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ppt免费下载网

展开

首页 > 范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理工论文
化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化学史资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教育有重要意义,看看下面的化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化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通过化学史的教学,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等。

【关键词】科学态度 培养 科学探究 榜样作用

《化学课程标准》确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新课程理念,对中学生来说,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科学素养应该包括科学观念、科学知识、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科学品德等方面,其核心就是科学精神。

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后天环境中与他人、与群体发生联系而习得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重视化学史,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

例如,在“稀有气体”的教学中,可讲述英国科学家瑞利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取氮气的故事。瑞利制取出来的氮气密度并不相同,两者仅相差0.0064g/l,他不放过这一微小的细节,最终发现了氩元素。这个故事可以培养学生要有科学家那样严谨和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以及勤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元素周期表”教学中,可向学生讲述门捷列夫在发现元素周期律过程中表现出的预见力和批判精神,培养学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

化学课堂教育应设法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方法来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应使学生了解,仅仅学习科学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掌握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深刻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教育,不能简单地说教和灌输,可利用当今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例如结合酒精和甲醇的内容可以联系屡屡发生的制售假酒导致甲醇中毒的大案,通过了解残酷的事实并讨论,激起学生对制假者无耻行径的愤慨,引导学生自觉地判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全法律和道德意识。

>三、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培养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对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时,要求教师在化学实验中的示范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和实事求是;要求教师在做演示实验前必须进行周密的准备,保证课堂演示实验顺利进行,效果良好。在学生实验中,教师要教育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做好每一个实验,实事求是地写好实验报告。例如,在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然后总结为什么结果总少于1/5,药品为什么要选红磷?为何不用木炭、硫磺、铁丝?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是什么?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归纳,学会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又如:在进行“金属的活动性”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入开放的实验室,教师提供常见金属、试剂和仪器,让学生自己作出金属活动性假设,然后进行自主探究,并让学生自己找出常见金属活泼性的顺序。这种探究学习,学生就是“科学家”,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索去发现科学结论,而不是教师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因此,通过探究学习能使学生获得“活”的知识,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品德示范,言传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身作则,努力探索、严谨治学的举动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教师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且教师的“科学态度”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落实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教师的品德示范,知识见解,严谨治学、一丝不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第斯多惠说过,“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乌申斯基也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例如,教材上“要求学生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而教师自己却毫无热情、漠不关心、手头资料寥寥无几,这实际上给学生树立了工作马虎的反面榜样。

>五、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跟生活密切相关,利用化学可以来指导生活,化学一旦与生活结合起来,就会蕴发无穷的力量。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在飞速地改变着面貌,21世纪将是一个更高速发展和变化的新世纪。通过媒介,我们每天都接受着科技方面的新名词、新信息。诸如“纳米”“克隆”“干细胞”“转基因”“苏丹红”等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临食品的化学污染、日用化学品污染、化妆品污染等污染问题,我们将如何正确对待?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来关注生活的习惯。

总之,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有识之士认识到: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表面上是人才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教育的竞争。我们只有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水平,走科教兴国之路,培养出具有多种能力和良好科学态度的人才,才能掌握21世纪,才能拥有未来,实现伟大祖国的复兴之梦。

显示全部

标签

相关新闻

反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