。利用私人关系来促进经济上的成功,这有什么机制?
在中国基层的集体化,表面上的集体的,然而实际上是非正式私有产权的发展。宗族网络在中国的发展最主要的是推动私营企业的发展,市场、信息、集资、雇工、核心决策层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亲属。宗族网络和私营企业的共变关系非常明显。
由此他认为,私人企业能够存活下来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和地方官员的暧昧关系,而是家族的网络资源。私人企业越和地方官员关系密切,则越是发展不起来。反之亦然。
在中国,强关系和弱关系在个人求职过程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信息的提供上,也体现在对于雇主的影响上。
四,信任
一位研究者认为,中国人的信任度底,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他的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不符,由此受到一些批评。
社会资本学者举打保龄球的例子,美国人“独自打保龄球”,由此透露出信任感的下降,社会资本降低。
在传统情况下,约束中国人产生信任的机制是共同的生活、历史以及熟悉程度,后来发展为组织、单位的介绍。单位制弱化之后,社会的信任和约束下降了。很多学者认为,社会的流动和开放造成了信任度的底下。
孩子短期的照看凸显中国人没有公共的信任,请保姆公司还是请自己的熟人和父母。市场机制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完善在更大程度上制约了这个机制,信任的成本和违约的代价制约了信任的发展,如助学贷款。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方式不能再用来巩固信任了,而法律成为新的机制。
第五讲 社会秩序模式/模式
引——母亲给姐弟分蛋糕的例子。两种秩序。第一种是有第三方权威存在的秩序,第二种是由当事人双方合约形成的秩序,这种秩序冲突最小。另外一种秩序,永远是让弟弟吃大的,姐姐吃小的。(中国常有的秩序)
一,学者提出,影响秩序的要素: 1)权威(统一的规则)2)合约
3)对等的关系(冲突最小的秩序存在对等的关系)4)意识形态(参见“二元整合秩序”)
5)组织(国有企业在基层衰退的例子——国有企业作为基层的一个大细胞,它的兴衰极大地影响到基层的秩序和发展;回忆中国乡村社会,士绅为中心的一系列秩序体系正是通过它所控制的组织来实现的,费孝通提出的
6)权力——不同于权威,专指控制权,尤其是政治控制权《——这个思想来自于《利维坦》经典理论。大多数人统一权力对于秩序具有重要作用。社会权力和国家权力两种思想脉络。7)社会网络/社会关系 如果社会资本多(信任强),那么冲突少,秩序好。
二,社会结构对于社会秩序的影响 1,从客观上说,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对于维系一个社会结构是有正面意义的? 改革开放前,中国单一的社会结构与平均主义思想以及刚性(无法撼动的)的权力和权威——》社会冲突较少。
改革开放后,社会结构异质化和多元性增强,需要一个利益协调机制。——不同的代表能够在机制中提出看法并影响政策,这个机制能够避免冲突极端化。一个秩序并非没有冲突,而是有一个能够协调冲突的机制。
2,从主观上说,为什么这个社会结构会被大家多同意?(目前尚未无统一定论)
社会机构理论的发展:
社会结构是客观的——》社会结构是由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组成。一篇文章提出几个影响结构变迁的steps:先锋者实践(社会上的不同意者)—》正当性阐述—》模仿和扩散—》广泛的认同发生,解释了秩序的变化和演进(秩序为何能和平而非颠覆性的变化)
三,中国社会秩序
引: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认为,中国人天生不重视秩序,因此社会缺少秩序。为什么在中国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规则始终不能建立?
