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思考论文题目篇一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总的概念,企业中员工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情况、影响员工业绩的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其他外界因素等都包含于这个概念之内。人力资源管理最大的作用就是与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直接挂钩,进而与企业的绩效相联系,甚至在整个宏观环境下会影响到市场的绩效。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影响企业的绩效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观方面单独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宏观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所产生的企业绩效影响。在当前我国市场竞争环境下,仍有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较为模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仍然是作为企业的一个小小分支存在于企业组织系统内部,其职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很多企业因为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够坚实,最终导致绩效管理仅仅和薪资产生联系,如此,绩效管理理论的核心被扭曲,即将绩效管理原本应存在的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变为互帮互助、相互监督的关系,绩效管理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在国内很多企业中,很难实现绩效管理的战略化。
1、人性化管理是大势所趋
人力资源管理并非是其相关理论在企业中的生搬硬套,相反地,它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优化、对人自身潜力的进一步挖掘,通过合理优化配置人力资源,能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的同时也为员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提供一个优良的系统,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不断进步势必会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奇迹式的飞跃,智能技术的开发、机器化大生产将使得社会更加注重人脑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巨大的创造力是经济飞跃的钥匙。而要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挖掘,就必须相应地增强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企业员工发挥创造力提供更大的空间,使其在工作中更具积极性和创造活力。
2、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将成为管理的有效手段
科技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人力资源管理亦需要更为科学高效的手段来充实其内容。当前,知识经济被各行各业普遍提出,人们逐渐意识到知识的无穷力量,不仅是个人,企业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知识,为迎接各种机遇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创新是企业取得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企业要想拥有更大的创新活力,就需要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做出完善,加强员工的知识培训就是其中一个有效方式,其也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只有对员工进行系统化的科学有效的培训,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和相关技能,才能够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绩效之间联系较为紧密,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产生关键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如一个企业的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否高质保量,人才的价值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发挥,人才优势是否明显,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等。
1、将科学发展观应用于实践
科学发展观被提出多年,但由于各方面综合因素的作用,并未能全面覆盖于各个企业中,而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绩效,是科学发展观应用于企业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运用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将人才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保障人力资源与企业其他各项资源之间协调分工,实现企业的高效运作,为企业的科学发展开辟新路。同时,这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将使得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实现最大化,发挥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保证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力。
2、增强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员工实行系统的管理和培训,就能够在保证企业员工充分发挥其原本的价值和创造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企业的人才竞争力,更好的实现人才储备计划。它不仅能够将员工自身的潜力挖掘出来,还能够开发员工新的工作能力,这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足长远所做的良好规划。
3、减少内耗,实现效益最大化
高品质的人才队伍才能够为企业增加竞争的砝码,企业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明显提高企业绩效,并且是企业提高绩效的最好的方式。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能够合理分配资源,并借助各种方式化解企业绩效中的矛盾,与企业员工之间达成良好的沟通,与此同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巧妙地处理企业各方的利益纠纷,为企业发展营造和谐的氛围。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思考论文题目篇二
