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穿插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对立德树人为根本的职业教育理念起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化学教学;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24-2024年)》中指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而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工作也越来越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立德树人等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思政课程教育外,专业课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知识。教师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分析各个知识点所蕴含的辩证关系,对高职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使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下面就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浅谈一下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一、培养学生化学运动的物质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在化学世界里,不论是微观的原子、分子、离子,还是宏观形态各异的无机物和有机物,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生命化学也证明了生命并不是非物质的东西,而是蛋白质的存在形式。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在量和质上都是不变的。在化学中表现为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不仅发生物质的转化,而且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尽管化学反应形式多样,但反应只能使物质及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反应前后的质和量都是不变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述这些问题时,注意提醒学生要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二、培养学生化学运动中的对立统一观点
化学和其他事物一样,本身也存在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的两方面既对立又统一。如可逆反应中的正反应和逆反应、酸和碱、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等都是一对对的矛盾。在化学变化中同样充满着矛盾的运动,它们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如氧化与还原、化合与分解、中和与水解、酯化与皂化、吸热与放热、可逆反应的动态平衡等都是对立规律的典型实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个观点在化学反应中非常多。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条件就是外因,如温度、压力、浓度、催化剂等,也就是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参加反应各物质的本性就是内因,是反应的根据,物质间能否起反应的主要根据是物质的本性,反应条件是通过本性而起作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述这些问题时,可以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灵活性,防止思维片面、僵化、走极端。
>三、培养学生的量变、质变观点
质变和量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化学学科中的量变和质变实例很多。如由于组成分子的元素原子数目的不同或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而引起物质的性质不同,如氧气和臭氧、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有机物中低级的与高级的同系物等。因分子内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引起的质变。在讲述这些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尽量避免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校纪校规,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四、培养学生物质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同一整体,化学物质更是如此,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化学元素不是孤立的、毫无联系的堆积,而是被元素的核电荷数这个内在因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统一整体。而化学研究是从一种元素与其他元素的相互联系中去掌握元素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如果不通过氧气跟其他物质如氢、硫、氮、镁等反应中观察,就无法全面了解氧气的性质。在这些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处于家庭、社会、国家的集体中,和这个集体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家也就没有我们,所以,应该热爱家庭、热爱国家、为家庭和社会而努力学习。综上所述,化学是一门蕴含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学科。通过化学教学对高职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能增强学生“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这一科学信念,而且通过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其本质,会用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较大提高,达到“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汉明.浅谈大学化学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24(32).
[2]李忠.化学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J].教学与管理,2024(1):78-79.