张静文章“规则的不确定”,中国的秩序模式不同于西方。
西方是规则模式,事先建立一个强硬的、明确的、公开的规则,用以保护秩序,每个理性人都会衡量,因此秩序增强。——》法制模式 然而中国的模式不同,中国模式被张定义为“利益政治模式”,其中,政治是为了维护自己利益而采取的竞争性的行动,尤其是争取控制权的行动。与规则模式不同的是,利益政治没有一个统一的不可变规则,而是每次都需重新讨价还价,建立规则。竞争输赢是依靠力量、势力的对比来决定,而非恒定的规则来决定。“不是看谁有理,而是看谁有人”,利益倾向于势力大的人。案例中不同的赢家:企业家、村委会、企业主、农民。无法确定哪个群体总是赢家,但可以发现规律,势力大的一方容易成为赢家。——》利益政治模式
为什么法治在中国总是难以实行?——中国文化和历史不允许„„
第六讲 社会思潮
引:法国大罢工的思考-欧洲法团主义-理想类型
西方的利益协调机制:政党提出自己关于国家治理的设想和方案—用这些方案吸引民众—民众基于自己的利益去支持某个政策—政党候选人竞争国家领导人—投票选举来获得领导人职位,直接选举和精英(精英是大众选择而成的)选举一起进行,如有矛盾,由法院裁定。精英-大众-法官的制衡。这种机制的问题:形成一个长期而言的平衡的机制,通过选择来平衡多方利益。
一,上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史学家马歇尔提出理论——为什么要建立现代福利国家?建立什么样的福利国家?
演讲内容:经济的发展以及两极分化,有产者和无产者的冲突,代表分别为资方和工会,这种冲突可能使得社会面临着革命的危险。马克思已经看到这个问题。但是,马克思只注意到了经济财富占有的不平等——经济机制,在一些强劲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并未发生革命或大的**,因为有另外两项因素综合了经济不平等导致的冲突,其中一个是社会机制——社会福利,另一个是政治机制——投票。1,社会福利需由国家提供,因为1)福利能够使得弱者得到照顾2)福利来自于公民的权利。因此,社会福利必须是由国家建设的一个公共服务,它综合了权利的不对等,保护和提高弱者的生存,从而使得经济体制能稳定地进步——》暴力变得不重要,有秩序地改变成为主流。他的权力被总结为“公民权责”体制,形成基于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的体系。
二,中国的状况
中国的情况很像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早期的预言,在政治权利的实行上,听证会起着一定作用,但目前的关注主要停留在微观的具体的层面上,其中有意识形态的障碍,理念上的障碍,体制的障碍,也有技术障碍和社会发展的障碍。《——社会的分化和组织化、公开化尚未成熟。
西方学者曾普遍认为,中国没有利益协调机制,只有控制和压制。《——疑问,为什么这种状况不爆发反而能长存?——》寻找社会中存在的不同于西方的利益协调机制:基层工会的作用(虽然较弱但是仍发挥作用),可以讨论的问题:工人的奖金、分房即其它有关福利备案。
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篇三
21世纪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新趋势
21世纪是一个“文明大转换”的世纪。21世纪的中国社会在变革:社会成分日益复杂,社会结构再度调整,社会利益重新分配,社会生活急剧变化。在社会职能不断转变与完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里涉及到在包括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生活、医疗、教育、服务、调节等广泛领域中去实现人与社会和谐一致,促进社会进步的专业与实践。社会工作研究与实践者,面对社会变革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必须去了解、去适应、去解决。
中国社会工作政策研究上的新发展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产生之日起,各国的社会制度如社会保障制度等都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掌握专门知识的人去具体实施,并使社会福利等朝着社会工作研究指引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作为活动的准则、作为调动和约束人们行为规范的社会工作相关政策,有了长足进展。政策理论研究,亦结合各国的实际正逐步深入。中国的社会工作开展尤其是政策的研究,自20世纪初,中国的欧美留学志士,就对社会工作开展及政策作了探索。但牵涉面是局部的,发展是缓慢的。新中国成立尤其是80年代以来,在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障、教育、保健、服务、行政等社会工作政策上,一方面注重对个性的政策规定,另一方面更重视诸多方面的政策理论研究。发展意味着在现实基础上的提升。随着社会各层面的深度改革,稳定、和平、公平、效率等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弱势人群追求,这促使社会稳定机制的必然完善,更意味着作为有效机制的社会工作新政策、新制度的必然安排。根据社会工作的鲜明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针对我国社会工作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客观需求的事实,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模式和政策研究水平,21世纪,中国社会工作在政策上必将有一新发展。
一是根据不同内容,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保障体系。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24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社会保障体系“在„九五‟期间,要加快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形成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今后15年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城乡差别的社会救济制度将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21世纪,社会互助政策、法规将臻于完善,工作机构和运用体系趋于完整,形成规范化的社会互助制度。加强社会工作考量及服务评估制度。确立社会工作者应有的职业定位,在法律(制度)保证下开展工作,制定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规划规则等等。