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上对人力资源知识的普及,人们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愈加重视,一方面表现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在学科上逐渐从向企业人力资源的借鉴走向独立;另一方面表现在从政府部门到普通群众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关注度提升。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缺陷和危机在聚光灯下被扩大,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所谓事业单位“精英淘汰”、“逆向淘汰”的观点被民众认同,以下是目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危机问题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危机管理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发展虽已逐渐成熟,但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虽然也有较深入的成果,但并不多,尤其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危机管理方面,尚未有成体系的研究和论述出现。事业单位是为民众和国家服务的部门,能否有效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服务,是评价政府绩效的基本价值,而实现此基本价值的关键在于能否管理好构成事业单位职能单位的千千万万个公务人员,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危机频发的当下,建立好一套完整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危机预警和应对系统十分必要。
(二)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危机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危机在我国突出的表现为离职危机、品德危机、行政能力危机、信任危机、角色认同危机,这些方面的人力资源危机都已有了较为严重的表现;另外在效率、成本、选任、激励等方面,也存在着潜在的危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合理。相对于私营部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还比较落后,基础还比较薄弱。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为了在市场上生存甚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将人力资源的发展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因而企业是最早将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加以运用的组织,他们制定人力资源战略时所依据的平台较高。相比之下,大部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基础工作较为薄弱,难以有效发挥人力资源对公共组织目标实现的战略支持作用。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危机应对策略。
(1)危机中止和隔离策略。由于人力资源危机的发生往往具有“涟漪效应”,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和制止,人力资源危机的影响范围将不断扩大,近些年来欧洲国家政府官员集体辞职现象的发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因此,必须在危机发生之初,就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人力资源危机的终止和隔离。人力资源危机终止是指将显性的人力资源危机如辞职、罢工或安全危机等进行及时终止,如调换领导、设立专项小组现场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人力资源隔离策略是指将人力资源危机的影响范围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遏制其向其他部门机关蔓延,将危机人员隔离,降低危机损失。
(2)危机公关策略。人力资源危机公关策略,就是利用危机产生的时机,合理有效的解决危机,并进行宣传,正面烘托组织形象,达到危机公关的效果。这是一种化“危”为“机”的重要策略,进行公开审理,请大众监督,一方面起到了重建民众对政府部门信任的作用,一方面对公共组织内部人员起到震慑和督促作用,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监督和自我监督。
(3)危机后的安抚策略。人力资源危机的产生,通常使平时隐藏在组织管理层和一般工作人员心中的不满暴露无遗,组织应该针对员工不满情绪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及时采取行动,抚平大家心中的不满。
(4)危机后人力资源修复。一般而言,最好的人力资源危机管理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人力资源危机造成的消极影响,那种认为人力资源危机过后就一切正常的看法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如,人才流失后,要恢复现有工作人员的士气等。所以,当人力资源危机基本得到控制时,事业单位应不失时机地将人力资源危机管理的重点转向人力资源危机恢复工作,尽快使事业单位从人力资源危机中恢复过来进入正常状态。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源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企事业单位的重视。如何对单位人员进行绩效激励从而使得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体现其自身价值,关系到员工积极性的提高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当前形势下,要使得事业单位人员绩效激励真正落到实处,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二、实行绩效激励制度
(一)前提:健康的人才配置机制。
对于绩效激励而言,健康的人才配置机制是实行的前提。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并没有完全投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用人制度中旧体制色彩非常浓厚,监督、控制的命令管理模式仍然大量存在。在现实中,管理艺术难以施展,依靠行政指令发布和编制限定取代管理现象非常常见。这种现象大大妨碍事业单位的人员绩效激励,导致了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僵化,对单位和个人都是极大的浪费。因此要实现绩效激励,首先必须在事业单位中建立健康的人才配置机制。要确保人才配置机制的健康发展,必须从完善人事代理制度方面入手。
人事代理制度是指代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人事政策法规的要求,受单位或者个人委托,以社会化服务的方式,代理有关的人事业务。人事代理制度的实行可以打破员工与单位之间一成不变的联系,使得人事关系管理与人员管理分离,给单位和员工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一方面,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绩效考核及时淘汰不合格员工,引进单位所需的优秀人才,通过岗位、职务、职称的调整变即使给予员工激励,促进单位业务的健康开展。另一方面,员工可以摆脱过往一旦“进入”就高枕无忧的心态,具备忧患意识,在工作岗位上发愤图强,在没有得到额外的福利和报酬的情况下同样实现激励的目的。这种做法对员工和单位都是双赢的好事,对于绩效激励的顺利展开具重要意义。
(二)绩效激励主体:科学的岗位职务分析。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处于静止状态,这主要表现在:岗位的设置与现实需求相差较大,造成了需求量大的岗位人员不足,身兼数职现象突出,待遇与劳动付出不成正比;而需求量较少的岗位人员冗余,过于清闲。除了岗位设置的弊端,岗位人员调动难,人员待遇变化审批程序繁琐也是静态管理的现象之一。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岗位是实现管理的主要手段,因而在绩效激励中,也应当以科学的岗位、职务分析为主体,从而达到激励的目标。在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岗位与职务分析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对岗位的设置和职务配备进行重新审核。
对岗位的设置和职务配备合理性的重新审核是绩效激励的重要环节。岗位是绩效产出的关键场所,而职务的变更则是实现激励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中人浮于事的突出现象,对岗位的设置和职务配备应当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做重新审核。贯彻“按需设岗”、“因岗用人”的原则,对于冗余岗位和人员实行减裁,对现实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适当增加岗位和职务配备数目。以某市园林局为例,该市旅游资源不足,游客较少,园林局主要业务在于维护城市绿化。然而与现实情况相悖的是,该事业单位门票班人员过多,绿化班人员过少,造成了绿化岗位工作任务繁重,人员待遇只是略高于门票班,积极性受到了较大的打击。这种现象的出现无疑是对绩效激励有害无利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岗位设置和职务配备的合理性对绩效激励的重要意义。
(2)完善相关的岗位、职务激励措施。
完善的岗位、职务激励措施是绩效激励的关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应当树立唯才是用的人本思想,从员工和工作内容现实出发,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首先,人事管理应当摒弃职称与行政职务挂钩的观念,不迷信职称并根据职称高低而盲目给予相关待遇。职称在国际上通常的定义是“区别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的等级称号”,是授予专业技术人员的“衔”或“称号”,反映一个人的“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的等级”;职务则是指“职位规定应该担任的工作”,在人事管理中,通常是指在工作中所担任的职位,属于行政序列,不同职务只是代表职位的高低,不一定代表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在进行绩效激励的时候,过分倾向职称容易忽略员工在岗位上所做的实际工作业绩和工作强度难度,造成激励与实际工作情况相背离的反向局面。
(三)绩效激励关键:有效准确的反馈机制。
在绩效激励中,反馈机制的建立尤其重要。通过反馈机制的运用,可以促使人事管理工作及时调整绩效考核维度与激励形式,促使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事业单位绩效激励主要是以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为主,通过两者配合使用促使工作人员对岗位和单位产生强大的归属感与热情。在具体实践中,两者配合出现偏差的情况时有发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首先应当根据岗位的实际情况预设激励方式的比例与权重,通过口头反馈与书面反馈结合,员工反馈与领导反馈结合,公开反馈与匿名反馈相结合的立体反馈机制构建,达到有效准确的反馈目的。
(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体制的完善。
(1)树立激励管理意识。造成人力资源激励的原因其实早就蕴藏于组织的日常管理之中,只是由于组织管理者麻痹大意,没有激励意识和防范意识,才促使问题日积月累,最后在某个时间的刺激下,爆发出来。因此,在公共组织的日常管理中,应该树立正确的激励管理意识,包括:人力资源激励观念教育、案例教育、模拟人力资源激励情景教育、管理层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知识培训。同时,应该适时进行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的操练和演习。
(2)设置激励管理预警系统。进行人力资源激励管理根本上的办法就是预防激励产生,将激励遏止萌芽期,及时改进潜在的影响因素,改变现有人力资源的不足之处。人力资源激励预警管理是通过对组织人力资源内外部环境的全面监测,识别有代表性的激励征兆,对这些征兆进行正确的诊断和评价,在激励爆发之前进行科学预报,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组织的人力资源激励损失,达到组织人力资源激励良性管理、健康发展。
(3)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型转变为市场型。即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以改变过去按计划调配造成的人才积压和人才短缺并重的矛盾状况;建立各种人才市场,按照公开、平等、竞争、自主、择优和原则,进行个人择业和单位用人的双向选择,以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让有专业才能的人得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能者上,庸者下,形成畅通有效地人力资源流动系统。
(4)开展考核制度和职务分类改革。人力资源的考核制度是公务人员奖惩、升降、工资增减、培训和辞退的依据,在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现行的公务人员考核制度是工业经济下的考核制度的延续,与知识经济的要求相距甚远,急需改革和完善。更新职位分类内容和建立我国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制度是明确公职人员权责,防止权力的缺失或僭越的重要前提条件。职位分类制度如同私营部门的工作分析,一直被认为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我国于1993年8月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条例》(暂行)中明文规定,公务员实行职务分类制度。然而直到今天,我国还没有对政府公务员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工作分析,没有制定出科学、规范的职位说明书,这就使得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录用、考核、升迁等管理环节失去了基石。因此,改革现有的职位分类制度势在必行。