二是鉴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现实,采用灵活的政策制定形式。从东部到西部,从城市到海岛、到农村、到山区,我国社会工作的开展与发展是很不平衡的。而我国各项政策面向法制化,是21世纪一个发展趋势。在利用现有的政策资源,在引进、消化、本土化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政策可以制定比较规范的法律、法规,以国家行政机关颁布的形式固定并实施。社会工作政策也可以针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存在的差异性,以全国性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实施范围相对限制的相关政策。社会工作政策还可以注重专项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如结合社会工作资源与特点,民间群众团体制定一些适用于团体内部的条例、规定、指示,具化为符合社会工作对象特点,操作性强的要求、方法与措施,并在实践中完善。如中
国志愿者活动,经过几年的发展与运作,就很有必要将之制度化,健全机制,有明确的章程制度、志愿服务站、扶贫接力、社会招募等志愿服务项目完整的运行规则和制度。
三是提高社会工作政策的实施能力。改变多头管理的现状,向统一管理机构发展。改变政策制度的实施机制与监督制度较为薄弱的现状,执行与监督分设,加强法制责任制度。改变当前政策实施范围大部分局限于城市的倾向,面向广阔的农村新天地,扩大政策有效覆盖面。在实施过程中,时刻接受社会工作实践的评判与检验,及时作原有政策修订、补充与丰富。及时注意与社会各项政策的配套与衔接。
中国社会工作地域研究上的新扩大
一是城市社会工作新生长点、新领域、新天地研究。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却未达到工业化初期水平。调整社会结构已是当务之急,亦是趋势。国家也要加大力度,采用适当的政策加快城镇建设。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个体心灵封闭日益加深,心灵对可以产生共鸣的空间需求日益强烈。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能保留原来的自我,他们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认同,增加“人”与“域”之间的契合,这对社会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作为城市基本细胞之社区,随着其功能的完善,人们对社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无论采取诸如“新老楼区结合”、“现代化小区”、“高层建筑”、“企业封闭小区”等模式,社区都离不开地域条件,因地理环境(自然的、文化的、经济的)、人员结构的差异而各不相同,社区工作要正常化、健康化、持久化。这是社会工作新的生长点、新领域、新天地。
二是农村(包括海岛、山区、水乡)区域社会工作新生长点、新领域、新天地研究。在侧重都市社会工作研究同时,另一个现今常被研究者所忽视的社工领域占地球版图相当大比例的城市之外的农村,包括海岛、山区、水乡等区域社会工作研究,在21世纪,将成为社会工作研究的重要领域。各个社区将要根据不同的区情、县情、乡情来确定自己的特色定位,探索建立具有海岛特色、山区特色、水乡特色的社会工作新路子。同时,为大多数人谋求利益的社会活动必须在各地方得以实践,像健全农村保障制度的建立,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者的合法权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等农村区域社会工作模式的探究等,都将是社会研究的重要内容。
中国社会工作社会化研究新趋势
一是加强社会工作对象社会化研究。人的社会化,是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与周围他人的联系与互动,不断反映并调适与他人关系,形成人的社会属性,促其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21世纪人的社会化的内容形式将更为广泛。从20世纪的“单位人”转向“社会人”乃至更高层次的社会活动家,21世纪人的社会化,突出表现首先是融入市场,在更为激烈、更为成熟的市场竞争中,具备更深蕴意;其次是走向社会,21世纪将改变20世纪以来的个体在社会上有单位行政领导,在家庭中依靠家长亲友的状况,跳出行政与家庭亲属网络的社会支持体系,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实现文化的融合、心理的归依,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新的和谐。社会工作一个突出功能是整合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协调关系,摆脱困境。因此,在人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工作针对上述特点,针对人们在教
育、生活、就业、成才、社交等方面的需求,应使“多数人为少数人服务”与“少数人为多数人服务”相结合,遵循个人目标与组织相一致的原则。如社区工作的开展采取联合体、联络站、联谊会等多种形式,不仅仅从管理性、保护性上服务,更从发展性服务着手。
二是强调社会工作的社会化工作程度。社会工作主动参与性与社会化工作程度有待提高。如作为21世纪文明标志的环保问题,其关键是建立公众参与的社会环境与社会机制。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不仅是一种有效的社会监督,更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教育与社会教育。社会工作的社会化理论,重要一个方面是意欲寻找社会工作的主动参与的准确契合点,以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是探索社会工作的社会化工作模式。这是近年来形成的创新思路。针对人们的衣、食、住、游、购、娱生活领域的无限拓展,社会工作模式值得探讨。如今后社会工作中,政府突出作用相对减弱,但其作用发挥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并持续,因此,要发展社会化的、具有一定独立资金与资源的民间机构并探索新型的工作机制。如社会保障体系,要逐步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又如社区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要增加感召力、号召力与影响力,建立社区工作社会化、自治化的工作模式,形成行政化向自治化发展的态势。
中国社会工作“网上社区”研究新动向
21世纪,更加丰富多彩的internet吸收越来越多的各阶层人士尤其是青少年成为“网友”,使他们沉湎于“网上世界”。他们为了过网瘾毫不吝惜地加大投资电脑硬、软件。“网上一代”在网络中获得知识、交流思想、参与活动。一个“虚拟”的社会大群体现实地存在着。面对由此形成的更机械的、冷漠的和功能的人际,如何建构“网上社区”结构、机制和功能,把“网上一代”引向高雅而不粗俗、通俗而不庸俗的方向发展?
社会工作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和“网上社区”的特殊性,突破行政管理区域,通过建立“网上社区”,发挥其正面效应。社会工作介于以法律、法规、行政力量等对个人与社会实行强制性干预和以舆论宣传、思想信仰、伦理道德等力量对个人与社会产生导向性干预这两者之间,而网络,其涉及领域宽广,很难用完全一致的法令法规去约束网民的行动,何况,“网民”更具有匿名性、间接性等特点。社会工作“网上社区”社区工作的开展由此更具挑战性。“网上社区”社会工作因此更应注意强化对策性研究,找问题、摆原因,更要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缓解矛盾。“网上社区”的工作思路要突破传统在封闭环境中建立的说教式的意识形态,结合传统的工作方式与思维模式,采取灵动活泼的形式,融入“网民”生活,激活“网民”的主动性与参与性,不断放大、增加认同感与归属感,并可探索在新领域建立相应专业化的“网上社区”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广东深圳市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架设在互联网络上的“深圳青少年网”,面向青少年,面向全社会,通过开放各种学习培训、法律辅导、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婚恋家庭、健康生活等信息网点,设立“网上文学社”、“网上学院”、“网上义工站”,将这纳入大范围的、普及的社会工作渠道。浙江湖州团市委推出的“湖州之窗”、“读书网”等,亦发挥强大先发优势、领域优势,“寓教育于服务”,做好引导青年、教育青年与服务青年的工作。
“网上社区”的社会工作必须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提高其响应速度、服务效率。将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技术、中介服务、城市救助、再就业等内容引进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提高服务的科技含量,以最快捷方式,最大程度满足成员要求,使信息资源、服务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中国社会工作者专业化与职业化研究新态势
目前,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社会工作实践者对社会工作的认识是有距离的。政府部门多从社会工作管理层面来考察,专家学者多从学术、理论高度进行分析,社会工作实践者多从教育、服务细节入手。如何使这三方面有机糅合,使理论研究、实际操作与对策性研究相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统一状态?根据国情,应经常组织由党、政、团、院、所等人员参加研讨座谈会;组织省、市、区社会工作的经验会、理论会、观摩会等,使中国的社会工作者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培养造就既具有科学理论,又具有实践经验的成功职业工作者。
社会性工作必然以人为本,以前述的社会化为基础,以法制化为保障,以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为方向,全面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人才效益。
一是院校的专业建设。建立并扩展专门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院校,安排实用可行的系列训练课程,加强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在学科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培育学术环境、气氛与条件,为人才的成长与学术的成熟做一些实质性的工作。目前,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尚处于恢复发展初期,专业教育的现状远未达到现实对专业的需求(如浙江省)。在高等院校中,应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拓展学科领域,扩大招生对象,广泛吸引有志于社会工作的青年学生,使之真正地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用社工的方法和价值观去应对实际问题,从而走专业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二是专门机构建设。建立有专门从属的社会工作团体及下属从事各类福利服务的机构。既让专业教育的社会工作者有专门的实践部门,又为社会工作者提供职业岗位,壮大专门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骨干队伍,并为社会上热心于社会工作的义务者,创造他们投身于社会的大服务中去的有利环境,使之在参与和体会中得以成熟。
三是专业制度建设。建立公认的职业守则和保证守则被执行的审核与证照制度。建立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工作程序和必要的职业权利保障。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者的录用与聘任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与制约机制等等。唯有如此,社会工作者才能不是单凭爱好、兴趣而业余的、义务的,亦使社会工作的开展与发展有切合实际的政策依据、法律依据,更让政府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监督如社区等的工作与对象。在历史发展潮流中,社会工作者以其专业化、职业身份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使社会工作不只是专业化的解困救难手段,更为保障良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专业功能。
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篇四