(5)建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应对体系。人力资源激励应对体系的建立是在人力资源激励产生后,使事业单位能够有一套可依据的行动准则和实施标准。人力资源激励应对体系应该包括:激励产生后的激励终止策略、激励隔离策略、激励消除策略、激励利用策略、沟通和安抚策略、激励后的恢复、激励的评估和总结等。激励应对体系能够保证事业单位能够在激励产生时能够迅速进行反应,采取行动,将损失控制在最低,将影响范围控制在最小。完整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应对体系是建立在专家反复评估的基础上的,征询各部门意见,谨慎建立,尤其是沟通和安抚措施,如果实施不当,很可能适得其反,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思考论文题目篇三
1.1划分绩效考核的标准
绩效考核是实行绩效管理的基础,因此制定绩效考核的计划与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使员工明确了解考核的目的与意义,充分掌握考核的标准要求、权值分配、内容方式、参与考核的人员等有关内容。企业普遍在岗位说明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绩效指标管理卡来补充实现这一目标,具体明确到某一阶段、某一团队或部门或是个体需要完成的任务,对已完成或未完成的工作进行考核审查。绩效考核计划和标准的合理制定有助于绩效管理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对企业良性发展起推动作用。
1.2进行绩效辅导
以企业利益角度出发,作为管理者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并定期进行考核,因此,就需要对管理者进行绩效管理方面的辅导。在实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在和员工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对员工的工作进度、工作内容等进行具体的监控、测定与记录,实时监测整体工作情况的进展,当遇到意外情况发生时,第一时间采取合理有效的应急措施;当绩效管理方案不合理时,及时向上级汇报,并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科学的调整,积极消除员工对绩效管理的抵触情绪与误解,有助于促进员工对绩效考核的理解,同步提升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利益。
1.3实行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既是绩效管理的核心部分,也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目的,绩效考核的方法非常丰富,如关键事件法是根据员工对企业整体发展的利害损害程度或是关键贡献程度进行绩效考核,360度考核法是对考核对象的上级领导、平级同事、下级员工、客户等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对象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综合素质等绩效考核内容的采访与分析,平衡计分法则是指对企业员工采取平衡计分规则,对其教育培训、资薪福利、岗位晋升等相关内容记录于卡并密切管理,以此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平衡计分卡完成程度较高的员工实行一定的奖励。
1.4绩效考核的反馈
绩效管理的最终效果是由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得以确定的,以结果为考核的多为企业中的销售部门,其原因是业绩可以进行量化处理,然而不同区域市场开发度与成熟度不尽相同,业绩也会随之相应改变,因此绩效考核的最终结果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影响。而针对非销售部门,绩效考核侧重于其工作过程,由于非销售部门工作的影响因素繁多且更为复杂,所以非销售部门的考核是在部门经理对员工的日常考核的基础上,再综合评估其他项目,且在考核时,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和客观。
在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首先,明确规划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基础的,绩效管理是自下而上从各部门到个体员工进行分解,确保不同部门的员工都可以对企业发展有一个统一的了解与目标;其次,绩效管理的平衡实施也是十分重要的,保证绩效管理在不同项目上的考核都可以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项目指标,确保绩效管理的客观性与明确性,同时也能确保衡量岗位的绩效是可以结构化或是量化处理的。此外,绩效管理应和薪酬激励体系挂钩,绩效管理不但可以使员工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使其在经济方面也获取相应的利益,这一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制定不同的绩效管理目标。
绩效考核的有效实行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发展有一定指导性作用,通过对不同员工工作情况的评估与分析,绩效考核成绩较优秀的员工可以得到更好的薪资待遇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对于绩效考核成绩不理想的员工则可以采取降级、转岗或是辞退的处理方式。绩效考核对企业培训也有直接影响,因为绩效考核对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上的优缺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培训规划,使员工得以更加充实自己,得到较好的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优选科学合理的考核工具与评价方法,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3.1关键业绩指标法
关键业绩指标法是指设置企业经营管理内部某一特定流程输入端与输出端的关键参数信息,从而使量化后的绩效相互平衡,该绩效考核评价方法多适用于经营单位,不太适用于生产服务性员工。
3.2平衡业绩考核
在现代化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思想的构建基础上对客户指标、财务指标和内部流程指标进行周期性的绩效考核,将绩效考核与员工的薪资待遇挂钩,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而作为绩效考核的管理者与制定者,要树立正确的现代化的绩效考核观念,促进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良性沟通,帮助与辅导下属克服工作中的难题,不但使员工工作业绩得到有效提高,也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当今市场环境复杂,企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的科学有效建立对于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质量有明显提高,还可以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