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社会工作者守则
一、总则
中国社会工作者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世界各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文明成果,高举人道主义旗帜,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为己任。中国社会工作者通过本职工作,提倡社会互助,调节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改善人际关系,为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建设服务。
二、职业道德
(1)热爱社会工作,忠于职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满足社会成员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合理要求而努力工作,并不因出身、种族、性别、年龄、信仰、社会经济地位或社会贡献不同而有所区别。
(3)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为保障包括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在内的人权而努力。注意维护工作对象的隐私和其他应予保密的权利。
(4)同工作对象保持密切联系,主动了解他们的需要,切实为之排忧解难。
(5)树立正确的服务的目标,以关怀的态度,为工作对象困难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以及其福利要求提供有效的服务。
(6)清正廉洁,不以权谋私。
三、专业修养
(1)确立正确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为专业献身的精神。
(2)努力学习和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服务质量。
(3)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和进修,努力实现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效能。
(4)运用专业的理论和知识与方法技能,帮助社会成员改进和完善社会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以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
(5)从广大群众的集体力量和创造精神中吸取专业营养,促进专业的发展与创新。
四、工作规范
(1)重视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社会成员的困难和疾苦,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帮助他们摆脱困境。通过不断的调查研究,提高社会工作的服务水平。
(2)对待工作对象,应平易近人,热情谦和,注意沟通,建立互相信赖的关系,努力满足他们各种正当的要求,并帮助他们在心理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平衡。
(3)对待同行,应互相尊重,平等竞争,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业务上,诚意合作,遇到问题时,互相探讨,坦诚交换意见,或善意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以促进专业水平、工作效率和服务效能的提高。
(4)向政府有关部门、社会有关方面反映社会成员需要社会工作解决的问题,以及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向社会成员宣传贯彻国家有关社会工作的政策、方针和法规,鼓励和组织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6)对待组织和领导,应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主动献计献策,提供咨询意见,并自觉服从决定,遵守纪律,维护集体荣誉,努力使领导和单位的计划实施获得最佳效果,圆满完成社会工作的各项任务。
中国社会思想史笔记篇五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我”的时代
[大] [中] [小]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24-08-09 12:01共177人浏览
来源:东莞日报作者:维舟
如今,说一个人有个性,通常是一种赞誉,而在不久之前,国人还不太习惯这样称赞别人,更不习惯接受这样的称赞。个人不仅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有时甚至还通过相当夸张的方式来表现自我,人们也毫不迟疑地相信个人能通过努力改变其命运。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这一静悄悄的革命已宣告完成。
确实,虽然阎云翔在《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中主要选取的只是黑龙江一个普通的村庄,但在其中发生的变化则是中国社会的缩影。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降低了政治资本的重要性、个体不再愿意为集体和家庭的延续而牺牲自己、在公共生活的真空中追求个体利益和物质享受的年轻消费一代、年轻女性对家庭等级制度和代际权力关系的挑战„„凡此等等,都以一种令人震惊的相似性让人感到历历在目,因为这一切事实上也是三十年来我在老家农村所经历和看到的情形。
个体权利的苏醒,最初源于权威的崩溃和撤出。许多学者都注意到在1978年之后,国家权力从乡村社区收缩的过程,对村民们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切实而重大的改变,虽然它并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完成的。
我出生于1977年,恰好经历了这一过程:幼年时母亲还要每天出工去挣工分,后来虽然抓阄分地;20世纪80年代中的乡村干部也仍能依靠其政治资本享有一定的个人威望,至少我还记得小时候母亲为了进村办企业而请他们吃饭。然而逐渐地,一切都渐渐开始崩塌:社场慢慢倾圮成一堆废墟,最后平整为土地;人们有了更多机会和选择,也不会再去给乡村干部送礼,有纠纷时也不再理睬他们的调解;年轻人既不愿务农,更不在意任何权威,他们想的只是离开这个困住他们的村庄,去追寻自我实现。将年青一代与其父辈相比较是最能醒目地突出这一变化的:他们不仅讨厌农活,不像父辈那样还对乡村干部有一定的敬意,甚至根本不认识任何一个乡村干部。
这一幅图景,如今回想起来错综复杂、交替进行,但其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我”自己的发展和权利。
作为一个从小在乡村社会长大并目睹这一切变迁的人,我对阎氏所描述的场景并不陌生,但有时“熟悉”也可能成为一个劣势。阎氏虽然在下岬村生活了十多年,但作为一个插队落户知青及后来的社会学家,他的身份一直是毋庸置疑的“外人”,这使他一直能清醒地进行“参与式观察”,社会学家的必备素质之一就是要将普通的生活场景“去熟悉化”,这样才能发现意义。但同时,作者在这里更多地像是把这个乡村放在手术台上解剖,而甚少去体察乡村社会某些特定概念对人的影响。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与中国史无前例的人口流动处于同一时期,这并非偶然,两者相互促进。法国学者louis dumont曾谈到法国自由主义认为“个体解放是一切政治问题的始与终”;如今的中国确实已是他所说的个体主义社会,即“最高价值体现在个体中”。传统中国社会中自由的个体往往都是脱离宗法社会的“游民”,是国家需要严厉防范的人物,相比起来,如今确实是“换了人间”。耐人寻味的是,现在中国的个人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与古代游民类似的特点,如“主动进击精神”(王学泰语),这也标志着中国正从一个熟人社会过渡到一个陌生人社会,如何让个体在获得解放后充分发挥其创造力而减少其破坏性,则是当下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读后感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内容概要:在这部新作中,阎云翔记载了一场正在日常生活领域重塑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其中最深层的变化是,道德坐标和道德体验的转型。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阎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中国文化正在见证并孕育着一种新的个体主义。这种个体主义在过去是不可言说的、不成熟的,甚至在政治上是不被接受的,而如今却公开地发挥着影响力。中国人的自我与人格已经变得与以往不同了,就像他们的地方道德社会那样正处在转型之中。对阎来说,这种新的现实既令人担忧又给人以希望„„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读后感,来自亚马逊卓越网网友:这是阎云翔教授译本英文论文集的中译本。其中一部分文章原来刊发在国际学刊上,另一部分刊发在其他文集之中。所有文章,通过不同的案例,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变迁。所有文章展示了国际高水平人类学研究的学术品质„„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的读后感,来自京东网上商城的网友:《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作者阎云翔有过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他曾经在中国北方农村当过羊倌和乡村故事员,后来又在北京大学读本科,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担任人类学教授。一路走来,他完成了一部关于中国北方农村礼物馈赠文化的名著,以及另一部考察过去30年经济改革的深刻影响下,这个村庄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变革。在这部新作中,阎云翔记载了一场正在日常生活领域重塑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其中最深层的变化是,道德坐标和道德体验的转型。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阎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中国文化正在见证并孕育着一种新的个体主义。这种个体主义在过去是不可言说的、不成熟的,甚至在政治上是不被接受的,而如今却公开地发挥着影响力。中国人的自我与人格已经变得与以往不同了,就像他们的地方道德社会那样正处在转型之中。对阎来说,这种新的现实既令人担忧又给人以希望。从长远看,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将会走向何方?中国政府为人民提供良好生活的新意识形态将会进一步深化个体化吗?这样做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政治现实吗?抑或,国家会限制个体多元化的范围,以此让个体化像全球化一样向国家的利益低头让步?作为时代的记录者,阎立足于民族志的详细资料,进行了富有洞见的人类学分析,并对有启示性的相关社会理论做了深层次的梳理。他还在中国与西方,以及中国的不同时代之间进行对比分析。阎的细腻描述和有理有据的阐释使他的跨文化比较进入了当代学术界关注的核心:即理解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至关重要的,以及它是如何改变我们的?因此,《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这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和中国人,也对我们思考美国和美国人、西方和西方人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